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歌荀令 >

第85部分

清歌荀令-第85部分

小说: 清歌荀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夜将所有人集中在议事厅,拿定了主意之后,第二天,张辽便率先领兵五千前往荆州边界同夏侯惇汇合。

    昌邑这边荀彧和戏志才都走不开,曹操这次要去荆州只准备带郭嘉一个,其他人依旧留在兖州处理培养人手之事。

    短短半月之内,留足了守卫兖州的兵马,曹操便带着兵马离开了昌邑。

    忙了大半年,这次荆州忽然出现消息荀彧才想起来一直以来忘了些什么,周公瑾在江东和孙坚一同带水军,诸葛孔明怎么能一直没有动静呢?

    既然想起了诸葛亮,荀彧也没有闲着,直接就让手下人去查查现在诸葛亮是不是还在荆州。

    郭嘉随军离开,府中没了大人,荀彧便再次将郭奕接到自己身边照看着,小孩子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如何教导更是显得格外重要。

    好在荀彧之前在长歌门带过不少师弟师妹,虽然他还没到能收徒的时候,但是简单教习一些入门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孩童启蒙本就不必有太过高深的东西,以他的水平也不算是误人子弟了。

    闲暇时间都留在府中陪着郭奕,荀彧在面对这孩子的时候耐心十足,郭嘉常年不着家,孩子总不能一直让侍女看着,他如今还能多在这孩子身上上点心,等奕儿长大了,到时候连亲近的机会都没有了。

    戏志才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三四岁的小娃娃趴在琴上,而荀彧在一边笑着看着,丝毫没有心疼琴的意思。

    文若平日里对琴宝贝的很,就连他想要碰一下都要考虑会不会惹这人生气,怎么放在奕儿身上就这么容易?

    无奈摇了摇头,戏志才缓步走了过去,“今日书院有雅集,可要去看看?”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荀彧摇了摇头,“已经这个时候了,雅集也已经进行大半了,倒不如在家让陪着奕儿。”

    果不其然,依旧是意料之中的回答,戏志才将郭奕从琴上抱下来,然后回头看着荀彧说道,“文若可是想要孩子?”

    他们俩在一起注定不会有子嗣,若是文若想。。。。。。

    掩饰住眼底的深意,戏志才一边逗着郭奕,一边装作漫不经心问道,便是文若如今想要娶妻生子也来不及了。

    他不是个大度的人,让他眼睁睁看着这人和其他人在一起,不管是男是女,他都难以接受。

    微微瞪大眼睛看着戏志才,荀彧哭笑不得的回了一句,“志才怎会有如此想法?”

    就算他这些天对奕儿的关注多了些,你戏志才一个大人,还要和奕儿一个孩子置气吗?

    不过,身为体谅伴侣心情的好情缘,荀彧一句话说完之后马上正了脸色解释道,“奕儿正在学认字,总要多上点心,还是说志才想让奕儿学不好,将来到书院还要落人一筹?”

    荀彧这边说着,被戏志才抱在怀里的郭奕也跟着附和,他没有粘人,他很认真的在学习认字,刚才只是在学习怎么弹琴。

    被郭奕挥舞着手臂的样子逗笑了,戏志才刚蓄起来一点的不安也散的一干二净。

    捏了捏小家伙儿的鼻子,心情好转的戏志才扭头看向荀彧,“若是文若想,等以后有时间去宗族里认一个孩子也无妨。”

    “志才会带孩子?”白了这人一眼,荀彧是真的没有想过孩子这一回事儿,当初已经说过的事情,现在再提起来着实没意思,指不定还会吓着奕儿。

    他可以带孩子启蒙,但是让他养一个孩子,他现在还真没做好准备,除非戏志才做好当爹又当娘的准备。

    挑了挑眉看过去,荀彧眸中的意思显而易见。

    摇头笑了几声,戏志才招来守在远处的婢女,将郭奕交到婢女手中然后摊了摊手,“现在奕儿不需要文若,去城外走一趟,如何?”

