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浣衣女-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小衙役冲了过来,装成不认识李小红的样子,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你们几个,为啥聚众滋事,都随我到官府里面说清楚。”这都是衙役们的套话,通常有惹事的人听到这话就四散逃逸,他们也不用去追。
刘家大姐儿突然迸发出无比的力量,一把拽住了衙役的裤腿,说:“我要告官,他们老陈家杀死了我的孩子。”乔小衙役一看这刘大姐儿,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拽住他的裤腿,不由得起了恻隐之心,说“要么先找个大夫给你看一下”。
刘大姐用力地昂起头,道:“不用,我反正是不想活的,把我那孩儿的冤情大白于天下,我就下去陪他。”乔小衙役一看,得,扯出命案来了,于是把在场的几个人全都弄回了县衙。
第6章 又见大姐(二)()
不喜欢磨难的观众请跳过此章)
众人一听,全场哗然。
一群人簇拥着到了县衙门口,想听听,到底怎么回事?
中国人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秉性,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说来也巧了,县令云大人今天正闲得发慌,在县衙后院招猫逗狗,被县令夫人一顿训斥,听得衙役来报说有案件可审,急匆匆穿了官服,给旁边的人安排把县丞、县正赶紧找回来陪他审案。
李小红第一次见审案大堂,只听得上堂役击堂鼓三声,三班衙役两厢伺立,齐声高叫“升堂”。
县令身着官服从暖阁东门进来,坐上大堂。
然后原告、被告被带上来,分别在大堂的原告石和被告石上跪下。
刘大姐儿捂着肚子,半趴在原告石上哭诉:“小女子嫁到陈家已经三年,前期还好,只是让小女子下地干活,伺候陈家的全家人,后来小女子怀了身孕,那孩子生下来时健健康康哭声嘹亮。“
”没想到第二天我睁眼看到的,他们竟然把我的孩子蒸着吃了,他们跟我说孩子生下来是死的。“
”但我亲眼看到孩子挥舞着小手在那里哭,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把我的孩子蒸着吃了。“
”陈家人每一个人都有份儿,他们都吃过我孩子的肉,我孩子的血,我要让他们吐出来。“
刘大姐嘶喊着,两行血泪顺着她的眼角流了下来,泪水混和鲜血,淡红色的水点,滴在衣襟上,当真是血泪斑斑。
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谁能想到居然能听到这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吃自己的亲生骨肉,这得多狼心狗肺的人才能做出来。
只听说过,春秋之际,齐桓公吃过易牙的儿子。
云县令气得双手发抖,浑身发颤。先把人都收监,查清详情再判。
云县令回到内堂,大为烦恼,就去找夫人商量。
云县令的夫人,是长安城凌志书院成大家之嫡女,聪明,慧颖。
一直深得云县令尊重,大事小事都与其商议而行,两人感情极好。
云夫人听后,沉吟半响,感慨说:“此事太过骇人听闻,必会在民众间引起大的动荡,此事处理不好,与夫君仕途有所影响。”
云县令愁眉苦脸,撮着嘴,绞着手指说:“肯定是有影响,我的管辖下出现此恶性重大案件。今年的称职无论如何保不住了。”
云县令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称职,今年再评为称职的话,即可官升一级。
云夫人踌躇再三,道:“夫君需秉承一条原则,立刻派人去陈家,要查的快、查的准、查的实,事情的真相不一定如苦主所说。”
“要把事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切记住此时需要安抚苦主,不得让她再闹,为平民愤,对被告可从重宣判。”
“去与县丞、县正们商议此案件吧。”
当下,县衙的衙役列队而出,直扑陈家庄,迅速将陈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都带了回来,打入大牢。
是夜,县衙内小书房的灯光,亮了一夜。
外面的人只知道,县衙内所有排得上的官员都在小书房里一夜未出,没人知道他们商议了什么。
第三日,县衙门口贴出判决公告。
内容如下:陈刘氏所告陈家害其子一案,审理结果:
陈刘氏所生之子于所生当日,由陈家卖给一路过商人,得银20两。
陈家所食是乳猪,非人子。
陈刘氏因儿子失踪导致神智失常,陈家上下虐待正妻,非法贩卖人口,触犯大唐国法。
判陈刘氏之夫陈富贵服苦役十年,其他人罚银40两赎回。
鉴于陈刘氏已无法在陈家立足,判决与陈家义绝,由其母族带回。
李小红看到如此判决,心里倒是安了下来。
服十年苦役,这个人基本上就回不来了。
许多人在服苦役一两年就累死在了窑洞矿坑里,如此恶人再也见不着,甚好甚好。
受到县令夫人邀请,李小红前来拜见云夫人。
云夫人慈眉善目,温和的望着她,但李小红却不敢妄自尊大,更不敢小瞧了对方。
县里小儿都知道这县衙里最厉害的不是县令大人,而是这位县令夫人。
看着低眉顺眼站着的李小红,云夫人暗自点点头,这个倒像是个懂事乖巧的。
她语重心长地对李小红说:“你家大姐儿的遭遇,实在是让人心痛,我也是一个当母亲的人,能够体会到她的痛苦。这是我和云大人赠与她的,希望她能平平安安,逢凶化吉!”
