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危大秦 >

第93部分

倾危大秦-第93部分

小说: 倾危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晋、郑统二人将一连串的骑兵作战方式演练结束之后,又重新规整阴山铁骑为方阵,两人骑战马向前奔来,距离扶苏还有百米的时候,两人下马趋步向前跑来。

    “陛下,骑兵演练完毕!”

    “很好,不日便可再随朕征战天下!走,去军营议事。”

    阴山铁骑在其他低级官吏的带领下,开始分散开来,小队联系协作配合。

    “铁骑的规模还是有些小了,若是能扩展到五万人,相信绝对会成为敌人胆寒的一股力量。”

    皇帝有意重点发展骑兵,是每个人心中皆明的事,如今的长城军团,扶苏严格限制在三十万人,而韩信的蓝天军营,让其招兵的上限也是三十万人,虽说此时的秦国肯定支撑不起再招兵三十万人的规模,但是人数限制在那里,日后能不能扩招倒是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但是唯独骑兵,皇帝并未说招兵到多少的上限,似乎若是秦国国力支撑的起,皇帝便会训练更多的骑兵。

    除了蒙恬、赵基等皇帝的心腹之人,没人知道皇帝为何如此青睐于骑兵,大秦的步兵完全可以扫灭六国余孽,骑兵首先在攻打楚国等水流多的地方,显然不利。

    蒙恬、赵基等人倒是能揣测出皇帝心中的一丝想法,便是北方的胡人威胁。

    听到皇帝的话,负责跟王贲在被地各郡沟通招兵的李晋说道:“战马还是不够,北地各郡的家家户户虽说皆养殖马匹,但是对于骑兵庞大的战马消耗,还是太少了。”

    “不错,我们虽为马匹配备上了马蹄铁,极大提升了战马的战场寿命,但是扩建到五万人的规模,没有五年怕是不行。”

    扶苏点了点头,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但是想到匈奴这个即将崛起的庞然大物,以及自己后半辈子可能都要与其打交道,便容不得扶苏不着急。

    “如今正在编制中的战马,如何喂养?”

    “骑兵每天会出阴山,一天除去训练时间要除去奔驰三次再回阴山骑兵训练谷。,战马吃饱喝足,喜欢在沙地里打几个滚,在宽阔的草地上奔跑一下,士卒还会沿河道奔驰,有了水身,这样战马会心满意足。”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召回诸将() 
???转载请注明出处:

    “雪灾是如何挺过去的,马草储存是否充足?”

    虽然在大学之后,接到了李晋、郑统二人的军报,大致说明了当时应对雪灾的情形,但是具体细节,扶苏还是想了解一下。

    “大雪造成的严寒环境,对于战马的考验也是极为严重,本来都是喂食干草,河套以及阴山南部的草叶细颈长,能长一尺高,秋天收割,晾晒之后堆成两三人高的草垛,但是因为酷寒的原因,一些战马在只吃干草后,很难抵抗住如此罕见的严寒,于是在王贲老将军统管北部各郡军事情况之下,我们分出一部分粟米,与干草掺和在一起喂食战马,情况好了很多。“

    “嗯,这件事王老将军请示过我,朕亦下令分发一些有喂养马匹的农户中一些粟米,让其喂养马匹。”

    “陛下此令在北部各郡执行的倒是颇为彻底,各郡守下令,若是有人家的战马喂养死亡,会有缴纳税赋的惩罚,这使得民众皆悉心重视马匹的喂养,这次雪灾倒是未曾造成恶劣的影响。”

    从先秦一直到后世的唐朝,占据绝对地位军粮一直都是粟米,数千年时间都以粟米作为军粮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黄河流域各族皆广种粟米,这种作物产量稳定,并且耐寒耐贫。

    二是粟米的存贮时间久,大米在保存好的情况下可以存贮五年,而粟米却能够存贮九年甚至精心保存之下可以更久。由此可见,粟米这种特性极其适合作为军粮来存贮。

    “一匹马的口粮大概相当于六个成年男子,这对粟米和粮草的消耗不可谓不是一个大数字,如今上郡大概有十五万马匹,今后规模只会更大,如何能够支撑起这么庞大的马匹,倒是朕要头痛的问题。”

