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唐朝大理寺 >

第206部分

混在唐朝大理寺-第206部分

小说: 混在唐朝大理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王爷都是有一些实力的,不过具体是谁,暂时还不能确定,苏无名一番思索后,让胡斐继续调查,看看这几位王爷,那个王爷最是有可能。

    胡斐领命之后便匆匆离去,苏无名抬头看了一眼外面夜色,小雨未停,阵阵凉意袭来,很是舒爽,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突然传来阵阵敲门声,然后一个声音传来:“相公,还不休息吗?”

    苏无名打开门,见温婉儿站在外面,她的摸样是那般柔美,让苏无名不由得心猿意马起来,可此时的温婉儿可一点没有察觉到,看到门开了,便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今晚在乐坊那边玩的可好?”

    温婉儿正说着,苏无名突然将书房的门给关上了,一把搂过温婉儿,便开始上下齐手起来,温婉儿猛然一惊,推了一把苏无名,嗔羞道:“好不正经。”

    苏无名可不管这个,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不正经,那能叫不正经吗?那应该叫情趣。

    书房是有床的,而原因是苏无名有时会被两位夫人给赶出来,他在成亲当晚便领教了这点,所以就算他们来到京城之后,苏无名便在书房放了一张床。

    两人在床上一番厮杀,不觉天色已深。

    次日,朝廷宣布谋比开始,谋比的比试在乐坊之中,具体比什么不清楚,比试多少也不清楚,而这场比试所需要的,只是不停的淘汰,回答不上问题便要被淘汰,如此一直到整个参赛人员只剩下一个。

    比赛规则是简单的,可想要在这重重淘汰中胜出,却不容易,因为在谋比当中,那些评委可能出天文地理,也可能出兵法谋略,只要他们想得到的,都有可能出。

    所以,只有真正博学多才的人,才能够胜出。

    苏无名一大早便去了乐坊,他来到乐坊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不过这次的座位跟昨天晚上晚宴的座位不同,这次的座位更像私塾里的那些孩童的座位,一排五个人,如此排了十二排,苏无名去的较晚,只能坐在最后一排,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倒显得宽敞了不少。

    这些人坐下之后,大概等了半柱香的时间,然后那些评委和朝廷的一些官员便陆陆续续的来了,他们来了之后,先扫了一眼,随后由几位评委对这些入围的才子表示一番恭贺,说一些勉励的话,这番絮絮叨叨的说了半柱香之后,比试才正式开始。

    这几位评委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了,比试开始之后,便每人先出一道题,如此进行淘汰,如果他们六人的几道题出完之后这里还剩下两人以上,那么就再出其他题进行比试,直到最后剩下一个人。

    而如果他们六个人的六道题出完了,结果整个乐坊剩下的不足一个人,那么这次才子大赛便没有第一名,那大唐第一才子的称号,便只有皇上自己留着了。

    而如果六道题出完,只剩下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大唐第一才子。

    最先出题的是李绅,这位写出了粒粒皆辛苦的诗人似乎对民间疾苦颇有感受,所以他出的题便跟农民有关,题目如下:一农民喂有一头母牛,母牛下了崽,可是有一天牛犊丢了,那农民十分着急,恰在这个时候,他发现附近一农庄有很多小牛,他便怀疑自己的小牛也跑了进去,可是那农庄的主人却说这是没有的事,双方争持不下,只得告上公堂,请问,如何判断,那农民的小牛是否在农庄之中?

    这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题,苏无名看完之后,嘴角不由得浅浅一笑,前世这样的问题,他不知道见过多少了,就是刚上学的小孩子也知道怎么分辨,如今这李绅竟然拿来考验大唐的众多才子,这也太看不起大唐的这些才子了吧。

    不过很快,苏无名又觉得自己太过想当然了,后世的人知道如何分辨那是因为他们见的多了,而且他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知道答案,可如今大唐的这些才子,他们有可能知道吗?

