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此长山一役,明军四万之众被皇太极的两万人马击溃,损失惨重。包括张春在内的三十余位高级将领被俘,多名明军将领战死,兵马损失不计其数。更严重的是,明军再也没有力量组织任何援救了……
皇太极在击败援军之后,加紧对祖大寿的劝降工作。在此以前,皇太极已在军事压力之余,多次劝说过祖大寿。至此,皇太极再次派人带着二十三位降清文武官员的招降书,劝说祖大寿投降,却再次被祖大寿断然拒绝。
随着冬季的来临,大凌河城内的粮食供应越来越成问题,平民百姓首当其冲,饿死者无数。而兵士不久也无粮可食,先是杀马充饥,后开始有计划地杀人充饥。这些情况被掌握后,皇太极更加紧了劝降攻势。祖大寿至此已经走投无路,坚守到底,誓为大明效忠的信心开始动摇……
经过反复协商,祖大寿决定投降。十月二十八日,反对投降的副将何可刚被推出城门,在后金兵营前示众以后,被斩首。
何可刚临死之前,神色不变,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其尸体被拖入城门后,饥饿至极的饥民一拥而上,争夺其肉而食。
斩杀何可刚后,祖大寿派出四名副将、二名游击出城,代表他与其他三十七位命官,与皇太极和众贝勒对天盟誓。盟毕,祖大寿正式献城投降。此时的大凌河城,在被围八十余天后,原有的三万余军民,只剩下一万人左右。
祖大寿正式投降后,受到了皇太极超规格的接见。诸贝勒出营一里迎接,到达御营时,皇太极出幄相迎,并免其跪拜,而行抱见礼。在并行进幄后,皇太极让祖大寿坐在自己身边 ,亲以金杯赐酒,又赐御服黑狐帽、貂裘、白马等物。开宴入席时,祖大寿坐在汗兄代善之下,享受了最高规格的礼遇。
投降后的第二天,祖大寿依照原先的约定,赴锦州进行策反。皇太极对他并不是没有顾虑,但考虑到如果祖大寿守诺且能策反锦州,确实是一本万利之事。而且当时祖大寿的子侄也留在后金营中,实际上近似人质,所以皇太极仍决定冒一次险。
然而,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并没有发动策反,他推说人手不够,时机未到,皇太极这次是看走了眼,祖大寿是诈降!
长山、大凌河之败,使孙承宗不败的神话破灭。朝廷中的不满和攻击,犹如急风骤雨般向孙承宗压来。而朱斌当初提议的决不赞成修筑大凌河,更被当成了他又一次的英明远见!当然,这一点在崇祯皇帝面前,是没有任何人胆敢提起的!
而对于皇太极来说最大的收获,却并不是击败了明军,或者是试验了后金自己的火炮。最让他高兴的,是借着大凌河之战的机会,解决了一直让他头疼的同为四大和硕贝勒的莽古尔泰。
七月十三日这一天,皇太极正站在城西山岗向城中观望,思考破敌之策。时众贝勒在侧,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莽古尔泰上前一步说:“昨天这一战,我部损失严重,我旗护军有随阿山出哨的,有附于额驸达尔汉的,是否现在把他们归还我?”
皇太极本来就在削弱他的权利,当然不肯答应。
生性暴躁,头脑简单的莽古尔泰,在和皇太极的争吵之下,居然将腰间佩刀拔出了五寸,汗王面前拔刀,何等严重?这就满清历史上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
击败张春的援军后,十月二十三日,众贝勒召开会议,一致决定免去莽古尔泰大贝勒之职,夺五牛录,罚银一万两。其后慑于皇太极威严,大贝勒代善也于其后主动让位。
从后金天聪元年即位到天聪五年年末,皇太极终于实现了朝纲独断南面独尊的愿望……
皇太极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而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却正在向着一个无底的深渊走进……
一百四十九 吴桥兵变()
大凌河惨败的消息传到江南后,朱斌把自己一个人关 论部下如何劝说,整整一天,他粒米未进,谁也不知道素来乐观的巡抚大人正在那想着些什么!
朱斌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做为一个知道历史走向,却根本无力改变这一现状的人,此时的心情,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也只有他自己觉得在这一刻是那么的无用。
??
