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鸽传-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至院门,驻足望着这一处偏远简陋的院落,忽的想起之前住在尺素宫的日子,想起当日大火时的场景,阿黛她们拼尽一切,好容易保住我的性命,眼前这般情景,是我该就此坦然接受的吗?
原本是代珮荨出嫁寰方,肩上维护两国安稳的重任,在尺素宫那场大火之后,便不复存在了。我从不认为自己有那样大的影响力,所以没有那样大的决心,要以已一人微薄之力,去守护两国安稳,但为阿黛和妍耳讨一个公道,却是我应该做的。
心里突然下了好大的决心,转身快步跑回去,我不想再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我要找出真相,即便会为此再次被牵连进那些是非!
匆匆赶至别院,好容易喘匀气,探出脑袋瞧过去,方才还高朋满座的院子,此时已重归宁静,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宫人收拾着桌案。正好看到有瑞捧着一木盒出门,忙快步上前,问他们呢。
他先是一阵疑惑,接着戒备的朝四周望了望,说:“都已经走了,你怎么了?”
还是晚了一步,我却没答他的话,又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衣袖,轻声问那殿下在何处。
他想了想,说,太子刚到行宫,许是回房去了。
是了,方才那小太监还说要给他拿衣服,定是回房更衣了!忙向有瑞打听清楚太子的住处,也不等他说完话,又匆匆忙忙跑出去。
绕过好几间院落,走了好长一条石板路,才终于得见暮语青栏的牌匾。早已过了阳光明媚的时候,此时的行宫忽的整个暗下来,隔着一片湖的那座别院,还是显得有些悠远,已近入夜,四下重新渐渐凉下来。
不由打了个寒颤,裹紧身子朝对岸挪着步子,其实一早便想过,总有一天要面对他的,只是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
四周静得出奇,一边埋头沉思,一边一寸寸的挪着步子,不想脚下忽的被什么东西绊住,来不及收脚,便一头栽了下去,接着便想起一阵笑声。
这情形好生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发生过,来不及细想,那小王爷的脸已映入眼帘,正一脸得意的瞧着我,一脸终于报仇雪恨的样子。
原本奔走了整个下午,先前又走得那样急,腿已疼痛难忍,方才被他这一绊,跌坐在地便再也站不起来。
他自是没有瞧出来,兀自得意的笑着,“我就说下午在行宫里看到了一个极眼熟的人,没想到你还真是宫中的侍女!都这么晚了,你鬼鬼祟祟在这里做什么?莫不是又偷懒跑出来看风景?这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意来的!”说着,还朝远处那座别院示意。
眼下他是王爷,我是宫女,自然不敢失礼,于是咬牙强忍着疼痛起身,等好容易站稳,俯身朝他请安:“见过王爷!”
半晌,他才幽幽说了声,起来吧。
我听话的起身,恭敬的站在一旁,听他吩咐。他倒是很不习惯的样子,僵持站了一阵,不时看我几眼,最后终于忍不住说到:“瞧你那日厉害的样子,今天这是怎么了?”
又朝他一福,十分温顺的答道:“那日是奴婢以下犯上了,动手伤了王爷,还请王爷责罚!”
闻言,他稍稍埋头,凑过来仔细瞧上一阵,见我脸色不对,这才觉出异样,又看了看方才因跌坐到地上,已被弄脏一大片的衣裙,似是终于想起来我腿脚不好,不由轻咳一声,气氛突然变得好生尴尬。
又是一大段沉默,见他始终没有别的吩咐,正要请安告退,不想对岸那处院门突然打开,我也顾不得旁的,忙提起裙摆就近寻了块大石头躲起来。他只一脸疑惑的看着我这一连串的举动,想必已经猜到我要躲的人是谁,挑着眉以示询问,我只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好歹帮我瞒过这一时。
不一会儿,果然想起太子的声音,“都来了,怎么不过去?”
黎瑁只轻笑一声,道:“你这个大忙人,经常是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一面,方才午茶散后,就见你急急忙忙回了暮语青栏,定是有紧急公文要处理,我又怎么敢前来打扰呢?”
只听太子也跟着一笑,“你这回一走便是两个月,见识没长进,倒是这张嘴皮子,越发不饶人,当心黎将军将你抓回去,接下来这几十年,你就在府中过吧!”