    他们只怕有很多人连牛都没有喂过吧,更别说如何分辨了。

    所以,苏无名觉得,很多自己认为很容易的问题,别人不一定这样认为,而自己认为难的事情,其他人也有可能认为很容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便是这个道理,就比如说,大唐的人作起诗词以及写起古文,那是随手就来的,随便一个人就比后世的那些教授要厉害很多。

    想明白这些之后,苏无名再不起轻视之心,将答案写在纸上之后,便静等其他人。

    谋比都是当场知道结果的,所以在规定的一炷香时间到了之后,那些评委便开始收卷了,他们收的时候,会把收到的看一眼,有的更是念出来,因此,苏无名坐在最后一排,反而听了不少有意思的答案。

    比如,有人说那个农民一定记得自己的牛犊长什么样子,那个官员应该让那个农民到农庄里看一看,兴许就能够找到自己的牛犊了。

    这个答案是大家都会想到的最普通的答案,只是这个答案并不理想,因为很多牛犊长的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再者说了,如果那个农庄的主人耍赖不承认呢,他说他家的母牛也生了一头这样的小牛,那个农民能怎么样?

    除了这个答案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答案,比如有个才子这样说,他说狗一吹口哨就会跑过来,鸡子喊几声咕咕也会跑来吃食,那么那个农民可以用对着农庄喊几声他平时是怎么喊小牛的,说不定他家的小牛就跑出来了。

    这个方法用的是动物的一些后天的条件反射,如果那农民对自家的小牛真的有过这样的训练,那自然是可以的,可若是没有,那么那个农民就是喊破喉咙,只怕那只小牛也一定会无动于衷的吧。

    所以,当一位评委将这个答案说出来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你认为牛是狗啊,如此之类的言语此起彼伏,一时间整个乐坊突然热闹起来。

    当然,除了这些有意思可乐的答案外,有一些答案倒真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高尘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排除法,那农庄再大,里面也不可能有上百只牛,所以只需要知道农庄之中有多少头母牛刚下崽,然后再看看农庄里有多少头小牛,如此一对比,小牛是多是少,也就一清二楚了。

    这个方法虽然麻烦,可却是可行的,因为牛一胎只生一个,这是那个农庄的主人想耍赖都没有办法耍的,当评委将高尘的这个方法说出来之后,其他人纷纷叫好。

    除了高尘之外,元中温这个从来没有喂过牛的世家子弟也想出了一个办法,而且他的这个办法还颇为高雅,那便是苏无名刚进大理寺时用过的一招心理战术,先让那农民找出很像自己家的小牛,然后让农民跟那个农庄的主人争,谁力气大,谁争得过那个小牛,那小牛就归谁,当然,主要还是要看那个农庄的主人肯不肯跟农民拉扯那个小牛,如果他肯拉扯,那么那小牛铁定不是他的,如果他不肯拉扯,那小牛就是他的。

    元中温的这个方法显然是有些麻烦了的,可多多少少还能够解决问题。

    评委如此对各人的办法进行评比,知道最后才来到苏无名跟前,那名评委看了一眼苏无名写在纸上的办法,不由得一愣,笑道:“妙,果真是妙啊!”

    众人一听评委对苏无名的办法赞不绝口,不由得很是好奇,吩咐扭头来看,而当他们看到苏无名写在纸上的办法之后,也都忍不住称赞起来。

    其他看不到的一听众人皆赞,纷纷要求将苏无名的办法说出来,其中一名才子嘴快的很,外围的人一嚷嚷,他这边便立马应道:“苏大人写的是舐犊情深。” 

第293章 雅事() 
当众人听到那名才子说出的话之后,其他人先是惊愕了一下,随后便立马明白过来。

    舐犊情深,世间万物,只要是有生命的,基本上都是有感情的,因此想要知道那个农民的牛犊在不在农庄之中,将农民的母牛牵来就行了,那牛犊如果在其中,定然会跑出来吃奶的。

    人如此,动物亦是如此。

    不得不说,苏无名的这个办法是最好的,相比较起来,其他人的办法都落入了下乘。

    这样一番比试,五十六人只剩下了三十多人,其他被淘汰的人则被请了出去,而他们虽然为此感到不值,却也说不出什么来,谁让他们的办法要么可笑,要么不可行呢。

    接下来,出题的是长孙羽,长孙羽是长孙无忌的后人,长孙一族一直是大唐的贵族,因此他可学不来李绅,他既念不出粒粒皆辛苦,也出不来与农民有关的题目,不过他是贵族,自然有他们贵族的问题,相比较而言,长孙羽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雅事,因为在他出题的时候,他拿出了一幅画,一幅牧牛图,牧牛虽俗,可若是入了画,那就雅了。

    当众人见长孙羽拿出了一幅牧牛图的时候,皆是有种摸不着边际的意思,难不成这长孙羽要他们画画吗?