    扶苏以前只知道打仗有人就行,如今看着这繁密的数据,如何妥善的进行全局配置,成为自己这个皇帝以及如今大秦顶端官吏的极大的考验。

    “陛下是否可以暂时停止扩增马匹养殖,等到将六国余孽扫平之后,在全国范围之内恢复耕种,到时候便不会因军粮等而忧心。”

    王离从与王贲的通信中也知道,秦国北地各郡的马匹,也是如今秦国需要考虑进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知道一匹马相当于六个成年男子口粮的话,十五万匹马,加上阴山铁骑如今每人配备的三匹战马,总共有二十多万匹,这就相当于一百二十多万成年人,秦国此时的总人口也不过五百多万人。

    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也不过一百五十多万人,如今战马折算成成年人的话,都快赶上燕国人口了。

    虽说马匹喂养还有河套地区大片丰美草地,可以割喂马草,但是对于喂食马匹粮食的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听到王离的提议,扶苏点了点头,但是并不同意这种建议,

    “如今在奖励养马的政策之下,北部各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马,如此即便遭受胡人、匈奴的小规模骚扰,民众自己便可以跨上马匹,拿起农具与匈奴人斗争,若是停止奖励政策,这十五万匹战马会被养废的,至于粮食,朕再慢慢想办法吧。“

    扶苏说的想办法就是想着如今还未传入中国来的那些优良种子!

    听到皇帝的反对,众将士未曾多加言语,毕竟这不是自己要考虑的问题,这些留给皇帝和丞相等人忧心好了,自己要做的便是提高大秦军队的战力,成为皇帝手中平灭天下的剑。

    “蒙将军十五万长城军如今如何?”

    “随时可以拿来战斗!”

    听到蒙恬自信的回答,扶苏朗声大笑起来,“好,朕需要的便是能够随时为朕征战的军队。”

    然后扭头跟李晋各郑统二人说道:

    “你们二人中一人领大军回阴山,另一人留下,朕有事要做,另外召董翳、赵贲回咸阳,白胜继续守备武关,蒙骜赶赴三川郡,如今巴蜀之地已经平复,汉中不必如此严防死守,由陇西呈上扑之势便可,蒙骜将廖析换回来,庞陵和杨熊两人继续守备成皋和洛阳。”

    后面的话,便是扶苏跟身后的侍从说的了,这些诏令会由胡毋敬来拟。

    众人皆不懂皇帝的深意,召唤这么多将领回咸阳,难道是要用兵了么?

    “对了,上官跟随阴山铁骑一起会北疆,将你妻、子二人接到咸阳来吧。”

    上官青听到皇帝此时还在牵挂自己的事,心中感动的紧,但是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不打算回去了,臣会让人将其母子二人接回来,陛下此次遇险,臣片刻不敢离身。”

    ”什么?陛下遇险?何人如此大胆?“

    蒙恬、王离等人大惊,但是作为将领当然是能够及时冷静下来,但是李晋、郑统二人听到有人敢对皇帝不利,当即便怒目看着上官青,脱口问道。

    “无事,是场意外,不是什么刺客。”

    听到不是刺客,众人提着的心放松下来,但是上官青通过今日这件事确是提高了警惕,这次只是意外,但是若是真的有刺客来,皇帝一旦出事,绝对是整个秦国最大的灾难。

    “陛下,臣留下吧,反正不是什么重要之事,她们母子二人晚些接回来也无事。”

    “陛下,调派百人锐士护卫陛下吧,如此也可保万无一失。”

    蒙恬听到皇帝此次遇险的事,也提出建议,若是有一百大秦锐士来护卫皇帝,就是如今力大无穷的项羽,想必也近不了皇帝身边。

    扶苏想了想军师赵基,自己担忧军师的安全,跟自己的部下臣子担忧自己的安全不正是一样吗,再说了,自己如今会慢慢撬动秦国贵族的利益,难免会使这些人铤而走险,行刺自己,加上外部诸侯的威胁,自己的安危对如今的秦国确实十分重要,便点头答应了蒙恬的建议。

    “好,便依左将军。“

    “臣也留下。”青还是不愿意离开皇帝身边,即便铁鹰锐士各个皆骁勇善战之人,无论是剑术还是作战技巧,还是力量皆千中无一之人,但是自己能留在皇帝身边,才能放下心来。

    扶苏见青执着,也不再多言。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品九级() 
为各位一直支持此书的各位书友加更!这一章算昨天两章之后的一章,虽然是凌晨,但是不算今天的。

