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浣衣女-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夜李小红和刘大牛没有回到学堂,而是回到了自家的宅子里。这里有王大妈每天打扫,很干净,随时可以回来小住。
敲了许久的门,王大妈才慌慌张张跑来开门,李小红看着王大妈有点散乱的发鬓,心里一沉。
看着坐在自家堂屋里的王大夫,李小红眨了眨眼,太阳明明已经下山许久了,刘大牛又不在家,王大夫这是来看望谁呢?
刘大牛一见王大夫,异常高兴,赶紧问候:“王大哥,你好久没来看我了,自从我搬到学堂,你就再没过来,今天是打听我下山了,所以来的吗?”
李小红诧异的看着丈夫,这得有多强烈的自信心才能这样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第96章 好事连连()
王大夫脸色泛红,尴尬地看着李小红,李小红只微笑着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她知道往往这个时候,需要对方主动表态。
王大夫咳嗽一声,清清嗓子:“今天来是有一事相求,我知道王大妈是你家里买下来的人,我想要赎她出去,做个平头夫妻,好搭个伴过下半辈子。”
刘大牛吃惊极了,瞪圆了眼睛,在王大妈和王大夫面上看来看去,这是啥时候的事,自己怎么啥都不知道。
李小红只关心一点,每个女人最注重的一点,她看着王大夫:“你把王大妈接过去,是打算做妻还是做妾?”
王大夫斜着眼睛,偷偷瞄了一眼王大妈那羞红的脸庞:“当然是做妻,我那孩儿他娘已经过世好几年,正需要有个伴。”
李小红遇见如此大好的事情,当然愿意放手,王大妈,虽说叫大妈,也不过20多岁的人,寒冬腊月也挡不住王大妈一颗萌动的春心。
那点赎身的银子,李小红是坚决不肯让王大夫出,非拉着王大妈,要结拜为异姓姐妹,备份嫁妆,从刘家光彩出嫁。
王大妈被李小红的笑声,闹声,搞得害羞极了,扭着身子要躲回屋去,被李小红拽着不肯。
王大夫和刘大牛是男人,就是直接,两人已经开始讨论到婚礼的事宜了。
今天一天赚进两件大喜事,李小红觉得浑身舒坦,神清气爽。
日复一日的忙碌,让李小红忽略了许多事,突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被婆婆打扰了,安静的有点让人心里忐忑。
让小桃去一打听才知道,把陈大姐聘为刘二牛的妻子,是李小红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定。
刘家庄的人这阵子就像看大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刘白氏和陈大姐,不停的唱着对台戏,日日在村里,不是你在哭就是我在骂。
陈大姐真是个强人,整日忙着跟婆婆战争,一点没耽误养猪场建设。随着她的养猪场开始开建了,村里的人便都站到了她这边。
建房子要用木料,要料需要人采回来,盖房子需要人手去盖,泥石瓦料需要有人去运回来,这些都需要雇人。而现在正是春耕还没有开始之前的农闲时期,家家户户都有壮劳力闲在家里,在陈大姐那挣两个零花钱也是好的。
刘白氏在村里想找几个老姐妹诉诉苦,吐槽一下儿媳妇,一个二个都不孝敬自己。
那些老姐妹都不客气的把她怂回去了,你家的大媳妇二媳妇都已经很好了,要是有一个落在我们家,都已经要把她当宝贝供起来,你还不知足。
其余的人纷纷附和,这是刘白氏第一次在老姐妹面前怂媳妇,没有得逞。
婆媳俩的矛盾由来已久,刘白氏希望儿媳妇能处处听自己的建议。
陈大姐儿却是从小没听过任何人的。
陈大姐要盖一个砖瓦房的猪圈,刘白氏却觉得,别人养猪两根木头一栏就养起来了。
刘白氏想了各种办法,各种理由去说服儿媳妇,可是陈大姐却是个油盐不进的,只管埋头干自己的,根本不搭理刘白氏。
刘白氏急了就开始骂人,可是她跟陈大姐儿骂架哪有个好。
陈大姐儿一口咬定,婆婆觊觎自己的嫁妆,自己的嫁妆自己花,天经地义。
刘老实和刘二牛自然是站在陈大姐这边,在他们看来家里能平平顺顺,有吃有喝就可以了,干嘛要天天争夺掌家大权。
