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小鱼跃农门 >

第43部分

小鱼跃农门-第43部分

小说: 小鱼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想让我再也不能进京。既如此,暂让他们遂了愿,我金蝉脱壳来了这儿,还需要你们帮我保密,别让消息漏出去。”


☆、第57章 投奔 
就连年纪小小的红梅在之后都会时常捧着脸赞一声:“那天来的公子长得好漂亮啊!”然后被她姐姐头上钉个栗凿;尔后笑嘻嘻地跑开。
陈氏对那日来的主仆三人印象实在深刻;特别是那位裴简;看着实在不像是个普通人。陈氏也是大户人家里出来,知道越是高位之人;顾忌阴私的事儿越多;裴简这三人突然出现在江陵县;着实见着令人生疑。
忐忐忑忑过了十数日,这儿依旧风平浪静的;陈氏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后 来与女儿说起时;被小鱼好一顿笑:“娘您也真是的,就算人家是有什么秘事要做,还能把所有见过他们的人都干掉不成?再说了;人家也兴许只是带着下人出来游 山玩水的呢。反正那些有钱人又有钱又有闲;总不能老搁家里待着吧。你看那个裴简;年纪轻轻的,人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听他的话里话外,应该是出自 云贵的高族,所以才会对咱们这玉薯感兴趣,想着以后把玉薯引到云贵去。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怎么没听你说起?”当日裴简与小鱼在外头交谈,陈氏并未跟着去,回来时她也曾问跟着一道过去的玉瑶,不过听来听去都是小鱼跟那个叫阿秀的少年斗嘴的话。
“您又没问我。”小鱼撇了撇嘴说,“您啊,有什么事不能直接来问我,非要去问丫头的?我什么时候跟您说过瞎话?您真是的,都信不过自己的女儿啊。”
陈氏讪讪一笑,倒不是不信小鱼,实在是因为女儿逐年也大了,她怕她生出什么不一样的心思来。自己遇人不淑,一辈子希望都在这个女儿身上,自然不希望她未来坎坷。
此事便算就此放下。
又过了数日,顾家十三少登门拜访,带了满满半车的礼物来。陈氏这是头一回见着他,见不过是个未及弱冠的俊秀少年,不觉有些惊讶。
要知道顾家是大齐的皇商,是西南一片数一数二的富户,她是听何主簿提过这位十三少,说他是顾家子弟里最富灵性,极具手腕的内定下任当家,巴郡江州两府顾家的生意都是他在管理,陈氏自然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顾公子心存敬惧。
没想到这一照面,年纪轻成这样。
“夫人不必多礼,”顾浚坐下之后,对着陈氏温温一笑道,“这些也不全是我送来的。前些日子曾有人在贵府叨扰,那是区区母族家的一位表弟。”
陈氏和小鱼都恍然了,怪不得裴简会知道这儿原是顾家产业,敢情人家就是顾家的亲戚。
真是白担了这么多天的心。
“他原是进京看望长辈的,路上出了点事,所以拐到我这儿来,昨天刚离开江陵县,特地让我备了些礼物前来答谢。”
陈氏合掌念了声佛道:“原来是公子家的兄弟,这要怎么说,他可是小鱼的救命恩人,便论答谢也当是我们备了厚礼来谢裴公子。倒叫顾公子破费。”
“俱是一家人,不用说两家话。”顾浚笑着,又去问小鱼农庄上那些佃户的安排。
“这些农家跟了顾家多少年,多是得用本份的人,小鱼姑娘如此安排甚佳。太平山庄离此不远,区区叫了个小管事,以后若是这儿有什么事也可以让他代为出面。顾家在这儿好歹也有些旧面子,地面儿或是上头都能说得上话。”说着,便让身后站着的小厮去唤人进来。
“这人你们原也识得,你们之前或有些不对付,但时移事易,将以往之事抛开,这人也是个十分得用的人才。”
小鱼听他这句话,暗道了一声糟,忙看向陈氏。
太平山庄的小管事,与她们原是认得又有些不对付的,除了当年带人来逼婚的杨高成,还会有谁?
顾十三少这是脑子被驴踢了吧,什么人不好选,非要挑个对她娘有非份之想的家伙来?!
陈氏脸色一白,眉头微蹙起来,显然是已猜到了顾浚所提的人是谁。
顾浚看着陈氏的脸色,微微一笑道:“夫人莫怪,这人我是细细了解过的,如果没有把握,自然也不能放心让他过来。此一时彼一时,夫人如今的地位已不是他能肖想的。此人虽有些小心思,但会审时度势,聪明能干,不会给你们招了麻烦来。”
顾浚别人不挑,却偏偏挑了杨高成来,自然有他的想法。陈氏与小鱼虽然是此间的主人,但一个是弱质少妇,一个是未及笄的少女,若没有一点收服人的手段,将来家业再大也难免被不肖之徒惦记上。
