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日常生活-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了想,特别补充道,“是京大内来的。”
长孙颖听着十分诧异,“你怎么知道?”
“香味。”李忠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他们身上的香味是甘露殿才有的。我以前去那里玩过,识得那些味道,当时阿文说这东西只有阿翁那里才有。”
“哦。”长孙颖应了一声,然后喊了刘绣一起过来,然后才松手放开女儿,对着李忠说道,“你带妹妹在这儿慢慢玩,娘先回去招待客人,好不好?”
既然是禁中来人,她当然得梳洗打扮一番才能见人了。
“好。”李忠乖乖的应了一声,然后主动的握住了大凤的手,“我会照顾好妹妹的,娘你放心。”
**
长孙颖梳妆完毕,走到大殿里,果然见着有两个风尘仆仆的小太监正在等候。虽然一年多都没有见到外人,但是长孙颖行礼时,却还是没有坠了自己的威风,接受他们俩的拜见之后,一脸平静的问道,“不知二位奉谁的命令而来。”
那两位对视了一眼,他们本来以为长孙颖在这里幽居一年,怎么也得消沉,却没想到这么一看却仍然光彩不减往昔,犹豫了片刻后说道,“我等是奉圣上之命,来接小殿下和小公主回宫的。”
长孙颖听着这话,心里头一沉,但是没等她出声,刘绣就急不可耐的张口追问道,“那我们良娣呢?”
刘绣这话说完,来的两个太监脸上都露出了尴尬之色,其中一个略大胆的人纠结了片刻后说道,“这个,并未曾提起过。”
这是要把孩子带走,把她留下来的节奏啊!刘绣听着这话,即刻抬头看了一眼长孙颖,脸色白的如纸一般。
这一年多来,她一直坚信长孙颖不会被真正打入冷宫,就是因为孩子还在她身边。可以不客气的说,对着皇家而言,长孙颖或许不算什么,但是李忠和大凤明却是血统纯正的皇子和公主,皇帝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但是如今,他们竟然派人来接走孩子而不提长孙颖,那是终于决定放弃长孙颖了吗?
“良娣,”刘绣轻唤了一声,声音里却已经有哽咽之音了。
按照道理来说,李治既然已经登基为帝,那么长孙颖就已经不适合良娣这个称呼了,但谁叫这么久也没有一道诏书过来,所以她们只能按照着原来的称呼叫着。
难道她们的良娣,就只能一辈子呆在这个鬼地方老死?
或者,更糟糕的,遇到一些其他的境遇?
刘绣瞬间想到了以前老宫女所曾津津乐道的那些受宠嫔妃失宠后的境况,牙齿都打架了起来。
“咳,”长孙颖轻咳了一声,制住了刘绣的脑补,然后示意她先下去,“这两位公公的茶都凉了,你去换一杯来吧。”
“是。”刘绣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咬了咬嘴唇,憋住那即将而出的呜咽,低着头将茶杯端下去了。
“敢问二位,这真是出自于陛下的命令?”长孙颖轻描淡写的问道,看样子一点儿都不信。
其实要论内心,她受到的震动一点儿都不比刘绣小。毕竟刘绣再委屈,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围观者罢了,她才是那段感情的女主角,她实在是不能相信,李治会是如此凉薄的人。
况且,她也实在是想不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哪点儿招惹了他,会让他这样来对付自己。
“良娣这话就严重了,你看看我俩,能有假传圣旨的人吗?”其中一个略微老成的,听着长孙颖这般质问十分不悦,板着脸冷冰冰的问道。
“哥哥你莫气,长孙娘子这般,想来也不是故意的,不过是关心则乱罢了。”另外一个小的看起来面善些,忙出声打了圆场,先是劝住自己同行的人,然后再转过来劝长孙颖,“长孙娘子,我知道这消息你可能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我们俩也是个跑腿的人而已,实在是对你做不了什么,你就行行好,将我们接了两位小殿下回去复命吧。”
长孙颖听着他们连自己的封号都不肯称呼了,愣了片刻,然后才听到自己说,“他这是彻底的打算不要我了吗?”
