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瑞卿默然。半晌想不通;又道:
〃深奥噻。如此说;苏联也来侵略;我们也感谢他喽?〃
任弼时呵呵大笑:〃感谢苏联侵略;那该是蒋介石!〃
〃罗长子;你急火火赶回来;不是说要报告重要问题?〃朱德问道。
〃哈;扯远了;险把正事忘了。〃罗瑞卿于是一五一十地汇报起来。
原来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一直密切关注中苏战事。他曾根据力量对比;判断中国无力反击;不是对手。美国出兵的程序又过于复杂。因此美国采取外交调停、军事不干预的政策是有道理的;毕竟中国一旦投降、苏联速胜之后;美国脸面无光;外交被动。美国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跟苏联结下冤仇。美国给苏联的劝告是温和的:〃适可而止。〃
美国一旦下注都是要站在胜利者一方;因为没有一个总统经得起战败、或者〃陪同战败〃之后的选民唾弃风暴。
虽然他理解政府立场;但是作为共和党人;麦克阿瑟将军有自己的观点。他的反共情结根深蒂固;与其说他关心满洲战场;不如说更关心西北和兰州。只是那里太遥远;他鞭长莫及。
从他擅长的登陆作战角度;他与他的参谋长萨瑟兰少将时常进行一些远东沿海的模拟推演。
突然爆发的奇袭海参崴;使他大跌眼镜;感到华北联军的战争谋略水平必须刮目相看。
他考虑良久;借着一次官方礼仪性聚会的时机;向华北驻军代表罗瑞卿将军提出一项建议。当然;是一个十足的秘密建议。
(349)
江西。鹰潭;国军第一航校。
〃814〃空军节就要到了;航校在筹备盛大庆典。
中国已是一个足以拿得出手的空军大国。拥有门类齐全的各个机种;型号虽然五花八门;总体实力却让人不可小视了。周至柔上将感到自己心血没有白费。
几个月来;航校接受了852架〃蚊式〃轰炸机;又派出了相应数量的飞行人员;从这里途经西安;飞往天水基地。
按照合同;英国人还应提供348架;但由于南洋婆罗洲冲突;而被中止。
空军司令周至柔把它们编为10个大队;统统派往西北战场。〃蚊式〃承担了兰州会战中期主要的轰炸任务。而P-47则在争取战场制空权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数量也减少了将近一半。
为了随时掌握家底;他又排列一遍目前空中实力:
战斗机:约1100架;含P47、P38、P51以及P40等若干新老机型;
攻击机:约1220架;过去以A20为主力;现在〃蚊式〃成为主力;
轰炸机:约400架;1/3是重型的B24;其余多数是B25;
此外;各型运输机和辅助性飞机;还有560架;不算教练机。
盘点下来;总数已有3280架;真的不算少了——几乎相当于1941年德国用于对苏联发动进攻时使用的力量——但仍然可怜:面对的苏联中亚、后贝加尔方面军;两个空军集团军就超过了2000架作战飞机;而第三个空军集团军正在调往前线的途中。
满洲方向还有苏联一个空军集团军和一些海军航空兵;估计兵力合计超过1400架。但那没让周至柔操心——共产党首当其冲;不得不自己顶。
至于共军-华北联军的实力;情报分析是:
战斗机:打到现在;估计还剩下500架左右;以欧洲带回和新近买到的"野马"为主力;机型较为单一;编为4个空战联队。
攻击机:内线报告说还保有400架;3个攻击联队;拥有较先进的A-26。
轰炸机:B24和B17各一个联队;200架;据说B17是那个有亲共倾向的杜利特将军帮他们廉价搞到的——条件是不得参加内战。
运输和辅助飞机:这个数量偏大;接近500架;甚至拥有欧洲带回的远程型C82(解放者运输改型);或许是他们有一支伞兵的缘故。不过伞兵对付苏联?嘿嘿。……
华北联军空军总机数是1600架;不算海军航空兵。
总体考量;中苏战场上空的对抗;大致均势;数量平衡。但差距在于:人家只是四个航空集团军;你的是整个国力!人家能够自产;你还只能外购。
苏联啊;它的整体国力是多少呢?始终没有准确情报。上万架的保有量是个偏低的估计吧?令人不寒而栗。
面对越来越繁重的空中任务;周至柔上将不得不一再向委员长提出增加飞机的要求。
航校自身倒是越来越现代化。教学相长;师资充裕;设备日新月异;招生也够理想——三所航校;在校学员已经达到4500人。加上前线是在国土之内;被击坠的飞行员多数能够获救;再上蓝天。所以没有后继乏人之感;甚至还支援了华北联军200名学员——收获是;建立了情报渠道。
国军飞行员向来享受军中〃天之骄子〃的地位;这是从陈纳德时代就定下的规矩。这位老将军最近又被委员长派回美国;在航空界活动;为国军争取新的空中武器来源。只是他选购的机型相对老化;可能还是为了省钱的缘故。
但这就要迫使前线飞行员多付出血的代价。
最近好几个他的得意门生无辜牺牲了;美国前来自愿参战的飞行员;都不肯驾驶那些老型号的飞机。
想到抗日战争前期;冤死的那么多优秀飞行员;他感到痛心。如果这些老型飞机早几年;在它们的黄金岁月来到中国;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高志航、刘粹刚、李桂舟、陈怀中……
唉;这些都是无可追悔的遗憾。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吧!