那黎瑁倒是极不在意的样子,只说自己如今也是有王府的人了,才不怕那黎将军。
太子但笑不语,不再同他玩笑,邀他一同去用膳。黎瑁点头答应,却让太子先行一步,太子只疑惑着看了他一眼,还是任他去了。
待那脚步声走远,我才忽的松了一口气,身子一软又跌坐到地上。片刻,一个人影进入视线,我却没有一丝力气,起不了身,便干脆坐着置之不理。
半晌,才听他幽幽的问:“这又是唱的哪出?”
我也轻笑一声:“王爷误会了,是我面容不整,恐惊扰了殿下,所以才藏起来,方才多谢王爷了!”
他努努嘴,又问我的腿怎么样。
忍着疼强撑着起身,朝他说了声没事,便请安告退,他欲言又止,最终却还是没再多问。
第29章 思远()
最终还是没能在旁辜山的行宫见到太子,之后本想让有瑞想办法帮忙安排,不想皇帝回宫后便旧疾复发,宫中上下一时之间都忙得不可开交,此事也一拖再拖。
直到初秋之时,寰方皇帝驾崩,举国哀悼三日,整个皇城都笼罩在一片凄凉悲怆之中。
丧期未过,朝中已有大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要求拥立新君,上书太子,要他早日登基。太子继位原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丧期一过,便可行登基大典,可自皇帝驾崩到现在,已过了数十日,依旧没有新君登基的旨意下来,一时之间,流言四起。
太子一向少摄朝政,在朝中的根基不稳,也只有那些老臣愿意扶持。而大多数的朝臣,都是站在黎家这一边,这时候更是从寰方建国开始,细数黎氏一族的功劳伟绩,说应当选贤举能,拥立明君,连有瑞都私下悄悄说,这寰方怕是要变天。
寰方虽一直都以强硬的形象示外,但皇族与黎氏之间的矛盾,各国皆有耳闻,如今国君暴毙,又迟迟未立新君,只怕各国都已摩拳擦掌,对寰方虎视眈眈。
近来宫禁愈发森严,各宫宫人未得旨意,皆不能擅自走动,连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的绘宁,这几日也都十分乖巧。倒是季总管得了皇后的口谕,每日都匆匆忙忙的四处奔走,也不知究竟是在做什么,有瑞日日跟在他身边,如今倒成了常曦庭人人追捧之人。
众人都私底下向他打听外面的情况,连绘宁也曾拉下脸,一脸堆笑的来问他,近日究竟是在忙些什么。有瑞只一脸神秘的说,天机不可泄露!眼瞧着那绘宁不大高兴了,他又凑上前,悄声说,姑姑有所不知,如今新君未立,朝政动荡,我同师父奉皇后娘娘之命行事,此事自然关系国本,兹事体大,动不动就是要掉脑袋的,姑姑还是少知道的好!
那绘宁恍然大悟般点点头,连声说,是,是,是!
有瑞将那绘宁的样子做给我看,学得活灵活现,学完便笑得不能自已,一边说,你是没瞧见她刚刚那样子,可笑死我了!我只跟着无奈一笑,他倒是还有心思捉弄人。
听说,那日成千上万的禁军将皇宫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城外十万精兵驻守,黎氏大军连皇宫都不曾看到一眼。
又听说,行登基大典之时,皇后,不对,如今该称作皇太后了,亲自拿出了先帝的遗诏。
诏曰,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今筋力衰微,日臻弥留。长子皇太子临,天禀仁厚,纯明刚正,孝友英明,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奉神灵之统,扶亿兆之众。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之本。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然后施行。中外臣僚,各尽乃职,效忠嗣君。诏告中外,咸使闻知。
此诏一出,众人心中自然明了,这位皇后不仅是寰方的国母,更是黎氏族人,如今她亲自拿出这一道诏书,要奉先帝遗命,助太子上位,这便是说,黎家放弃了这个皇位。那些不服新帝之人,大都是依附于黎家,如今黎家已摆明态度,他们自然不再多说什么。
还听说,那一日,他黑底金印龙袍加身,于太裕殿前,受百官参拜,八方朝贺。他终是成功登上了帝位,即便实权仍在太后手中。
新帝登基之后,皇宫里才渐渐恢复如常,对这满宫的宫人而言,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主子,而至于那个主子是谁,他们并不在意,只是照如今的形式,倒真不知道,这宫里的主子,究竟是皇帝,还是太后了。
如今季总管将部分事务交由有瑞负责,有瑞如今晋了职位,我也因此得了便利,如今在丝织处当值,差事也比之前轻松许多。
新帝登基后不久,便下了封后的旨意,原本的太子妃追封了思远皇后,而新晋的皇后也是黎氏族人。得到消息的时候,内心五味陈杂,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在石阶上坐了好一阵才缓过来,止不住的摇头,嘲讽自己,曾经的那个太子妃,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只有一个已故的皇后,我又在期盼什么呢?
