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孙氏也象天子和诸侯一样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吗?”
林放还懂得向孔子请教礼的本意,难道神灵还不如林放吗?现在社会上的“礼”都变得很功利,想求某人帮忙、或某人位高权重,逢年过节就去拜访,买的礼物也特别贵重。这还叫什么“礼”啊,拍马屁嘛!季氏祭祀泰山也是那个意思,自己不是君主,却去讨好泰山的神灵,希望捞到好处。神灵难道就那么好骗?还比不上林放,连礼的本意都不知道吗?
礼敬神灵靠的不是形式,而是心灵的诚敬,野心和欲望是达不到目的的。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也是射箭比赛吧。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赛结束后,彼此能够愉快地喝酒交谈,连比赛都是君子的比赛。”
中国人崇尚礼让,不等于不上进、不作为,而是作“君子之争”,各自提升自己的修为,为得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别人。他们的较量没有什么得失之心,所以上场前互相谦让,下场后能畅饮叙怀。礼的精神原本是为这些君子而准备的,不是让小人用作争强好胜的,更不是让伪君子们拿来做幌子用的。
每次世界杯时,我都爱凑个热闹,过个看球瘾,可结果往往失望。因为我看不到高超的球技,只看到拙劣的演技:撞人、假摔、吐人口水、打架等等,为了一己之私,无所不用其极,典型的小人之争。比赛前装摸作样握手,几丈大的布幅“FIFA”要公平竞争,哨子一响就全不算数了,那个“礼”是假的。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其诗全文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颀(qí),身材高大。褧(jiǒng),罩上。柔荑(yí),草木嫩芽。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白且长。瓠犀(hù xī),瓠瓜的籽。螓(qín),古书上说的一种蝉,比较小,方头广额,身体绿色。说(shuì),停。幩(fén),缠在马口两旁上的绸子。镳(biāo),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翟茀(fú dí),用雉鸡羽毛装饰的车棚。罛(hú),大鱼网。濊濊(huò),撒网入水声。鳣鲔(zhān wěi),鳇(huáng)鱼和鲟鱼。葭菼(jiā tǎn),初生的芦苇和荻。朅(què),勇武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分别写了手、肤、颈、牙齿、脸蛋,突出“白”。诗经中只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没有“素以为绚兮”。从《诗经》前后内容看,第二节描写姜庄的美貌,非常完整,与其他节次句式相同,不可能多冒一句“素以为绚兮”。所以这句话是子夏说的,是他对诗句写作手法的理解,读诗读得多,话也说得象诗一样而已,并非一般注解所认为的也是《诗经》中的一句。
子夏问:“‘巧笑的俏脸多么迷人,明媚的双眸明亮生辉!’是用素粉的底子来衬托绚丽图画的描写手法吗?该怎么讲呢?”孔子说:“美丽的绘画基于好的素粉底质。”子夏说:“正如礼要基于纯洁的人心一样吗?”孔子说:“商啊,你启发了我,以后可以与你一起讨论《诗经》了。”
子夏说这首诗前五句诗都描写姜庄“白”,惟独后两句描写“倩、盼”,该怎么解释呢?是不是用素底衬托图画的表现手法?孔子认可了子夏的说法。古代在帛上画画,画前要打一层白底,就是“绘事后素”。绘事后素被子夏拿来类比礼的本意,非常贴切。如果礼是图画的话,那么人的真实情感、美德就是图画下面的素,没有这个底子,礼就显不出绚丽多彩。所以社会礼乐应以纯洁的心灵、仁为依托,这才是“礼”真正的精神内涵。
而孔子对子夏的赞许,也体现了他“教学相长”,“当老师先要当学生”的谦虚、好学品德,真是如今师生们的榜样。
形礼而非礼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qǐ)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孔子说:“夏礼的文化内涵,我可以说出一二来,但杞国已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印证了;商礼的文化内涵,我也能说一二来,但宋国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印证了。这是文献资料不够的原因。如果典籍资料充分,我就可以确凿考证夏、商的礼制文化了。”
杞、宋都是周的封国。杞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人忧天”的成语就是说这个国家的事情。宋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孔子能言什么?杞不足徵什么?从上下文和本章的句意看,孔子能言的是夏礼的原则,“杞不足徵”是说阐述各种礼式背后精神内涵的资料不足。好比说孔子是个工程师,有一天他对学生们说:“张爷爷家的冰箱、李爷爷家的电脑,它们的工作原理我大体都是知道的,可惜张家、李家人没能保存好使用说明书,否则就可以印证我说的话了。”这其实非常危险:哪天冰箱臭了,没有使用说明书就没法修,或者想教别人怎么用电脑时,会因没有说明书而难以教会他。
“文献不足故也”反映的是人们对礼制的文化内涵、本意的漠视。礼乐文化形式上的东西是会随时代变迁的,如果我们继续忽视礼的本意,将来的礼乐就会偏离起初制定时的真正目的,变得空有形式,甚至会助长不仁者的非礼欲望,对后世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10』子曰:“禘(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现在举行禘礼时,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
禘是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指禘礼中第一次献酒。鲁文公时期,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僖公是闵公的哥哥,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孔子不愿再看,表示对此的不满。
