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之后,杨广出了帐篷,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谁也不准说话,马上准备第二次伐辽东。我们必须记住这个时间,就是杨广钻出御帐,宣布第二次伐辽东的历史性时刻。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隋朝伐朝鲜,就是它从顶点到衰落的转折点。我倒不这么看,我认为隋炀帝杨广钻出御帐,宣布第二次伐辽东的时候,才是转折点。大家都有过第一次,失败也不算什么。他爹杨坚伐辽东也失败了,失败就不打了,及时收手。唐太宗也打过朝鲜,一看打不过就不打了。唐太宗那时候就说,魏徵要是活着,我绝对不干这一仗。他们都知道收手。可杨广不知道,他恼羞成怒,觉得尊严受到了极大的冒犯,于是立马准备第二次东征。
这一次东征,动员的民力就更可怕了,因为杨广认为,“吃一堑长一智”,战略上得更加重视,所以准备的民夫,包括各种辎重、粮草,是第一次东征的一倍。
大家算算账,在征辽东之前,大业五年,国力其实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经过第一次征辽东,死伤了几十万人,损失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国力进一步被消耗殆尽。等他第二次又动员了一次一倍以上的资源再扑向高句丽的时候,国家已经快到了骆驼背上最后那一根稻草压上的时候。这时候民间已经乱了,很多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不是没粮食吃,而是兵役太重,已经到了全国皆服役的程度了。当时就有一首著名的歌,叫无向辽东浪死歌。老百姓说,去你妈的,反正要死的,何必跟着皇帝到辽东那个异乡去死呢?跟你拼了算了,于是盗贼四起。
我们前面讲过,杨广并不在乎这些人,我职业军队还怕你们这些泥腿子吗?你是为了一口粮,而我是为了整个王朝的统治,跟你们争斗太不对称了。而且此前也没有经验告诉大家,泥腿子自发的这种反抗能够动摇我王朝的根基。所以杨广并没有太在乎全国到处是盗贼,也就是农民起义军的这种状态,开始第二次攻伐高句丽。
刚把辽东城围住正打呢,出事了。洛阳的杨玄感叛变了。杨玄感是谁?开国元老杨素的儿子,那可是贵族。杨玄感叛变,让隋炀帝感觉到大事不妙。不仅因为杨玄感本人是贵族,还因为他是在洛阳发难。要知道,隋炀帝身边很多大臣的娇妻、美妾、子弟都在洛阳。所以隋炀帝一听见这个消息,立即下令回军,于是第二次征高句丽失败了。
他退到涿郡的时候,听说杨玄感的反叛大军已经被攻灭了,后悔不已,早知道就不回军了,再坚持几个月不就能够完成自己千古一帝的夙愿了吗?在这么一个尴尬的状态下,隋炀帝干脆宣布第三次征辽东。
后面的故事我就不讲了,讲了也让人生气。总而言之,他第三次征辽东好像是成功了,实际上也是勉为其难。当他在为自己的粮草能不能接续得上感到忧心的时候,一看高句丽认怂了,于是就顺水推舟,班师回朝。
在回朝的路上,一股农民起义军,也就是盗贼,居然冲进他的御营抢走了四十几匹御马!可见大隋王朝此时已经遍地是盗贼了。这个时候隋炀帝才意识到,已经不是什么能不能当得上千古一帝的问题了,不是在历代帝王排行榜上排第几的问题了,而是大隋王朝在他的手里还能不能保得住的问题了。
自尊心受挫如婴儿
此后的几年,隋炀帝基本上是全国的“灭火队”队长,到处扑火。大业十二年(616年)的春节,他过得特别凄惨,因为各地的道路已经被起义军阻断,向皇帝朝贺新年的使节都没法儿进京了,各国使臣云集东都洛阳称贺天朝皇帝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
史书上记载,这个时候杨广夜里经常会做噩梦,惊叫而醒。怎么办呢?得找一堆妇人,拍打前胸、摩挲后背,说“不哭不哭”才能入睡,他已经变成了挫败得没法再挫败的一个婴儿。
所以,后来他的很多事情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他从此就变成了一只鸵鸟,就是我什么都不管了,反正我失败了。他本来是要画一只鹰,但是现在却画得像一只鸡。要是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鸡就鸡吧,再添几笔卖掉,挣几个铜板也可以。但他是大艺术家,是在大沙盘上作画的人,画鹰画不出来,那老子就不要了,这就是后来杨广的心态。我就是鸵鸟,我把头扎进沙子里,我把屁股高高撅起,谁爱打谁打。我这个皇帝不打算好好干了。
这个时候,他只想去扬州,他当过近9年扬州总管的地方。那个地方他最熟悉,而且可以远离让他非常操心的北方。所以,扬州那个荒淫无度的杨广,实际上已经不是刚开始的那个杨广了,而是一个自尊心受挫、已经打算不要命的婴儿。
他在扬州行宫里留下了很多故事。有一天,也许是常常,他拿着镜子,摸着自己的头颈感叹道:“真漂亮啊,如此好头颈,将来会被谁砍掉呢?”
