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1987:神秘老公,太给力 >

第6部分

重生1987:神秘老公,太给力-第6部分

小说: 重生1987:神秘老公,太给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九月虽然说服了父亲,可是到县城要靠牛车,至少一个多小时,而且大半夜的路不好走,至少一个半钟能到,但总比呆在家里更有希望。

    连隔壁村的接生婆也来了,加上本村的,一共两个,都说没见过这样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就是生不下来,看到血越流越多根本止不住,也就赶紧走人,生怕除了什么事连累到自己了

    长顺很着急,请来了白半仙。白半仙看了看,还是知道点的,最后无奈的摇摇头可李九月不管一切,不顾一切,牛车已经找来了,就要把她妈装上车去县城。

    “九哥,你信我么?”七夕拦住已经急乱了头的李九月。

    “七夕,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必须去医院。”九月很认真的说。

    “你去了医院,恐怕为时已晚。”七夕说。

    “妹妹,我不希望这样的话从你的口中说出来。就算所有人都这样说,我也要去医院。”九月很坚定。这让七夕觉得他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看法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你信我就让我帮你。这是让玉兰阿姨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的,你没听错,在我身上。但你要帮助我。玉兰阿姨现在呼吸微弱,承受不住90分钟以上的颠簸车程。她的情况并不是一般难产,很可能是脐带绕脖,你再看着我,你就是帮凶了。这会让你后悔一辈子。”李七夕说这话的时候,根本就是一个医生,而不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

    李九月听后,竟然鬼使神差的动心了

第22章 要出人命() 
“要我做什么?”九月问。

    “把所有人都轰出去,然后烧热水,消毒剪刀,准备干净的布,还要导管,如果没有就用麦秆代替”七夕列出一大堆东西。有些是现在的条件根本不具备的,比如酒精消毒,只能用白酒和火焰代替了。

    将人轰走的事李九月交给长顺了。他说,进去求菩萨显灵,先不去医院了,这也附合长顺的心意。

    李九月锁了门,屋子里只剩下他,七夕,还有玉兰阿姨了。九月迅速按照七夕的指示准备东西。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关键,关键是麻药问题怎么解决。没有麻药的疼痛是常人忍受不了的撕心裂肺。七夕始终怀疑书中记载的关于关羽的刮骨疗伤有点夸张的成分,除非他是肌肉麻痹,对疼痛没有知觉

    而这个时候的玉兰阿姨已经奄奄一息了,一边的九月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七夕这个刚回说话的女孩身上,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荒唐感,可眼前事已至此,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时候玉兰伸出手,一把抓住李七夕:“救孩子,救孩子”

    听的七夕立刻明白,玉兰阿姨拼死也要保住孩子,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包括自己的生命

    “你得坚强起来,玉兰阿姨,宝宝一出生要是就没有了妈妈,会伤心的,他的一辈子还等着你来爱呢所以,你必须坚强,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了你的宝宝。”即便在这个时候,七夕还是能拿出职业医生的专业素质,来宽慰和鼓励奄奄一息的李玉兰。

    这番话真的有用,玉兰阿姨脑海中翻滚着自己的宝宝被后妈虐待的模样或者吃不饱穿不暖,想到这里,求死的心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何况她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宝宝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孩,如果自己早就这样死了,对孩子来说实在太不公平了,没有什么爱可以代替母亲给与孩子的

    七夕想要的就是玉兰的精神状态,至少是渴求生存的,而而不是等待熄灭,无论多大痛苦,病人的心不能死,这样才是最大的希望。

    “你们会母子平安的,现在我要做个手术,可能会有点疼,但你要忍受一下”七夕说道。

    摸着玉兰的肚子,凭借她多年当医生的经验,这绝对是胎位不正,但是孩子不大,毕竟没啥营养,在看一下下体,早就见红了,羊水始终没破。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真的会没有呼吸的。

    七夕给玉兰人工破水,一把剪刀开水里烫了一下,就算消毒了,剪了一个小口,哗啦一下,羊水就都流出来了。

    眼下的情况做剖宫产手术最困难的环节是麻醉,这里没有镇静剂,就算是山上田边有含有麻醉剂的植物也来不及采了,而且就算采了没有条件提取麻醉效果也不理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能麻醉的方法在李七夕脑海中迅速展开,而且需要空手套白狼的方案。

