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 >

第74部分

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第74部分

小说: 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最难受的还是二国,二国打小也没生过什么病,更别提喝中药了。

    现在却要把中药当水喝,二国有时候喝得都想吐。

    只是不喝又不行,这可是给他治病的。

    在家的时候,二国心里难受也不能说出来。

    他母亲老陶在发生那么多事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模样,话也少了很多,也不像之前那样喜欢跟人聊天了。

    她甚至还说要信佛吃素,帮小儿子积德。

    至于二国的父亲老冯,每天照顾龙鱼已经很累了,还要天天给他熬药,帮他准备一日三餐,还要注意营养。同时,也要照顾孩子气的大国。这样一来,父亲实在很累。二国也就不想再给父亲找麻烦了。

    所以大多数时候,药再苦他也会直接往肚子里吞。

    倒是苏秀秀细心又体贴,她知道二国喝中药不好受。就从老马家杂货铺拿来了不少话梅,陈皮,杏干之类的小零嘴儿给二国送过来了。

    二国一开始还顾及自己男子汉的形象,就说他才不吃这些小姑娘吃的零嘴儿呢。

    可苏秀秀却直接把那口袋零食都丢在二国怀里,嘴里淡淡地说道,“吃中药太苦了,含一两个甜甜嘴儿,又没人说你不够爷们儿。”

    这话一下就戳在二国心坎里去了。二国原本想着就算他的病治不好了,永远都只有这么高。可他心里却仍是个巨人。再怎么样,也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小爷们儿。

    自可惜自从上次在小公园里,苏秀秀在他面前摘下温柔善良的面具之后,说话办事儿都随意了许多。

    甚至,动不动就戳二国两句。偏偏苏秀秀说的那些歪理二国想反驳都反驳不了。

    二国每次被苏秀秀弄得没办法,就想起那句惟小人和女子难养也。

    在没查出他有这病之前,二国只觉得跟苏秀秀这小妖怪相处还真累。

    查出这病之后,秀秀对他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开始用这种类似跟他吵嘴似的方式一直在安慰他。

    二国觉得苏秀秀并没有同情他,一直在维护他的尊严,哪怕他即将变成小矮子了。

    除此之外,苏秀秀总是能发现二国的不安和不方便之处。总是默默地帮助他,关心他。

    就算他母亲做出了那么多对不起容家的事,可容五爷和秀秀对他们家的关心却从未改变过。这让二国感到很温暖。

    不得不说,在和苏秀秀的吵闹嬉笑中,二国也慢慢放松了下来。

    秀秀动不动就说,二国财运加身,将来注定会成为一个富豪。开玩笑时,偶然间也曾说过,二国将来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二国后来也就觉得,自己这病也不算什么特别大的事儿。就算自己长不高,将来也可以踩着高个子走上去,不是么?

    到了后来,二国虽然想歪了,又变得有些偏激。可他的心态反倒挺好的。

    平日里,该吃药吃药该去看病就去看病。甚至还养出了吃小零嘴的小习惯。

    老冯看见小儿子这么想得开,压力也变得小了不少。至于儿子的病能不能治好,一切就看上天注定吧!

    每隔半个月左右,二国就得去看一次老中医,到时候还要号脉,再根据脉象调整药方。

    有时候,是老冯陪着儿子去看病;有时候是容五爷陪着侄子去看病;还有什么时候,大人们都很忙,家里那些龙鱼,需要特别小心照顾的时候,老冯也走不开,容五爷也有别的事情。

    苏秀秀干脆就陪着二国去看病了。

    自从上,次闹出偷鱼那事儿之后,老冯就特别信服苏秀秀。他甚至觉得要论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能力,他都不如苏秀秀精明。

    所以,苏秀秀要陪二国去看病,老冯自然也能放得下心来。

    就这样,秀秀陪着二国坐着公共汽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看病。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倒也还算自在。

    二国从小就要照顾大国,还要帮着父亲照顾母亲。他从未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小孩子看待。

