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色大地 >

第44部分

血色大地-第44部分

小说: 血色大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兵工厂刀具锻造处的处长,延安城内一个有名的打铁师傅张铁锤解释道:“那些师傅手上拿的小铁锤叫偏锤,重约5到6斤,起的是指挥和休整作用。学徒手里的是头锤,重约30到40斤,起的是锻造作用,他们会在师傅偏锤的指挥下打击某个部位。”

    这时有一个铁匠叫他的学徒去拉风箱,然后自己则是将铁件放在打铁炉里煅烧。李天倚很是清楚的看到那些铁件都是呈长条型,略弯。

    这些铁件正是要给骑兵配置的马刀。

    现在骑兵的装备只有马刀,连弓箭都没有。

    毕竟现在骑兵的任务就是利用高机动性的速度,前去冲击敌人的粮道,打击敌人的后勤,再说弓箭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李天倚心中理想的骑兵装备就是骑枪、马刀以及75速射炮。但是现在75速射炮就6门已经归属于炮营,没有骑兵什么的事情了,而骑枪根式只有175支,只够其中一个连多一点的骑兵使用。

    能够给所有骑兵配置的就只有马刀了,所幸延安绿营撤退时丢下了很多的武器,而且延安府库之中也有大量的铁锭。

    所以李天倚召集了根据地和半根据地里几乎所有的铁匠前来梁山兵工厂刀具锻造处帮忙打造马刀。

    师傅不时的取出正在淬火的已经成型的马刀胚体,观察颜色。观察几次之后,满意的点点头,接着便是“滋”一声往水里淬。青烟随即冒起,铁件变色,师傅又用眼仔细观察一番,满意的点点头,便将马刀放在一边,却出下一个铁条又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

    李天倚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

    李天倚是整个根据地的实际掌舵人,在这些打铁师傅来时,李天倚已经迎接过他们。所以面对一个“大老爷”在看他们打铁,对于这些只是社会底层的打铁师傅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

    安塞和保安的打铁师傅还好,毕竟李天倚管理安塞和保安两县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两县的打铁师傅都已经习惯了。可是这两县都是只有几万人的小县,能有多少打铁师傅?这里的数十个打铁师傅都是很多都是来自延安城内的,以及别的未被占领的县城秘密请过来的。在他们的眼中,李天倚就是一个“大老爷”,最起码也是一个正五品的知府大老爷级别的。有李天倚在旁边注视着他们,使得这些打铁师傅以及学徒都已经失误了好些次了。

    “走吧——”李天倚摇了摇头,对着身边的这个兵工厂刀具锻造处处长张铁锤说道。

    张铁锤是延安城内有名的打铁师傅,善造刀具,他除了担任这个刀具处处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测试那些打铁师傅打造出来的刀具合不合格,不合格的话会被返回去给他们重新锻造。

    这马刀毕竟是军械,是李天倚对于第一次反围剿获得胜利的关键性兵种骑兵的主要武器,不合格的话上战场之后,马刀只是劈砍几刀就断了那就悲剧了。

    “现在每天能打造出多少柄马刀?”来到刀具厂的办公室,李天倚便直接问道。

    “大约50柄左右,”张铁锤回道,“马刀是个细致活,他们每天打造的虽然超过100柄,但是良品以上的只有50柄左右,其余的都要退回去交给他们返工。”

    “虽然,我想要的是优品,”李天倚无奈的摇了摇头,“但是时间来不及了,满清朝廷的新军随时就会打过来。我们只能将就着使用良品了,希望这良品能给力一些,不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等故障。”

    “这些打铁师傅们还是很用心去打造马刀的,负责良品以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了,”张铁锤笑了笑,说道,“这些马刀在骑兵同志们打击满清的围剿还是有用的,基本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这就好,”李天倚点点头,又问道,“现在打造出多少马刀了?”

