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皇位与生命,让你来选,你又会如何择决?”
“当然是活着!”杜六叶目光暗淡了下去,声音也嘟嘟哝哝的,叫人听不太清楚。她可是从田梗上走来的姑娘,自出生起,就只有一目标,那便是——活下去!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李旦看着她眼神飘忽,思绪仿佛也游迷天外,他知道杜六叶的身世,听李令月讲过。杜六叶不过是名弃儿罢了,自己这么问可能触碰到了她的伤心事。
可,到了这紧要的关头,他实在也顾不得许多了。
“你觉得,我还有机会活着吗?”李旦冷不丁的问出这句话,吓了杜六叶一跳。他今晚请自己来喝酒,只怕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吧?难道他一直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
也对,如今他的处境,何其难堪?作为皇室太后娘娘的唯一的嫡子,父兄远去。但掌权多年的武曌,似乎并没有要立他为新皇的打算,将他晾在一边,反而是大张旗鼓的改天换地,打算一统江山!
现在她的想法,普天之下,谁又不知呢?偏偏武曌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后世还有“贞观遗风”的美誉!
她是个能人啊!治理天下,实乃百姓之福。
忽然之间,忍不住的,杜六叶握住了李旦的手,浅柔道:“你怎么会那样想呢?你是她的儿子!只要你尽守本分,克已达礼,总有一日,这天下,还不是你的?”
“呵呵呵!”李旦笑着,眼泪却欲滚落出来,那种矛盾交织,纠结拉扯,以至于脸孔都扭曲的神情。格外令人悲从中来,却又苍茫无奈。
“他的儿子?血统原罪,帝王无亲,你可知道?你看看,李弘和李贤还有李显,哪一个又不是他的儿子?结果又怎么样呢?都是些什么下场?我呢?又能躲到何时?”
杜六叶抚住他的手背,本来,她一直觉得,已之痛,吾不能感同身受!政不同,道不合,不相为伍。
可,此情此景,她竟有些语凝。
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也没有安泰豁达的人生。风霜雨雪,冷暖自知。
“你反对太后娘娘执掌天下吗?”杜六叶低下头,寻找着李旦的眼睛,因为那是一扇心灵的窗口。只有抵达他的灵魂深处,才能揣摩他的真实意图。
李旦抬头,对上杜六叶清亮的眸子,反问道:“我还有能力反对吗?”
见杜六叶不答,李旦也有些失语,他又提起酒壶,为自己满上了一杯。停顿半响,方自说自话般,“……从小到大,在我的心里,她都是无所不能的,基本上可以呼风唤雨。她和父皇,保护着我们几兄妹平安的长大,可后来……”
李旦忽地又说不下去,应该是想到了李弘几人的悲惨下场。只得狠狠地闷下一口苦酒,才继续道:“虽说女子登基称帝,亘古未有,不过他早年就帮父皇理政,我们也习惯了。我是很别扭,也很想不通,可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只想知道,为了皇位,他会不会也除掉我?”
skbshge
第655章 暗夜遇()
skbshge
第656章 生闷气()
skbshge
第657章 避锋芒()
见她说着话,小手却只是乱捶,李旦也有些受不住。只得一把握了,放在掌中反复摩挲,气笑道:“那都是为着公事,你也不是不知道,她现在可是堂堂御史呢!我也不过是利用她罢了,你还不知道我对你的感情吗?”
听了这话,刘锦铃的心里,顿时就像打翻一罐蜜般,甜得都快要溢出来,脸也似着了火一般,红彤彤的,倒比桃花还要动人。李旦双眼直勾勾的,看得都快要醉了,忍不住又吻了上去……
过了半响,刘锦铃方气喘吁吁,无力的推开他,娇蛮道:“那也不许你跟她来往,我知道她那个人,最是有心计了。上回你又不是没看到,我好心好意地去帮她庆生,她却带着奴仆,动手打了我和赵晨湘几个人!幸亏你来了,才帮我们解了围,否则,还不知道她要狂成什么呢?哼——”
李旦有些头痛,这女人就是心胸狭窄,喜欢斤斤计较,苍头小事,却一直念念不忘的。他忽然觉得杜六叶的清冷也很好,至少没有那么多废话,不知道杜六叶如果无理取闹,又是怎么一番情景?
