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道风云录 >

第185部分

天道风云录-第185部分

小说: 天道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并且此人对多数的杂学也都是精通,是回答自己问题的最好人选,所以陈子瑞见了这柳云子之后,自然没有失之交臂的道理。

    柳云子也是刚刚坐定之后,这陈子瑞就急哄哄的把问题提了出来:“晚辈陈子瑞,想请教柳真人,众所周知,这阵法与易经相连甚广,弟子想请教柳真人关于三易的问题,还请柳真人赐教!”

    柳云子现在已经看清了来者是陈子瑞,又见他急哄哄上台,心中一乐,笑着说道:“易经有三易,一连山,二归藏,三周易,之所以有三种易经,是因为这三者分别含了天地人三种道理,连山易指的是天之象,归藏易指的是地之形,周易指的是人之性,虽然是三易,实际是一易而已,有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是用来揭示天地大道的,易内有象数,象数自有理,这就是易!”

    陈子瑞听后,似有所悟,但还是不明就里,于是又说道:“弟子愚钝,还请柳真人明示!”

    柳云子又是一笑,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错之有,连山指的是天,指上下两卦为平等对待的关系,彼此皆为体用,归藏易是地法天的学问,上为体,下为用,周易为人法地的学问,下为体上为用,天下的道理都出不这三者,古人之所以立卦,就是为了说明文字不能表达的意思,一阴一阳之间,则天地大道尽显。卦象的深奥永远高于文字和语言,所以学道之人不可不知易!”

    陈子瑞听后,感觉豁然开朗,又问道:“那请教柳真人,那又如何学易呢?”

    柳真人见陈子瑞问个没停,也不以为意,还是说道:“学易和学别的东西一样,陈子瑞,我问你,你会看花吗?你会看水吗?”

    “柳真人,你这是何意,看花看水谁人不会?弟子不懂?请柳真人赐教!”

    “哈哈,看花看水自然谁都懂,但是我是说人人都看不懂得花,也看不懂水。万物有阴阳,也就有共融,只有当你看水看花之时,也能感觉到花和水也正在看你,这时候你才明白什么是看花看水,你也才明白了今日我所说,佛说不可说,道也尽在心悟,我也只能说到此处,你且回头仔细思悟!”

    陈子瑞见这柳真人都开始往下撵人了,老脸一红,却是又说道:“柳真人,弟子一共有两次提问的机会,所以还请柳真人见谅!”

    台下众人见状,真是啼笑皆非,别人提问的时候,也都是提一个问题,然后就直接下台了,可是从来也没过陈子瑞这样的,上去之后,他居然还喋喋不休,好几个问题都提出来之后,他自己居然还认为只是一个问题,这装糊涂的本事也算是相当的不差了。

    不过,这柳云子却是感觉无妨,他反而是觉得这陈子瑞能专一到一个人身上,也算有番见的,于是柳云子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小道友请问就是!”

    陈子瑞素来脸皮厚,在上来之前他更是早就有所准备,于是问道:“圣人说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请问柳前辈这是何义,弟子愚钝,所以特来请教!”

    柳真人听了这个问题之后,连连点头,长叹之声,然后说道:“世人总是误解圣人之言,这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世人的确理解的偏差了很多,这句话指的就是仁义道德是相对的,对君子要君子,对小人要小人,后世之人不理解他的意思,所以这才误会了。而有些强盗假借了仁义来做恶的事情,他们这些大盗口中所说的虽然是圣人之言,但是他们也根本就是把这些当成了借口而已,他们自己也并不遵从圣人之行,这些人也终归都成了历史的罪人,所以这里所说的圣人不死,指的是恶人内心有一个假圣人,然后恶人在外面装模作样,装成圣人的大盗就永远不会停止。但是真正的圣人却是百无禁忌,也从来不会装成圣人。“

    陈子瑞连连点头,又说道:“原来这句话是说那些伪君子的,柳前厚黑,是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与百姓为刍狗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柳真人听罢,微微一笑,说道:“小道友有此一说,你又是如何理解的,说来无妨!”