那声音飘忽的都不像是她自己的声音了。
“哎,你,你别哭啊。”小太监见着她这样子,赶忙低下了头不敢看她,“这,这不是我们多嘴,宫里头的女人,哪个,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就是。”大点的太监一直看长孙颖不顺眼,当下束手站在那里凉凉的说道,“你虽然与陛下情份不一般,可是那么多人绕在他身边,陛下哪儿能不看花眼呢?旁的不说,你知道你不在的时候,宫里头多了多少为小殿下吗?生了的就有两个,肚子里揣着的还有一个呢。”
“哎呀,哥哥你就别在这儿说了,”小太监显然很怕事儿,扯住另外一个小声骂道,“你说的要是她想不开怎么办!咱们可不能办一趟差事就砸锅啊!”
“我这是好心,叫她认现实,不就是一个失宠的妃子,不,她还连嫔位都没混到呢,在这里矫情什么。你看陈王殿下的生母,到现在不也连个位份都没有?在宫里头啊,就得认清自己的身份,要是连这都受不了,那趁早就别活了。”年纪大的那个看起来是个炮仗性子,别人越阻止他,他就说的越欢快。
长孙颖听着人家说话,才知道自己哭了。她伸手抹了一把连,看着上面的泪,等平静下来之后冷冰冰的说道,“你们要接孩子,可以,拿圣上手谕来。”
“手谕?”那两个太监一听这话,当下就愣住了,讷讷的说道,“可是圣上给的是口谕啊……”
“没有就去要!”长孙颖一咬牙,却是豁了出去的说道,“我死里逃生才生出的女儿,你们怎么能说抢走就抢走?就是天王老子也别想这么轻易做到。”
☆、第152章 自救
因为长孙颖吼得太凶,所以那两个人竟然生生的被她喝退了,等她反应过来之后,就见着殿内空空荡荡,自己一个坐在地上泪流满面。
她是个理智的人,眼泪一直流的挺欢实,但伤心却难得,更少有如同现在这般灰心绝望。
她一直笑话刘绣对着李治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但她也知道自己只是在嘴硬而已,因为她本质上跟刘绣一样,都相信着李治会爱自己,宠自己。因为不管他做什么。她都在心里头为他开脱,总相信他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总相信总有一天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所以,哪怕是从长安不明不白的被送出来,她都快被憋成内伤,但也没有任何哭闹。
直到现在,这一切残忍的摊在她面前,是要告诉她,从头到尾,都是她会错意了吗?
她坐在那里失态的哭了很久,直到被人一把抱住,惶恐的追问到底怎么了,才回过神来。
“我不会让他们抢走我的孩子的,不会的!”长孙颖泪眼朦胧的抬起头来看着刘绣,牙齿咯咯的打着缠着,最终却只能说出这句话。
“良娣。”刘绣抱着她,张张想要劝人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主仆俩一起抱头痛哭。
**
宫中的使者一走,长孙颖就病了一趟,等着病得快要好些了时,她让人拿来纸笔,开始写信。
这信,却是给长孙冲写的。
她虽然在西苑,消息不便,但是像是皇室的婚丧嫁娶她还是能够知道的。
晋阳公主与着长孙冲的婚礼到现在还没动劲儿,那便应该是还没办。
长孙冲三年的守孝期早就过了,原本在那时就该办,但估计是被李治想法子给拦了下来。等着太宗皇帝病逝,晋阳公主以着公主之尊,孝期理论上不应该太长才对,但是目前还没听说公主出嫁,那么相比李治人为的延长了这个时间。
那从着这个状况就可以推断出来,李治对着这件事仍然保持着之前的反对态度,以及,长孙冲对着长乐公主并未忘情,也在极力逃避这件事情。
既然如此,那对她而言,事情就好办多了。
死去的人,总比活着的颜面大。
长孙冲在朝野都不算是个能干的人,他才能平平,也毫无野心,但他却是极其重要的人,因为他曾经是大唐嫡长公主的驸马,更是大唐第一宰相的嫡长子。长孙无忌对于长孙颖这个庶女可有可无,但是对于他这个儿子,却是郑重到心坎儿里去的。
长孙颖的信写的很平淡,既是家书,便不必太过煽情,只说长乐公主的周年祭到了,她在着洛阳出不来,便只能祭上一片悼文,劳着长孙冲替她在长乐公主坟前烧了,聊寄哀思。
她虽然是被关在西苑,但真心想要寄一封信的话,也不太难。
长孙冲收到这封信后,非常感动。他已经从昭陵回到长安了,只是三年的清修生活,让着他对于长安的繁华十分不适。当初长乐公主在着京城,也是一举一动牵动众人眼球的人,但是此番回来,却发现已经少有人提及爱妻了。长孙冲失落之余,更多的却是失望。心道世人果真凉薄,不过三年,大家便已经都忘记了当年赫赫有名的大唐公主,连着父母,也只问他何时再娶,每当他提及公主时,已经从当初的隐忍变成了不耐烦。
所以,长孙颖的信,当真是让他生起知己之感,让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当真还有如同自己一般在思念着亡妻的人,于是他去悼念长孙颖时,将着那篇祭文烧后,十分认真的给着长孙颖回了一封信,然后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长孙颖如今人在何方?