在朝廷的邸报上,大臣温体仁上本,言说朝廷刚与后金开始接触议和,兵火才息,而孙承宗、丘禾嘉却要惹是生非,去修筑什么大凌河 城,惹恼了皇太极,遂造成了长山、大凌河惨败云云之类……
心灰意冷的在孙承宗在长山惨败后,便以年老为由,多次上疏,要求致仕。十一月,崇祯帝批准孙承宗致仕,令驿站车马送其回高阳原 籍。不久,因言官追论孙承宗“丧师辱国”之罪,崇祯帝下令夺其官职闲居,并剥夺宁远世荫。
而当时已调任南京太仆寺卿的原辽阳巡抚丘禾嘉,也被追论,丘禾嘉以病为由辞职。
这一切的一切,都和历史的走向是如此的一模一样……
朱斌慢慢地站起了身,当他推开房门的时候,发现他的部下们都正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候着他,见他出来,黎风第一个上前道:
“大人,大凌河之败,大人早就有过预言,这都是……都是上面不肯听。与大人没有半分关系,您又何必为难自己?”
??
“没事,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朱斌勉强笑了一下,随即就正色问道:“我让你们准备地兵马,全部集结完成没有?”
“回抚帅!”郑天瑞大声说道:“马步兵一万七千人,佛郎机、大将军炮八十余门全部准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向山东方向进军。只 是……。”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抚帅怎么知道山东方向即将再次爆发战事?”
“孔有德!”朱斌嘴里慢慢地吐出了这三个字来:“登州游击孔有德,本事海盗出身,而后才被朝廷招安,这次又救援大凌河不利,像这样的人,我从来都不相信他们会真心为朝廷效忠!”
一众部下面面相觑,抚帅大人的想法实在有些费人理解。可他的判断,却往往总是准得出奇,就好像这次的大凌河之战,若是朝廷听了他的意见,未必便会有那样地失败!
“报,朝廷急报!”
正在此时,远方快马奔来,冲到朱斌面前,勒马停住,马上骑士翻身而下。喘着粗气说道:
“朝廷急报告,登州游击孔有德,率领耿仲明、李九成等人。于吴桥兵变,目前已杀回山东,劫掠四方,贼兵势大,官兵皆不能胜,圣上急命江南巡抚朱斌领兵平叛!”
江南诸将大惊失色。抚帅真的神了。说孔有德要叛。孔有德果然就叛了,此时他们再看向朱斌的眼神。已经全然不同……
朱斌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是历史书上早就清清楚楚记载着的,又有什么可希奇的?
这批参与叛乱的将领,原都是皮岛纵兵毛文龙的部将。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后,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但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发动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皮岛乱兵一哄而散。
孔有德、耿仲明原籍山东,矿徒出身,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毛文 龙,与尚可喜一起,被称为“山东三矿徒”,是毛文龙手下的骨干将 领。孔、耿因不服黄龙统辖,便叛离皮岛,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
登州乃山东重要军事要塞之一。在天启初,为了协调对后金地作 战,在山东设登州、莱州巡抚,援助辽东前线。当时任登莱巡抚的是孙元化,嘉定人,举人出身,被任命之前曾任宁前道兵备副使。
而就是这位对火器颇有研究的孙元化,竟接收了皮岛的叛将孔有 德、耿仲明,并委以重任。孔有德被任命为骑兵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
大凌河被围后,同属孙承宗指挥的登莱巡抚孙元化,急令游击孔有德赶赴前线增援。孔有德奉命北上,抵达吴桥时,因遇雨雪,部队给养供不上,士兵开始抢劫。在另一位与孔有德有相同经历的毛文龙旧部李九成的煽动之下,孔有德正式叛乱,随即杀回山东半岛。
