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太虚剑意 >

第19部分

太虚剑意-第19部分

小说: 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又能知叶孤城竟还是没有死成。

    叶孤城活了下来,此刻那般孤注一掷的锐气已失,他已经没有绝望压抑非死不可的冲动。

    因此,叶孤城听到来人这么一个问题,竟愣了一会方才作答。

    “是。”

    少女微微皱眉,双眸清湛,神色冷然地追问:“余党何在?”

    叶孤城略有些不解,他本以为对方是早就知道他的作为还要救他,如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成者王侯败者贼。”

    成王败寇,也就是说同党多半没什么好结果了。

    少女思索片刻,收剑归鞘。

    “那就走吧。”

    叶孤城迟疑片刻,问:“去何处?”

    少女诧异地回望叶孤城,满眼都写着困惑。

    “你不知自己家在何处了?”

    若不是叶孤城素来冷傲寡言,恐怕都要脱口而出“你那么说谁知道你的意思!”。但叶孤城毕竟是叶孤城,一脸冷清淡漠地呆了片刻,回道:“道长救命之恩,我自当相报。”

    少女极为自然地接口:“正是要在府上借一居所。”

    叶孤城又愣了。

    这时候这种“前辈高人、隐世修者”不是应该施恩不望报,推辞几句翩然而去吗?

    他本以为还要再出言恳求,为何对方应承得如此迅速?

    叶孤城总觉得少女在他心中原本飘渺若仙的印象发生了微妙的偏移。

    西门吹雪从后赶来,听到这里,嘴角微微上扬,也不多说,悄然离去。

    少女审视着叶孤城的神色,微微皱眉,低声道:“我救你一命,你全我衣食住行,有何不妥?你若不愿,我以你性命想来也能从今上那里换来同等富贵。”

    求生之志是生命的本能。

    叶孤城已经度过了那种决然赴死的冲动,此刻亦不愿轻身,稍加思索后欠身行礼。

    “道长请随我来。不知道长如何称呼?”

    少女沉吟片刻,“清虚。”

    “清虚”纯然符合道门习惯,想是道号无疑。

    叶孤城拱手行礼。

    “原来是清虚道长,敢问道长师承何处?”

    这一次少女静静地看了叶孤城许久,笑而不答。

    叶孤城也不追问,安静地联系下属,寻一条安全的路回去白云城。

    纵然途中无事,却不知宫里那一位是否有所动作,白云城的安宁还能有几日?思及此处,叶孤城不由得瞥了旁边的道门少女一眼。

    西门吹雪必杀的那一剑被她挡下,一剑败他二人

    叶孤城以为此人剑术武艺必然冠绝天下,故而他灵光一闪以剑相托,想要将白云城托付此人——他在情急之下只想若是此人在,朝廷要对白云城用兵也需顾虑一二。此刻冷静下来,他立刻想到了更多的事情。纵然来人保存佩剑,也未必会取白云城,与朝廷为敌并非道家的作风。

    这般想来,这位清虚道长又为何要随他回白云城?

    以她这般剑术,普天之下,又有何处不可去,又有何等富贵不可得?

    诸般困惑不减,叶孤城长叹一声。

    罢了,救命之恩未报,姑且静观其变吧。

    见对方这般简单就放弃了追问,少女在疑惑之余也悄悄地舒了口气。

    她实在没有把握这是哪个时代,如果此时纯阳宫未立,她说出师承反而惹人疑窦;又或者物换星移,纯阳宫已于漫长的时间中消逝,她说出答案亦启人怀疑。

    她素来不愿说谎,心口如一,诚以待人,为难之时便不开口,“清虚”二字自是道号,纯阳清虚子于睿门下皆以“清虚”为字号,若有一日修道有成又或者另有机缘才会另取道号。她是“清虚”不假,亦是瑶光。

    瑶光,剑宗弟子,清虚子于睿门下,号清虚。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她初来乍到却阴差阳错地转瞬和反贼扯上联系,着实不愿说出本名,试想若是哪一日通缉令上画影图形有着她的脸,还写着“嫌犯瑶光”的字样,实在令人无法容忍。

    倘若早知道当时以凌厉剑气袭来的并非杀手刺客,瑶光绝不会出手击退二人,可惜,时间不能逆转。

    要说清楚这其中关窍,只能稍微将时间后退一点,回到瑶光遭袭的深夜。

    那时瑶光突遭袭击,强大莫测的力量将她卷入,她已想到了这可能是某种失传的“阴阳术”,不敢轻易以身相试,因此千钧一发之际她拔剑挥出,所用的并非任何一式攻击的招式,而是用以保护自身的“镇山河”。

    纯阳紫霞气宗,玄剑化生势——镇山河!

