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档案揭密-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知道乾隆是否看过这段唐史并从中受到启发,但他对为雍正炼丹的道士的“驱逐”,与唐代将害死太宗的胡僧的“放还”竟如同一辙,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件事上都是这样:先帝服丹致死,新帝不愿把事情张扬闹大而将炼丹方士赶走了之。在为父皇遮丑这一点上,乾隆与唐高宗使用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由此看来,乾隆对炼丹道士张太虚等人的发落可谓有例可循,并不奇怪。而这一重复的历史现象,是否又可以反过来“证明”,雍正恰像唐太宗一样是服丹丧命的呢?
说到这里,我们通过一件件深藏大内的秘档看到,雍正是个喜好炼丹、常吃丹药的皇帝,他的暴亡,可能是死前十几天运入圆明园的那二百斤黑铅所致,更可能是常年服食丹药,有毒成份在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发作的恶果。总之,从各方面情况看,雍正死于丹药中毒是大致可信的。那么,等到将来有一天打开埋葬雍正的泰陵时,对其遗骨的化验研究,或许会进一步证实雍正是不是死于灵丹妙药。到那时,也可看看躺在地宫里的雍正到底有没有脑袋了。
雍正皇帝的陵寝:泰陵石牌坊
71
清时圆明园铜版图——《海晏堂北面》
雍正在皇子时代写的《烧丹》诗
雍正御笔书写的关于寻访道士的九份朱谕
雍正皇帝道装像
雍正在圆明园秀清村炼丹的档案记录——内务府《活计档》
《圆明长春万春三园总图》:方框所示,为雍正炼丹的处所——秀清村
乾隆谕令:为雍正炼丹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驱逐回籍。
太上老君驱邪宝印
雍正?道士?丹炉
第二部分
第22节 拨开乾隆身世的迷雾
乾隆大帝,是古代中国最为长寿的一位皇帝,他活到了八十九岁。被史家赞誉的“康乾盛世”,就是在他的统治下达到顶峰的。可就是这位声名赫赫的封建帝王,尽管离开人世已经两百多年了,但围绕着他的身世,却一直是迷雾重重。人们对乾隆究竟生在哪里至今闹不清,对他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也说法不一,甚至常有人议论说乾隆本是汉人家的孩子。这一连串扑朔迷离的说法,不禁让人感到,乾隆生得离奇!由此,这位古稀天子也就蒙上了一层亦真亦幻的神秘色彩。
按理说,一个人生在哪里,当是一清二楚的。更何况是皇家的龙子龙孙,史官秉笔记注,天下万人注目,还能有啥纷争?可这事儿在乾隆爷那里却偏偏说不清楚。长期以来,对乾隆生在哪里,竟有很叫劲的两种说法。
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
雍和宫,坐落在北京老城区的东北,是著名的喇嘛庙。但康熙时这里还不叫雍和宫,而是雍亲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府第。雍正登基当上皇帝后,以这里是“潜龙禁地”,改名为“雍和宫”。乾隆继位后,把他的父亲雍正的画像供奉于雍和宫的神御殿,派喇嘛每天念经。乾隆自己每年正月都要走进雍和宫看一看,平时路过也要进去待一会儿。
乾隆在五十年(1785)正月到雍和宫瞻仰礼拜后,作诗说:
首岁跃龙邸,
年年礼必行。……
来瞻值人日,
吾亦念初生。
“人日”是古人对正月初七的叫法。乾隆的意思是,在正月初七“人日”那天到雍和宫作礼拜,不禁感念当初自己就是生在这里。类似的诗句,乾隆还有不少,如:“虽曰无生俞宗旨,到此每忆我生初。”“尚忆初生我,忽来八十翁。”
特别是,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乾隆很明确地写道:“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这里,乾隆不仅认定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还隐隐点出了具体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可是,就在乾隆还在世的时候,已有人对他的出生地提出了怀疑。有人认为,乾隆不是生在雍和宫,而是塞外的避暑山庄。
当时,朝中有个小有名气的军机章京叫管世铭,在随乾隆到承德山庄打猎的过程中,先后写下了三十四首诗,其中的第四首说:
庆善祥开华渚虹,
降生犹忆旧时宫。
年年讳日行香去,
狮子园边感圣衷。
