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逍遥官夫 >

第12部分

逍遥官夫-第12部分

小说: 逍遥官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山峪建小学的时候由于他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读过一年半的高中)就被请来当了教书先生。虽说一直没有解决公办的身份问题,可也算是秋山峪小学的元老了。

    另一位老师是村里除了徐坤之外学历最高的,张校长的外甥女韩竹青,比徐坤小两岁,当年也是考上了古河一中的才女,可惜后来家里出了事只能辍学回家。村里就聘她当了代课老师。

    她负责一二三年级的语文课还有全校的音乐课也是她上。

    至于四五两个年级之前一直是张校长负责的。老校长是乡中学的前教导主任,后来得罪了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就被派到秋山峪来当了校长。现在这两个年级的课程就由萧遥接手了。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每天举行升旗仪式。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都做到爱国、爱家乡,而爱国和爱家乡首先就从爱护国旗开始。”萧遥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竟然是爱国教育课。

    这个小学从开始创建就一直是敷衍上级领导的,所以很多设施都不到位,萧遥到校后发现作为一个学校竟然连升级仪式都没有,原因很简单也很荒唐——没有旗杆。

    萧遥很自然的就把这事赖到了徐坤头上。作为一个党员,村里的领导干部,更重要的是他是萧遥的同学,所以为学校树一根旗杆就是他当仁不让的责任。

    萧遥的一番大道理直接说到了徐满堂的心坎里,作为一个老党员,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不管,之前没注意,那是大家都习惯了,也都没想到。

    可萧遥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大旗一扯起来,老支书立马把儿子训了一通:“老子是个老农民,这些大道理不晓得,你娃在学校和部队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怎么就没想到呢!赶紧去办!”

    徐坤算是被冤枉坏了,他是的确没在意,再说学校也不归他管,张校长之前也只是提过些翻修校舍和课桌椅的事情。他那次不是办得利索的。

    可这萧遥来了之后头一件事就是立旗杆,而且还把责任赖在他头上,他心里可是冤枉透了。可冤枉归冤枉,事情还是要办的,第二天一根五米多长的旗杆就立了起来。

    第一次升旗仪式简单而庄重,旗子是萧遥跑到乡里找江副乡长讨来的乡中学换下来的旧旗子,颜色都有些淡了。国歌伴奏则是萧遥和秦书怀两位老师清唱带领的。韩老师吹得洞箫是唯一的伴奏乐器。

    虽然仪式很简单,但是学生和老师们都非常认真。用韩老师的话来说:“萧大哥,这是秋山峪小学的学生们第一次有了国家的概念,那飘扬的国旗今天在我们心里升起来了。”

    韩竹青是徐坤老婆的远房表妹,所以萧遥就不准她喊什么校长。对秦怀书也是一样的要求,最多就是互相尊称老师。他可不想让这个校长的虚衔把两位同事挡在千里之外,这样今后的工作可不好做。

    小学的课程很简单,对于萧遥来说教这些山村孩子远比在县中学教那些县城里的大孩子要轻松得多了。

    乡村小学每天只上半天课,对于这些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来说,除了念书,家里的一些活计也是不能放下的。所以五六年级的学生下午都放课回家替家里干活。而这样一来萧遥也就有了修炼的时间了。

    丹坑从山上往下看就是一个深坑,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个深坑下面就是直通仲元洞的入口。而且这里出于一片原始森林之中,山坡很陡峭路也很难走,所以一般是不会有人来的。

    到秋山峪之后,萧遥也对徐满堂说过,他想利用业余时间在对秋山峪周边的山林做个调查,看看有没有可以致富的路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就不信守着这么一座山,秋山峪的乡亲们只能世世代代受穷。”

    按说这不是一个乡村小学校长该管的事情,不过徐满堂对这位有学问的大侄子是非常信任的,而且他也相信,萧遥应该是出于真心帮助秋山峪脱贫致富的。他听了萧遥的话一口就答应了,还指定徐坤陪着萧遥调查。

    可萧遥带着徐坤满山转悠,并不像调查的样子反而是游山玩水的成份居多。几天下来,徐坤也就没了心思,开始消极怠工了。

    按他的说法:“陪你小子爬山玩,还不如到乡上帮人修车修农机赚点钱来得实在呢!”