长孙颖当初被送走之事十分隐秘,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并无人知道她的下落,长孙冲原本还想去宫里头当面谢她呢,一打听才发现已经有近两年没有看到过自己这个妹妹了,于是回信的询问中也不免存了关心。
既然他张口问了,长孙颖自然诚惶诚恐的将着自己莫名其妙的被幽禁的事实说了出来,然后字里行间充满了恐惧之感,并且说出了近期皇宫有人想要强夺自己儿女的事情,并且恳求长孙冲,若有一天自己惨遭不幸,请他代为照顾自己的一双儿女。
长孙颖的哀兵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求助的话递到长孙无忌那里去,能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流传到外面去,恐怕自己即刻就会没命。但传到了多愁善感的长孙冲那里,却又是另外一番境况了。
彼时的世家,还不像是后来人那样跪舔皇帝,长孙冲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世家少爷,对着李治这个皇帝小舅子也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所以当他听到李治做的事情后,第一个感觉不是害怕,而是愤怒!哪怕他与着长孙颖平素并不十分亲近,但是看着长孙颖信中反复恳求他不要声张,莫使皇帝与父亲难为,莫要人以为长孙家跋扈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怒了,兴起了想要替长孙颖撑腰的打算。
若是连着自家的姐妹都保护不了,那这样的家庭就算是显赫至极,又有什么意义。
长孙冲才干平平,也不是蠢人,知道以父亲的脾气,多半不会直言,所以他便直接亲自上书,毫不客气的指着皇帝的鼻尖骂道,你既然上任后要为仁君,那对自己的女人为何如此凉薄?连跟着你的女人都没有好下场,那你又怎能让大臣放心的为你卖命?
读书人的嘴炮功夫那简直是天赋技能,长孙冲也不例外。况且他说的也有道理,李治登基后便是封后封妃,王氏已经成为皇后,萧氏也成了淑妃,后来进宫的李氏、卢氏也都封了妃子,就连一无所出的徐氏都封了婕妤,为何长孙氏就跟着落入了湖里头的石头一样,半点儿水花都没激起?
更兼着他本来就承担了皇帝的表哥,姐夫,大舅子,以及未来的妹夫众多身份为一体,那简直是天生的八卦激发器,他这一骂,瞬间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这个八卦了,大家都恨不得把耳朵揪成兔子耳朵,来探听他跟李治的互掐。
李治一直是个“好脾气”的皇帝,继位之后也没有多大的变革,只是越发的勤奋与勤政。当然他这种勤快并不召着朝臣待见,连一天一上朝都被长孙无忌等人拍回去,变成了三日一朝,所以当长孙冲骂他时,他态度良好的没有任何回击和反驳之词,虚心的接受了长孙冲的批评,做出了深刻的检讨和道歉,并且表示长孙氏之所以没晋封,那是因为她身体不好,正在外地疗养,原本是打算等她回京之后再进行册封,如今既然大舅哥都指出这举动会让朝臣寒心,那他即刻就令使者送去诏书,先进行册封,等她回京后再举行仪式。
李治的脾气比当年当太子时还要好出一倍,简直是你要打左脸就乖乖把左脸伸出来的架势,所以长孙冲就算是憋了一肚子火,也只能把火憋下去,冷艳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之后,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在长安期待看八卦的围观党们对这种剧情好生失望,而在着洛阳的长孙颖,也终于等到了她想要的封号。
有着这个东西,就算是李治,想要悄无声息的搞死她也都难很多了。况且长孙冲这么一闹,许多人也该认识到长孙家不会放弃她这个女儿不管,就算是想要对她下手也该掂量一二了。
长孙颖接了诏书,脸上却毫无喜意,她曾经也幻想过李治登基后会封自己为什么,却怎么也没想到最终这一切还要自己用手段得到。往日和今夕一比较,她顿生萧索之感,所以对着送诏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