杨高成这人心性坚忍,对形势把握极准。与其派个能干的管事帮着帮着把心思动着人家母女身上,不如让杨高成来。他以前的行事足够让陈氏警惕,而他又因为曾有那慕艾之心,行事当更谨慎小心。
顾浚的想法未免有些想当然,他自认为是为了陈氏母女考虑,只是这样先斩后奏的行事方式让小鱼心里觉得十分别扭。
再怎么样,那也是曾经伪制文书想把陈氏强娶回家的男人。如果让他时不时地出现在眼前,别说陈氏,就算小鱼心里也会添膈应。
陈氏面色不好,还想要开口婉拒,杨高成已经跟在小厮的身后走了进来。
一年未见,杨高成看起来比以前更沉默了。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看着倒像三十出头的。他长相端正,原先眉梢眼角带着几分阴狠,现在倒是看不出来。杨高成进来时一直微垂着头,目光并未看向陈氏和小鱼一分,只是恭恭敬敬地向顾浚行了一礼。
顾 浚挥手让他起来,对他说:“你在我太平山庄做的这几年还算不错,如今这片地归了唐家小鱼姑娘,你们原先也是相识,我不在江陵县时,这儿便交给你,她们母女 在此根基浅,若有什么人来寻麻烦,你便代着我看顾一二。再过五年,大管事就要回乡荣养,那位置到时候交给谁,便要看你在这儿看顾的如何。”
杨高成忙又跪下:“小的定不负主人所托。”
陈氏皱了皱眉,对顾浚说:“多谢公子好意,只是主簿大人那儿也拨了管事过来,人已经在庄子上住下了。您那儿太平山庄事务繁多,怎么好再让您出人出力。”意思便是要拒绝。
顾浚摇头笑道:“何大人派人过来是管事的,杨高成还是我太平山庄管事,不过是让他有闲的时候看顾看顾这里。若有些事需要人手,您也只管使唤他。你这庄子里该做什么便做什么,我太平山庄的人自然不会插手干涉。”
小鱼暗松了口气,那便是说杨高成还是太平山庄的人,并不是要过来她们这儿。卖顾浚一个情面也无所谓,大不了以后都不找他也就是了。
她与陈氏对了个眼色,陈氏方才点了头:“如此,多麻烦公子,也麻烦杨管事了。”
杨高成听了她的声音,抬眼看了一下,忙又垂下视线,声音中添了几分苦涩:“不敢当,以后有事,但请夫人使唤。”
顾浚走后,小鱼和陈氏闲聊,感叹道:“没想到杨高成还有这本事,一个小管事也能得顾家十三少青眼,像他这样的,一般很难在家主面前露脸吧。”
陈氏拿针在鬓间擦了擦,盘腿坐在床上绣花:“他爱怎么的怎么的,今儿当给顾家面子,以后不叫也就是了,他还能有脸再来?”
小鱼觑着陈氏的脸色说:“娘啊,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陈氏停了手下的针线,看着小鱼说,“能有什么打算,守着你过呗,过几年你大了,给你找门好亲事,将来帮你带孩子。”
“那怎么行!”小鱼叫起来。
“怎么,还嫌弃你娘,不让我替你带孩子?”
“你还这么年轻呢,”小鱼蹭到她娘身边说,“娘啊,你这辈子不能就这么过,我也想有爹疼啊。你再给我找个爹呗,再生几个弟弟,那多热闹。”
陈氏“啪”地一声拍了一下小鱼的脑门,嗔道:“胡说八道什么啊!”
“怎么就是胡说八道了,您今年多大?二十七还是二十八?正是大好年华。您再找一个,身边也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以后生个弟弟帮咱家支应门户,多好的事儿啊。”
陈氏被她说的又羞又恼,摔了绣棚子,把小鱼赶了出去。
唐 小鱼不以为意,陈氏现在这么年轻,没必要为个负心汉守着,不值当的。不过想改变陈氏的想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毕竟她受古代的礼教这么久,女子从一而终的 思想植在骨头缝里。小鱼想着,陈氏如今就是个有点钱的农妇,守贞啥的那是读书人讲究的事,乡间女子改嫁的,再嫁的多了去了,谁也不能说她什么。慢慢来,陈 氏总有软和的时候。
当然,如果她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娘儿俩守着过一辈子也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有好的,那也不能白白错过不是?
这一日起来,唐小鱼想着是不是要回县城的宅子里看看去,就听着碧桃来叫她,说是门外头有人找。
有人找?谁啊!
唐小鱼紧扒了两口饭,带着碧桃去了前院儿,正见着红梅引着两个人站在廊下。
那两人穿着一身青布衣裙,头上素素挽着丫髻,手里挎着粗布包袱,正搓着手,神情忐忑地向里头张望。
“啊!是你们!”唐小鱼惊讶地叫出声来,拎着裙子飞快地跑过去。
“你们怎么来了?”
“小鱼……不是,小姐,我们是来投奔您的!”