    陈子瑞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多谢柳真人,我觉得因为天地对任何事情都是一视同仁,所以都看习惯了世间的变化和悲凉,圣人才有此一说,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指的都是一视同仁,因为对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是相同的,所以才说不仁,不仁才是大仁,因为对世界之事,一事同仁,也就是要告诉世人,自己也才是自己的主宰,今天你自己的行为决定了自己明天的结果。人也永远不可被外在所迷惑,同样也可以说,天地圣人不会对任何有所偏爱,也不会对任何人有所厌恶,弟子如此理解可对,请柳前辈赐教!”

    柳真人听罢之后,却是不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惟有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人才不算犯戒,学道如挖井,今天挖一口,没出水,明天又挖一口,还没出水,就算挖上一百口井,也不可能挖出水来,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说完之后,这柳真人大笑了三声!”

    陈子瑞见柳真人高兴,所以就算是自己的两个虽然问题早就问完了,还是说道:“柳前辈,那修道之人,为何要学神通道术,这法术神通,与凡间之兵戈也是极为类似,学了神通法术,那不是就更容易让自己迷惑了吗?”

    柳真人也是现在高兴,听了陈子瑞所说之后,说道:“武字的写法,就是止戈二字,也就是为了停止争斗,以战止战才是战的根本。所以神通来阻止战乱这才是神通的真正含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如此方能走上正途,而多少人用武却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为了得到,为了占有,这就大错特错了,还有人说过,成功要趁早,这就更是荒唐了,他们所说的成功只是为了自己肉身的享受而已,而天下的事物从来都是,花开先者榭独早,早秀不如晚成。多数的圣人,基本上也都是大器而晚成的,早秀之人却是多数易夭。”

    说完这些之后,柳真人还意犹未尽,又继续说道:“你刚才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天地由于仁爱生了万物和人,那为什么又让他们多灾多难呢,这不是天地自找麻烦吗,所以天地不能仁,也不能不仁,只是静看天下万物的生死,而人的富贵则有自己造成,有道是天道即是人心,人心即是天道!”

    多帮着推荐一下呀,谢谢大家!

    (本章完)

第223章 八门论道(四)() 
见陈子瑞老不下台,台下众人早就有意见了,于是下面都乱哄哄一片了。

    但是陈子瑞素来脸皮厚,见柳真人也不撵自己了,他更不下台了,反而是继续问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性和道是什么关系,请柳真人明示!”

    说来这柳云子也是怪了,居然和陈子瑞聊个没完没了,听了陈子瑞所问之后,继续说道:“佛家说一切众生皆是佛,与这天命之谓性是一样的,指的是人人都能见本性,人人都能得道成佛,但是因为人身的情况不同,所以见性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人生在世,就要无为而无不为,无欲而无不欲!这才是根本!”

    陈子瑞这一次听的更加糊涂,问道:“有了善,就有了恶,有了正就有了邪,有了得就有失,有了欲就有了无欲,这些东西根本都不能同时存在,人又如何能把握好呢?”

    “哈哈,善恶皆由心,万事皆在中,你只要找到了万物的中心所在,那你也就知道了路的走法了。我听说凡间有一本书叫中庸,讲的也是颇有道理,中庸就是内外平衡,也就是阴阳平衡,就是不偏不倚。这善恶不都是由你心而发吗,何谓善,何谓恶,你只要对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不离开自己的本心,你就不会有偏差。比如一条狗来咬你,你不会和它讲道理吗,你只会直接把它撵走,这就是中,同样当你见到能救之人而不救,这就是你的邪,当好则好,当坏则坏,对君子你就要比他更君子,对小人你就要比他更小人,成功的时候不要过份的兴奋,倒霉的时候也是无所谓,如果人到了这个境界,人生还有何事能缠住你,我们修道之人,因为不了解心性,所以就迷失了自我!”