    偏偏到了苏秀秀这边儿,他倒成了被照顾被迁就的那个。

    二国慢慢地就觉得,其实有个苏秀秀这样的姐姐,似乎也是一件挺不错的事。

    虽然苏秀秀这人神神叨叨,是个小神棍,还非说她会看相。二国虽然不信鬼神,可既然苏秀秀一直说将来他能发财,他能成功。二国也想做个成功的人了。

    虽然喝了半个月的药,可二国的病暂时还是那样子,短时间内,医生也说不出是好是坏,只能持续喝中药。

    很快,一月份就要过去了,1987年的春节即将到来。

    苏秀秀织的围巾,紧赶慢赶总算完成了。

    藏蓝色的围巾又长又暖和,苏秀秀打包之后,在一月下旬寄了出去。

    她只希望这条围巾能尽快送到松哥的手里,也算是一件春节礼物。

    与此同时,孟庭松也给苏秀秀寄来了一封信,信里不止写了他的生活,还夹了一张他自己画的素描自画像。

    孟庭松这样的人,除了小学中学上过美术课,并没学过太多美术基础,完全可以算是从头学起。

    他也很虚心地向战友请教怎么画素描画。为此还被战友们给嘲笑了。

    大家都说,孟庭松肯定是为了给小媳妇寄信,才想学画画的。

    没想到这次孟庭松虽然脸红,却没有反驳。

    一时间,那帮战友们不禁大吃一惊。

    有人就凑过去问道:“怎么着松哥,你也就休假回了家一趟,该不会你们家里就把你和小媳妇的婚事给订下了吧?”

    孟庭松一听这话,脸就更红了。他虽然故作严肃地说道:“这八字还没一撇呢,你们可别胡乱说话。”

    偏偏他越是这样一本正经地反驳,那些人就越觉得他心中有鬼。

    反正不管怎么样,战友们是认定每周都给孟庭松写信的那个姑娘,就是孟庭松的小媳妇。孟庭松百口莫辩,最后索性也就不跟他们掰扯了。

    事实上,他听别人起哄说秀秀是他的小媳妇,心里其实还挺高兴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位多才多艺的战友也很乐意教孟庭松画素描。

    只是出人意料的是,孟庭松虽然自称没学过素描基础,可他的手很准,力道也足,眼力也好,画出的东西与实物十分相象。

    那位会画画的战友,拿起孟庭松画的素描画,细细一端详,不禁啧啧称奇。

    “想不到你还有这么好的画功。该不会你就是那种天生会画画的人才吧?”

    孟庭松连忙拍着他的手说道:“什么呀,我是学过食雕,把豆腐雕出型来,那才算是基本功。我打小就会用萝卜刻小动物了。这都是我爸教我的。”

    听了这话,战友们不禁吓了一跳。

    “越说越奇怪了,你爸哪里像厨子了?又会武,又会雕刻的,你们家人也太厉害了吧?”

    孟庭松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真正顶级大厨,才不是他们想象中在厨房里颠个锅炒个菜,就完了呢。

    像他父亲除了做菜以外,也会写书法,还喜欢吹横笛。

    他父亲虽然长得又高又壮,看起来像个莽汉,可实际上,他做起菜来却十分细腻。做出的菜品也很考究。

    又有人就提醒孟庭松。“既然你会雕刻,为什么不雕个东西给你家小媳妇寄回去呢?”

    孟庭松却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练习素描。

    苏秀秀是把那份情谊和思念编织在围巾里寄给孟庭松。

    孟庭松则是把临别时那份恋恋不舍,画在了素描里,寄给苏秀秀。

    苏秀秀拿到那张素描画一看,上面是个五官十分像孟庭松的战士,挺胸抬头,迈着正步向前走。

    一时间,她看着这画,就仿佛真的看见了松哥一般。

    虽然这幅画没有之前那张素描画得好,可苏秀秀却更喜欢这张画。因为这里面,有松哥想让她看到的生活。

    拿到画之后,苏秀秀一连高兴了好几天。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最好的春节礼物了。

    随着月末的到来,马家也好,容家也好,冯家也好,孟家也好,都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

    冯家这边自然还是要给儿子治病,也要继续养龙鱼。

    去年过春节的时候,老陶跟老冯大吵一架。最后还是大国和二国两个儿子,陪着她风风光光地回了趟老家。把所有亲戚都走了一遍,也花了不少的钱。那些亲戚来回访,不过是提上两斤土鸡蛋。