禘通“帝”。许慎《说文解字》说:“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它是王者的一个符号,原意是“花蒂”的意思,代表孕育万物之德。在《诗经》、《尚书》之中,帝常表示“上帝”的宗教概念,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创造万物的本体功能“道”。基督教“上帝”的翻译或是源于此处。所以“帝”是与德不可分的概念,如果君王失德,则如孟子所言:“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意思是说汤放桀、武王伐纣时,桀、纣失德,已经没有资格称帝,只是“一夫”而已。明白了禘礼所代表的尊贤、好德的内涵,才是真正的祭祀。孔子见人心不古、禘礼堕德的情形,当然看不下去了。
『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禘礼有什么内涵。孔子说:“不知道啊。那些知道的人,对于天下的事情,就如同摆在这里一样清楚了然吧?”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手掌。
“禘之说”即禘背后的说法、内涵。孔子说“不知也”,并不是真的不知,而是想表明禘礼的本意是非常深刻的,不是象现在这样,大家都不考量其本意而胡作妄为。如果懂得礼是人们情感、美德的表现,是用以教化万民的,还会有谁越礼呢?与其让大家在禘礼中看到你的自私、野心和欲望,又何必举行禘礼呢?所以孔子说:那些真懂得禘礼的人,对天下的事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了。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活动往往被误认作封建迷信,其实也要分情况而定,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我们去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也是一种祭祀。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去参拜中山陵、在西安祭祖,都是祭祀,是表达对祖先、前辈的追念,和迷信没什么关系。农村人祭祀土地公,更多地是一种风俗,是人们对来年丰收、家人安康的精神寄托,其实也不存在什么封建迷信的成分。好在现代社会开明,也允许进行类似的祭祀活动了。祭祀活动根据情况有所保留,能令民风归于淳厚,是好事。
“祭如在”的如字,极妙,很好地说明了孔子对待神灵、祭祀的态度。
首先,孔子对神灵的态度是“存而不论”的。他没有明确指出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山川、大地、屋宇到底有没有神灵。奇怪的是,后人硬替孔子作了回答,一派肯定有,一派肯定无,几千年来争论不休。其实二者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愿。孔子即使认可有鬼神,他采取的态度也是“不予讨论”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孔子看来,有没有不是关键,敬不敬才是关键。《雍也第六》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一个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人,如果他并不敬畏,坏事做绝,与不相信有什么区别呢?就象有法律,偏有人喜欢贪赃枉法一样。相反,即使你不相信有鬼神,但祭祀时能“如”在,照样能得到利益。
其次,孔子是赞同祭祀的。《乡党第十》篇讲他“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连日常的祭祀都象大祭一样恭敬心行,更别说按礼制祭祀祖先、山川之神时的庄严了。孔子赞同祭祀的原因就在于明白“敬”的好处,他要求学生们敬事、敬人,可“敬”的心行应如何培养、体会呢?就从祭祀中。祭祀就是培养人们的善心、清净心的方便手段。就象佛教既声称“不可以色身得见如来”,又广塑佛象供人顶礼膜拜一样,它是将佛像当成教学的教具而已。有人笑说:你看佛教徒多迷信、愚蠢,拜那些个石头、木头。我说:你不懂,你要自己一头拜下去才会明白,那能拜走你内心多少狂妄傲慢,能获得多少清净安乐啊!会拜佛、会祭祀的人,崇敬的是自己内心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拜的可不是石头、木头。
有注解说“吾不与祭,如不祭”的意思是:“我要是不参加祭祀,就和不祭祀一样。”这不是废话吗,你都没去,当然不算祭祀。“与”这里不是参与的意思,是赞与,认同。所以本章可解释为:
祭祀祖先如同祖先就在面前,祭神灵如同神灵就在面前。孔子说:“我不赞同的祭祀,就如同不去祭祀一样。”
《论语》中象“与”这样一字作多种解释的情况很多,中国古人使用的汉字较少,所以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含义,在读古书的时候需特别留意,在后边章节中,还有很多“与”作“赞同”解释的。
孔子的意思是说,你要是不认同这个祭祀的内涵和意义,就等于没祭祀一样,表面去做一套没有用,这是对“祭如在”的进一步说明。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年班级都组织“学雷锋”,一定要去,很多同学心里不想去的,也跟着“学雷锋”了。孔子就说:那些心里不愿意去的,虽然形式上去了,但成绩应该是“不及格”。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雷锋的精神在,缺乏“祭如在”的真诚恭敬。本章强调的是对礼的敬重、真诚的态度。这样理解《论语》就贯通了,本章与上下文都是讲礼的存心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礼的表面形式上。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道:“与其讨好家神,不如讨好灶神,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并非如此,要真做坏事得罪了神灵,跟哪个神灵祷告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