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我在红楼当天师 >

第78部分

我在红楼当天师-第78部分

小说: 我在红楼当天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云舒几经踟躇,终究不忍心辜负美人心意,趁夜无声无息地潜入了后院。美妇见了他,果然并不意外,含笑引他入内。

    两人郎情妾意,很快吻到一处。

    季云舒食髓知味,很快将人压到榻上,正要随之脱鞋上榻,忽然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小木人自住进东宫就异常兴奋,每日施展了障眼法,趴在太子的肩膀上随他四处走动,顺便兴致勃勃地与他回忆幼年时光。

    太子不禁深深怀疑自己提前当了父亲。

    他步入临敬殿,微微侧头,悄声提议:“你要不要以后也回东宫住?还有嫂嫂,她一定也很想你。”

    小木人想起他柔弱爱哭的母妃,情绪马上低落了。他抱着膝,委委屈屈道:“当年我托梦给母妃说要去投胎,让她安心。她要是看到我,会吓坏的。”

    太子自以为善解人意地拍了拍他的头以示安慰,把沉浸在悲伤中,毫无防备的小木人从他的肩头推得滚落到地上。

    小木人霎时生气了,捂着头怒目而视。

    太子心虚:“我不是故意的。”

    小木人凶巴巴:“那你快说对不起,不然我不会原谅你的!”

    太子轻咳一声,正要道歉,就听门外通禀,新科状元季云舒求见。

    太子想起他每次求见都有奇思妙想,精神一振,立刻宣他进来。

    小木人气呼呼地飞到角落,决定今天不理九叔叔了。直到两人交谈声传来,小木人心中升起一股怪异之感,忍不住回头看去,就见明明恭恭敬敬垂着头的季云舒身上竟有另一层虚影。

    那个虚影长着季云舒的脸,却满脸惊惧,不停挣扎扭动着,似乎要从身体里逃出去一般。

    小木人惊呆了,这个人难道有两个魂魄?

    季云舒并未察觉角落里的小木人,郑重道:“太子殿下,我有解决西北危机之法。事关机密,还请太子殿下与臣密谈。”

    太子大喜,立即摒退左右。

    谢嘉树已出发多日,他心中担忧不已。季云舒若有妙法,无疑是雪中送炭。

    季云舒双手将图纸捧至头顶,躬身慢慢呈递至太子眼前。

    随着两人距离拉近,他与太子的影子也逐渐交叠。季云舒垂着头,脸上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

    地上,他的影子张开巨口,就要将太子的影子一口吞下。

    这时,默默观察着的小木人撸起袖子,冲了出来,下一刻,一张雷符掷出,紫色雷电闪烁不停,正正劈在季云舒的影子上。

    那影子如同拥有生命一般,发出一声惨叫,彻底破碎。

    下一刻,季云舒也随之发出撕心裂肺的嘶吼,仿佛受到雷电攻击的不是他的影子,而是他的身体。

    太子瞪大了眼,疾步后退。

    小木人连掷数道祛邪符,同时手中运气灵力,重重拍击季云舒背部。

    一股黑气从季云舒身上飘散出来,慢慢凝聚成一个美妇模样。

    季云舒恢复意识,浑身虚软地跌坐在地,胸口因惊骇而剧烈起伏。若仔细看,就会发现以往笼罩在他身上的金色气运光芒已消失不见。

    已是霉运沾身。

    随着美妇现出身形,太子瞳孔不由微缩。他曾经见过当年安贵妃的画像,与此人一模一样!

    他冷冷问道:“你是安太妃?”

    安太妃已年逾六旬了。

    季云舒想起两人亲密的模样,一阵作呕。

    安太妃柔柔地望着小木人,声音如和风细雨:“小道友,此事与你无关,可否容我解决私怨?”

    她本欲借谢嘉树离京,杀死太子,以他的身份控制朝堂,不料太子身边还有人保护。

    她与安堂主乃是姑侄,修习的正是一脉相承的媚术,并不擅长斗法。只见她周身艳光大盛,期盼地凝望着小木人。

    “可我也要报仇啊!”小木人歪着头,天真又无辜:“你竟然不认识我吗?我就是被你们害死的皇长孙哦。”

    安太妃面色微微扭曲,不再迟疑,素手轻抬,无数幻影自她手中法器中逸散而出,扑向了小木人。

    浓烈的煞气喷薄而出,小木人只觉香气诱人,情不自禁张开嘴,将扑上来的一只幻影吞入口中。

    太子目瞪口呆地望着小木人。半晌,他终于反应过来,怒吼道:“徒宁!你什么时候学会乱吃东西了!会拉肚子的!”

