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罗辑思维 >

第78部分

罗辑思维-第78部分

小说: 罗辑思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的殖民地也是摊了一地,每一块殖民地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自治,有的是半自治,有的是托管殖民地。比如说印度,有些邦是英王直属,有些邦是当地自治的土邦,自治的土邦里面情况也不一样。

    再比如说美国,美国独立的时候是13个殖民地,可是这13个殖民地来源都不一样。马萨诸塞是当年的“五月花号”落脚的第一块土地,是清教徒们自己开拓的殖民地;弗吉尼亚是英王特许的一个殖民者开拓的,后来由一家公司经营,那个公司破产后,国家又接管;北卡罗来纳,是英王特许的一块殖民地;罗德岛,是马萨诸塞的一帮人因为不服当地的管理,自己跑过去组建的一个殖民地。

    每个殖民地的情况千差万别,那这个国家还有战斗力吗?当时欧洲人,包括德国人,就是这么嘲笑英国人的:破破烂烂,浑身是补丁,我只要打你一下,你就分崩离析了。

    结果“一战”“二战”后,谁分崩离析了呢?德国完蛋了,而看起来破破烂烂、不成系统的英国反倒硬硬朗朗的,一直挺到了丘吉尔他老人家去世。

    个中原因其实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这些人讲得很清楚了:统治不成,情意还在;情意不在,生意还在,我们的整个基础就在。

    所以,当大英帝国崩溃了之后,即使大家成了一个英联邦,各过各的日子,但是每隔几年还是会开一次英联邦运动会,赛一赛鸵鸟,女王出来跟大家招招手,也挺好,还有这么一个情感纽带。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弱纽带,它很强。比如说“二战”的时候,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都派出了自己最强的部队去帮助英国人作战。新西兰人跟德国人又没仇,而且德国人又打不到它,对它的安全毫无威胁,为什么要帮英国人?这就是情感纽带在起作用。

    再比如阿根廷老以为自己跟美国关系好,在英国和阿根廷闹矛盾的时候,美国刚开始也是来调停的。但是双方要是真打起来,美国人会是什么态度?立即把兵舰借给英国人,把军事情报提供给英国人。我们俩是亲兄弟,200年前是一家,谁认得你阿根廷啊!到现在这感情纽带还在。

    所以,今天英国真正统治下的领土,似乎已经回缩到英伦三岛,当然还有一些殖民地,比如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国,但是这些从财产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从领土上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是我们不能说,大英帝国安乐死之后留下的这个英联邦已经毫无力量。它仍然有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是因为在200年前,英国人算了一笔精明的账。

    暴力镇压真的就好吗

    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明白了,再也不能用暴力去管理自己的殖民地了,而应该让它们像生物一样自由生长,最后形成一种以英国为核心的贸易秩序和自由的经济生态。这对大英帝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安排。

    正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所以在美国独立之后,大英帝国重新起航,用100多年构建出了一个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

    可是国家跟人是一样的,总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涉及利益实在太大的时候,就会犯糊涂。大英帝国真正的劫难是在20世纪到来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印度问题。

    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和当年的美国可不能等价同观。美国一年不过给英国本土贡献11万英镑的税收,蝇头小利而已,可印度不同,因为它的利益太大了。据历史学家记载,当时印度的产出占整个大英帝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0%,这是多大的一块肉啊!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它的殖民地非常多,可是有一个规律:都拱卫在印度周围。当时,英国曾经提出了一个“两c计划”,“两c”就是开罗和开普敦。开罗是大英帝国经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开普敦是大英帝国经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这两条通道就是大英帝国的商业生命线。

    如果让印度独立了,也就意味着英国女王皇冠上的珍珠没有了。

    但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此时“一战”刚刚结束,英国人觉得在印度的统治很稳固。但是就在这一年,印度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1919年4月13日,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则,当地的总督和总司令临时做了一个非常残暴的决定——向集会、抗议的民众开枪,当场死了几百人。

    在英国人的伦理道德体系下,这件事情是不可原谅的。在印度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面前,英国人突然公开打死了几百人,这件事也有着强烈的舆论传播意义。“阿姆利则惨案”,点燃了印度民族主义的火光。

    而且这个时候,印度独立的所有的准备工作,大英帝国基本都替它做好了。比如说甘地,就是在英国本土学习、接受了英国文化,然后在南非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这些,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

    现在,因为民族认同问题,民族主义通过甘地这些人迅速传播开来。应该怎么办呢?英国人的反应和当年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的反应如出一辙——镇压。有特别残忍的,比如说当时的印度总督戴尔,曾经鞭打大量印度当地的老百姓,还制定了一些法案,剥夺了他们很多基本的人权。

    其中最让大家恼火的是一个事件。有一个英国传教士骑自行车穿过一条街,结果被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给打了。打了就打了,接下来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总督决定羞辱一下当地人,就下了道命令:谁以后想从这条街上过,就得爬过去,为你们曾经对我们的不礼貌向我们谢罪和道歉。

    在民族主义的火苗燃得正旺的时候,这种事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双方搞来搞去,渐渐地就变得不可收拾了。

    大英帝国命中还有一劫,就是希特勒。希特勒跟英国人挑明要开战的时候,印度开始嚷嚷着要独立。大英帝国根本受不了前后夹击,最后不得不向印度提出了一个条件:你们印度人现在帮我打“二战”,只要打胜了,就让你们独立。

    印度人很讲道理,“那行,我们打”。转眼就到了1945年,德国投降了,8月15日,日本天皇也宣布投降,这叫独立日。所有印度人都在等这一天,等着英国人兑现他们的承诺。