前有先帝的葬礼,后有新帝的登基大典,皇宫里忙了整整两个月,所以直到这时候,才开始筹备皇帝大婚的各项事宜。
先帝驾崩后,太后终日沉浸在悲痛之中,一直郁郁寡欢,直到等来这桩喜事,才渐渐恢复过来,许是也想转变一下心情,她主动提出筹办这场婚事。所以,虽然皇帝孝期未满,婚事一切从简,但太后仍是事事讲究,能布置的都要布置齐全,想来也是不肯委屈了自家的孩子。
丝织处近日也是忙得昼夜不息,光是为皇帝皇后制作喜服的布料,就一批又一批的送进来,每到一批,掌事姑姑都会亲自送去给太后过目,但太后却始终不满意,直到将整个寰方不同品种的料子都看遍了,都没有一种称心如意的,整个丝织处都犯了难。
这日,负责采办的公公又送来了新的布料,只一眼,我便认出是东渡的云锦,对此,我可是再熟悉不过的!
因着姑姑不在,那公公便等在厅中,一同等候着的小宫女凑到我耳边,悄悄说:“看他们仔细谨慎的样子,就知这料子定十分珍贵,我方才仔细瞧了一阵,确实与寻常料子不同,色泽纹理都十分别致,我来这丝织处也好几年了,还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布料!”
瞧着那东西,不由想起以前在栖霞宫的日子,不知怎的突然来了兴致,细细同她讲起那云锦的来历。
待我说完,旁边都小宫女都投来惊叹的目光,不等她们再问,那公公突然起身走过来:“你这丫头懂得倒多,讲的同那东渡来的客商竟丝毫不差!”
这下大家伙儿投过来的便是羡慕的目光了,原本我来这丝织处的时间就不长,却懂得这样多,今天还得了采办的总管亲口夸奖。
我只埋头一福,暗自后悔,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说这些!
第30章 天赐良缘()
只因那日采办公公同丝织处的姑姑说了一句,这丝织处里倒是人才辈出,真是羡慕姑姑有如此得力的帮手!整个丝织处便都晓得了那日的事情,不少人都说那是我故意在人前卖弄,倒是姑姑勉励了几句,大抵觉得是个可塑之才,近日还专门安排我协助着准备喜服之事。
好在那云锦终是入了太后的眼,但这料子定下之后,她又吩咐先不裁衣,定要陛下亲自过目之后,方可动工。
因着初登帝位,内外诸事繁多,听闻皇帝近日忙得昼夜不息,每日都要看奏章直到深夜,这样的事,自然是无暇顾及。
太后下这样的指令,无非是觉着皇帝对大婚之事丝毫不过问,显得有些漠不关心了。这位即将成为后宫之主的皇后,是黎家的女儿,本是一桩美谈,可皇帝这态度,看着倒像是不情不愿,难免会让众人以为,立黎氏之女为皇后,非他本意,这可就不止打太后的脸了。
原本这事一直僵持着,直到两日后,皇帝身边的大监魏禧突然驾临,说陛下要亲自瞧一瞧那云锦,但因政务繁忙,所以只能拿去上清阁让他过目。如此,便要丝织处的人一同前去,以作解说,但近日姑姑一直在太后宫中,于是众人便都说我精通此事,推着我上前。
众人将我推至最前头,那魏禧仔细瞧了一阵,突然点头道:“我说怎么瞧着这样眼熟,那日冒冒失失撞上陛下之人便是你吧!”
距上次在旁辜山行宫遇上,已过了大半年,不想他记性竟这样好,我忙跪下认错,好歹此事已过了这么久,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都没加以责怪,难不成因着他如今成了宫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