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神偷天下 >

第90部分

神偷天下-第90部分

小说: 神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去,马文升却谢绝了。马文升原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有勇有谋,得旨后立即驰赴辽东,宣告皇帝敕令,抚慰外族,伏当加对马文升十分服气,便偃鼓息兵而去。

    事情平定之后,汪直心中仍愤愤不平,暗想:“马文升能办到的事情,难道我汪直办不到?”便又去向皇帝请求,得到皇帝的允可之后,便带着楚瀚等手下也去了辽东一趟,再次下令招抚。

    马文升看在眼中,觉得这汪直的作为实在幼稚可笑至极,便将平抚边乱的功劳都让给了汪直。汪直见他还懂得礼让,便暂时放过了他,但心中对此人不免颇为忌恨。马文升原本只是想息事宁人,懒得去争功,没想到成化皇帝信以为真,还道汪直真的懂得兵法,对他愈来愈信任倚重。

    不久之后,辽东边境又传来纷争。汪直这回终于说服了皇帝,派他到辽东巡边。往年汪直出门办事,都得乔装改扮,暗中探访,一点儿风头也不能出。这回却是堂堂正正奉御旨巡边,如同钦差大臣,汪直兴奋得好似发现了满树桃子的猴子,跳上跳下,命令手下替自己准备军服战马,好似大元帅要出征一般,意气风发。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召了一批锦衣卫同行,楚瀚当然也在其中。这时百里缎身子已恢复了许多,情况稳定,楚瀚较为放心,便跟随汪直同去。

    于是汪直便率领了数十锦衣卫,出发巡边。一行人日驰数百里,沿途御史、主事等官听说汪直来了,无不出城敬候恭迎,执礼惟谨,连皇帝出巡都未必有他的威风。汪直趾高气扬,迎迓的官员中有谁敢露出一丝不恭敬,他立即命手下上前将那官员痛打一顿,毫不手软。一行人还未到边疆,边都的御史老早听到了他的威名,几百里外就开始铺设迎接的阵仗,珠宝珍馐等种种贡品摆放得琳琅满目,各级官员穿着戎服,牵着军马,跪在道旁迎接。汪直见了这等阵仗,大为满意,顾盼自得,一时忘了自己是个地位卑下的太监,还道自己真是个战功彪炳的大将军。

    其中有个巡抚叫秦纮的,不买汪直的面子,向皇帝密奏,说汪直巡边扰民;不料成化皇帝对这密奏看也不看,便将之扔在一旁。这件事情却让汪直在宫中的眼线知道了,立即传话给汪直。汪直派手下锦衣卫将秦纮从官邸拖出来,当众狠狠鞭打一顿,从此再没有大小官员敢向皇帝密禀半句汪直的坏话。

    一行人一路嚣张收贿,吃喝玩乐,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辽东。巡抚辽东的右副都御史陈钺是汪直的亲信,最懂得如何讨好汪直。他身着官服,率领大小官员来到郊外,亲自趴在泥地上迎接汪直。迎接处摆满了各种山珍海味,佳肴美馔,都是汪直素来最喜欢的。陈钺明白汪直的心理,不但奉上各种金银珠宝给汪直本人,汪直身边的每个锦衣卫和手下都送了一份厚重的礼品。汪直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如此风光过,只乐得合不拢嘴,不断对楚瀚称赞边疆军纪多么严谨,陈钺这人多么忠心能干。

    楚瀚一路上极少说话,冷眼旁观,他知道汪直已被巡边这件事冲昏了头,心中暗暗担忧。他与汪直相处日久,知他绝对不肯听逆耳忠言,便闭嘴不语,只尽量在暗中照顾那些因汪直暴虐而遭殃的人。

    也是凑巧,汪直的老对头兵部侍郎马文升正抚谕辽东。汪直召马文升来见,马文升自恃武功,对汪直既不跪拜,也不奉上任何礼金,坐下来后,便正经八百地谈论起辽东的情势。汪直见他毫不曲迎谄媚,心头已经有气,强自忍住,说道:“巡抚陈钺陈大人认真能干,想来已将边疆事务处理得甚是完善。”

    马文升“嘿”了一声,说道:“陈钺陈大人在摆设筵席之上,确实认真;在搜刮民财之上,也确实能干。除此之外,陈大人对辽东形势可说是一无所知,所作所为可说是一塌糊涂。”

    汪直听他对自己的亲信如此轻视贬抑,勃然大怒,当场便摔了茶杯,起身拂袖而去。

    陈钺与马文升素来交恶,便在一旁扇风点火,劝汪直一定要告倒了马文升。汪直对楚瀚道:“你立即给我找出这马文升的弱点,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番!”