为了保险起见;周司令命令;把拥有31。5架击落纪录、号称〃中国第一王牌〃的柳哲生上校调离战场;担任鹰潭航校总教官。
他希望在培训新人的同时;也为国家保留一些拔尖人才;以便在明天和日后〃814〃空军节的时候;让人们能够向一位活着的英雄;献花、喝彩。
(350)
甘肃。兰州。
这个三十万人口的西北重镇;此时十分之九的居民已经四散逃离。残存的不到三万人。用土坯和鹅卵石搭建的房屋;几乎所剩无几。让居民受不了的还不是那些触目惊心的黄土和钢铁所构成的废墟;而是那遍布全城、无暇掩埋的尸体和盛夏8月里弥漫四野、令人作呕的尸臭。
黄河变成了红河。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宋美龄女士坚持不肯接受薛岳司令长官要她化妆成难民、趁夜混过封锁线的建议;激昂的发表了广播演说;表示:〃与兰州共存亡;与将士共存亡!包围一日不破;美龄一日不退!〃
无论从任何角度;都不能否认这篇演说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为之瞩目。二十世纪中叶一位传奇的女英雄在中国的大西北;在两大民族的喋血鏖兵之中;凭借着当代技术传播手段;活生生地浮现了。
国军汤、杜两大兵团呼喊着口号;冒死冲击;60万兵马减员三成;终于冲破了苏军反复增援、不惜代价坚守了87天的阻击线;与薛岳不足半数的守军会师在黄河之滨;与苏军隔着坍塌的大铁桥和血色的黄河水隔岸继续对峙。
〃不卷刃的钢刀〃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反复千次的剁砍之中;到底失去了往日的锋利。巷战里;那些手持美式〃巴祖卡〃和沈阳造的〃铁拳〃、带着纳粹钢盔和日本〃铁帽〃的中国兵;一半成为〃坦六集〃履带下的冤魂;另一半则是那些冤魂的索债者。
8月15日;崔可夫大将命令;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为了战时需要;临时缩编为近卫坦克师。克拉夫琴科上将送往后方野战医院。
同时缩编的还有第53集团军。
榆中甘草店。失去双腿的格涅奇科少将在昏迷中被俘。
苏联方面没有责怪他。崔可夫提出以己方俘获的国军黄维中将;与格涅奇科少将进行了交换。
鏖战双方还没有罢休的意思。
兰州东南方向;白崇喜上将已经带领桂系为主的40万人兵团;迂回过临洮;插向青海的民和;北侧;孙立人中将的整编机械化38师(相当于苏联的军)也攻取白银;窥视永登。苏联中亚方面军初呈被围之势。李宗仁再次就任战场总指挥。
而西北方向;一支由四个集团军、30万人、800辆坦克组成的机械化大军;在波格丹诺夫上将率领下;正在风尘仆仆;穿越河西走廊;向着烽火燃烧的战场;风驰电掣地疾进。
黄土高原上空;8月秋高气爽。
航空兵的战斗更是几乎没有一天停歇。一方是空战技术略逊;但拥有美式装备优势;另一方是飞机航程虽短;但具备长期作战经验。
有趣的是;双方被击落的飞行员中;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美国人!
