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道果 >

第559部分

道果-第559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ar☆index”、“星星子”、“wiler”、“渴望啊渴望投了”、“无限无线”、“决不投票”、“知青kj”、“月影尘鑫”、“爱挑骨头”、“唯美★星云”、“改革法国”、“昆仑九天”投出的月票!

    第七百九十八章 浪潮大势涛涛,文武之功两分。

    第七百九十八章 浪潮大势涛涛,文武之功两分。

    。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进可掌权,退则传道!() 
这枢密都承旨一职,

    单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所属,这是枢密院的一个官职。

    大瑞的政治架构,在朝廷行政上,划分颇为完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两府了。

    这个两府,指的便是政事堂和枢密院,在大瑞初期,两府分管民政和军政,后来几经改制,职权略有变动,而这枢密院对于军政的掌控,却是一点一点增强的。

    枢密院,又称枢府,别称“宥司”,为皇帝直接领导,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庐政令,最高长官为枢密使,称“知枢密院事”,佐天子执兵事。

    而今的枢密使为王靖,又有枢密副使,本文来源:,也称“同知枢密院事”,便是那枢密使的副手,但论权势并不差上多少,如今在位的枢密副使为耿赤,乃是武将出身,算是一大异数——

    这枢密院虽然执掌军政,但历来都是文官执掌,极少有武人能够坐到如此位置,因为在朝廷重臣心中,枢密院虽与军方联系,但不光是领兵打仗,还要涉及很多的制|度建设等,在他们看来,粗鲁的武将是无法胜任的。。…。

    毕竟,这枢密院两使,其实也是宰执之格,武人而至宰相,在经过前朝的军阀割据之后,深受诟病。

    但耿赤其人允文允武,早年甚至被刺字发配,但还是顺势而起,成为一代名将,深受先帝看重,几次提拔,终至此位。

    这些且不多说。

    却说这枢密副使之下,还有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等,也是各有职权。

    除此之外,在这枢密院中还设有承旨司,长官就是枢密都承旨,也就是如今邱言所受之职。

    这个承旨司的功能,就是传达皇帝命令。管理枢密院内部事物,配有检详官、计议官、编修官、详覆官等属官,分管兵、吏、户、礼、刑五房,能问六部,又有河西房能处理边防事务,之外更有诸多事项,连那藩属外族的事物,都能涉猎。

    从这个配置来看,不难看出此司之权势,为枢密院的办事机构。

    毕竟枢密院本身的位格。就在六部之上,长官乃是宰执,其下之司有此能耐,并不令人意外。

    单就枢密都承旨这个职位而言,又有检查枢密院主事以下官吏功过及其迁补的权力,这等于是把持着院中实事官员的升迁评价!。…。

    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仕途!

    如此一来,邱言若是接了此职,身份立刻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翰林学士。只是让他获得了在朝政和皇室中的影响力的话,那这个枢密都承旨就直接让他得到了权势,能将影响力转为权力!

    至少对于军方来说,邱言的看法。今后会大大影响兵事。

    值得一提的是,枢密都承旨,论品级,只是从五品。比那翰林学士的正五品,还要低上一等,但论及实权却是天上地下。

    只要邱言承了此职。在旁人眼中,他绝非什么翰林学士,而是枢密都承旨!此职可不是单纯的品阶就能描述其能的,纵是三四品的大员,也未必就敢小视。

    所以,授命一下来,殿上群臣,无论文武都是心思变化,文臣觉得这般任命,有些太过了,而武将却说不上什么感受,有些将领反而窃喜,他们早将邱言看成是兵家传人了。

    群臣前列,王甫、马阳、张链、徐进,以及大病初愈的闫东亭,这五位政事堂宰执,也是各有所思,不时拿眼去看枢密院的两名宰执,王靖和耿赤,想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皇帝早就和他们通过气了。…。。…。

    这一看,

    却在两人脸上发现了意外之色,甚至王靖还露出了一点压抑住的惊怒。

    其实,枢密都承旨的职位,空了有些时日了,围绕这个位置,免不了有些人脉变化,如王靖这般,自是想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去,未料到会突然空降一个邱言过来。

    “莫非真是皇帝一意孤行?”