    在他发呆之时,小木人已连吞数个幻影,肚子都微微鼓起了,甚至忍不住打了个嗝。

    太子忧心忡忡道:“你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多脏啊,而且还那么丑!”

    小木人为难道:“可我本身就是鬼啊,鬼吞噬阴气很正常的。”

    话落,又忆起谢嘉树要求他要踏实修炼,不由打了个寒噤,委屈巴巴地望向太子:“你千万别告诉谢嘉树这件事啊”

    他们旁若无人的交谈,安太妃望向小木人的目光中却渐渐盈满了恐惧和忌惮。

    自知不敌,她立即想要施展遁术逃跑,却发现布置在殿内的隔绝阵法不知何时变成了困阵。

    小木人轻轻击掌,恍然大悟般:“忘了告诉你,我们早知道有人要来,布下阵法等很久啦!”

    安太妃顿时一脸绝望。161

第102章() 
将安太妃废去修为关押起来后,小木人就想回靖安侯府了。

    东宫虽承载了他许多回忆;令他怀念;可他与之的缘分;在死亡那一刻就断了。在他心中;谢嘉树和黛玉身边;才是他最终归宿。

    太子听说他要离去,十分不舍。他想了想,挽留道:“你再住些时日;或许会有第二波意图不轨之人呢?”

    小木人觉得此言有理;决定履行职责;保护九叔叔直到谢嘉树归来。

    想到谢嘉树归来后,听说他抓住了安太妃,又惊讶又赞许的模样;小木人情不自禁露出了迷之微笑。

    可直到冰雪消融,寒冬彻底过去,谢嘉树依然没有任何音讯。反而是西北防线因兵力不足;加之西北王残余部下将士倒戈,引鞑靼入关,以致鞑靼长驱直入;一路攻至上郡。

    国难当头,圣元帝不得不重新临朝;率太子与群臣商议布防规划;调兵遣将;忙碌不已。

    黛玉同样与谢嘉树失去了联系。每日牵肠挂肚地盯着传音戒指;期待着重新得到回应。正在她心急如焚之时,传来了贾母病逝的消息。

    贾母养尊处优多年,临老时却眼见家族倾覆,最为疼爱的贾宝玉又不知所踪,心气散了,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再也支撑不住了。

    贾母的丧事是贾敏帮着料理的,还算体面。葬礼上,消失已久的贾宝玉却忽然现身。

    他身着一袭灰色僧袍,腕间戴着一串略显陈旧的佛珠,青丝却垂落在肩头,尚未剃度。他神色平和,缓步行至贾母灵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就欲转身离去。

    贾家众人见他归来,本是大喜过望,没想到他竟毫不留恋,复又要离去,忙上前拦截质问。

    贾宝玉面色始终淡淡,温声道:“时候不早,贫僧该回寺里做晚课了。”

    贾家众人都呆住了。面前的宝玉太过陌生了,令他们难以反应。

    他的目光,甚至从始至终都未看向过前来吊唁的黛玉。

    众人还想再劝,薛宝钗忽道:“既然他已勘破红尘,又何必强留?不如放他离去。”

    众人想起最近忽然执意出家,任他们苦劝无果的惜春,不由都沉默下来。

    贾宝玉向众人行了个佛礼,然后望向薛宝钗:“烦请转告太太,晴雯已重入轮回。”

    话落,转身大步而去。

    深山藏古寺。

    贾宝玉回到寺里,天色已变得晦暗。

    寺院雄伟,却有些古朴,有人洒扫,有人诵经,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清净之地,时间都缓慢下来了。他脚步略微顿了顿,就直直前往偏殿。

    偏殿掩映在枝桠遮蔽间,孤零零的独立于寺院一角,因无人踏足,破败老旧,朱漆匾额更是早已失色,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之摧成灰烬。可再凌厉的风,一旦靠近这里,都变得平静而宁和。