    不知道书院又来了哪位奇才让戏志才这么执着,索性今日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荀彧将放在石桌上的琴抱在怀中,然后示意可以出发了。

    他可不信这人让他去书院只是为了一个雅集,能将消息传到他耳中,这次雅集定然有可以培养的人出现。

    平日里事物比他更多,这人才没有那么多闲功夫天天出去。

    什么也没有解释,戏志才保持神秘不说书院中到底怎么了,只是让人准备好马然后就和荀彧一同出城到郊外的书院而去。

    “新来学子的答卷彧尚未来得及翻看,志才这般可是有谁入了眼?”

    停在了不远处的驿馆门口,荀彧看着书院来来往往的人,转头看向戏志才问道。

    拉着荀彧先进驿馆换了身衣服,戏志才微微眯起眼睛,只道稍后再说。

    二人稍作掩饰找了个角落过去,细细观察之下,没有费太大功夫,荀彧便发现戏志才便对着一个方向关注颇多。

    青涩的少年人站在角落里,既不参与旁人的争论也不与身边人交谈,只一个人在那里站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扯了扯戏志才的袖子,荀彧眼角含笑的问道,“可是这少年让志才牵肠挂肚非要出城?”

    神色如常看着荀彧,戏志才双手负在身后,然后一本正经道,“若是有文若在,便是天涯海角忠也会赶过去。”

    “伶牙俐齿,志才果然是被奉孝给带坏了。”被一句话给堵了回来,荀彧摇了摇头,真是越来越逗不动了。

    “要说这句话的可不该说文若。”意味深长的看了荀彧一眼,戏志才有些心累,当然更多的还是欢喜。

    也就只有在他面前文若才会露出这般神情,平日里对谁都是一副温和的模样,这样不好、不好。

    想了一会儿,戏志才将思绪收回来,然后低声在荀彧旁边将那少年的身份说了出来。

    马钧,扶风人士,家贫,所以年少便出来四处游历。

    因为书院刚办起来没多久,里面的学子宁缺毋滥,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说,这人的才学毋庸置疑。

    但是让戏志才主意的不是他的才学,而是其他地方。

    这少年不善言谈,才学也并非同期之中最出众的,但是能动手改造工具的却只有他一人。

    尤其这改造的不是旁的,而是耕种的工具。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粮草有多重要毋庸置疑,这少年小小年纪就能作出这般成果,若是让他接着钻研下去,岂不是让天下百姓都受益无穷?

    并非只有考取功名行军打仗才算有本事,能在农事上有贡献,其功劳比之保家卫国也丝毫不差。

    可何况,看过这人入学答卷的戏志才表示,在行军谋略之上,这人的天赋实在比不上他在那些工具上的造诣。

    与其浪费精力非要考取功名,倒不如好好引导一旦,好让这少年做些更擅长的事情。

    有戏志才在一旁说着,荀彧终于想起了马钧这个名字熟悉在哪里了。

    马钧马德衡,这便是被称为“天下之名巧”的大师啊!

    曾经在万花天工坊中见到过这些自古时传下来的小物件儿,荀彧对这个名字还是有些印象的。

    让他记住这人的不是因为他能做出来多少威力大的武器,而是这人研究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和农事生产以及百姓的生活相关。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马德衡闷头造出来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夹杂在诸葛弩木牛流马之中的一股清流。

    不善言谈却精于巧思,若不是被戏志才偶然发现,这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在众人眼前。

    现在也好,以马钧的性子,真的让他成为众人的焦点只怕更是不妥,倒不如依旧这样安安静静的自己想自己的。

    感叹了几句之后,荀彧和戏志才也没打算过去,依旧站在他们的角落里观察着对时事争的面红耳赤的学子们。

    马钧性子腼腆,口齿上又占不了便宜,所以这些事情他向来是不会参与的,就算旁边友人尽力想让他开口,大庭广众之下他也说不出话来。

    尝试的次数多了,友人也就不做无用功,只让他一人在角落里看着旁人唇枪舌战就已经满足了。

    对视线比较敏感,荀彧与戏志才又没有过于遮掩,因此,在他们转移了注意力之后马钧便抬头看向这两位方才看了他许久的先生。

    这么称呼的原因一来是那二位明显比他大上许多,二来则是他们给人的感觉实在不像还在书院中学习的学子。

    即便书院中有比他们年龄还大的学子,从身上的气质上也能瞧出一些端倪。

    大概是城里整日忙于政事的那些先生了。

    就是不知道这二位是谁,如今曹公正准备攻打荆州,哪位先生能有时间过来书院,还是特意乔装打扮过的?