在这首绝句之后,管世铭作了如下的注解:“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意思是说,狮子园是乾隆皇上的降生之地,因此乾隆常常在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
这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康熙到热河避暑时,雍正作为皇子经常随驾前往,狮子园便是雍亲王一家当时在热河的固定住处。管世铭等一些朝野人士认为,这个园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管世铭的话有多大的可信度呢?管世铭,比乾隆小二十几岁,可算是与乾隆同时代的人。他官品不高,但在军机处当差参与皇帝的机要事务长达十余年之久,应该说是了解一些内廷隐情的;他在官场中交际甚广,和当朝元老阿桂尤有特殊关系,因此他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有关当朝皇帝的一些传闻他耳熟能详,并不奇怪;他作为军机章京,随扈乾隆驻跸山庄、进哨木兰,对皇帝在避暑山庄的行动起居是比较了解的;“宪庙忌辰”即雍正驾崩的纪念日,乾隆去狮子园行香一事,与乾隆每次驻跸山庄必游狮子园的事实也大致相合——从以上几点综合分析,管世铭敢把“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以及“降生犹忆旧时宫”这样的意思写入诗内,而且该诗集在当时就刻板行世,说明管世铭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已有所耳闻,他在七十二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乾隆解释,朕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康熙辛卯年,指的是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在这里强调自己确实生在雍和宫,很明显,是针对外面的传闻而发的。
乾隆七十九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又写下一首七律诗,在注释中乾隆再次明确重申:“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至十二岁始蒙皇祖(指康熙)养育宫中。”
古稀之年的乾隆为了避谣,再三强调自己生在北京雍和宫,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第二部分
第23节 乾隆诞生热河之说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乾隆的继承者——他的儿子嘉庆也认为乾隆大帝生在热河。嘉庆刚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身份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写诗庆贺,诗的开头两句是:“肇建山庄辛卯年,寿同无量庆因缘。”嘉庆在这两句诗文的后面注释说:“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此中因缘不可思议。”
辛卯(1711)这一年康熙亲题“避暑山庄”匾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同时集册刊行,因此嘉庆皇帝说:“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当然是指太上皇了,乾隆诞生在康熙五十年自无疑义;“都福之庭”,意思是诸福汇聚之地,从文意来看,当指避暑山庄。连贯起来,即:“皇父”乾隆于辛卯年诞生在山庄,与康熙肇建山庄恰当同时,这其中的缘由确实“不可思议”。
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再次写诗祝寿,在诗文的注释中把“皇父”乾隆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他明明白白地写道:“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
嘉庆这两次写的诗和注释表明,在他看来,“皇父”乾隆生在热河是一件确凿无疑的事。
不过,十几年后,嘉庆却又放弃了这一看法,而同意了“皇父”生在雍和宫的说法。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后,都要为他的皇父撰修《实录》和《圣训》。《实录》是专门记载每个皇帝在位期间主要活动及重大事件的编年体史书;《圣训》则是每位皇帝所颁发的诏令谕旨的集锦荟萃。嘉庆十二年(1807),朝臣编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在这两部非同小可的典籍中,编修官们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嘉庆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