    最后放在家里,也吃不完,都长毛了,也就扔了。

    今年,老陶看穿了亲戚们的嘴脸,自然也不敢提回家过年的事了。再加上,她也担心二国的病,也没什么心思过年。

    最后,还是老冯父子三人准备了年夜饭。

    另一边,一年到头,容家和孟家又要为春节庙会做准备了。

    今年,因为老马家有了杂货铺,还准备过完春节就开分店。一时间,老马还有一堆子事儿要忙。他准备在正月十五之前,把新铺子给整理好了。

    所以,老马就提前就跟容五爷打了招呼,今年就不准备在去庙会上摆摊了。

    不过如果五爷那边要是需要人手帮忙。老马就打算让惠兰带着小马驹在家,顺便整理铺子,他自己过来帮忙就是了。

    只是分钱的时候,就别算他那份了。

    老马这么豪爽,又仗义。

    容五爷自然是拒绝了他的一番好意。就让老马回去继续准备开分店的事了。

    去年,容五爷一定要拉老马,只是希望他从那个圈子慢慢退下来。

    既然今年老马有了正事做,不再去倒腾票子了,容五爷也就不再替他多操心了。可春节庙会的买卖,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一月初的时候,容五爷一早就申请好了一个位置比较合适的大摊位。只等着老孟家两口子过来,再准备一些传统吃食,就打算趁着春节七天假期,再赚上一大笔。

    容五爷虽然不靠这笔钱过活,却打心底愿意跟老孟这个老兄弟合伙做买卖。这也不光只是买卖,倒像是找了个机会,两家人就一起过春节了。

    特别是今年还有了孟庭松和苏秀秀两人的事,孟洪明和寇婉茹早就跟容五爷打了招呼,说是今年要多来住几天。

    容五爷自然是求之不得。

    另一边,因为老许跟家里闹翻了,怕被前夫和大女儿找着,再过来容家捣乱。所以,春节期间老许也不准备回家了。

    她倒是提前去自己兄弟家,看了看小女儿,又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生活费。

    老许的弟弟一向跟他感情不错,就跟老许说了。

    “那老头带着大丫头来过我家,可我也不知道你在哪儿。他们把我家搜个遍,没找到你也就回家去了。大丫头还发了很大的脾气,说你这个当妈的连她这个闺女都不要了,以后也别想再回家了。

    后来,我又问他们带不带二丫走,他们说先放我这儿了。”

    老许听了弟弟这番话,又生了一肚子气。

    她心想大闺女简直跟那老不死就是一个德性,她既然不想认她这个当妈的,那正好她也不认那个白眼狼大闺女就完了。

    万幸的是她的小闺女既懂事又听话。

    老许来之前,拜托苏秀秀,帮着买了些合适小女孩用的东西。

    苏秀秀正好在跟老马做杂货铺买卖,也接触了这些货物,就挑好的拿了一些给老许,还按照批发算的价钱。

    老许的小闺女一看这些礼物就喜欢的不行。

    老许又告诫她:“以后别人要问,你就说这些都是你舅舅给买的,知道么?”

    小闺女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大概是受到了舅舅的影响。这姑娘虽然年纪小,却明辨是非,知道父亲对母亲做了特别差劲儿的事。

    她牢牢地记着,当初是爸爸把她们给赶出来了。所以,现在妈妈也不能回去了。

    这次见面,小女儿体贴地拉着老许的手说。

    “妈,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等我毕业了,我赚钱养活你。你别跟我爸回去受委屈了。”

    老许听了这话,哭得泪流满面。她心里想着,好赖这个小闺女没白养,不然这辈子她还有什么呀?

    可她到底也不方便,在兄弟家里久留。

    当天,老许就回到容家,继续努力工作赚钱去了。

    苏秀秀可是提前跟她打好招呼了。说是春节这几天要给她双倍工资,还要给她发奖金。

    老许也知道苏秀秀这个姑娘各个方面哪都好,可就是手松,存不住钱。

    老许这人厚道,为了这事还特意找容五爷说了。

    她不要红包和奖金什么的。容家在她有难的时候,肯收留她,平时给的工资也不少。何况她春节本来就没地方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