只怕是,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吧?她向来如同风一般,没有什么痕迹,又来去无影。
李旦收起自己的不悦,仍旧是耐心哄道:“知道了,我会尽量减少跟她的接触,不过,你也要想一想。不可以在小事上任性,杜六叶这个人,很不同寻常,哪怕是看到母后的面子,也不可以再与她作对。知道吗?”
提到武曌刘锦铃却是面上一沉,眸子一黑,她刹那之间想起被困在深宫之中,衣食无着地赵晨湘,母子二人,被饿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武曌哪怕是不喜欢这个儿媳妇,难道不能看在她的儿子和孙子的面上,放赵晨湘一马吧?
这个歹毒的老女人,真是不得好死。她顿觉得有些后怕,假如以后嫁给李旦会不会有相同的下场?她靠在李旦怀里,忧心忡忡地叹道:“我父亲和崔尚书,都极力主张太后娘娘早日立你为新皇,还政于你。你也不必担心,迟早有一天,你会成为九五之尊的!”
后半截的话,刘锦铃就没有说出来,她恨恨地想:到那时,她成为一国之后,也就不用再怕杜六叶;更不必于看武曌的眼色。尤其是,太后那么狠心的对待自己的闺阁密友,简直丧心病狂,连人伦也不顾。着实可恨!
李旦抱着她,只觉得她在轻轻地发抖,整个身子也僵硬的攒着一股气。他搓了搓刘锦铃的肩膀,用下巴抵住她的头,伤感又疑惑地说道:“你又怎么了?不要胡思乱想,
什么九五之尊,如今我但求能活命!”
说到这里,李旦情绪非常的低落。如今他的处境,不可谓不艰难,就像在夹缝中,奋力求生的鱼。在挣扎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成片的鱼鳞,虽有疼痛,却又无可奈何。
她有些感激刘锦铃,在他的人生的最低谷,来到他的身边,不离不弃的陪着他,信任她。甚至尽力的去帮助他,哪怕她是带着自己地目的。
刘锦铃却不知道他的心思,不过,她觉得李旦在用手指抚她的时候,越发柔软了,还带着别样的激荡。
可是,听完他的话,刘锦铃却如同惊雷掣顶,保命?形势已经到了如此严酷的地步吗?父亲并不希望她过问朝中诸事,一来因为她不懂;二来嫌她是个女儿身。向来只余哥哥们商量,从不她的意见。
有些时候,她是真的敬佩杜六叶,甚至带着几分嫉恨,她一个小小女子,年龄比她还要幼,却敢入朝为官。每天与那些人高马大的粗旷汉子为伍,毫无惧怕,也丝不逊色!
回去,她一定要跟父亲好好谈谈,为什么别的女子可以为官,她不行?
李旦已然走入了死胡同,父亲他们真的可以说动太后,让她立冀王为帝吗?为什么外面都在传太后想要夺取李唐的江山呢?父亲也真是,刚愎自用,完全不听她的劝告,执意要把自己嫁给李旦。
话又说回来,有太后的懿旨,他们刘家还能有什么办法不成?也幸好,李旦长相英俊,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为人又温和知礼!是个良人!
路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哪里还能回头?不如破釜沉舟,一条道走到黑。说不定还能博出一个锦绣江山来!
沉默良久,刘锦铃方又抱住李旦的手臂,说道:“你也放宽心,你素来博学多才,为人贤达,名声在外。在朝中也颇有人缘。像我父亲和崔尚书他们,一定会忠心耿耿的辅助你的。”
李旦眼神先明后暗,最后淡了淡,惆怅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个事情呢,我有封信要叫你带给刘尚书。另外,你们要明白,皇位之事,不可以操之过及,欲速则不达!”
说完,他便从案几上的书中,抽出一封信来,递给了刘锦铃。其实哪怕今天刘锦铃不来,他也要派人往刘府走一趟,将这本书送给刘惟。
这也是刘惟明知有礼教束缚,却仍旧是睁只眼闭只眼,让刘锦铃随意出入冀王府的原因。实在是,他们需要一个特别却又不起眼的沟通渠道。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刘锦铃就比较适合。
“不能操之过急?”刘锦铃有些不解,偏着头望着他。
“没错,我打算避其锋芒,求母后登基为帝!”李旦咽了咽口水,才艰难的把话说出口。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万分复杂,有纠扯、有煎熬、有矛盾、有后怕、有痛苦、有无奈……
千味纷呈,难以细述。
“什么?”刘锦铃却从软榻上弹了起来,不可置信的张大嘴巴。她虽是脑海飞速度转动着,依然反应不过来。她不明的,李旦这是什么意思?