    陈子瑞听的是连连点头,这一次听完之后只是低头沉思,仔细回味着柳云子所说,可是他是入迷了,却是听到那柳云子远远说道:“天下大事三杯酒,古往今来一局棋。何必执著,何必自惹烦恼。”

    此时陈子瑞猛然感觉这声音怎么这么远呀,于是忙抬头看那高台,只见上面空无一人,原来柳云子早就离开了。而台下那些本来想找柳云子提问之人,现在更是对陈子瑞恶言相加,陈子瑞老脸更红了,知道此时自己犯了众怒,只得灰溜溜走了回来。

    陈子瑞来到自己的坐处之后,却是见自己的座位的旁边居然全部空了下来,几个师兄弟都是挤在其余的几张椅子上,而自己的那一把椅子摆在正中间,旁边那可是宽敞的很呀。

    陈子瑞见状,也是颇为尴尬,他知道众师兄弟也都是怕被自己被连累,这是要与他划清界限。

    而远处的赵梦琪则更是恨恨的说道:“陈师弟,你还真厉害呀,你居然一直把灵机圣人都给问跑了,真是让师姐我刮目相看呀!”

    陈子瑞自然能听得出来,这是赵梦琪讥讽自己只管自己,却是丢了流云派的脸面,但是他当时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才会如此。再者说了,陈子瑞才不会在意这种虚假的面子呢?所以听了赵梦琪的话之后嘿嘿一笑,不过此时却是也不敢正面回答。

    旁边的牛大壮别看是个粗人,但是此时也觉得陈子瑞的作法也是太过了些,于是也说道:“陈师兄,你这次也太过份了,居然在台上问了个没完没了,你知道多少人等着柳真人上台提问呢,结果柳真人居然只回答了你一个人的问题,你现在已经犯了众怒了!”

    除了牛大壮之外,多数的师兄弟脸上都是觉得颇不自然。但是东方福,顾寒秋,朱明辰等几人却是不以为意,也都只是轻轻一笑,反而觉得陈子瑞所为,并不为过。但是,现在他们都在人群之中,却也不敢为陈子瑞做什么辩解,而陈子瑞自己也有自知之名,他却是大咧咧的坐了下来,然后继续听道。

    而旁边的其它宗门的修士,散修还继续对他指手划脚,但是陈子瑞是理也不理,只是静静听着高台上的讲道。

    有了求道之处,岂有放岂的道理,这普通人又如何能理解陈子瑞的想法呢。

    在何思圣与那徐姓中年修士见柳云子讲完道之后,两人也开始了一番交谈。

    徐姓中年修士首先说道:“这柳前辈在薄州被称为灵机圣人,他的一番讲道,果然是不凡!”

    何思圣现在也感觉有所收获,忙说道:“正是如此,这柳前辈学究天人一般,今天我才知道传言不虚!”

    “何道友,在我看来,人人皆有私心,那自然私心可以无限放大,所以很多人虽然只是为了自己享受,可是他们也是成功了,虽然这些人人数很少,但是也不乏其人!”徐姓修士说完之后,却是静静的等着何思圣的回答。

    何思圣听完之后,心里一突,这徐姓修士一语说出了人性之中最罪恶的东西,但也的确如他所说,很多人因为求私而成功,并且这徐姓修士说的也对,人人都有私心,所以何思圣想了一想才说道:“虽然人人都有私心,但是人人也皆有公心,如果只有私心而无公心,天下早就变了!”

    徐姓修士听罢之后,一笑,说道:“可是现在人的私心却远远大于公心,看来这天地真的要变了,不过天地变化之后,很有可能是私心胜公心!”

    何思圣听了之后,说道:“人毕竟还有亲情的公心可以维持,比如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毕竟还是公心为主,所以虽然世间有变,但是世人未必就不能渡过?”

    徐姓修士不以为然,说道:“如果私心之人装成公心之人来做事情,就像上面柳真人说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如果强盗都装成了圣人,都披上了善良的外行,但行的全是私心,行的全是害人的恶道,那何道友可有办法解决?“

    何思圣听了之后,无言以对。

    这二十一天的讲道,虽然听着时间不短,但是陈子瑞众人却是谁都还没听够。二十一天之后,当玉真仙人宣布八门论道完毕之后,陈子瑞众人都还在抱怨这讲道的时间太短。但是他们也没办法,毕竟现在讲道都讲完了,他们这些人也只得回去休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