    ——————————

    随着扶苏的诏令发往秦国各地,秦国各地的都尉以及将军都向咸阳奔驰而来。

    而在武关的董翳本来看到皇帝只召自己回咸阳,还十分担心皇帝要对自己秋后算账,但是扶苏如今做皇帝做了这么久,自然不会犯对待章邯的错误。

    而是在诏令下面等到胡毋敬拟好之后,又加了一句话,朕欲嘉奖全国各地有功都尉将军,董都尉以兵属白胜,即刻赶赴上郡。

    看到这句话,董翳放下心来,但是白胜就抱怨起来:

    “陛下为何不召我也回咸阳呀?”

    “都回咸阳了,武关的防务谁来负责?敌军前来攻打,你我丢了武关,岂不是要掉脑袋。”

    “我就是抱怨一下嘛,你想想,皇帝如今召集全国将军、都尉等人赶赴咸阳,想必极其壮观,这个时候上前听封那多威风啊!”

    董翳想想也是,皇帝明显是要大手笔封赏诸将,到时候上前听封时,功绩一念,当真是让人羡慕的紧。

    “唉,没办法,我只能遵守皇命,不然倒是可以我来守备武关,你去咸阳。”

    “行了,别说风凉话了,早点走人,别在眼前晃来晃去,晃得我头疼。记得回来跟我讲述,皇帝封赏我时的威风场面。”

    “好嘞!”

    几日后,秦国境内远近的将军、都尉皆赶赴到了咸阳,这次地点扶苏没有选咸阳宫,也没有选择章台,而是选在了阿房宫内举办。

    一些将领皆多年未见,不是镇守边境就是镇守秦关,自然是很难聚在一起,很多人都是曾经参加过同一场战役的,都凑在一起,叙说着往日的旧事。

    蒙恬站在前排,自然是很多将领前来打招呼,蒙氏一门三代皆为秦将,战功赫赫,前来攀谈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相比于蒙恬那个地方的沸反盈天,韩信这边的人便少了很多,一是因为韩信大家都不认识,对于这个被皇帝一步登天般的提上秦国顶尖将军的人,大家自然好奇很多,都在小声议论着韩信的事情。

    另一个便是韩信不是秦国之人,大家对于他还不那么亲密。

    当然i这些人都是常年带兵打仗的人,对于韩信几乎未损耗兵卒,又以众人反应不过来的速度平定巴蜀之事极为赞赏,看向韩信时,眼光中不乏透出赞赏的意思。

    韩信倒也不端着揣着,看到别人示好的讯息,也点头微笑示意,一些赶过来搭话的将领,韩信也是与其亲近的交谈。

    “陛下来了!”

    蒙恬看到皇帝今日一身冠冕服饰,十分庄重,但是皇帝今日穿的不是战甲,所以今日的这场聚会,皇帝是以皇帝的身份,而不是秦国最高军事统率的身份来举行这场封赏的。

    围在蒙恬身边的将领听到蒙恬的提醒,皆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肃穆的等待皇帝登上前方的高台。

    “陛下今日一身玄衣冕服,今日这场封赏诸将应该是国事意味更重,军事意味更轻。”

    蒙毅、赵基两人凑在一块讨论着什么,看到扶苏走出来,蒙毅歪着头小声跟赵基说了一句。

    赵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没有搭话,以两人的见识,自然能看出皇帝这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紧握军权,并且安抚众将,握紧军权要做什么?

    此时皇帝没有要对外动兵的想法,那边是要对内部的人动手了!

    扶苏走到台上正中央,看着下面的几十人,皆是秦国中高层的将领力量,大声说道:

    “诸位为秦立功颇多,朕自即位起便征战在外,会到咸阳之后,便重建秦国各项制度,包括有些散乱的军制,朕也是极为呕心沥血,但是各位的功劳朕却是从未忘却,朕也十分想立即封赏朕的诸位将军,今日召诸位回到咸阳,便是为了此事。“

    “末将等人皆是甘心为我大秦征战,些许功劳劳烦陛下牵挂在心,实在惭愧。”

    说话的是长久镇守在陇西的一名都尉,听到此人的说法,其他将领也皆纷纷附和,表示寸功不足以受陛下封赏。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自古治军之道,诸位于秦有功,自当得到应有的奖赏,朕话不多少,诸位接受封赏。”

    扶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