    荀彧将琴放在了驿馆,身上没了最大的标志物,一旁的戏志才更是如此,马钧也不敢随意去猜,歪了歪脑袋猜不出来然后就接着低头想自己的事情了。

    荀彧没来得及查看最新一批学子的情况,但是戏志才已经看的差不多了,看到有生面孔时便直接将人介绍了一遍。

    还好他们在的位置没有其他人在场,如若不然,这些话说出来还指不定能让那些学子们多惊讶。

    在驿馆待到了傍晚,在雅集结束之前,悄悄过来的这俩人又悄悄离开了,除了心思细腻的马钧之外,期间没有打扰到任何人。

    到书院来转一圈,也算是出来散散心,荀彧心情极好的和戏志才一起回到家里,然后被告知有他们家主公的信件送了回来。

    才走了不到半月,还不到例行信件的时候,主公这时有消息是为何?

    和身边人对视了一眼,二人不约而同赶往书房,神色也都沉了下来。

    然而,坏消息没有看到,而且只从信件之中,他们便可以猜出主公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表情。

第120章 第120章() 
欲言又止的看着被加急送来的消息;荀彧摇了摇头,直接将事情扔给了戏志才。

    荆州反应这么迅速;实在有些让人难以言喻。

    刘琮降;其中必然也是蔡瑁的意思;蔡氏一族在荆州势力不小,这是看刘氏靠不住,所以直接将主意打到了他们主公身上啊。

    打算是好打算;只可惜他们主公不是傻子,不会巴巴的过去就迎合他们的意思。

    以他们主公的性子;会是这么好说话的人吗?

    “荆州地广;即便刘琮送去了降书;主公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将案几上的东西收拾整齐;戏志才不甚在意的敲了敲桌子,然后起身和荀彧一起离开了书房。

    他们都知道主公要拿下荆州不会耗费太多兵力;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容易,恍然之间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向来只会将事情往复杂了想的谋士们觉得这件事太过容易,私下里自然会想到各种阴谋;这么一来,他们更不能掉以轻心。

    从各州传来的消息总是先送到荀彧府上;一个晚上的时间;也足够他将消息通知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没有留在自家书房,荀彧和戏志才收拾好之后直接去了隔壁议事厅。

    他们起的足够早,但是以之前的惯例来看;去的最早的却不一定是他们。

    果不其然,荀彧戏志才到了议事厅之后,一眼便看到里面已经有人在那儿翻看着竹简了。

    端坐在自己席位之上的崔季珪听到声响,起身见过礼之后便接着回到了自己的位子。

    崔琰是个不苟言笑的性子,相处久了他们也都知道了这人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之上,崔季珪和荀公达相似极了。

    都是一样的心思缜密,都是一样的喜欢面无表情。

    幸好现在公达不在昌邑,不然,这俩人一起出现,周围五尺之内定然没了声响,吓人的效果堪比沉着脸时的吕大将军。

    荀彧和戏志才只要都在昌邑一直都是形影不离,二人一同前来崔琰也没感到意外。

    这两人在主公心中的地位旁人遥不可及,关系好也正常。

    正常?

    并没有察觉到哪儿不对劲,崔琰细细梳理着荆州如今的情况,只想着能不能从刘琮送降书之上看出一些端倪。

    然而,等人来齐还没说几句,外面便再次有传信的士兵过来。

    依旧是从荆州他们主公那儿快马加鞭赶过来的。

    过去将那明显不是他们主公手笔的竹筒取过来,荀彧面色如常从中拿出一卷帛书。

    这等传信习惯,除了奉孝也没谁了。

    一眼将帛书上的内容扫进眼中,荀彧微微勾起唇角,很好,很符合奉孝的风格。

    ——不必多想,刘琮真降,荆州无碍。

    合着这是知道他们会多想还刻意将消息分成两拨送来,能耐了啊!

    将帛书送到下面传阅,荀彧神色有些无奈,“奉孝既然传信,主公那边定然自由安排,吾等也无需多此一举插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