随着县令夫人手一抬,旁边的仆妇递来了一个盒子。
李小红并未打开,既然说了是赠与刘大姐儿,她就觉得,只是让她转交。
她低头接过了盒子,放一边儿。
云夫人看着李小红,不卑不亢,不贪不俗,心中便有些欢喜,提出去花园中走走。
县衙内的花园并不大,只种了一些普普通通的花朵草木,看样子云家人也并未想在这县城久住。
丫鬟们迅速的在花园内的石凳上铺好锦垫,云夫人将手中的茶碗向李小红抬了抬,道:“这是龙井县的雨前茶,我甚是喜爱此茶的香嫩,刘夫人请尝一尝。”
李小红轻轻的品尝一小口,缓缓地咽下,淡淡地笑着说:“我对茶叶不甚懂,觉得味道香浓隽永。”
云夫人看李小红蛮沉得住气,只好开门见山地说:“刘大姐儿一事还有一个为难处,原本刘大姐儿与陈家义绝,理应回归母族,由母家照顾,但是刘家却拒绝收留,我知你们已分家,且你家里现在没个男人,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收留刘大姐儿,她已经无处可去了。”
刘大姐状告夫家,名声已坏,以后肯定许不出去。
刘白氏怕她成为负担,更不愿留下一个神志不清,干不了活的人,拒绝将其领回。
在刘白氏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谁也没规定娘家要养女儿一辈子。
而李小红作为刘大姐儿的长嫂,云夫人是找她来解决难题了。
李小红想想最终同意,接刘大姐回去。
不仅仅是考虑到刘大姐甚是可怜,也是因为虽然县衙的判词上说刘大姐儿神志混乱,但当日李小红见刘大姐说话思路清晰。
而且家中李妈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要管理院中的蔬菜,还要喂鸡,做饭,除了没洗衣服,其他的家务大多压在70多岁的老人身上。
李小红也忙得脚不沾地。见母亲日益苍老,心里甚是不安,感激,愧疚。刘大姐跟她回去总能分担一些家务,想帮人也要自己有能力去帮,李小红掂量了一下,觉得这终归是件善事。
李小红带着刘大姐儿捧着盒子,回到家中时,李妈妈正在院中捣鼓菜地。
李妈妈最近已经频繁出来,在唐朝活动。
随着李小红在古浪县有了一点点社会地位,她也敢尝试着冒险让李妈妈和大宝到现实社会中生活。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孩子也需要自然界的风吹日晒。
她对外宣称这是她娘家邻居,小时抚养过她的一位大妈。
她也不怕别人听到她喊妈,因为亲近的人知道她的小时候生活很不好,受人怜惜是正常的,而不亲近的人不会在意她的生活变化。
慈祥的老人总是受人尊敬的,李妈妈也经常出去,买点馒头、小菜什么的。
李妈妈性格原本开朗,初到唐朝有些畏惧,随着慢慢接触到邻里街巷,熟悉的乡音,让她觉得跟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没啥区别。
李妈妈倒是比李小红还在这里生活得如鱼得水。
多出来的一个孩子,李小红也好解释,据说当日李妈妈先抱走了一个孩子,等安顿好孩子回来找她没找到,最近才找到了她。
随着现在李小红在周围乡邻中地位慢慢上升,也无人敢质疑她所说的话。
第7章 谋生之道()
出了县衙大门,李小红领着刘大姐带着几乎挡住半个身子的帽帷,躲躲藏藏,鬼鬼祟祟地绕了几个大圈才回到家中。
这是怕陈家人知道她接走了刘大姐儿前来闹事。
刘大姐原本面如死灰,心存死志,只是机械的随着李小红走动。
到院里看到门口的地垫上,爬着两个胖娃娃,刘大姐跪在了地上,双手掩面,放声而哭,哭得非常伤心!