    徐坤的怠工萧遥是求之不得,即便徐满堂不信儿子的话,认为他是躲懒,萧遥反过来还帮他说话。

    “满堂叔,不用小坤陪我了,我一个大男人还能走丢了不成,我来秋山峪时间也不短了,路还是认得地。”

    没了徐坤的贴身保护,萧遥就自在多了。他做了些准备之后在丹坑那里布置了一个很隐蔽结实的下坑绳梯。

    再次回到仲元洞府,看到那熟悉的石室,萧遥不禁想到了回京之后一直没了消息的楚妤。

    她还好吗?

    洞中两人在一起度过的那短暂而令人回味的时光,还有她临别是那蜻蜓点水般的轻吻……两人的地位相差确实是非常悬殊,而要得到她家庭的认可和这可人儿携手百年,在目前看来是那么不现实,难道那终究是南柯一梦吗?

    萧遥摇了摇头,有些落寞地自语道:“做梦就做梦吧,前世还不是梦了她二十多年。现在好坏她还活着。”

    修炼必须静心,而那张秋仲元留下的白玉榻就是能够安心宁神辅助修炼的宝物。这张天山寒玉制成的床榻,其寒无比,而这寒气能镇压住人心中的各种欲念。

    趺坐上去没多久,萧遥就淡忘了那种刻骨的相思,进入了修炼入定返虚的状态。

    这五行炼真决,以五行为名,徇得是炼真之法。炼真之法共四层境界,第一层“目识境”以耳目为眼,观天闻地,炼成后耳聪目明,目可透视,耳可远闻。

    不过这目识境共五阶,分别为金目、木目、水目、火目、土目,即五行。所谓五行就是指天地间五个大类的物质介质。这目识境最主要的就是以这五种介质为媒介透视远闻之法。

    萧遥靠着与楚妤阴阳双修以及地乳真露庞大仙元的辅助已经一举炼成了三阶,也就是说他现在已经可以透过金、木、水三种介质透视和远闻了。

    他发现阴阳鱼龙时就透过了水和木两种介质。至于阴阳鱼龙外边包含的泥土,那属于第五阶土目的层次。他现在还无法透视泥土和石块等物,不过那泥土中包含着苔藓矿砂等金、木之物所以还是能够看透的。

    现在他要修习的是火目,前次对这一阶他也做过些努力,就只差一点点就要突破了。不过这火目修炼起来需要一种宝物的辅助。

    他今天回到仲元洞府就是寻找秋仲元记载的他老人家曾经收藏过的一件宝贝。

    玄火晶珠。

    这是一种由地心火山爆发之后包裹在火山岩中的结晶体。寻常的玄火晶呈六棱体晶状物,类似水晶,红色透明。按照现在的化学元素分析是一种含锰的方解石晶体。

    不过这种玄火晶珠不同,它被火山岩石包裹其中,天然呈珠状体,完全透明,无杂质呈鲜红色。

    按照秋仲元的记载是他得自昆仑山的一件宝物。不过萧遥在洞中找了半天也没发现这件宝物。

    难道秋仲元这老家伙羽化升仙时带走了?

第21章 乾坤玉简() 
按照萧遥在《法天宝鉴》中得来的讯息。秋仲元自修真之后,为了能够增进修真的速度曾经寻遍天下,得到了许多天地灵物。

    他也曾按照五行炼真录中所载的炼器之法炼制了许多法宝器物,可这些东西在这仲元洞府之中却一无所见。

    这个石室就这么大点地方,而且当初萧遥灵目观天的时候也没发现这仲元洞还有其他藏宝的地方。这石室之内除了这张白玉榻就是一些日常器物而已,那里又什么藏宝呢?

    《法天宝鉴》是秋仲元自己的记录应该不可能有欺言妄语,那么这些藏宝又去了哪里了呢?难道在萧遥之前还有谁进来过?可即便是有人进来发现了秋仲元的宝藏,那么这些白玉榻和地乳真露这么珍贵的东西又怎么不带走呢?

    萧遥百思不得其解,可如果找不到这玄火晶珠,那么火眼就无法炼成,修真之路就等于到此为止了。萧遥有些不甘心啊!