北方的御林军陪着他到了扬州,一看皇帝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保着他也没有什么出路,他们都是北方人,可皇帝赖在扬州死活不肯回去,怎么办呢?造反吧,把皇帝杀了算了。这就是他最后的结局。
第125章 好牌和烂牌,看你怎么打(3)()
话说那一天,御林军冲到他的御帐当中,一把把他抓起来说:“走,到朝堂上去,走完你人生的最后一站。”杨广说:“就让我骑这么一匹破马,用这么一个破鞍子吗?这像是我走完人生最后一站骑的马吗?换好鞍子来!”
御林军也没办法,到处找,最后找了一个不错的马鞍子给他搁上去了。到了朝堂之上,御林军掏刀要干他,他说:“慢着慢着,知道不知道典故啊?诸侯之血入地,天下尚要大旱三年;我天子要死,那还了得?会发生什么灾祸,你们当得起吗?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血流当场呢?”
御林军上哪儿给他找毒酒去?最后找到三尺白绫奉上。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就被大业压垮在了这三尺白绫之上。
好了,故事讲完了。难道我只是要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杨广的故事吗?非也。我想说的其实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一个词,叫“大国崛起”。
寻找与力量相匹配的目标
当代的中国,正在和1000多年前的大隋王朝一样,面对一个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是一个盛唐就要喷薄而出的时刻。那我们从1000多年前的大隋王朝跌倒的这一跤身上,能学到什么呢?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中国崛起,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外交专家张剑荆先生,中国改革杂志社的总编辑,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国如何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在这本书当中,张剑荆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说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痴迷于力量的民族。原来我们力量大的时候,就陶陶然、欣欣然看不起周围的小兄弟,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后来挨打了,我们就突然觉得,还是自己的力量不如人家。所以国际博弈靠的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是那一套丛林法则,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强国之路。说白了,从1840年一直到现在,中国的国家主题就是强大,就是富国强兵。说白了,就是追逐力量。
可是当力量快要到手的时候,我们其实缺乏一种提醒的声音,在这本书里,就有这样的声音。张剑荆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制度会生产出两样东西:第一,是力量;第二,是对力量的控制。这两者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缺一不可。如果你只有力量,而让这种力量失去了控制,那么就请看看1000多年前的隋炀帝,就请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和日本。
国家在追逐力量的过程中,如果对力量没有控制,那么你的力量不管怎么大,最终还是不够大。如果你对力量有控制,虽然你的力量不够大,但是你可以寻找到一个和你的力量规模相匹配的目标,避免失败。
所以,不管是杨广,还是德国、日本,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优良的制度可以生产出力量和对力量的控制,这是当代中国在走向大国崛起的路上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
02一盘烂局,步步成活:奥古斯都屋大维
日本有位女作家叫盐野七生,她25岁的时候第一次到罗马,就爱上了这座城市,从此定居下来。盐野七生55岁的时候开始写作,1000多年的古罗马史,她一年写一本,一共写了15年,出了15本书。这套书的名字叫罗马人的故事。
我个人原来对古罗马史也有一点儿兴趣,只不过看得鸡零狗碎,很难概括出一个总体印象。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隔”,就是很多事都知道,但是很难把它用一个逻辑串起来。直到看完这套书,我才觉得我生命底层有一些东西,和那个古老的帝国之间有了一些通联。