    楚瀚心中对马文升十分敬重,听汪直这么说,不禁好生为难,几番思索之后,别无他策,只好硬着头皮,私下去找马文升。他见到马文升,便请他遣退左右,向他拜下。

    马文升见他如此,一时摸不着头脑,连忙扶起了他,问道:“汪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汪公公派你来,只怕不是让你来对我下拜吧?”

    楚瀚道:“下官敬仰马大人的文功武绩,原本来到辽东,一心想拜见大人,盼能向大人请教。但是下官惭愧,不得不遵从汪公公指令,要找个理由将马大人告倒了。”

    马文升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汪直恨我已久,终于要对我下手了吗?汪大人,你是来警告我的吗?”

    楚瀚道:“不敢。下官是想跟马大人商量,去皇上那儿告您个什么罪状,造成的伤害最小,罪刑不致太重,让您日后还有机会再被起用。”

    马文升心中大奇,寻思:“京城中的朋友都说汪直奸险狡诈,但是他的义子却是个有良心之人,可以信任;如今这汪一贵自己跑来找我,意思甚诚,看来传言当真不假!”当下说道:“汪大人,你的名声,我在京城也已有所听闻。汪直此刻权势熏天,即使我百般忍让,也终不免遭他毒手。大人既然有意相助,马某衷心感激,还请大人多多指点关照!”

    两人当下秘密商议,认为可以让汪直指称马文升禁止边民买卖农器,激起民怨和叛变。这摆明了是诬告,一来马文升从未禁止边民买卖农器,二来所谓民怨叛变,全是陈钺倒行逆施的结果。既然是查无实据的诬告,往后重审便很有可能平反,还他清白。当然不论诬告的内容多么无稽,只要是从汪直口中说出,便足以告倒一位兵部侍郎了。

    商议妥当后,楚瀚便去向汪直如此这般地说了。汪直大喜,当即上奏皇帝,说马文升行事乖方,禁止边地人民买卖农器,因而招致边民怨恨,发动叛变云云。成化皇帝昏庸,立即便听信了汪直的诬告,将马文升打入诏狱,由锦衣卫审问。由于罪行实在不重,楚瀚又替他打点好了锦衣卫中的人物,因此马文升虽被下入诏狱,却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判刑则是依照汪直的意思,将马文升贬谪充军,流放到重庆去。

    汪直告倒了马文升后,威势震慑天下,不论京城内外,更没有哪个官员敢撄其锋。万贵妃即使掌控朝政,四处搜刮珍奇宝贝,但其势力始终没有及于京城之外。汪直此时的张扬跋扈,连万贵妃也要自叹不如。

    却说陈钺在辽东军营中盛大接待汪直,晚间把酒密谈,只有楚瀚随侍在侧。陈钺笑着敬酒道:“汪爷春秋鼎盛,精擅军事谋略,正是为国家立下一番事业的良机。”

    汪直素来喜爱兵法,听这话正对上了他的胃口,说道:“陈大人所言正合我意,愿闻其详。”

第168章 辽东巡边(2)() 
陈钺道:“如今辽东局势,建州左卫的伏当加一族势力孤弱,有如垂卵般容易击破。汪爷不如便率领一支军队,将他们打个落花流水,立下边功,不但巩固今日的地位,连圣上都要对您另眼相看了。”

    汪直被他说得心动,当即找了抚宁侯朱永担任总兵,自己担任监军,没头没脑地便出兵去攻打伏当加。这一仗打了几乎等于没打,伏当加原本没有做任何军事准备,也没想到明朝军队会不声不响、毫无理由地前来攻击,只能一路避退。明军洗劫了好几个城镇,才大胜班师,还俘虏了不少号称是“敌军”的平民百姓回营。

    汪直对这场“胜仗”非常得意,自认出师大捷,乃是千古奇功,连忙奏告皇帝,进贡了俘虏。成化皇帝一贯糊里糊涂,见奏甚是高兴,当即大加封赏,总兵朱永封了保国公,陈钺升右都御史,汪直因是太监,不能加官进爵,就给他加了禄米。

    汪直回到京城之后,大大地张扬庆祝了一番,京城官员无不来奉承阿谀,道贺称颂,进送各种珍奇礼品。众官员眼见建立边功如此容易,都跃跃欲试,当时跟汪直要好的兵部尚书王越便偷偷来找汪直,两人都认为打仗乃是升官晋爵的最佳途径,商议之下,决定让边境传来假讯,称外族首领亦思马因率众侵犯边境。

    这消息一来,皇帝着急了,立即便问最有边境战争经验的汪直该怎么办。汪直老早便已想好对答,回道:“圣上请放心。只要派朱永和王越率军征讨,定能平服边境纷争。”