    一剑破苍穹,一剑转乾坤,一剑吞日月,一剑镇山河。

    纯阳剑法,并非妄自夸大、名不副实,镇山河为气宗秘技,需以心养剑、感应天地,借天地之力,一剑引出,以镇山河,凭此天地威势护持自身,外力不能加身,无有敌手,谓之“无敌”,乃是纯阳门下绝不外传之技。纵然在纯阳门下,也非人人都能将这一式剑招用好,因其已非一人之力,倘若修剑修道无成,便是勉强用来,也不过画虎不成反类犬。

    以瑶光在剑道的修为,若在神完气足之时用出镇山河,至少半刻时间安然无虞,但她经雷劫后内力尽空,等同从头修起,不到半月的时间又能修到何种程度?便是纯阳坐忘经第一层也未修至圆满。是以瑶光仓促之下的出手仅仅勉强护住了她,随后时空转换,镇山河气场犹在,而瑶光激怒之下不及分辨,只待恢复了行动能力立刻便是几招连出。

    三才化生,五方行尽,九转归一。

    三招皆是气宗剑招,御气于剑。

    三才生气,附气于剑;五方正气,锐不可当;九转真气,力能退敌。

    前两个招式虽然都能瞬间一剑化作几剑攻向几人,但它们都不以威力见长,相比起剑气伤人,它们所带来的类同于隔空点穴的作用更加有用——剑气侵入敌方,搅乱其真气运行。

    一瞬控制住袭来的两人后,瑶光毫不犹豫,以“韬光养晦”的“隐介藏形,厚积薄发”之法强聚真气,两式“九转归一”推开两人。

    九转真气,力能退敌,是为“九转归一”——这曾从无数敌人手中救了瑶光的一式再次建功。

    直至此时,被推开的叶孤城和西门吹雪二人尚且不明就里,更不知那股令他们震撼胆寒的剑势是以天地感应引出的“镇山河”气场,这才无形中高看了瑶光不止一两分。

    瑶光推开了两人,这才有空闲观察周围,一看之下,当即愣住。

    这里并非桑海,而这种建筑风格和用色材料似乎并非平民百姓所能有。

    瑶光在仓促之下不明真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她隐约猜到自己阴错阳差地卷入了皇城刺杀这一类的戏码时错误已经铸成。

    摆在她眼前的只剩下几条路,要么立刻捉昨是杀了疑似刺客的那人,要么立刻脱身,否则后患无穷,可惜她纵然有心杀人也无力完成——她短短半月修得的内力已经因之前的剑招消耗一空了。

    在这种情况下,瑶光不得不考虑“借势”,横竖那人是刺客也好反贼也好,总该有些实力才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以先前所见,他剑术不差,倘若被追缉,有这人在,好歹能逃远点吧。于是,瑶光拉上疑似反贼的叶孤城运起独门轻功就走,一路上她还相当庆幸幸好本门轻功消耗的真气内力不多,而以气力消耗为主。

    逃出皇城,剩下的事情就更简单了。

    在瑶光看来,横竖反贼同党的帽子估计已经戴上了,流亡江湖非她所愿,还不如跟着似乎有点势力的反贼一起走,如果皇帝非要派人追缉不休,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用反贼脑袋换个平安。以这种能允许反贼在皇城进行决斗的作风看来,这个世界的皇帝说不定出乎意料地通情达理,最后会放过这个反贼也未可知。

    于是,瑶光就决定跟着叶孤城回家了。

    至于瑶光所言与西门吹雪十年之约,那并非故意抬高姿态或是等着西门吹雪剑术精进,而是实实在在地要对方等她十年重新将内功修回九重,只不过这个约定在旁人看来,或许就带上了某种高深莫测的意味。

    数日后,瑶光站在南海中的白云城里感叹:不虚此行。

    作者有话要说:叶城主,请神容易送神难啊。(远目。

    集中感谢大大们的霸王票!

