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孙子传 >

第62部分

孙子传-第62部分

小说: 孙子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马过门,回头再战,伍子胥的马往上闯,他手中的枪一拧一抖,朝着斗巢的胸膛:“看枪!”嗖——!一枪扎来。

    斗巢把开山斧一迎:“来得好!”铮——!枪被隔到了一边。

    两马又过门,继续再打;枪来斧往,继续再战不怕斗巢的这柄斧厉害,遇到伍子胥的这杆枪,一点也讨不到便宜;莫说伍子胥的枪威力大,在斗巢的这柄斧面前,休想立即取胜。两位主将一时难分胜负,两伙兵丁却胜负泾渭分明。吴兵多,楚兵少,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打着打着,楚兵非死即伤,站着的越来越少,这样打下去,三千楚兵非全部阵亡不可。

    斗巢与伍子胥战了数十回合,平心而论,他还可以坚持若干时光,但伤亡的兵丁惨不忍睹,让他心痛如绞。他准备下令退兵,从南门退进城去,如果伍子胥追来,再转西门,宁可绕城转,也不能在这儿拼得人仰马翻,全军覆没。斗巢正欲下令,伍子胥用枪把他的板斧往下一盖:“楚兵伤亡殆尽,你寡我众,你虽则遭败,心中不服。姑念你今日未作准备,明天一早,我们各调五千兵丁在此决一雌雄。”伍子胥转向自己部下命令道:“孩儿们,我们让!”

    吴兵奉命,立刻住手,纷纷向后退让,让出了中间一条道路,留给楚兵撤退。此刻的斗巢,犹如押往刑场的死囚,午时三刻就要开刀问斩了,忽闻国君颁布大赦,怎能不心花怒放!但他不表露真情,需以假相敷衍:“好,明日定到。孩儿们,请了吧。”斗巢嘴巴上这样说,心里头却在想:进城后把城门一关,明天龟孙子才来呢,有本事你就攻城,什么“驴城”、“磨城”,任你筑去,我再也不管了,单看你有什么办法能攻克这座麦城!

第148章 驴磨磨麦 囊沙决水(4)() 
伍子胥下令收兵,回转大营。等伍子胥走远了,斗巢命城上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残兵败卒进城。一场激战,一番厮杀,三千兵丁死伤过半,幸俘者先行回营,重新编制,分班轮流守夜,严防吴军偷袭。

    斗巢回到辕门,下马丢斧,除盔卸甲,进些饮食,稍事休息。又忙公务,直至深夜。诸事已毕,正欲上床就寝,心中突然咯噔一跳:伍子胥深知麦城难攻,好不容易将我赚出城去,竟然又“纵虎归山”,定然别有他图。伍子胥的目的不在杀尽楚军,而在攻克麦城,他之所以放我回城,旨在趁我全身心筹备明日决战,放松守备之机,今夜突然攻城。想到此,斗巢振动精神,重新装束,带数十兵将各执兵刃循城墙巡视一遍,未发现任何异常,守城将士无不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巡夜归来,已经鼓打四更。折腾了一天一夜,斗巢真有些疲惫不堪了,进到房间,披甲顶盔而眠,死猪一般。

    斗巢并非是庸人自扰,这一夜吴军果真突然攻城。伍子胥率日间的八千兵丁埋伏于隐蔽之处,静候城内的消息。白天伍子胥放楚兵进城的时候,胆包天所率之五百士卒,按照伍子胥事先的布置,熟练地脱下罩在外边的吴兵军衣,露出里边的楚军服装,把楚兵军帽往头上一戴,夹在楚兵里混进城去。这时,五百个“楚兵”遍布东南西北四门,其中以北门为最多。北门城上守城的楚兵早已困倦,斗巢走后,先后刀入鞘,弓下囊,箭进袋,人人哈欠,个个打盹,虽不敢明目张胆地睡觉,却无精打采,摇来逛去,游魂一般。隐蔽一旁的胆包天见时机成熟,一个饿虎扑食窜将过去,先结果了两个不敢打盹的哨兵,然后带领二十余人,高举火把。拎着大刀,扛着长枪,大摇大摆地踩城坡,下城墙,来到北城门。看城门的有十几个楚兵,他们只负责奉命关闭城门,此刻只有一个在值班,其余的都在营房里酣睡。值班的小伙子见一群人神气活现地从城墙上下来,还以为是来查哨的呢,急忙殷勤地打招呼:“老大哥,你们辛苦了!”

    走在前边的胆包天答道:“官差不自由,有了军令就得传达。”

    值班的小伙子走上前来:“斗将军刚走,天快亮了,又有什么军令?”