“求……求……太后登基?你是在说笑吗?”自古以来,哪有女子称帝的先例,李旦如此作为,实在是太窝囊了一些吧?假如太后登基之后,头一个除掉他们刘家呢?或是对李旦不利?又应该怎么办?
skbshge
第658章 调走了()
skbshge
第659章 恭谦让()
立冀王为太子……
拥冀王为帝……
还政于李唐……
女子岂可执政?牝鸡司晨……
她此时此刻与李旦的关系,实在太微妙。那个人是他的儿子,没错……她曾母凭子贵,为拥有这些子嗣而到自豪!可有时候,她又觉得,这些人绕到她的身边来,就像是催命符一般。阻挡着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一统江山!!有时候还会成为利箭,取下自己性命的嗜血之刀,令人防不胜防!武曌轻轻地阖上眼睛,扶着额头,挥了挥手。
这意思是不想见!
席风心里咯噔一下,她理解武曌的心情,可她对于李旦的处境,也心生恻隐。忍了忍,她依旧是劝道:“太后娘娘,奴婢看着冀王殿下似是带了不少的礼品。应该是专门为着探望太后娘娘而来,再说了,娘娘,外面下这样大的雨,不如……就请冀王殿下进来坐一坐吧?驱驱寒也是好的!”
探望?非年非节,也不是什么寿诞生辰,他为何带着礼品进宫?这到有些奇怪,窗外惊雷仿佛示威一般,一声盖过一声,天都怕要被捅破了。立在廊下,也不是个办法。
武曌眼神缩了缩,不耐的扬了扬手,轻叹,“让他进来吧!”
席风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捧上一鞠笑容来,行毕礼就欢喜地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李旦就带着人,亲手捧着礼盒,鱼贯而入。他恭恭敬敬的叩头行礼,口颂母后万安。
武曌眼皮都懒得抬,只不悦地问道:“你怎么来了?这大半夜的,可有何事?”
李旦听出她语气中的猜疑与不喜,只得又毕恭毕敬地叩头,声带式微,谨小哽咽道:“儿臣多日未见母后,着实思念得紧,今天收到妹妹李令月的来信,还大哭了一场……”
说到这里,李旦将手中的礼盒捧过头顶。席风不紧不慢地上前接了,平稳地呈到了太后的面前。
李旦低着头,抽抽噎噎地,涕泪交加,伤怀不已地继续哭诉道:“……妹妹她在长安,偶感风寒,身边又无依无靠。儿臣心急如焚,恨不能以身代之,替妹妹受这罪过。奈何山高路远,念切心焦,也没有什么办法!
只能是看着妹妹的来信,伤怀欲绝。母后,月儿年纪小,或有过错,也是出于一遍好心,你就原谅她吧?将她接回洛阳养病?
再者,妹妹也常常悔过痛哭,说是对母后和儿臣都思念得紧!母后,人心都是肉长的,妹妹她还那么小,万一……”
他说着,只哽咽不住,以袖子揩着眼泪。外人听着,却是我见生悲,兄慈生怜。
武曌的心情又复杂起来,她把李令月送往长安,有许多的原因。最重要的,却是不想让吐蕃国王难堪。虽说边境有强军镇守,可朝堂局势并不稳定。新君未定,万一边疆趁机作乱,到时候内忧外患,只恐怕有亡国之乱。
因此,以公主出家入观,不宜和亲为名去拒绝吐蕃的提亲,在道义上才算说得过去。吐蕃若是兴兵,也需三思而后行!
再者,那孩子耳软心活,善良有余,刚气不足,到有些像她的父亲。如此,老是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早晚有一天,恐会闹出大事。
李旦见她拿着信,只是陷入深思,也不答话,更不言语。他心里有些焦急,又有些惶恐……他可是答应过杜六叶的,要帮她将妹妹接回洛阳。他相信杜六叶一定会信守承诺,帮他度过难关的。
顿了顿,他又从宜修的手中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