第23章 解决麻醉问题() 
第一个是催眠麻醉,七夕听过几次讲座,这催眠实际上引导人的意识进入沉睡状态,但是手术需要对创伤无反应,良好的肌肉松弛,各种应激反应被有效抑制,这是催眠达不到的。全身麻醉的患者用麻醉深度监测设备监测麻醉深度,以bis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为例):病人无意识、无术中知晓、可以手术操作的深度为40~60。以数值为100代表清醒状态,0代表完全无脑电活动状态(大脑皮层抑制),一般认为bis值为85…100为正常状态,65…85为镇静状态,40…65为麻醉状态,低于40可能呈现爆发抑制。镇静催眠状态下的bis值65~85根本无法满足麻醉手术的需要。这也是七夕曾经反对催眠代替麻醉的原因。

    第二个方案是针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集异记记载了狄仁杰用针刺进行止痛、为一患儿摘取鼻部疣赘的故事。1958年8月30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传统针刺手法针刺双侧合谷穴,对1例患者施行扁桃体摘除术。整个手术过程并未注入任何麻醉药物,患者仅有轻度恶心和手术部位局部少量出血,手术情况良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报道的仅用针刺止痛完成的手术。同年的12月5日,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应用电针方法刺激患者双侧内关和太冲穴,也成功完成了一例扁桃体摘除术。

    但是李七夕呢,是西医出身,本着能看得见的科学的原则来治病救人的,虽然有关于针灸代替麻醉的手术,但毕竟只是一段记录而已,时过境迁无法具体考察,加上那个时候掀起一阵针灸代替麻醉的热潮,炒作报道也很有可能。

    而且,从七夕的知识面看,她觉得针灸仅仅只能在镇痛方面的效果得到了证实,而这种镇痛机制在刺激机体分泌内啡肽等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同时也引起体内包括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的产生增多,使手术的炎性反应加剧,影响预后。也就是说并发症会多,这大山沟里的真要病发了,是没有抗生素的啊。

    除了这两个之外,李七夕想不到别的止痛的方法了,如今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时间又过了几十秒,这两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

    手术前,李七夕又看到柜子上面放着几片药,走近一看是去痛片,这可是好东西!赶忙用火将它烧了,剩了三分之一大小的黑乎乎的东西,这是简单的过滤,这部分黑的实际上相当于大烟了,就是罂粟果实的精华。李七夕让玉兰吃了。之后给她一个木棍,让她叼着,疼了就咬。

    “缓缓的闭上眼睛,想想地里的庄家,秋天都是金黄的一大片,打下来粮食卖个好价钱,深呼吸,放松自己,想着最让你开心的事”李七夕只能一点点的引导她进入浅层次睡眠,然后拿着两根缝衣服的针简单消毒之后,对着玉兰身体左右两侧的穴位试探着扎下去了。

第24章 捡回一命() 
然后用布蘸着白酒从胸骨以下到大腿三分之一处涂了一遍消毒,初步工作完成后,李七夕拿着刀在她下腹壁下垂的褶皱处横切了一条十八厘米长的口子,余光中看到玉兰瞳孔放大,牙齿嵌入木棍,豆大的寒啪嗒啪嗒的落下来,这都是活生生疼的啊。而玉兰始终坚强,强忍着身体不动,她怕影响孩子。

    在几乎无麻醉的情况下手术,还是李七夕第一次,玉兰的忍耐力超出了她的预计,那种疼痛程度,真没几个能忍的,那疼,撕心裂肺,历历在目啊!