    大家虽然自称才子,可术业有专攻,他们可不会画画啊。

    正当大家郁郁不解的时候,长孙羽终于开口了,他将那幅画放在前面,让那些才子一个接着一个去的看,看过之后,问道:“大家可都看仔细了?”

    刚才每个人在那幅画前都基本上都停留有一盏茶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虽短,可看一幅画也是已经足够了的,那幅画并不是名家真迹,甚至连落款都没有,除此之外,笔法也谈不上高深,总之,那是一幅很普通的画作,他们看不出值得称赞的地方,也看不出这幅画是何人所做。

    只是大家经过了这么多选拔,自然早已经学会了隐忍,所以在长孙羽没有说出其真正的目的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先开口的。

    当公孙羽问完之后,众人连连点头称是,虽然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可能并没有看仔细,不过这么多人都点头称是,他们也不好意思摇头。

    世人皆是如此心态,喜欢自欺欺人。

    长孙羽见众人皆点头,嘴角微微露出笑意,随后命人将那幅画收了起来离开,不多时,那人又拿着一幅画走了来,那人将手里的画打开之后,众人又是一愣,因为那个人拿来展示的还是刚才的那幅牧牛图。

    这个时候,大家终于忍不住了,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之声,不时传来。

    苏无名坐在最后,看到那幅画之后也是先愣了一愣,可他并没有跟众人交谈,他觉得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的,长孙羽是什么人,他是长孙一族的人,无论身份还是名望,皆是不俗,他不可能拿一幅画来糊弄大家的,也就是说,前后两次的画,很有可能是两幅不同的画。

    可这画虽是不同,看着却是一模一样的,长孙羽到底想干什么?

    就在苏无名沉思的时候,长孙羽开口道:“刚才众人看那幅画,是本官所作,笔法粗俗,难以登堂入室,不过今日拿那幅画出来,并不是说要大家鉴赏画作的,而是要考验大家的本事,刚才那幅画大家已经看过了,那么就请大家来看看这幅画,看看这幅画跟刚才的那幅画有什么不同,谁若是能看出来,自然晋级,需要提出的是,这幅画中一共有两处不同的地方,大家只需要看出一处不同便可以了,只要看出一处,便晋级。”

    这个时候,大家终于明白了长孙羽的意思,而在明白长孙羽的意思后,大家不由得轻松好些,原来只是找出不同的地方而已。

    这有什么难的呢?

    于是,大家便又相继上前将这幅画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便跑下去把自己看出来的不同写出来,苏无名自然也是去看了的,而他看过一眼后,立马便发现了一处不同,那一处不同虽然不是很明显,可只要仔细看一看,还是能够看出来的,可是苏无名对另外一处不同却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他找出那处不同之后,便很是有兴趣的去寻找另外一处不同。

    这样看了半盏茶的功夫后,苏无名还真是找到了那一处不同,像他这样的人,要破案,观察力自然是要细致入微的,因此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能够看到,而当苏无名看到那处不同之后,不由得愣了一愣,因为那一处不同,当真是妙,用妙不可言来形容都是可以的。

    那幅画,因为那处不同,突然显得很有意义起来。

    花郎看到之后,只脸上喜了一喜,但并未声张,推开众人之后,便走来写出了自己的不同。

    如此一个多时辰过去之后,大家便将各自发现的不同写了出来,当然,那些两幅画都没看仔细的人,自然是写不出什么来的,不过人都有一个习惯,那便是不到最后不放弃,而且又都有一种侥幸心理,所以那些没有看仔细的人,会蒙。

    瞎蒙。

    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