我们在读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时候,知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从此留下了一个苟延残喘的东罗马帝国在那儿慢慢地烂下去,罗马时代就此结束。这就是我们对它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是这样的。公元476年,这一年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要说西罗马皇帝名存实亡,其实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西罗马帝国后期,皇帝不过是“蛮族”雇佣军手里的傀儡而已;要说法统的存续,西罗马帝国真正终结其实是在1918年到1919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那个时候欧洲三顶王冠同时落地,而这三顶王冠所属的三个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他们的皇家徽号当中,都有一个“凯撒”。德意志皇帝、奥匈帝国皇帝就不用说了,俄语中的“沙皇”两字,其实就是“凯撒”的意思。所以,应该说一直到近代,罗马都还活着,它是远超乎我们想象的一个存在。
古罗马——今天的中国最需要懂的国家
罗马的崛起是在希腊的地中海霸权衰落之后,可是罗马在当时什么都不是。
论文化,它不如希腊,希腊即使在亡国之后,也仍然保持着文化之邦的状态。罗马帝国即使在最鼎盛的时候,元老院的贵族一旦遇到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也还是会想方设法把他送到希腊去留学。
论做生意,罗马人搞不过迦太基人,就是它南边的那个北非国家。
论打仗,罗马人又打不过北方的“蛮族”。不说后来的日耳曼人,即使是早期的高卢人,罗马人也打不过。
那么罗马人凭什么玩大国崛起呢?因为它的制度设计能力。罗马军团真的是依靠制度的力量完成了它在军事上的崛起,而更重要的还有,由十二铜表法开始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后来文艺复兴的第一条就是罗马法的复兴。
罗马人建立制度的能力虽然不是绝后,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空前,这一点尤其值得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的中国人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讲历史有一个方法,就是抓住这段历史当中最有名的那个人。古罗马历史中大家最熟悉谁?当然是凯撒大帝。
论军功,凯撒从高卢一直打到不列颠,横扫当时已知的文明世界,他留下这么一句话:“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虽然惜字如金,但掷地有声。
论文化,凯撒写的高卢战记内战记,直到今天仍然是拉丁文化界的范文。
论泡妞,凯撒也是一把好手,他的众多女友就包括中国人很熟悉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
其实,凯撒最伟大的一点是,他给罗马带来了一丝和平和安定的曙光,他用军功、声望和强力的政治运作,终于让元老院俯首称臣——公元前44年,元老院集体宣布,向凯撒宣誓效忠。
凯撒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优点,就是宽容。他认为,犯过错不要紧,只要改了就是好同志,可以携手走进新时代。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决定到元老院宣布一件事,他要带兵去东方攻打帕提亚帝国,继续为共和国开疆拓土。与此同时,他还要宣布一下摄政监国的人选。
但是凯撒太掉以轻心了,他居然相信了元老院的宣誓效忠,甚至解散了自己的卫队。他去开会的那一天,随身只带了几个人,其中就有他的大将,后来的“后三头”之一的安东尼。可是安东尼半道上让人以商量事情的名义给骗走了,所以凯撒几乎是孤身一人来到了元老院的会堂。
他刚刚坐定,就被14个年轻人团团围住。这14个人掏出佩剑,把凯撒捅得跟血葫芦似的。当然,凯撒临死的时候仍然保持了帝王的威仪,他用长袍裹住了自己血肉模糊的身体,含恨而逝。
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到这一刻,突然面临着一次断崖,因为这意味着100多年的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