    注意到王靖的表情,张链联想到前几日,对方曾与自己商谈的事,有了一点猜测。

    “或许,皇帝是想借邱言的手,推行他的那套兵制革新,本文来源:,才丢出这么一个位置,只是,若将邱言全部的功劳都算上,拿个枢密都承旨的职位,并不为过,可单靠着人文典籍的功劳,却得了军政权柄,未免就有些过界了,哪怕那典籍是兵家之说……”

    有类似心思的官员不在少数,都觉得这般任命,有些提拔过甚了。

    官员有了功绩,给予封赏是应该的,而邱言的事情之所以这般郑重其事,甚至拿到金銮殿上、百官眼前,其实还是为了振奋战事,为国战凝结士气,但赏赐的切入口却非战功,而是人文之功,却一下子授予枢密院实职,难免惹人侧目。。…。

    更有那御史、谏官,已在肚子里打起腹稿,准备等这圣旨宣读完毕,就立刻出言劝谏,就算不能让皇帝收回成命,也要让他知道后果,长点记性,知道这天下间的事,并非能让他为所欲为——

    大瑞的士大夫,从来不觉得天下就是一家之天下,更不认为自己是皇帝的家臣,反而觉得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自然不愿意让皇帝为所欲为。

    所以,有时候的激烈劝谏,非是一定要让皇帝认错,而是让皇帝留下记性,心有余悸,这样下次就会有所顾忌,不令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不过,正当满朝文武酝酿话语的时候,那位定王李铎接下来的一句话,又将他们的思绪击得粉碎——

    “加邱言为国子监博士衔,令其传圣人语于学子,彰人间道在兴京!”

    此言一出,连一直面色沉稳的王甫和马阳,都是神色有变,目光中流露出一点意外!

    而满朝文武就更是思绪凌乱,觉得今日之事太过离奇了。

    说是封赏邱言,却先将战功压下,做出一副要封赏两次的架势,随后予以翰林学士也算是正常。毕竟邱言本就任职翰林院。那枢密都承旨已然有些破格,但联想到邱言在草原上的战绩,以及两部兵家典籍,还是能够理解皇帝的心思的,无非是提拔一名知兵的亲信心腹。。…。

    但如此一来,翰林与枢密院,已然有些跨界了,如今又加了个国子监,立时就让事情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的!

    国子监,可谓大瑞的最高学府。聚集王朝之内的学子精英。

    这些精英,其中的一部分会在未来成为朝廷中坚,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无疑会对未来的朝政有不小影响,更隐隐影响天下风气。

    如今王甫变法,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国子监掌握在手中,推行变法新学,这个手段。和科举配合在一起,乃是培养新法人才的不二法门。

    只有培养出一批与自己理念、主张相同的继承人,才能避免人亡政息的局面,对此王甫知之甚深。而马阳也深有感触。

    因而,这新旧两党在朝堂上争斗,在国子监中也有争夺,不过。朝堂上争夺的是“权”,在国子监上争夺的却是“心”。…。

    士子心。

    将自己的主张、学说,

    灌注到三观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学子心中。自是有利于日后行事的,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自己如何去做,就能靠着这些成长起来的学子,搅动大势。。…。

    这个局面下,皇帝却安插一个人进来,用意就颇为值得推敲了。

    国子监博士不是什么普通职位,虽不是祭酒,但也有了在学子中传学的资格,本文来源:,邱言虽然年轻,可文成典籍,自成一家,让他去国子监教授学生,岂非是虎入羊群?

    这一点,王甫和马阳心中清楚。

    “皇帝这是要异论相搅?挑拨邱言和新旧两党的关系,让他彻底成为孤臣?”立刻,包括张链在内的不少官员,就有了种种猜测。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憋得住话的。

    一连两次意外,那位定王殿下,终于把圣旨读完了,接着退到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邱言。

    按照流程,下面就是邱言谢恩了,只是不等他开口,就有人跳了出来——

    “臣有本要奏!”