    “截至昨天,已经打造出良品以上的马刀326柄了。”张铁锤对于马刀的数据还是熟记于心的。

    “我们骑兵部队已经组建出了一个连队了,我等下会让人过来领刀,把这个骑兵连先训练起来。”李天倚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又掉头对张铁锤说道。

    “是。”张铁锤应了一声。

    在陕北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整军备战之时,满清政权为了加快剿灭陕北的革命之火,早已在建立陕西新军独立标之时就已经下令建造京太铁路以及汉西铁路,由于要加快修建速度,将这两条铁路权全权交给了洋人的公司。其中京太铁路线被美国的华兴公司拿到,而汉西铁路则被德国一家铁路公司拿到手,再加上已经修建了几年的芦汉铁路,中国已经有三条重要的铁路线路控制在国外列强手中。

    这三家铁路除了所修建的铁路用铁外归汉阳铁厂,其余一切权利都归于美、德、比三国。

    当然,除了早已经在修建的芦汉铁路之外,美国、德国负责修建的京太和汉西两条铁路除了得到路权之外,还获得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军火合同。

    要知道,《辛丑条约》中规定,要对华武器禁运两年,但是在两条铁路的巨大利益之下,美、德两国显然已经将对话武器禁运给抛到脑后了。

    当然美国并没有出售武器,他们的陆军武器比起德国来说还是差了点,不过美国的作用是劝说其余各国列强解除对话武器禁运。

    美驻华公使馆,美驻华公使康格和英国驻华公使焘纳里坐在书房里喝着茶。现如今,关于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关键就是英国的态度了。

    “焘纳里先生,您就不考虑考虑吗?”康格见焘纳里喝着茶,淡淡的问道。

    “我为什么要申请国会放开对华武器禁运?”焘纳里反问道,“前年的联军行动之中,拥有跟我们差不多武器的清国武卫军给于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康格阁下,您要知道,阻挡我们联军解放北京的武卫军只是那支武卫军的一部,而且还是实力最差的一部。他们缺乏训练、缺乏先进的枪支、缺乏火炮,要是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顶上来的吧,恐怕我们根本就不能顺利攻进北京城,或者要损失很大的一部分兵力才行。”

    “不对华解除武器禁运的话,清国就不会发展出装备新进的军队来吗?”康格喝了口茶,淡淡的对焘纳里说道,“我听说清国湖北的枪炮厂早就已经可以制造德国的委员会1888式步枪,日产能达到50支,还有清国的其他兵工厂,很多也是能仿造我们这些强国的枪支。而且我还听说清国的江南制造局能仿造贵国的阿姆斯特朗75毫米的陆炮,不放开武器禁运,清国自己也是能够制造出这些武器的,我们现在卖给他们,还能获得一笔巨额的军火贸易。”

    焘纳里端起茶杯喝了口,叹了口气说道:“毕竟是已经签了条约,说是要对华禁运两年,现在才一年就要推翻条约,这可是对于这神圣的条约不尊敬啊。”

    呸,你们推翻条约的事情还少吗?康格暗骂一声,还是因为利益不够?不过康格很是绅士的笑道:“阁下,对于某一个主权国家实施武器禁运本来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毕竟,1900年的不愉快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而且清国对于我们这些国家的公民还是十分恭敬的。阁下应该知道,满清现在正在建立新军,他们建立新军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焘纳里阁下还是应该知道的。”

    焘纳里的眉头略微皱了起来,端起茶杯,想要喝水,却有突然把杯子放下,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康格阁下,我只是知道清国的陕西貌似出了点状况,那里出现了一只反抗清国统治的军队。”

    “难道焘纳里阁下不知道这只军队是信仰什么的吗?”康格笑着问道。

    “还能信仰什么?”焘纳里不屑的说道,“哪里是清国的西北部位,回民很多,他们不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吗,该死的异教徒。不过,貌似清国西北的回民可是一直在不断的闹事的。”

    ***************************

    ps1:说实在的,最近的成绩增长的很缓慢,收藏每天就一个两个的增长。本周的红票数甚至比不上上个礼拜。所以小羽在此还是希望看完小说的顺手收藏一下,手中有票的对于《血色大地》感兴趣的给个一张红票,小羽不胜感激。

    ps2:求评论,求龙套,这周的精华又浪费了不少。 

第七十五章 德国外交官() 
更新时间:2011…12…05

    “焘纳里阁下,这次您可就猜错了。”康格微笑着摇了摇头,故作神秘。

    “哦?”焘纳里不解,疑惑的说道,“不是异教徒的反抗清国的统治,难道是孙文一般的革命党?不过孙文之流不会跑到西北那么一个穷地方反抗清国吧,据说那里很穷,孙文到那里拉起一支兵马可没有钱充作军饷。”

    说着焘纳里还微微笑了笑,显然对于孙文有点不屑。

    “并不是孙文,”康格摇了摇头,“阁下应该知道马克思吧?”

