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商量商量,总不能要什么价就什么价,一点儿也不能降吧?”
服装厂经理感到,冬季马上到来,正是皮夹克的销售旺季,不能轻易让步,所以很干脆地说:
“不能让价,没什么好商量的。”
采购员见话已说到这个地步,没什么希望了,扭头就走了。
过了两天,另一家百货商场的采购员也来了。他问服装厂经理:
“多少钱一件?”
回答依然是500元。采购员又说:
“我们会多要的,采购一批,最低可多少钱一件?”
“我们只批发,不零卖。今年全市批发价都是500元一件。”
这时,采购员不急于还价,而是不慌不忙地检查产品。过了一会儿,采购员讲:
“你们的厂子是个老厂,信得过,所以我到你们厂来采购。不过,你们这批皮夹克式样有些过时了,去年这个式样还可以,今年已经不行了。颜色也单调,你们只有黑色的,而今年皮夹克的流行色是棕色和天蓝色。”
他边说边看其他的产品,突然看到有一件衣服的口袋有裂缝,马上对经理说:
“你看,你们的做工也不如其他厂精细。”他仍边说边检查,又发现有件衣服后背的皮子不好,便说:
“你看,你们这衣服的皮子质量也不好。现在顾客对皮子的质量要求特别讲究。这样的皮子质量怎么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
这时,经理沉不住气了,于是用商量的口气说:“你要真想买,而且要得多的话,价钱可以商量。你给个价吧!”
“这样吧,我们也不能让你们吃亏,我们购50件,400元一件,怎么样?”
“价钱太低,而且你们买的件数也不多。”
“那好吧,我们再多买点,买100件,每件再多30元,行了吧?”
“好,我看你也是个痛快人,就依你的意见办!”于是,双方在微笑中达成了协议。
妙问解疑:
同样是采购,为什么一个空手而回,一个却满载而归?原因很简单,后者采用了吹毛求疵策略,他会对商品进行贬低,干扰商家的思维。
不断地揪出产品所谓的毛病,不断地提出问题,精明的采购员在提问题的同时,也是不断地挑战对方底线,降低自己成本的过程。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有针对性,而他眼里的毛病也不一定是产品真正的瑕疵,这是一种策略。
卖场里是这样,谈判桌上同样如此。精明的谈判者会抓住对方的漏洞和不足,作为迫使对方让步的筹码。
“朋友,你们合同里的这部分符合规定吗?”
“你们的产品真的完美无缺吗?”
不管这些是不是对方的问题,先提出来,对方就会好好想想,而他想的过程,很可能就是退让的过程。一来一往间,本方的谈判筹码和信心激增,另一方却被你的问话术搞得思维凌乱,谈判也失去了往日的章法。一旦达到这样的程度,谈判桌上占据主动的将是你,而不是他人。
第45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九章问话场景9:坚守还是摊牌:谈判桌上的问话术
第三节谈判必杀技:将反诘进行到底
迷你场景屋:商业谈判中,当对方故意示好甚至示弱时,如何用反诘的方式探听出对方的真意图。
问话故事会:
谈判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甲一直希望乙能够购买自己的产品,但乙总是犹豫不决。
甲:“其实您应该能够看出我方的诚意,我们之所以想跟您合作是因为贵公司的实力以及业界的声誉,所以,您就不能再考虑一下?”
乙:“考虑什么?通过什么考虑?只是因为贵方的诚意?商业交易、产品质量得有保证,贵方有过硬的资本吗?”
甲:“当然有啊。”
说着,他顺手拿出一打资料。
“您看,这是我们给上家企业提供的产品,以及他们对产品做出的评价。方同公司您知道吗?这家公司还是不错的。”
乙一听,脸色突然变得不好。
“方同公司?就是你们给他们提供的商品?”
“是啊,您听说过?那就更好办了。”
“是更好办了。现在我可以郑重地跟你说,谈判到此就可以结束了。知道你们把方同害惨了吗?产品质量不达标,外观老旧,一到货就长时间积压,根本卖不出去,这就是你们提供的优良服务,你们的诚意?”
“不会吧,您可能是搞错了。”甲有些慌张,“噢,是我拿错了材料,我马上让人拿对的来,马上就好。”甲似乎更加忐忑。
“可笑!你们是不是也想通过我们在业界的声誉,先把和我们合作的风声透露出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得名又得利啊?”
“没有,没有,我们根本没这种想法。”
“没给我看资料之前,我真的犹豫不决,你说的真是太好了,又可以让利又可以提供各种优惠服务,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看了资料我明白了,你是想让我们再成为那个倒霉蛋啊。骗人怎么也不学聪明点,把资料改改呢?”
“没有,没有,您真的误会了,我现在就给公司打电话核实,肯定是有人搞错了。”
“不必了,就这样了。”
妙问解疑:
商业谈判中,如果一方故意示好,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方实力确实较弱,需要用这种讨好的方式赢得另一方的青睐;二是这是对方的幌子,想借此麻痹另一方获取商业利益。故事中的甲就属于后者。
起初,乙没看出对方的真面目,但他一直在用反诘的方式询问对方。用反诘本身就表明乙对甲有些不信任,他想用略带质询的方式让对方自己说出自己的不足,夸大双方实力以及需求间的巨大差距。甲虽适时遮掩,却在不经意间说出方同公司的事。此事暴露,乙就更有资本质疑对方,也由此看出了对方的真面目:先通过故意示好获得对方的信任,签订合同后,再以次充好,达到损人利己的卑鄙商业目的。
被乙看穿后,甲局促不安,甚至语无伦次。本想通过一贯的伎俩欺骗对方,怎想到抵不过对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终究露出马脚。
反诘就是这样,通过不断的质疑,将问题点指向对方,使其处于一种难堪的困窘状态。在不断扩大本方需求与对方供给能力差距的同时,逼对方亮出自己的老底。
对比也可达到反诘的效果。即拿另一方的实力或者措施与谈判方相比较,在比较中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放弃先前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
“我们公司的产品非常好,还是订购我们的吧?”