这时,撰修《实录》的实际主持人副总裁刘风诰把乾隆当年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纸条,然后呈送嘉庆御览。面对这白纸黑字,嘉庆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样一个事关真龙天子降生地的问题上,他总不能违背皇父本人的意见吧!于是,嘉庆断然放弃狮子园说,批准在最具权威的官方典籍《实录》和《圣训》上,把乾隆的出生地写为雍和宫。
于是,在撰修成书的《清高宗实录》中这样载道:“高宗(乾隆)……纯皇帝,讳弘历。世宗(雍正)……宪皇帝第四子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仁慈淑慎,恭俭宽和,事世宗宪皇帝,……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即指乾隆)于雍和宫邸。”
乾隆去世后,庙号为“高宗”,谥号为“纯皇帝”。雍正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谥号是“孝圣宪皇后”。《清高宗实录》在这里说“诞上于雍和宫邸”,已经明确地把乾隆的出生地写成雍和宫。
这段颇有些周折的故事表明,在乾隆皇上诞生地的问题上,嘉庆皇帝经刘风诰的点拨,放弃了原来所持的“山庄”说,而接受了“雍和宫邸”说。这样一来,才有了《清高宗实录》中所载的权威说法。
然而,乾隆出生在哪里的问题并没有由此画上句号。当嘉庆执政二十五年后,突然驾崩避暑山庄。这位六十一岁的皇帝前一天还策马驰越在山庄的广仁岭上,谁料想第二天黄昏便撒手人寰了。在皇族内部流传着嘉庆皇帝是被雷劈死的说法,这又成了清宫一大疑案。嘉庆猝死,道光继位,按常理当有先帝“遗诏”颁布天下。在军机大臣撰写的嘉庆遗诏中,又提到了乾隆的诞生地,而且说成是避暑山庄。“遗诏”以嘉庆的口气说:皇父乾隆当年就生在避暑山庄,所以我死在这里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嘉庆“遗诏”颁布后,新即位的道光又马上下令收缴,并命令以六百里加急,将已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嘉庆遗诏从路上追回。道光在关于追缴嘉庆“遗诏”的谕旨中说:“昨内阁缮呈遗诏副本,以备宫中时阅,朕恭读之下,末有皇祖(即指乾隆)‘降生避暑山庄’之语,因请出皇祖《实录》跪读,始知皇祖于康熙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生于雍和宫邸。”道光进而解释说,嘉庆突然驾崩,“彼时军机大臣敬拟遗诏,朕在居丧之中,哀恸迫切,未经看出错误之处,朕亦不能辞咎”。道光在无意间透露出,他本人一直以为自己的祖父乾隆是诞生在避暑山庄的,这次专门“跪读”《实录》,才“始知”是诞生在雍和宫。不然的话,这样明显的错误,在事关神器所归的“遗诏”中哪有看不出的道理?
道光把发往全国各地和藩属国的嘉庆“遗诏”追回后,重新进行改写。改写后的遗诏,把乾隆生在避暑山庄,很牵强地说成乾隆的画像挂在山庄。这里,我们姑且把嘉庆“遗诏”的原本和修改本做个比较。
“遗诏”原本:
古天子终于狩所,盖有之矣。况滦阳行宫为每岁临幸之地,我皇考即降生避暑山庄,予复何憾?
“遗诏”修改本:
古天子终于狩所,盖有之矣。况滦阳行宫为每岁临幸之地,我祖、考神御(即画像)在焉,予复何憾?
把皇考乾隆降生在山庄,改为画像挂在山庄,与“予复何憾”相接,实在有些牵强。父祖的遗像挂在山庄,实在不能成为嘉庆死在山庄而无所抱憾的理由。但已发的“遗诏”又不能动太大的手术,而只能小事修补了。
道光为了把他的爷爷乾隆生在北京雍和宫的说法作为结论确定下来,还做了一项根本性的举措,这就是篡改他的父亲嘉庆的御制诗,把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作都改过来。不过,这一招并不算高明,由于嘉庆的诗早已公开刊刻流行天下,这样大张旗鼓地修改诗文注释,结果是越抹越黑,反倒使天下臣民对乾隆的出生地问题愈加议论纷纷了。
就这样,对乾隆的出生地,不仅野史传说,就是档案官书也确实留下了不少破绽。不过,总体看来,乾隆生在雍和宫的说法占上风。这主要是因为,乾隆自己一直坚持雍和宫说,而且是反复强调;乾隆的儿子嘉庆,虽一度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