闹腾了没多长时间,陈大姐儿发现,刘老实的背更驼了,皱纹更多了,连胡子都有点发白了。
刘二牛也日日紧锁眉头,很难露出以前那爽朗的笑容,陈大姐儿决定改变策略,不能再这样下去。
她和刘白氏还没垮呢,家里的这两个男人就要被整垮了,男人的承受力永远不如女人。
陈大姐儿拎了一袋瓜子去找刘白氏的老姐妹们,对话如下:
“五婶,你家的人可真多,负担也重吧,这些年辛苦你了。”
“是啊,一大家子人呢,老老少少,我生的多站住的也多,现在孙子都有了,自然是一大家子了。”
“那我的养猪场开了以后,还要五婶你多帮衬。”
“你放心,但凡有啥事儿,你说句话,我们家人多,重活累活你尽管开口。”五婶激动地拍胸脯,陈大姐儿每次用人可都给钱了。
陈大姐儿满脸的怜惜:“我娘天天去建养猪场的地方,太操心了,这几日都累瘦了,五婶你和我娘交好,就劝着她点儿。”
五婶这么聪明的人哪能不理解陈大姐儿的意思,刘白氏日日到养猪场上,连哭带闹,拦着不肯让大家顺利的把猪场盖起来。
这原本是别人家的事儿,五婶从来不参与的,可是陈大姐既然已经暗示要把自己家的人安排到养猪场去做事,那五婶就必须得表现了。
第二日一大早,刘白氏还没有吃完早饭,五婶就和一帮老姐妹们拿着鞋底过来了,一群人围着她叽叽喳喳,拉着刘白氏说东家长,西家短。
刘白氏想要去养猪场上看着,不要让儿媳妇浪费钱,可一整天时间愣是没抽出时间去。
这帮老姐妹们都不让她出门,个个说她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么大把年纪了,应该呆在家里好好享享清福。
刘白氏连着两天没能出门,到第三天刘白氏哪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偏偏这帮老姐妹,个个都是村里的老资格,打也不能打,骂也不能骂,还得客客气气地招待。
没了刘白氏捣乱,养猪场起得非常快,干活的都是刘家庄实实在在的汉子,看着乡里乡亲的份儿,把这养猪场往实在里做。
三日后,看着已经上梁的猪圈,陈大姐非常欣慰,这样就能赶在春耕前,把第一批猪娃子先接进来,到冬日里,赶过年前就能出栏了,做得好,当年这个猪圈的成本就能回来。
过了几日养猪场抹泥擦灰的细致活也都做完了,刘白氏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猪圈舍,只叹息了一声,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只能蒙着头回家了。
刘白氏与陈大姐儿的第二回合斗争,陈大姐儿嬴。
第97章 要离开的云大娘()
大唐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刘文星属于生徒,可少考一试,直接参加春闱,甘肃道的春闱在府城金城郡(兰州城)举行,五车学堂共选出了二十多个学子参加考试。
学堂已经为这些学子们做好了试前准备,安排了带队老师,甚至包下了府城的一座客栈,令每名学子准备一两银子,支付相关费用。
当然学堂也不反对富有的学子出去单住,但出去单住的一切自行负责,所以所有的参加考试学子,无论家富家贫都安心地听从老师安排,毕竟老师每次春闱都参加,富有经验。
李小红和其他家长一样,松了口气,有学堂负责那是最好,家里人陪上去,人生地不熟,处处困难,哪有学堂方便。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在甘肃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学风不如南方深厚,这里的学子都是考的明经科,即便如此,能中的也是凤毛麟角。
学子们要提前一个月出发,在路上的行程就要三四天,让学子们在府城住一段时间,熟悉水土,理顺身体。
在送走刘文星的第二天,云大娘一脸凝重地来找李小红,居然是来辞行的,李小红难受极了,她原本是把云大娘当成一生的朋友来交往的,没想到云大娘却要离开甘肃道。
一问之下却是无言以对,原来三姐儿到了京城以后,成为云家最小的女儿,云家身为皇商,云家的女儿本身就担负着联姻的作用。
目前有四品官的嫡子相中上了三姐,身为三姐的母亲,云大娘不得不离开古浪县,回到京城去。
李小红留恋地问:“你还回来吗?”