    高踞在上的李坤循声看去,认出是一名御史,眉头微微一皱,猜出了其人目的,就道:“今日时辰不早,先……”

    那御史倒也光棍,都不等皇帝将话说完,就生生打断:“陛下,一人而居三方,此事太过离奇,以邱修撰的功绩,其实倒也无妨,只是不言战功,只道人文,怕天下之人不服!”。…。

    说到这里,还要提上一句,邱言前世的许多影视,将这打断皇帝说话,描绘成颇为恐怖之事,但实际上,无论是前世的几个汉家朝代,还是邱言现在身处的大瑞,大臣打断皇帝,只要理由正当,那问题主要就在礼上,与那谋反、欺君的关系不大。

    甚至于,曾有大臣敢当面痛骂皇帝,那皇帝承受不住要走,干脆就被人拉住衣袖,唾沫都溅在脸上,还要赔个笑脸。

    眼下,李坤被打断之后,虽是不悦,却还是道:“朕记得马卿所著通鉴中提到,天下大务,莫过赏罚。昔炎高祖不爱王爵于韩、彭,故能成其帝业,朕不敢自比先贤,但也有心一为,今邱卿功劳卓著,又有文典传世,破格提拔,又有何妨?”(未完待续……)

    ps:感谢“夜落墨枫”、“zzll天蝎”的打赏!

    感谢“二十月”、“清清潇潇”、“bigdove”、“yuanjing”投出的月票!

    明天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两更可能都放在晚上。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进可掌权,退则传道!。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进可掌权,退则传道!。。…。

    。

第八百章 朕,命不久矣……() 
一部通鉴,乃马阳心血。

    自这位元老宰执,在先帝驾崩之后,被发配南疆之时,便就动笔,而今已有几年光景,却是还未书成,但也有几卷面世,在士林流传,刊印颇多。

    此书以“鉴”为名,然是想让人以史为鉴,知道得失,但实际上,此书的针对性很大,取得都是历朝历代皇帝文武的事迹为例,阐述得失成败。

    明眼之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其实这部通鉴,是马阳写给皇帝看的,有着规劝和寄予,心思不可谓不大。

    李坤现在所说的这一句,正是其中的原话,出自东魏和南梁的一次征伐,此言说出,隐隐将马阳拉上了自己的战车,使得那旧党一系不好发难。

    另一方面,李坤随后举的例子,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话中提及大炎高祖,不吝啬王位和赏赐,分封众臣,使得将帅效命,方能成就祖龙基业。

    用在这里,就是告诫这满殿文武,不要说他对邱言赏赐过甚,他并不吝啬官爵名位,只要群臣有这个本事,为他的“大业”增砖添瓦,皆可得之。

    不过,那名御史不知是没有听懂含义,还是并不买账,依旧硬着脖子道:“陛下赐之过早,天下恐难明心!”

    李坤闻言,脸上的不快之色反而消散许多,但那面色却倏地苍白了一下,旋即恢复如常,接着摇摇头道:“朕有些倦了,今日朝会便到这里吧,眼下还是国战时期,朝廷上下应该精诚一致,有什么想法,不妨等前线消息传来后,再来禀报。”

    此言一出,那御史还待再言,但与田游青对视了一眼。后者微微摇头,只好不情愿的退下。

    跟着,邱言躬身谢恩,就有太监用尖细的嗓音。高喊一声“退朝”,皇帝离座入内,满朝文武也就散开。

    邱言还立在殿中,心里闪过几道念头,李坤脸上的苍白之色,虽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却没有逃过他的感知,与此同时,他亦察觉到,四周龙气生出了一点微不可查的波动。有着某种兆示。

    “我离去之后,京城莫非发生了什么?”

    邱言这次归来,绕经河北,从代州启程之后,经过几天时间才到京城。期间,神灵身则处理好了剑南事宜,跟着血肉身抵京,连停驻的时间都没有多少,稍微休息了一下,就换上朝服,到了金銮殿外等待。

    紧接着的。就是突然而来的加官,虽无进爵,但论权势,亦足以令人心惊。

    “慎之,你在草原的经历,有空的时候。不妨说给老夫听听。”这时,马阳的声音传来,这位旧党魁首,在皇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