“是吗?跟这个行业前十名的公司相比,你们的实力怎么样?产品质量比得过吗?”
这样一问,对方就会在自知没有足够资本的情况下,乖乖闭上嘴巴,收敛起来。
所以,无论是在谈判桌上还是辩论席上,学会用反诘,你与对手的交锋中就可能占据优势,尽早使胜局向本方偏移。
第46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九章问话场景9:坚守还是摊牌:谈判桌上的问话术
第四节少用“但是”转折,多用“所以”顺承
迷你场景屋:
谈判即将告一段落,打探对方接下来的规划或合作兴趣。
问话故事会:
两家食品公司经过了连续两天的艰苦谈判后终于可以告一段落。在谈判即将结束的时候,甲公司觉得要了解一下乙公司对下一阶段的规划。
“细算下来,咱们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感觉怎么样?”
“还可以,比预期得好。”
“就是说虽然有问题,还是对接下来的新阶段充满信心?”
“差不多吧。”
“所以,按我的理解就是,咱们还有进一步发展下去的可能?”
“当然,为什么不呢?”
妙问解疑:
谈判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谈判双方走向双赢。自己分得一定利益,同时要让对方知道他也能分得“一块”,这样“蛋糕”才能越做越大。在这其中,还有一个说话技巧:多用“所以”,少用“但是”。
一定程度上讲,由“所以”引领的疑问句不仅是对对方意见的总结,更是对他说出话的延续,是对两方共同点的集合。这样的说话方式能使讲话的内容充分展开,给对方留下这样的印象:我们在讨论同一个问题,至少有诸多共同语言和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当双方在发言中产生矛盾时,可以说:“我们只是表达方式和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所以,谈话其实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您觉得呢?”把话引导到双方共同的目标上来,寻找到谈判成功的最佳途径。
相反,彼此耿耿于怀,各朝各的方向发表议论,双方在心情上都会有一种蒙受了损失的感觉,于是相互抱怨自己损失的那一部分让对方赚去了。这种状态下的谈话怎么会取得双赢的结果?
当谈判经过一定阶段后,对方会存在试探和等待心理。这个时候如果用词不当,会让对方有一种对立的感觉,对整个谈判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和对方交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转折连词。多用“所以”、“因此”等顺接连词,就像是给对方散发一种友好信号。这里的“所以”是一种顺接,是为了让话题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要想在谈判中获得最大利益,就要多使用带“所以”的句子,将双方的共同点更多地集合在一起,双方共赢的概率才会更大。
第47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九章问话场景9:坚守还是摊牌:谈判桌上的问话术
第五节沉默是金,“傻”字诀里的真绝技
迷你场景屋:
谈判中握有关键筹码,但对方却咄咄逼人,如何掌控局面,占据主动。
问话故事会:
日本某航空公司在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谈判从早上8点开始就一直被美国人占据主动,他们利用手中充足的资料向日本人展开攻势,通过屏幕向日本人详细地介绍、演示图表和计算机结果。而日本人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日本人一言不发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公司想进军日本市场,唯一途径就是和这家日本公司谈。手里握有唯一性,日本人当然不着急了。
两个半小时之后,美国人关掉放映机,扭亮电灯,满怀信心地询问日方代表的意见。一位日方代表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地答道:“不好意思,您能再说一遍吗?”
“为什么要再说一遍?”
另一位日方代表回答:“我们不明白。”
美国人沉不住气了:“从哪里开始不明白?”
第三位代表慢条斯理地说:“从你们开始气势汹汹地给我们讲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开始。我有一点不明白,是你们要进军日本市场还是我们要进军日本市场呢?怎么这么自信,这么气势压人呢?”
美国人傻了眼,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妙问解疑:
美方代表有备而来的,日方代表如果和他们正面交谈,或许很难占到便宜。日方代表索性收敛锋芒,宣称自己什么也不懂,大部分时间选择沉默,只一句“您能再说一遍吗”就打乱了对方的阵脚,获取谈判桌上的主动。
日方的这种应对方式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故事中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日方在美方的资料中找到了自己的获胜砝码:自己在日本市场的唯一性。认识到了这点,他们就可以耐下心来装傻,任由美方代表阐述他们的观点。
在日方代表眼中,美国代表是极其心虚的,他们的咄咄逼人、气势汹汹是装出来的。尤其当日本人意识到自己牢牢把握市场主动的时候,美方的慷慨陈词就像为在座的每个人奉上的一场表演。日方之所以不点破,一是想“欣赏”一下,二是想磨一下对方的耐性,等到让对方再说一遍的时候,他们就会从精神上垮掉。
谈判中,装强势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依仗自己的国家,有的依仗公司背景,有的凭借某个人的名声。其实,这些都是幌子,谈判方之所以选择依靠某一势力,本身就说明他处于弱势,因为弱才去掩饰,实力强劲还依靠别的因素?看透这一点,谈判时就会容易很多。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当你和一个看似强硬的对手谈判的时候,不要被表面的强势吓倒,要清楚谈判筹码的关键因素到底在谁手中。如果在你这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