    “马克思?”焘纳里一愣,“陕北的叛军怎么跟马克思扯上关系了?”

    马克思自1849年8月移居伦敦,一直到1883年3月逝世于伦敦,这近34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包括最出名的《资本论》第一卷以及在1864年9月28日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并被选入领导委员会。

    马克思在英国还是很出名的,尤其是在伦敦。

    “哦,我想起来了,”康格笑着说道,“马克思先生可是在贵国伦敦生活了长达34年之久,还在贵国完成了《资本论》这部旷世巨著,想必贵国并不排斥马克思先生的理论吧。”

    “这个——”焘纳里欲言又止。

    “算了,”康格站了起来,说道,“在下还是去找法国的头等参赞署理公使贾思纳先生,想必他应该对于西北的那群**的信仰者感兴趣的吧。”

    “等等,”焘纳里连忙叫住康格,“康格阁下,您是怎么知道西北的那群人是马克思先生的信仰者?”

    “我国的华兴公司获得了清国的京太铁路的修筑权,但是有些工人不敢前去太原那里修筑铁路,毕竟太原距离延安可不远。于是华兴公司的管理层便派了一个华人去延安附近打探消息,才得知了那群人是马克思先生的信仰者。”

    “马克思、马克思的理论怎么传到清国来了?”焘纳里也是站了起来,来回怎了几步,然后说道,“告知法国的那位署理公使贾斯纳先生也没是没什么用,据说法国的新公使快要到清国了。”

    “那么阁下到底建不建议解除对华的武器禁运令呢?”康格看着焘纳里,再次问道。

    “我会建议议会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但是——”焘纳里盯着康格,一字一顿的说道,“我们大英帝国要太原到保定的铁路修筑圈。”

    “不可能,”康格大惊,大声回道,“京太铁路就四百多公里长,太原到保定就有300多公里,为了这所谓的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您觉得我们会把这条400多公里的铁路线的四分之三交给贵国吗?阁下不觉得自己太狮子大张口吗?”

    “康格先生不要生气,”焘纳里摆摆手道,“清国有句话叫漫天开价,坐地还钱,我们慢慢商量着来,我想经过我们双方的讨价还价,一定会商量一个令大家满意的条件来。”

    “好好好,”康格坐了下来,说道,“我们就谈谈吧,想必阁下也不会为了贵国的利益放弃那笔数量可观的军火贸易。”

    经过两个小时的群枪舌剑的激烈谈判,两名公使终于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很快,一份简单英美密约的草稿便写了出来,密约内容如下:

    1:英国同意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2:美国同意将京太铁路的太原之石家庄段的路权转交给英国,英国必须交易给美国10万英镑作为补偿。

    3:英美中三国共同组建京太铁路公司,所得利润按3:5:2支配给三国或者三国的公司。

    4:英国同意出售阿姆斯特朗75毫米速射炮给清国,具体条款由英国与清国另外探讨。

    英美两国在没有清国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就将在中华大地上的京太铁路的路权分配完毕,而且原本是中美各一半的利润也被美国挑出三层给了英国。原本清国应该有半分之五十的利润,现在只有百分之二十了。

    如果词条密约被李天倚知道的话,李天倚估计又要化身野狼,仰天长啸了。

    所幸李天倚知道这条密约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时间过的很快。

    农历的腊月中旬,梁山来了一大群人。

    李天倚很是高兴的迎接了这群人的首要人物上了山。

    “雷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李天倚当先伸出手对这群人之中的一个中年人伸出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