    紧接着,李七夕趁热打铁,在子宫下段完成第二个切口,羊膜打开后,用手掌按压玉兰的宫底,很快,胎儿和胎盘就从肚子里取出来了。剪断脐带,将新生儿擦干,取出口鼻中的黏液,轻拍一下,小女孩睁开眼睛。整个过程李七夕用了半小时完成。

    虽然失血过多,也没有葡萄糖和可以打,但李七夕迅速缝合伤口止损,加上乡下人更见坚韧,体质也没有那么娇贵,玉兰还是有活下去的希望。

    刚才玉兰一直蹦着神经,直到看着孩子平安出来,这才让整个身体松弛下来,整个人昏睡下去了。

    “妈,妈”李九月着急的喊着,生怕再也看不到母亲睁开眼睛。

    “没事,她只是太累睡着了”七夕说道。

    “那,有危险么?”九月像个孩子似的问道。

    “情况基本稳定,但也有醒不过来的风险。”七夕比如如实相告。

    李九月哭了。这是李七夕第一次看到这个乐观向上积极的邻家哥哥有这样柔软的一面。

    李七夕把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只能祈祷了,虽然本质意义上毫无帮助但是总能宽慰和充盈一下心灵吧。

    是个小女孩,拍拍孩子,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声音惊到了门外的李长顺,他拼命的敲门,求进来

    一直到抱着小baby,双泪盈盈:“老天显灵了,显灵了!”说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苍天拜了三拜。

    李七夕心里想啊,长顺叔您这是谢错对象了李九月想说些什么,看到李七夕摇头,就没有说了。李七夕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

    但是救人一命的感觉非常好。她已经打算把自己的医术就在这里发扬下去了

    “我想上医学院,我要向你一样治病救人。”李九月忽然深沉的说道。

    “有前途”李七夕没想到这件事对九月哥哥的触动这么大不过以他的成绩,报什么应该都不成问题。

    半个小时后之后,长顺叔还在失而复得的状态里窃喜呢,抱着孩子乐的合不拢嘴。而玉兰也渐渐的醒过来了,有了气息。

    七夕帮她换了导管,玉兰很争气,很快排尿之后就不用麦秆导管了,而是自己可以排尿了,这一点让李七夕很意外。

    一场生死擦肩而过,虽然玉兰现在很虚弱无力,但是好歹命是保住了。

    “谢谢,七夕。”玉兰知道自己的命是七夕给的。感恩在心。

第25章 进城() 
“玉兰阿姨这件事具体的你知我知九哥知就好了。”七夕说道,“您在休息一会,不要起来,也不要劳累。”

    随后转向李九月:“现在阿姨需要营养,这一块钱你给她买一些营养品补品,尤其是奶类和肉类还有鱼类,另外鸡蛋要供应上。

    “我都记住了。”李九月一一点头,“但是我不能用你的钱。”

    李七夕也累了,洗干净之后回到自己家去了,她实在是不喜欢和李大鞋共处一炕,自己在厢房搭了一个临时的床铺,并且把那里收拾了一下,当然,李清晨也没少帮忙。

    “妹,你这里只能夏天和秋天住,冬天太冷了,不行,会冻坏的。”李清晨说道。自从七夕救了玉兰阿姨之后,李清晨对七夕简直是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不管她是谁,她现在就是最有本事的人,也许这种本事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未来

    李清晨已经看到这一点了,而且七夕不跟自己争风吃醋争宠,她不需要这样,自己也远远不会她的对手李清晨真是又惊又喜又惶恐啊,似乎看到了命运的转机,而这种转机又不是直接来自己的,悲喜交加啊

    也不知道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什么。

    “我知道了,没事。”李七夕只想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连衣裙的事,对不起,妹。”李清晨惭愧的说道。

    “那件事已经翻篇了,兄长,不必在挂怀,好好学习,明年也许你能考上一个比李九月还好的大学。”李七夕清清淡淡的笑了笑。

    对于李九月,清晨也是羡慕的,有村花喜欢着,还有那么好的成绩,简直是村里的骄傲啊

    李七夕一个人躺在床上,吹着窗外面的风,夜里,从窗户里看到外面的星辰,那星辰十分悠远和灿烂,甚至波澜壮阔,七夕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天空是那么的瓦蓝,那么的通透,这也只是有八十年代才有吧,当工业还没有兴旺起来的时候。

    第二天一早,李七夕穿了那件连衣裙,早早的就起来去了县城,路上看到牛车坐了一段路,之后都是走的。现在啊,李七夕最渴望的不是手机,电脑,而是一个自行车,这玩意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神器啊

    好容易到了县城,揣着一块钱,也算得上是巨款了,兜里有钱心里不怕。

    这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