    羽绯心扔了两个地雷,么么哒么么哒9有一个手榴弹!么么哒哒哒哒!

    十九扔了两个地雷,么么哒么么哒!

第24章 盛唐风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云城的名字正是从这句诗中来,甚至连城主叶孤城的名字也隐于其间。

    南海白云城,恰如天上的云一般;自由、高洁,乍看之下,当真类似“人间乐土”。不以当今律法为律;无官府监管,没有诸般赋税;没有苛捐杂役;百姓安居乐业。

    白云城内至高无上的存在便是城主叶孤城,他在这座岛、这座城里便如同帝王一般,言出法随、令行禁止,城中百姓莫不敬之如敬神明。

    因叶孤城喜穿白衣,故而城中白色布料竟比染了色的布料更为值钱。

    这城中的少年但凡学剑,定会效仿城主,穿一身白衣,负一柄长剑,冷若冰霜。本性飞扬跳脱的少年人硬是做出冷漠的面孔总有几分可笑,但白云城内无人会嘲笑这些少年,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在追寻谁的影子。

    那个人就像是天上的仙人,冷傲、高洁、不可捉摸、无法企及。

    城中居民敬仰他,崇拜他,丝毫不敢冒犯,他们辛勤耕作、寒暑不辍,心甘情愿以最好的东西奉养城主,因为他们知道,白云城能有眼前这般安定,依托的正是叶孤城的庇护。倘若没有叶城主,什么乐土也会变成海外一荒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心向背,最是明显不过。

    百姓是因畏惧而服从一个人,还是因敬仰而爱戴一个人,于细微处一见即知。

    因此,虽然白云城中的百姓在看到叶孤城归来的时候自发避到道路两侧,如同跪拜帝王一般拜服在地,瑶光仍是能清楚地分辨出那一股夹杂在敬畏之中的拥戴,那是一种想要靠近却又仿佛自惭形秽而瑟缩后退的热忱。

    瑶光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这样的感情她并非不知,她亦亲身感受过,正因知晓,方才感动。

    战乱之时,她随师兄们下山助阵。有逃亡的流民被他们所救后唤他们“仙人”,那时候,他们就是这般的神情。逃难的流民身无长物,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谢谢恩人”、“上天保佑恩人”。

    那般质朴的感谢对她而言,要比什么都温暖,她伸手想要扶起弯着腰头几乎要碰到地面的老者,那个两鬓花白的老者竟连退了几步,满脸通红地说“小老儿身上脏,仙女莫要脏了手”,那时候,她几乎愣在了原地,过了会儿才追过去扶起老人。

    那是瑶光第一次直面那般扑面而来的诚挚又质朴的感恩和温情。

    她不禁自问,自己竟也会被人视为“仙”?

    是因容貌,是因美服,是因救人之举?亦或者几者皆有?

    最初的瑶光最初的她,本该与眼前这些人无甚分别吧。什么时候起,本也是贫苦人家女儿的瑶光发生了这般变化?

    毫无疑问,是华山的八年时光令她脱胎换骨。倘若不是师尊于睿带她上华山,倘若没有纯阳宫,她今日既非瑶光,也断不可能有这般仗剑行侠之力,或许她早已在陈留失陷时身亡,或许她亦在这般朝不保夕逃难的路上。

    华山纯阳宫八年时光重塑了“瑶光”,令她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她六岁习剑,八年有成,仗手中长剑,能于乱世行走,或许也能护一方安宁,能换一片清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唯道者,有余以奉天下。

    瑶光想,因自己有这般能力,便不应置身事外、袖手看苍翠遍染战火,不愿见更多人如她一般痛失至亲、孑然于世,因有余力,便应制止如此倒行逆施之举,重塑清平。

    可叹瑶光功未成而剑折,倘若她昔年如愿以偿,天下间是否会多几处如眼前白云城这般的“乐土”?又或是如大秦盛唐之时的盛世?

    瑶光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看向神情冷然缓步而行的叶孤城。

    南海白云城的这位城主以一己之力护一城之民,如此想来,他的心未必有表面看来那般冰冷。

    真正绝情无情的人无法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感激,因畏必在敬之前。

    心若此,剑如斯,这般人物放在任何时代也可说是一代人杰。

    正因如此,一个疑问不禁浮上瑶光心头。

    等到两人远离了人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