一个来自德克萨斯的中尉在跳伞后居然遇见了他的同乡、幼年玩伴;另一个原第8航空队的机械师;在战俘营找到了曾与他同机组的机枪手;更传奇的;说是某麻萨诸塞工学院就读过的飞行员;驾机空中;猛追他当年的同学兼情敌……
这些战后不甘于国内平凡工作岗位的牛仔小伙子;用这种令人嘬舌凸眼的方式;向人们宣示:西半球的某个自由国度;无奇不有。
苏联和中国军方对此均感困惑。但技术人力、尤其是飞行员的缺乏;使得两国无法拒绝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天性喜欢冒险的扬基们。尽管两国都对这些自由主义分子的忠诚度和保密信用存有怀疑。
(351)
五泉山中;洞穴工事。
洞口新挂上一块大匾;上面是委员长方正遒劲又古板的手书大字:
〃西域美庐〃。
在这里;宋美龄终于召见了陈庚。
打量一阵:不算魁梧的身躯;圆脸盘上戴着一幅圆圆的眼镜;仿佛是个书生的外表。纱布缠着僵硬的脖子;左胳膊吊在胸前;腿也有些一瘸一拐。衣冠不整;军帽却十分端正;身上还散发着硝烟气。
〃听说是你——20年前把委员长背下火线?有这回事?〃
她没听丈夫说起过这件事;倒是这次战火倥偬间;灌了满耳传言。
〃东征那次。只是劝校长离开危险的地方;在他走不动时搀了几把。〃
宋美龄点了点头;觉得陈庚还够诚实。
〃你们保护我;牺牲了不少人。那位旅长;他姓……哦;什么来着?比较少见的……〃
〃皮定均。那是我们毛主席的爱将;很年轻……〃
〃是啊;真遗憾。战争如此残酷;〃宋美龄打算展开话头。
〃所以;委员长夫人;我们不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内战中;再付出那些生命的代价了。〃
这句话倒是被陈庚先说了。宋美龄只好应酬几句:
〃那么;陈庚;委员长会奖赏你的。〃
〃已经奖赏过了。——他送给了我们几千发钨芯炮弹。因为我陈庚个人是无力保卫夫人您的;这是对华北联军的谢意。〃
〃可是;毕竟你个人尽了大力;〃宋美龄指指陈庚脖子上的枪伤。似乎指望他条件反射似的立正回答:〃愿为党国尽忠!〃
〃尊敬的夫人;请转告校长:只要校长海纳百川、包容我党;全意为公、谋福与民——那么陈庚仍然是他的学生。〃
宋美龄无语了。陈庚。黄埔三杰之一?厉害呀;成套的统战说辞;竟用到委员长夫人、当代民族英雄的头上来了!看来他是有备而来……
没有人敢这样对蒋夫人说话。每天的收音机广播中;她听到的都是令人陶醉的赞不绝口。她感到;自己的魅力与威望;甚至连委员长的也加在一起;还难以征服这些死硬的共产党人。
他们的哲学是他们得以存在、发展的动力;这与委员长雄心勃勃要削平的其他山头;具有最大的不同。
唉;那些主义之争;多么的迂腐和荒唐!跟我有什么关系?爱什么主义就什么主义去好了!女人不需要什么主义;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可感的日子;需要的是不必太多、但一定要够用的钱;和一点点、一点点;只比别人略多一毫米的小小虚荣。
87天啊;整整三个月;她蹲在天天听见炮声的地洞里;象土拨鼠一样的生活、忍耐着。撑持她的只有那台老式收音机……她从那里倾听丈夫和全国各界的问候与呼声;倾听世界各地、甚至敌国苏联的评价和赞美;倾听姐妹和晚辈们的思念与担心;倾听基督使者的布道、感受宗教的庄严神圣……
这台收音机成为她87天里唯一的精神支柱——也将成为皋兰诸峰的镇山之宝、〃西域美庐〃的传世福音。
可她毕竟是个女人。饮食起居、沐浴更衣;甚至最简单的照镜子都有那样的诸多不便;与她习惯了的生活形成那样巨大的反差。这都是因为这场可恶的、把自己莫名其妙卷进来的战争!
她不喜欢战争。本来么;哪个女人愿意天天鲜血淋漓、心惊肉跳?只有男人才喜欢跑到那些血里火里去卖弄勇敢、使性逞风发膘……这是另一种虚荣。
女人可以偶尔欣赏一下战火;但怎么可以当成一种终生爱好?想到这里;她甚至感到有些痛恨自己的〃达令〃了。
还在抗日时期;与共产党、与史迪威发生矛盾的时候;她就持这种态度——各走各的路;谁也不要干预谁、强加谁。这是她在美国长大所自然形成的自由主义精神。
即使夫妻也要如此——过不到一块儿;就分房睡。吃不到一起;就两桌吃。对于中共的存在;她赞成白崇喜的处置主张——割席而坐。
划出一块地方;给他们过活去好了。陕北就陕北;东北就东北;有本事朝鲜搞到手;这样最好——〃勿要同阿拉绞在一道。〃
喜欢么;就来往来往;不喜欢么;就不理不睬。打什么打呀;啊油!一天天头破血流的……黄埔师生啊;整天么打在一起;搞的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礼崩乐坏;没有规矩了呀。
史迪威的处理不是挺好的么?他要打仗;把他送给共产党么好了;结果他不也就如愿了么?你不也就省心了么。两个人见面行礼;客客气气;再也不必生闲气了呀。搞不来么搞什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