“回不来了,我原本也是皇商之女,当年怒马鲜衣,青春无限,我和我家那口子一见钟情,他是武将出生,原本以为能夫唱妇随一辈子。”
“却不料想,他一入伍便被分到了甘肃道这边,而我则留在京城侍奉公婆,婆婆看我这样的商人之女,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而我也忍受不了婆婆对我的百般刁难,便趁着夫君回家探亲的机会,请求与他到这里,共同驻边。好景不长啊,他在一场战事中马革裹尸,而我因过度悲痛流产了。”
“娘家想让我回京城,我不想回,我所有的美好时光都是在这边度过的,这里葬着我的丈夫和儿子,我是想在这守一辈子。”
“可是三姐不能没有母亲,那吃人不吐骨头的京城,我得去教她怎样跟婆婆斗争,怎么样处理婆媳关系。”
“还要想办法为她撑腰。那里毕竟还有我的娘家,父母已经垂垂老矣,我要再不回去,只怕这辈子见不着了,我都回去之后,再想出来就难了。”
云大娘把一个符交给了李小红,嘱托着,“这是锦绣坊的符,有此符的人是锦绣坊终身的朋友,所有委托的绣品都可以按成本价提供,不要一分钱利润。”
“而且,随时凭此符抽调五十两元以下的金额,大家都知道,绣坊利小,这个符能动用的金额也就这么多,这是我能为你做到的最后事情了。”
李小红拉着云大娘的手,哽咽得不能喘气,真心地不想失去这个朋友。
云大娘搂着好朋友,嘴巴伏在李小红的耳边,轻声地说:“你要对小妞好一些,最好让大宝或者小宝娶了她,但是别让她去复仇,她这一辈子也报不了仇,可是有她在,你们家的路会很顺畅。”
李小红只是流着泪点了点头,伤心得说不出来话。
云大娘还是来邀请李小红同赴府城的,因为学子们提前一个月出发,也是给那些有门路有想法的人一定的操作时段。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李小红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可是云大娘已经为她打算好了。
她要去京城,必路过府城,打算在府城待上一段时间,府城的官员也认识几个,必要把刘文星扶上马,给李小红留一个护身符。
她甚至让李小红把大宝小宝小妞还有刘大牛,全部带上,只说是有用。
李小红注重到她说话的重音在小妞两个字上,她倒是也愿意把孩子们都带上,让他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过世面的孩子,终归不一样。
出行这一天,初春的天气还有些寒气,李小红看着那长长的车队,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
云大娘解释这里有赵氏孤儿院精选出来的孤儿,都是些身体健康的男婴,送给沿路无子的人家领养。
甘肃是个穷地方,而云大娘一路前去的地方越来越富有,这些孩子在那里也能找到更好的父母,拥有更优越的环境。
后面跟着穿戴整齐的书记女官,会做好所有的领养手续,记录好所有的领养过程,这边的纪律委员也会委托回家探亲的武将们,回访这些被领养的孩子,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李小红感叹,县令夫人真是有心了。
云大娘点头赞同,“谁说不是,她若是男儿之身的话,前途不可限量。”
云大娘又指指后面的车队,“这些年长的绣娘,原本是当年我从京城带出来的,现在她们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我回去带她们落叶归根。”
“路上那么多天也可以当保姆带着这些孩子。”
云大娘深深地望着李小红,“你知道我为什么选今天出发吗?”
李小红茫然耸肩,她哪里知道。
“你只要知道,今天出发,赶到府城,正是刘文星的好时机就行了。”
李小红心里想,整个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