    这个时候,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酝酿、升华,而且长出了全新的东西:民族主义内部的民族主义。当时的国大党实际上都是反抗英国的,可是随着“二战”的爆发,这个矛盾被掩盖了,酝酿出了一种别的东西:两种宗教之间的分歧。准确地讲,就是甘地、尼赫鲁这一支和真纳代表的穆斯林一支之间的分歧。

    时隔多年,我们不说谁对谁错,因为很多东西一旦牵扯到民族、宗教就没理可讲。尤其是“巴基斯坦之父”真纳,作为穆斯林的领导者,他那个时候已经得了绝症,他特别希望在临死前看到巴基斯坦的独立,只不过别人并不知道。

    这时候坐下来谈判的其实就是三方:一方是甘地、尼赫鲁,一方是真纳,一方是英国人派来的印度总督蒙巴顿。蒙巴顿作为最后一任印度总督,来印度之前,首相就告诉他:“你身负着从来没有过的权力,你做任何决定英国政府都不会干涉,放心大胆地去干吧。”

    从这个命令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人当时很明白,能踏踏实实走,别闹得腥风血雨就很好了。所以,蒙巴顿实际上是到印度来调解的,他后来抛出的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顿方案”,背后的宗旨就是不惹事,和平地撤退。

    但这个时候,英国人想和平地撤出,事实上已无可能。我们看一下当时谈判桌上的局面。

    尼赫鲁说:“我们独立,做联邦,大家都适当地自治,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印度,好不好?”

    真纳说:“门儿都没有,我们巴基斯坦必须独立,跟你印度分家。”

    尼赫鲁拗不过,就说:“分家就分家,那就按宗教信仰来分吧。”

    但是,有一些邦,可能一墙之隔的两家人宗教信仰都不一样。那这个地方到底是分给印度,还是分给巴基斯坦呢?比如说今天的克什米尔,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当时,英国人急着撤,想在8月15日之前把这件事搞定。只剩下两个月了,蒙巴顿没办法,随意地派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当地情况的老律师去处理。老律师丝毫没有考虑当地的民族宗教构成,就随便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这边归印度,那边归巴基斯坦。

    结果在1947年9月8日,爆发了延续多日的大规模教派冲突,造成了1000万人的大逃亡,以及伴随着大逃亡的大屠杀。

    如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仍然有着无法弥合的裂痕,很多人讲这是蒙巴顿使的坏,是英国人使的坏。

    其实我觉得这样说是没有理解大英帝国的核心逻辑。大英帝国就是在重蹈100多年前在美国犯的错误,它老想去占有,老想去控制,老不让殖民地独立,老不用一个聪明的、明智的、其实英国人自己已经悟出来的,并且在亚当斯密时代就已经创立出来的那套方法,去处理印度问题。结果,就酿成了这样的惨剧。

    所以,对印巴矛盾以及造成的惨剧,英国人应该负责,我们得肯定这个结论。

    后来,非洲国家渐次独立的时候,英国人就学乖了,非常和平地、理性地给了自己一次安乐死。

    回顾大英帝国的历史,我们不禁要提一个问题:控制真的就好吗?

    是败亡还是转型

    前面,我们用简短的篇幅为大家勾勒了一下大英帝国的崛起和败亡,对,请注意这个词——败亡。我们在看待20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解体的时候,通常都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你败了,你不行了,你下场很惨烈。

    但是,我们不妨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没准儿答案就不一样了。英国人没准儿觉得:什么败亡,这叫转型成功好不好?毕竟这两三百年,我哪一次也不是困兽犹斗,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只剩最后一口气,然后带着沮丧的心态躲到历史的角落里去舔伤口。我每次都是放下历史的包袱全身而退,做了历史时点当中的最优解,那是我当时最好的答案。就算印巴分治导致血流成河,流的也不是我英国人的血,我英国人见机行事,及时地撤走了。所以,这叫败亡吗?而且,今天全世界的英联邦还搞运动会,还赛鸵鸟,我们女王还出来挥手呢,我们王子结个婚,全世界人不都在抢着看吗?为什么?我们还是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嘛。怎么能说我们败亡了呢?我们是转型。

    表面上,我们说的是大英帝国,其实我想说的是从工业社会结束,一直到互联网社会到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商业。传统的大组织如何适应这个新的浪潮,完成大英帝国式的转型呢?

    很多企业家都在喊转型,但是你不要听他的,因为主动的转型从来不存在。比如说现在很多的工业企业,看着腾讯、阿里巴巴、小米那么风光,也很羡慕,但是这远远构不成转型的力量,转型的动机一定是来自于它搞不定了。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个开连锁发廊的企业家,他就告诉我:“真的是搞不定了。那些优秀的发型师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在我这儿干了,他们有固定的客户,有手艺。在cbd(中央商务区)随便租一个一居室,雇一个助手,就可以把生意继续做下去。他们为什么不要那份自由、那份尊严,跑到我这儿打卡上班,领绩效工资呢?”

    互联网社会就是这样把传统工业社会那种板结的结构全部打碎了,变成点和点、点和线,每个点都可以和整个社会发生连接,变成一个全新的结构。我们过去追求确定性、追求控制的所有管理方法全部失效了。

    过去的所谓管理,无非就是追求确定性,时间不靠谱,我让你打卡,追求时间上的确定性;绩效不靠谱,我搞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追求绩效上的确定性;人心不确定,我搞企业文化,搞团队建设,说白了就是给员工洗脑,让员工变得更靠谱。

    这一套管理工具在互联网时代,面对90后的新员工,苍白无力得一塌糊涂,怎么办?罗胖没办过企业,也没有招,我只能给大家打个比方,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其实就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

    跟老祖宗学管理智慧

    四大名著里面有两本讲的就是传统工业社会,这两本就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第77章 个人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