她的哭声惊住了院里其他三个人,那两个小人也算是人,人家是有完整的刑事民事权利的。
他们的权力比李小红还要大,这两个可是家中的户主。
当日,马婶夫妻愿帮助李小红,也是因为李小红身边的婴儿是男婴。
男的哪怕刚出生,也可以独自立户,在这地广人稀的陇右道西凉州,立个户是分分钟的事。
人要有立足之本才能让人动心帮忙,所谓救急不救穷,帮人之心人人皆有,怕只怕帮了一次,粘上一辈子。
两个小人儿每天太阳不大的时候出来晒一会儿,大宝已经慢慢会爬了,小宝每次坐在旁边吐着泡泡,开心的看哥哥。
李小红常说,大的这个就脚踏实地,凡事亲力亲为,好动活泼,小的这个就是当官的命,凡事都指挥别人,不肯自己动手。
李妈妈知道了刘大姐儿的遭遇,只叹了一口气说:“这世上可怜的人太多了”。
没有评价李小红做的对还是不对,李小红明白妈妈是觉得肩上的负担太重了。
李小红安慰妈妈说:“没事没事,我再多接几家的衣服,再多接几家的账房记账,大姐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李妈妈如同看着一个单纯的傻孩子一样地看着李小红,说:“这不是吃的问题,你看看她满身的伤,要请个大夫看看,光这医药费就要多少,还有陈家吃了这么大的亏,能善罢甘休吗?”
李妈妈摇头叹息着,李小红突然想起了云夫人给的那个盒子,打开一看,大为吃惊,竟然是一盘光辉灿烂的银子,五两一锭的有十个,一共五十两。
李小红第一反应是,这里面一定有内情,五十两买刘大姐儿这样的能买十个,那新鲜漂亮的小姑娘也就是八到十两一个,这些钱够刘大姐儿衣食无忧地活一辈子。
如果还不明白,这里面意味着什么,李小红就白活了。
李妈妈毕竟老而弥坚,叹息了一声,说:“可怜的孩子,不要让她知道,也不要让她再谈起这件事,有些事情总得过去,活着的人总得活下去。”
李小红无语点头。
这件事陈家遮掩还来不及,更不会主动来找大姐儿,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大西北的夜,总是这么的天高地阔,大西北的星空夜幕低垂的,仿佛星星就在你的眼前,离你很近很近,伸手可触。
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远方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
杨树、榆树在路边静静地颤动着枝条,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李小红端着刚熬好的药,走进了西屋。
刘大姐儿靠在床上,床里面躺着大宝,睡的呼呼的,小呼噜打得香甜。
李小红本不愿让大姐儿带孩子,带孩子晚上辛苦,孩子夜里要醒三四次,要起来把屎把尿。
大姐毕竟年轻,身体恢复得也快,才几日就可以起身了,李小红体谅她刚遭大难,非让她多休息休息。
可是大姐儿见到孩子就不放手,只有怀里抱着孩子的时候,她的心才不痛苦难过地煎熬。
见她神智清醒,李小红也就随她去了。
毕竟两个孩子晚上都要起来照顾,李小红一夜里面,睡不了几个时辰,坚持了大半年只觉得身心俱疲。
只是她生性好强,从不在人前表现。
日日在妈妈面前装成身强体壮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