    成化皇帝对他言听计从,便派汪直作监军,让他和朱永、王越率领了数万军队出发。既然外族犯边是子虚乌有的事,那么大军征讨自也可虚应故事一番。一行人率领军队在外族部落中恣意烧杀,便传捷报回京师,说外族侵犯已经平定。成化皇帝龙心大悦,封王越为威宁伯,汪直再加禄米。

    当然这么胡来不会没有后果,伏当加愤怒已极,立誓报仇,率领海西诸部深入云阳、青河等堡,烧杀掠夺。陈钺是个不会打仗、胆小如鼠之徒,偃兵不敢应战,任由伏当加烧杀而去,并隐匿整件事情,没让半点消息传回京城去。当初无端被攻打的亦思马因也极为恼恨,率领部族侵略大同,杀掠甚众,王越等当然也将消息压了下来。谁敢大胆向皇帝说出真相的,都被汪直暗中或诬告贬谪,或下狱杀害。群臣皆噤不敢言,任由汪直和王越、陈钺几个胡闹去。

    楚瀚对边疆这些无端的烧杀战争毫无兴趣,他对汪直道:“京城中还有许多事情得照应,不如我还是早些回去吧。”汪直也认为他不懂军事,在边地毫无用处,便打发了他回京城。为了让楚瀚在京中全权掌理西厂事务,汪直又奏请皇帝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上“锦衣卫五千户、正留守指挥同知卫”,那是正三品的官职,同时兼领西厂副指挥使。

    楚瀚回到京城,心情郁郁,他亲眼见到边疆平民无端遭受烧杀掳掠,心中甚是难受。但至少汪直此时不在京城,西厂在楚瀚的统御下,也不那么忙着陷害无辜,楚瀚慢慢将受冤的犯人一一平冤释放,将汪直给他的钱财都散给了众人,即使远远不足以赔偿冤犯的痛苦和损失,也只能聊作补偿。马文升被贬去边疆,楚瀚也设法照顾他留在京城的妻儿,定时给他们送去金钱衣物。

    这时万贵妃看准了汪直忙着建立边功,无暇顾及京城中事,便又不安分起来,让自己的亲信万安当上了内阁首辅,势力逐渐增加。

    梁芳失去了楚瀚这个得力的手下后,三家村的上官家又早被自己毁灭,如今能替万贵妃办事的,便只有柳家了。于是梁芳又找上柳家,派遣柳家父子四处探听消息,偷取宝物,对二人的表现甚感满意,各封了四品的官。这两父子原本只敢在暗中行事,这时仗着万贵妃的眷顾,在京城中肆无忌惮,开始营建巨大华美的房宅,里面藏满珍奇宝贝,动辄广邀贵族官吏到宅中宴饮作乐,山珍海味,歌舞声妓,极尽奢华。至于夺人田舍,抢人妻女,更是家常便饭之事。柳子俊的贪花好色、挥霍淫乱,在京城内外已是恶名昭彰。当年万贵妃的两个兄弟万天福和万天喜得势之时,也从未敢如此嚣张。

    楚瀚眼见万贵妃势力又起,并不十分担心,汪直虽不在京城,他自己仍旧牢牢掌握着西厂的势力。他知道只要万贵妃对他心存忌惮,就不会敢出手加害小皇子。他眼见柳家小人得势,只觉得极度厌恶,远远避开,不去理会。

    这日楚瀚从西厂回来,碧心对他道:“有个老乞婆,来找你好几次了。”楚瀚一呆,问道:“人在哪儿?”碧心道:“她先走了,说午后再来。”

    楚瀚等到午后,果然听见拐杖声在巷口响起,奇的是只闻拐杖声,不闻脚步声。楚瀚立即知道那是谁。果见一个猫脸老婆婆出现在巷中,正是三家村的上官婆婆。

第169章 辽东巡边(3)() 
上官婆婆看来更加肮脏潦倒,似乎这几年过得十分不堪。楚瀚让她入屋坐下,上官婆婆开门见山便道:“姓楚的小子,我得求你一件事。”

    楚瀚对她虽无好感,但见她情状可怜,也不禁心生怜悯,说道:“你说吧。”

    上官婆婆咧开缺牙的老嘴,说道:“我的小孙子,上官无边,你可记得?”

    楚瀚当然记得上官无边。当年自己在三家村祠堂罚跪时,那个尖头鼠目的无赖少年曾出言讥嘲,还用大石头砸他,他的后脑至今仍留有疤痕。之后他在桂平窥探李孜省等一班妖人时,曾见到一个姓罗的偷子,自称在山东盗伙中随上官无边学得了一些飞技,还从他身上偷走了三家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