☆、第58章 姐妹 
来的人正是小鱼原来寄身清心观时的那两个姐妹,常思和常宁。姐姐常思比小鱼大一岁,如今正是抽条儿的时候;再见面的时候,个子又抽高了不少;原来 的一点婴儿肥早不见了,露出一张瓜子尖的小脸,细瘦身形,看着风吹折柳一样。妹妹常宁今年九岁,比以前也瘦了些;小脸微黄,神情倦怠;看着不大精神。
小鱼原先在清心观里与这两个小姐妹玩得最好,她们对她也诸多照顾;今儿见她们俩拎着包袱过来;又是这样一副容色;心知定是清心观里出了事儿了。
“出了什么事?”小鱼拉了姐妹俩进屋里;让碧桃和红梅端了热茶和点心上来。
常宁饿得狠了;抓了糕饼就吃,常思一脸愁容看着小鱼说:“我们现在是没地方去了。”
原 来出钱供着清心观的那家人前些日子生意出了差子,他家生药铺子进了假货,吃伤了人,赔钱是小事儿,重要的是名声差了,那家人也没脸再在县里待下去,便收拾 了家当要去苍南投奔族亲。清心观再没供奉拿了,观主便要带着两个徒弟到南边寻她师姐挂单儿。常思常宁本是她们捡来的孤儿,并未授冠,这一番长途跋涉的,观 主也就不好再带着她们上路。
她们无父无母,年纪又小,这会子能去找什么出路?思来想去,能投靠的人只剩下小鱼母女了。常思人长得漂亮,手脚也勤快,阳明村上对她上心的少年也有不少,听说观主要离开,便有几户人家托人去观里要给常思说亲。
常 思就常宁一个妹妹,到哪儿都是要带着的,她一直在观里住着,跟着小鱼识了几个字,眼界已经不同,知道小鱼现在有房子有地有名声,已经是个富贵小姐了。她跟 妹妹商量着,与其嫁到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一辈子农妇,不如去投奔小鱼,哪怕做个丫鬟,也不用拘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刨食儿。凭着她们姐妹跟小鱼的交情,将 来说不定也能有个更好的归宿。
于是她跟杨三爷打听到了小鱼现在的住处,拉着妹妹,深一脚浅一脚一路走了过来。
小鱼说:“得亏你们现在找来,原本我打算今儿回城里一趟的,这可赶巧,还没及走,你们来了,不然可不要扑个空了?”
常思觑着小鱼的脸色,惴惴地问道:“那你肯收留我们不?我和常宁吃的少,能干活儿的,保证不给你添麻烦。”
常宁忙点头,紧张地看着小鱼:“是啊,小鱼姐姐,我们什么活儿都能干的,你现在是小姐了,肯定缺丫鬟的,我们给你当丫鬟,不吃白食。”
小 鱼摆摆手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以前我跟我娘都亏着你们照顾着,现在你们要来,便给我当帮手,给我作伴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咱们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情 份,什么小姐丫鬟的,这不是打我脸吗。你们安心住下来吧,咱们还像以前那样,当姐妹处着。我有好吃的,不会少了你们一口。”
两姐妹听她这样说,心里感动,站起来给她行礼:“这可不敢。”
小鱼笑着拉了她们去后院儿见陈氏。
陈氏见是她们姐儿俩,忙下床穿鞋子迎上来。见着这姐儿俩面黄肌瘦的,知道她们没吃什么好的,又亲自去厨房里吩咐,要多做几个肉菜上来给她们补补。
席间常思还好,常宁饿死鬼投胎一样狼吞虎咽,吃着吃着捧着碗哭起来。
说起来,大家一道吃过苦受过穷,她们被道姑们从道上捡来的时候,大的五岁,小的才会走路,女冠生活清贫,平日只顾自己念经打坐修功课,并不怎么会带孩子,所以她们都是散养着的。也就是后头陈氏落难投在观里,她们才享受到了点母爱。
现 在她们存身的清心观不在了,就像失去了巢穴和父母庇佑的幼兽,觉得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