    想着想着,萧遥就躺在白玉榻上睡着了。

    梦中。

    当初记载着法天宝鉴的那个玉瞳简在萧遥的脖子上散发出一层弥蒙的光芒,萧遥的意识再次进入了这个意识空间。当初他的意识能够与这玉瞳简产生沟通获得《法天宝鉴》,所以他就把这宝贝当做护身玉牌挂在了胸前。

    他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除了是秋仲元记载法天宝鉴的传承之外,还有别的妙用。

    恍惚间,萧遥的意识在玉简的空间中迷路了,这里全是雾蒙蒙的一片。

    “这里是什么地方?”萧遥有些糊涂了。他记得自己是睡着了,难道是在梦中?

    就在他转得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两个金色的大字——

    “乾坤!”

    金光越来越盛,这金色的光芒驱散了迷雾,一座古朴的建筑渐渐地显露了出来。

    萧遥也顾不得惊讶了,赶紧走了过去。

    大殿的门敞开着。

    雕梁画栋,奇光异彩这些都不能吸引到萧遥的目光注意。他的目光死死地盯在那一排排木架子上。

    “幽冥镜”、“还魂丹”、“量天尺”……“玄火晶珠!”

    原来这就是秋仲元的藏宝啊!

    可这个大殿又是从何而来呢?

    萧遥现在是一肚子的疑问。不过他的疑问很快就在大殿正中的一块石碑上找到了答案。

    乾坤法诀碑!

    “夫乾坤者,天地也。参天地造化,师法自然。悟道问天,偶得乾坤秘法,记录于此,是为乾坤玉简法诀总纲……”

    原来当初得到《法天宝鉴》传承的那枚玉瞳简并不只是和《五行炼真录》传承玉简一样的神识讯息载体,它还是一件秋仲元炼制的法宝,名为“乾坤玉简”。

    这乾坤玉简以乾坤法诀作为操控之术,暗藏在这玉简中的竟然是一个储物空间。看这大殿的空间怕不小于数千平米。这简直就是一个随身的超级仓库啊!

    这乾坤秘法其实古以有之,传说中的“乾坤图”“壶中天地”等等皆是。

    其实按照现代的科学解释就是开辟了一个异度三维空间。这个三维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之间存在某个虫洞链接,而这个链接的入口被这些修真者炼制成了某种物品。这是萧遥对于乾坤秘法的认知。

    不过这开辟异度三维空间的方法就目前的科技而言还存在幻想阶段,没想到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就被这些修真者发现了。看来真不能小看古人,说不定他们就是古代的科学家呢!

    仔细的检视了一下这仲元宝藏的藏品,每一件宝贝旁边秋仲元都有详细的记载,记载这这件宝贝的功用还有得自何处等等讯息。

    在架子上他还发现了一本相当于秋仲元日记的东西。

    《法天实录》

    秋轩字仲元,道号法天子。生于秦末,故楚国郢都人。三十三岁得邹衍传人慧公陶传法。汉初时曾往长安传道,得帝诏,廷见。帝不信,以五十金礼送,弃之。仲元遂出世寻仙居洞天独修……

    这本法天实录中完整的记载着秋仲元的身份来历,还有当初遍访天下寻找修炼之所的经历。不过当看到后面的时候,萧遥愤怒地骂了声:“这老杂毛的牛鼻子老道!尽然如此自私!”

    原来这书中记载这秋仲元寻到秋山之后在仲元洞隐修,为了能够得到汇聚的地乳真露,竟然偷偷将秋山的地理气脉走向做了改变。

    难怪这秋山峪偌大山谷中有平整的可耕地上千亩,可偏偏亩产极低,秋山峪的百姓时代在此耕种连口粮都只够勉强维持。

    而且在整个秋山方圆数百里的范围之内,草木茂盛,山民们对自然植被保护的也很好,按理说山里应该有丰富的野生草药、山货、动物等等各种资源,可这些东西都非常稀少。

    可以说从秋仲元在这里修炼开始整个秋山其实根本就成了一个荒芜之地,除了那些树木野草,根本长不了什么可以供村民们致富的资源。

    历朝历代以来淳朴的山民对林木也只是仅取生活之必须,滥砍滥伐的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在大炼钢铁的年代,乡里面组织人进山砍伐都被彪悍的村民赶了出去。

    村民们一直以为靠他们的辛勤劳动一定能够发家致富改变这落后面貌,可谁又知道他们的幸福早在数千年前就被秋仲元这老鬼偷走了。

    萧遥前些日子在徐坤的陪同下走遍了秋山的各处,其实并不是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