孔有德还兵大掠,先后攻陷陵县、临邑、商河,接着又杀入齐东,包围德平,不久又舍德平而去,攻陷青城、新城,向半岛杀去。
山东巡抚余大成、登莱巡抚孙元化闻变,非常紧张,立即派兵来鲁北应变。当时两人都不愿把事情闹大,力主安抚孔有德,并令沿途州 县,不得出兵邀击,以免激化矛盾。孔有德将计就计,假装投降,迷惑孙元化,而实际上却率兵直趋登州。由于沿途州县不敢出兵拦截,让出通道,孔有德便顺利杀到登州城下。
孙元化急令部将张焘率辽兵守登州城外,总兵官张可大也发南兵抗击。两路成合击之势。张 进兵稍胜,却下令退兵,张可大失去策 应,被孔有德杀得大败。形势陡然紧张起来。
张焘的兵卒,多是辽东籍,与孔有德部关系不错。他们见此情形,纷纷投入孔有德的叛军行列。孔有德便令这些降卒再混入登州城中,作为内应。而孙元化不察敌情,不听劝告,同意这些早已从叛的散卒进 城。
与孔有德是旧交地登州中军耿仲明,及都司陈光福等,立即策应,举火开门,让叛军从东门攻入登州城,登州便告失陷。
孙元化是南直隶嘉定人。山东巡抚余大成是南直隶江宁人,总兵官张可大是南京羽林卫军籍。这三位南直隶人,在这场兵变中,根本不是山东、辽东人地对手,被孔有德等骗得团团转。
登州沦陷后,孙元化自杀未成。与同城命官一起被俘。只有总兵张可大在斩杀其
后,在其官署上吊自杀。
孔有德令孙元化致书余大成,要求和谈。余大成见事已闹大,便上疏朝廷。崇祯大怒,撤掉了余大成、孙元化两人之职。孔有德见孙元化已无利用价值,念其旧日收留之情,放其出城,放了他一马。可是崇祯帝却不会放过他。他与余大成两人被逮到京师。最后余大成被充 军,孙元化被斩首弃市。
??
“现在山东局势如何?”朱斌并不显得慌张,不紧不慢地问道。
“回巡抚大人话,孔有德占据登州后,推李九成为首领,自己居第二位,耿仲明居第三。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将领,如李应元、陈有时、毛承禄、陈光福等皆为官,反贼刻印建官。招 海盗流寇,四出焚掠,弄得山东以至辽东前线都人心不定……”
“一些海盗乱民成得了什么气候。”朱斌微微笑了一下。忽然大声说道:
“黄飙、郑天瑞、刘风、李天齐、魏重义、龙 阁、李德
“末将在!”
??
“你等点齐兵马,明日随本抚出征,水路并进,一举而平定叛贼!郭飞、黎风等人留守江南,接应粮草!”
“遵命!”
大凌河之败的这一口气早把朱斌憋坏了,他现在就等着孔有德等人谋反。好把这口气撒到他们地身上。而最为重要的。未来一旦孔有德等人投了后金。将极大地增强后金的火炮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日后地大明朝廷。埋设下一枚可怕的炸弹……
第二日,一万七千名官兵,八十门各类火炮,三十七战船,由浙江巡抚、肃虏将军、武英伯朱斌亲自率领,浩浩荡荡向山东境内开拔。
谁想到,才走出不到两日,朝廷又来急报,命朱斌所引之军,于原地扎住营盘,不得朝廷命令,不得前行。
原来,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崇祯帝居然下令以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谢琏为登莱巡抚,由此二人负责平叛。朱斌大惑不解,遂写信问计于杭州地黎风。
未几天,杭州方面送来黎风急信,上面写得非常简单:
“大人不赞成构筑大凌城,圣上一意赞成,终致大凌河之败。难道大人比圣上还要英明吗?大人自为官以来,屡立战功,朝廷又多树政 敌,在此时候,焉能不眼谗言?大人尽管在原地驻扎,属下以为,官兵此去必不能胜,早晚要复启用大人。
为消圣上疑心,一旦朝廷再次命大人平叛,大人可不急着进军,当先问计于圣上,用何等方式行军平叛,如此,平叛之功不为大人所有,乃是当今圣上亲自指挥……”
朱斌苦笑着摇了摇头,将信件付之一炬。他只想为大明朝廷好好地做一些事,却哪里想到这中间弄得这么复杂,崇祯帝这人好是好,可就是有些疑心……
朱斌干脆安下心来,驻扎在浙江和山东地邻近地界,一边派人多加打探,掌握山东方面的信息,一边每日与诸将讨论兵法,静静等候着朝廷地再次调度。
前方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