    蒲团上,一名法相庄严老僧静静独坐,面容雅致,眉目慈悲。

    确切的说,这是一只僧人的魂魄。若细看,就会发现,他的面容与身处西北的红衣僧人有七分相似。

    老僧看着很是平常,可落入贾宝玉眼中,只觉对方全身都散发着温暖的柔光,悲悯又庄严,仿佛能度尽人间一切苦厄。令他所有的烦恼忧愁,尽皆化作虚无。

    那日,他乍见袭人,受惊之下慌不择路,误闯到此山中,远远就见寺院一角佛光耀耀,令人如沐圣光。因身后袭人紧追不舍,他无奈之下循着金光而来,遇见了这名僧人的鬼魂。

    老僧心怀慈悲,不仅洗去袭人身上业障,使之彻悟,还度化晴雯放下怨恨,超度她重入轮回。之后,贾宝玉留在寺中,亲眼见凡是遭遇困厄上山求助的普通人,抑或是附近因执念无回的鬼物,都会得到僧人相助。

    贾宝玉见过富贵之乡的花团锦簇,又亲历繁华散尽后的凄清,回首过去,宿命的脉络竟日益清晰起来。他向老僧行礼:“弟子已与过去作别,诸事皆过眼云烟,请师父为弟子落发。”

    老僧双目半阖,轻轻摇头:“我时日无多了,你我并无师徒缘分。需知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能否顿悟,皆在你本心,不在三千烦恼丝。”

    贾宝玉垂下眼,轻声道:“弟子受教了。”

    西北。

    因谢清朗的疯狂行径,不仅红衣僧人受了伤,其手下最擅幻术的阿奴更因此死去。

    即使早已知晓要杀谢清朗,必要付出代价,事情的发展还是远超红衣僧人的预估。无奈之下,他只好闭关养伤,再图后事。

    然而,在他伤势好转之际,他忽然感应到附近出现巨大的能量波动,他用来圈养十万士兵的阵法也被破了。

    红衣僧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取出珍藏多年的禅杖,白皙手指在禅杖上轻轻抚摸,神情冷漠地自言自语:“呵呵,为什么总是有人要找死呢?”

    话落,他的身影渐渐化作虚无,下一刻,又重新出现在断崖边。

    断崖之上,悬空立着一名青衣少年。

    红衣僧人双目微眯。这个人,明明是谢嘉树的容貌,却浑身气息淡漠无情,如高高在上的神祗,与之前温润如玉的模样判若两人。

    红衣僧人有些恼怒,冷冷笑道:“不知死活!”

    下一刻,他飞身而上,禅杖挥舞间,打出无数凌厉攻击。然而,再暴戾的术法,一接近谢嘉树,就悉数消失了。

    甚至,无法接近谢嘉树分毫。

    谢嘉树的目光终于向他淡淡扫来,如同俯视着一只蝼蚁般,伸出一指,一抹金光在他手中汇聚,璀璨如最耀眼的星辰,倏然向他急射而来。

    红衣僧人立即以禅杖抵挡。然而,那光粒看似微小,却拥有无上法则之力,这把伴随他父亲多年,几乎无所不能的禅杖,瞬间被击成湮粉。而他也随之被击飞,胸口破开一个大洞,汩汩冒出鲜血。

    谢嘉树的目光重新落向断崖边,望着一遍遍经历死亡,挣扎求生的战士,他心中竟再无一丝不忍,只余淡淡悲悯。

    就如他看着红衣僧人,也再无一丝痛恨,只觉是一个平常的该死之人,将之除了即可。

    他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仿佛心念一动,就能摧毁一切,甚至将此方世界化成乌有。可他却并不感到兴奋、高兴,仿佛一切都那样平平淡淡。

    下一刻,他抬起手,淡淡金芒从他掌心处扩散而出,蔓延至方圆百里,笼罩住断崖边的茫茫亡魂。金芒所及,所有亡魂瞬间浑身一震,无形的法则与秩序在他们的身上重建,渐渐凝聚出了新的肉体。

    众人只觉得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醒来,神智得以恢复。无穷无尽的敌人已消失不见,只余一名仙人高立于穹顶,身披万丈光芒。

    他们也记起了自己烈火焚身而亡。可柔和温暖的金光冲刷过他们的身体,仿佛令他们重获新生,死亡那一刻的痛苦和恐惧,也随之被抚平,只在记忆中留下淡淡的痕迹。

    他们怔怔地仰头注视着慈悲济世的仙人,十万余人齐齐虔诚地下跪,以此表达对仙人的敬重和感激。

    他们即使死,也该因保卫国家而死在战场,怎可如此荒谬地死于邪术中?这也是他们始终无法挣脱幻境的原因。

    随着十万人重获生命,因果之力的反噬也尽皆落回了红衣僧人身上。

    红衣僧人惊恐异常,身上窃取而来的,源源不断护他周全的功德金光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十万人身上,他霎时体会到抽筋剥皮般的剧痛。

    他愣愣地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就见他的身躯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