    胆包天斥责道:“你乱喊什么,不要命了!快附耳过来,免得泄露军机,你我都吃罪不起”

    值班的楚兵附耳过去,胆包天出其不意地拔出匕首,捅进他的心窝。与此同时,其余的兵丁闯进营房,切西瓜似的一刀一个,将酣睡的看门狗全都杀光。胆包天于案头找到开城门的钥匙,奔向城门,开铁锁,下大门,除小闩,解钩搭,吱嘎一声,城门洞开,高举火把晃了两晃。伍子胥看到信号,知道城门已开,指挥吴兵潮水般地涌进麦城。

    城上的楚兵在朦胧中惊醒,正欲操兵下城阻挡,胆包天率队迎上前来,高喊一声“吴兵进城了,我们便是吴兵”,冲了过去,城墙上“楚兵”杀楚兵。真假难辨,二三百名楚兵稀里糊涂作了刀下鬼,余者四处逃命。东、南、西三门的情形与北门类似,伍子胥进了城,由胆包天领路,带兵丁入辕门捉斗巢。

    四鼓过后,斗巢方才上床就寝,睡得正香,有当差惊慌万状地闯了进来:“报告主将,大事不好,吴兵进城了!”斗巢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来,街上一片喧嚷。斗巢还算冷静,急命备弓抬斧,然后整甲正盔,出门上马端斧,带领当差、卫兵,冲出辕门。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闪烁,或东奔,或西跑,有兵丁,有百姓,纷纷逃命,边逃边喊:“快逃命呀,吴兵进城了!”看着这乱糟糟的情形,斗巢心中明白了一切。必须赶紧逃出城去,等吴兵将四门一封,插翅难飞。主意既定,斗巢带领近千名楚兵,杀出南门,奔郢都去了。

    麦城攻克了,斗巢却逃跑了,伍子胥先写文书,派人快马去向吴王和孙子报捷,然后办理各种善后事情——打扫战场,掩埋尸体。安置降兵,放那些被斗巢强征硬募来的百姓各自回家,晓谕百姓各安其居,盘仓查库,命人送信给留守大营的蔡昭侯移营城里驻扎。诸事既毕,伍子胥想念孙子,不知道他率兵攻打纪南城的情形怎样。自己既已把麦城拿下,何不到纪南城去关照一番,一则请示下一步的行动,二则力争能助一臂之力,三则送些军粮去。伍子胥当即吩咐备一百辆大车,车上尽装上等小麦,调二千兵丁护送,叮嘱蔡昭侯小心守城。正欲出发,前往送信的当差回来了,说元帅的大营扎在虎牙山。伍子胥上马端枪,率二千兵丁,护送运粮车队奔虎牙山而去。

    纪南城东北十里许,有两座对峙的高山,其高相等,其形相似,均下粗而上细,远远望去,颇似猛虎下颚的一对门牙,故唤做虎牙山。孙子统军来到虎牙山下,令兵丁原地休息待命。他带领部分将士攀上虎牙峰顶,察看地形。登高远望,苍翠的山峦、墨绿的丛林、开阔的原野、飘舞的江河、点点村镇、袅袅炊烟、棋盘似的阡陌、素练般的大路,尽收眼底,若图类画,颇具情趣。视线中的纪南城黑苍苍的一片,它的北边是一条宽宽的飘带,阳光下耀眼生辉,那是漳江,从那眩目的光亮判断,此刻正汹涌澎湃,滚滚滔滔。城西是一片湖泊,波平如镜,那是赤湖。赤湖中伸出一条叉河,蜿蜒东南,经纪南直通郢都城下。孙子边察看地形边思索,脑海中迅速形成了一个囊沙决水之策。纪南与麦城,均系新造,城高池深,墙厚壁坚,但地势低洼,倘加高赤湖周围的堤岸,挖一条连通漳江与赤湖的新河道,把漳江之水泄于赤湖,赤湖因加高了堤坝而湖水上涨,茫茫湖水先是循叉河奔纪南,渐渐的纪南则必处汪洋泽国之中。攻城之计既定,孙子即刻下山,命令全军将士兵丁于虎牙山脚高阜屯扎。

第149章 驴磨磨麦 囊沙决水(5)() 
孙子的这一囊沙决水之策虽则瞬息形成,但却迟迟未能实施,因为此计好而不妙。水淹纪南,固然可以得城,但却未必能致敌于死命,百姓却要受累遭劫。为了顾及百姓利益,孙子反复勘察纪南周围的每一寸土地,力图寻求最佳方案;多次于城下施计,以利诱之。以怒激之,旨在引宋木出城决战,但宋木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软硬不吃,任凭你城外胡乱折腾,他始终龟缩不出。万般无奈,孙子只好下决心,取下策,但仍于淹城之前动员百姓搬迁,到外地多借船只。

    孙子将全军分为三队,一队把赤湖周围的堤岸加高一丈,再一队挖一条接通赤湖与漳江的新河道,另一队于山林中砍竹伐木,编制竹筏木排。加高赤湖堤岸的方法很简单,把盛粮、装米、囊物用的麻袋、布袋和草袋装满泥沙,再将这些沙袋像砌墙似的一层一层地垛起来,上一层压下一层,愈压愈紧,愈堆愈牢,直堆砌到一丈高为止。孙子命夫概任开河筑坝总监工之职,因为他是吴王胞弟,为人好胜,兵丁无不惧他三分,由他监工,兵丁一个也不敢偷懒。开工的第一天,军中所有的锹、锨、镐、麻袋、草袋、车辆全都集中到了工地,缺者从民间征收,施工现场一派龙腾虎跃,热火朝天。大家生怕误了日期,昼夜不停,轮班休息,因为孙子限半月内完工,倘有违误,军法从事。夫概全副戎装,骑在马上,端着九环大砍刀,往返监督。他不时地望望纪南城,希望宋木突然带兵出城交锋。同在盼望宋木出城交锋决战,夫概与孙子的目的却大相径庭,孙子为了尽量减少战争给纪南人民带来的灾难,夫概则是想个人立功,出人头地,他想,倘宋木能将兵出城,必一刀结果他的性命,带兵丁乘胜追杀,拿下纪南城,那样以来,便可与取麦城的伍子胥齐眉并肩了

    宋木真是个顽固不化的怪物,城外闹翻了天,他竟不闻不问,麻木了一般。这也难怪,他听说孙武用兵如神,奉命以来,整日心惊肉颤,决定固城不出;近日又闻斗巢因毁“东驴”“西磨”而中计上当,丢失了麦城,更加不敢松动城门丝毫。其实,眼前的宋木既聋且瞎,对吴兵的行动茫无所知,一则早已断绝了与城外的联系,城外的消息难以传进城里;二则纪南城的城楼尚无虎牙山根高,彼此相距十余里,他在城上看不见吴兵的任何行动。他从未听说过有以水攻城之法,根本未向这方面考虑。纪南城固若金汤,在宋木看来,只要固守城池,不出城门半步,孙武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望城兴叹,无可奈何。

    十天过后,挖河筑堤工程均进入扫尾阶段,一天黄昏,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漫漫穹窿,若锅底,似炭灰,漆油墨涂,大地飞沙走石,四野落叶纷飞,霎时暴雨倾盆,空中水帘垂挂,地上烟雾升腾,顷刻之间,平地积水二尺,千河淌,万川渲,许多地方竟至于没膝拦腰。隆冬季节,连降暴雨,纵使江南,实属罕见,岂不是天意!孙子一方面命吴兵合并居处,由躺卧而坐立,腾出更多的帐篷给百姓栖身,使老弱病残者免吃风雨之苦;一方面下令夫概,指挥兵丁冒雨迅速挖开引水河道两端的土坝,让漳江与赤湖通连起来。土坝既除,四面八方沟塘里的水一齐汇入漳江,漳江里的水涌进赤湖,风声、雨声、水声,声声交错,此起彼伏,犹如山崩地裂,酷似万马奔腾。山峰似的浪涛打着滚,跳着高,肆虐西南,咆哮东北,铺天盖地般地涌向纪南城

第150章 吴军入郢 楚王离都(1)() 
第三十一章吴军入郢楚王离都

    却说天助吴灭楚,隆冬季节竟大雨滂沱,数日不停,千溪万流汇于漳江,涌入赤湖,滚滚滔滔的洪水奔向纪南,纪南城变成了汪洋泽国中的一处孤岛。孙子命放竹筏木排下水,自己率先登上竹筏,夫概、唐成公随同,带领五千兵丁,向纪南城进发。这些竹筏木排,大者可乘五六十人,中等的坐三四十人,最小的亦可蹲十人以上,彼此连成队,排成行,不用扬帆。勿需划浆,顺流而下,只要用竹篙掌好了舵就行了。竹筏木排在前进,一排接一排,一排连一排,一排跟一排,在浪尖上颠簸起伏,其速如箭。

    宋木真是一块木头疙瘩,一个没有头脑的东西!当洪水开始往城里淌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天降暴雨,江河泛滥,待暴雨停后,水必自行消退;后来雨渐渐小了,水势反而越来越大,待到城上一望,不禁目瞪口呆,毛骨悚然,脊梁沟里淌冷汗。城外洪水滔滔,一片汪洋,百姓们有的迁于高阜,有的爬上屋顶,有的蹲于树杈,更多的则是驾舟漂于水面,看来他们早已有了充分准备。宋木不深究这洪水的来源,只是在想,水势这样大,全城都淹掉了,连城楼恐也难保。眼下城内既无储粮,又无存草,倘洪水迟迟不退,即便不被淹死,也要活活饿死。与其在此等死,不如先回转郢都,等水退了再来。万一吴兵乘机占领了纪南城,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