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150部分

血沃轩辕-第150部分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庞!

    “天那,中国人!”

    几名荷兰士兵发出了杀猪一般的叫声,正想抬枪,却看到眼前的那些敌人,用比他们更快的速度,将手里的枪对准了他们,荷兰人呆了一会,终于无奈地放弃了抵抗的打算……

    “可斯切菲,这次你做得很好,你将会得到我们的巨大奖励。”年轻的军官微笑着说道。

    “我不得不佩服钟将军的计谋,可是为了这次偷袭,我整整损失了十几名部下。”可斯切菲又是钦佩又是遗憾地说道:“您得知道,秦风将军,这些部下都跟随了我很多年,我想当噩耗传到他们家人耳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和妻子会感到非常的悲哀……”

    秦风微笑着听他说着,他完全知道这名红夷想要什么:“这完全没有问题,可斯切菲,所有参与这次突袭而死去地人。都将得到我们的补偿,我只是希望,这些补偿不要全部到了你的腰包里面……”

    可斯切菲开心得大笑了起来,没有什么比金币更加诱

    了。不过他实在是赞佩这些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从卡西卡萨攻击战的开始前,他就接到命令,挑选十五名部下。和这位叫秦风地将军所带领的两百名中国士兵,一起穿越看起来根本不可能通过的丛岭,可斯切菲把赏金提高带到了一百枚金币,这才勉强凑齐了十五名雇佣兵中的志愿者……

    “我可以向上帝发誓,这些中国士兵,通常大明王朝习惯性的称呼他们为‘江南军’,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完全是不可能被任何东西击败的。甚至是你所无法想像的!

    我们经过地道路,当地人称之为‘西里拔之路’,意思是就是充满了死亡的道路。那里毒蛇蔓延,到处都有致命的沼气,野兽的眼睛不断地在我们身边监视着我们,任何一个落单的士兵,很快就会成为野兽们的美餐。

    一进入死亡之路,就有三名中国士兵,一名我的部下分别死在了毒蛇和沼气的夹攻之下。我的部下开始畏惧了,可那些中国士兵却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一样。他们草草地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然后继续上路……

    我可以告诉你我所看到地一切,一名中国士兵的大腿被毒蛇咬了,我们没有必须的药品,可我亲眼看到这名中国士兵,为了不拖累部队的前进。毅然用手中的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秦风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表情还是那样地刚毅,可我分明在他转身的时候看到了他眼中晶莹的泪珠……

    士兵们在不断地减少,也许是中国人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上帝,我们竟然活着通过了死亡之路,创造一个奇迹。可是我们也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百名中国士兵,活着出来的只有七十一个人。而我的那些部下,也有十个永远地倒在了死亡之路……

    在为这些死去士兵悲哀的同时,我也觉得非常荣幸,因为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地发生。我们奇迹般的通过了死亡之路,我们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我们奇迹般的用不到八十个人,夺取了坚固无比地,看起来永远也无法被占领的巴达维亚。

    而这一切奇迹的创造者,都拥有一个名字,江南军!

    ――――――约瑟尔?可斯切菲《我的中国生涯》”

    十多年后结束自己的冒险生涯,带着大把大把金币回国的可斯切菲,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出了这么一本书,而这本书,也很快开始在欧洲大陆风靡开来。可斯切菲,这位冒险者,江南军的雇佣兵,居然凭着这本书,成为了一名很有名望的作家!

    成功控制住巴达维亚城门的秦风,立刻从荷兰人的嘴里知道了那些荷兰士兵的军营,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秦风就制服了这些荷兰士兵。

    巴达维亚有着大量的中国人,这些都是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用各种手段欺骗、绑架到这里,然后强迫他们充当奴隶,每日做着沉重的劳役。当大明的军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些中国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当确定这是朝廷前来救援他们的大军后,巨大的欢呼声,在一瞬间响彻了巴达维亚……

    有人欢喜就有人发愁,巴达维亚的那些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见坚固的巴达维亚,竟然那些轻易地就落到了中**队手里,而那些平日里在他们眼中卑贱无比的中国人,这一刻纷纷拿着分发给他们的武器,冲到他们的家中,将他们赶到巴达维亚最大的广场上看管起来,他们的心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害怕和后悔……

    秦风组织起了巴达维亚全部的中国人,分给他们武器,一半人看管这些红夷族犯人,一半人跟随着他一起紧闭城门,走上城楼,坚守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失陷的消息,一直到八月二十日才传到莫特拉尔的耳朵中,这位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的总裁目瞪口呆,他仿佛在眼前看到了世界末日。

    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中**队的全部主力都在卡西卡萨,为什么短短一天的时间,巴达维亚城就落到了他们的手里?

    在巴达维亚城,有着荷兰军队全部的补给品,没有吃的,没有火药,什么东西都没有,怎么和对面的中**队打仗?

    摆在莫特拉尔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回兵去重新夺回巴达维亚,可是那样明朝的军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通过卡西卡萨,然后与巴达维亚的中国人一起,把自己彻底干净地歼灭……

    还有另一条路,却是莫特拉尔最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投降!

    投降当然可以保住自己和部下的生命,但回国后,他将面临东印度公司最严厉的处罚,他会成为一个人人讥笑的胆小鬼,名誉、地位、金钱,一切的一切都将转瞬化为乌有……

    联军的攻势忽然停止了,枪声和呐喊声消失了,战场归于了平静。大明军队派出的使者,出现在了莫特拉尔的面前,他带来了大明将军钟建的命令,卡西卡萨所有的荷兰军队,必须在二十二日天黑前放下武器,走出卡西卡萨投降,否则,大明军队将不再负责他们的生命安全!

    从这一刻开始,成为了莫特拉尔这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巴达维亚丢失的消息,已经不可遏止的在荷兰士兵中传开,惊慌失措,绝望的心情迅速在军队中蔓延开来……

    当第二天的阳光照耀到卡西卡萨,莫特拉尔终于做出了抉择。

    大明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总裁莫特拉尔,向大明军队投降,从这一刻开始,巴达维亚的主人,换成了中国人!

    

第三部大地风云 二百三十六 中原危局() 
明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尔,向大明军队投降,从这一刻开始,巴达维亚的主人,换成了中国人!

    指挥夺取巴达维亚的钟建,完全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他在巴达维亚进行了简单的补给和休整,将整个的巴达维亚,包括俘虏在内全部交给了郑森,而自己贼带着部下和舰队退回到了台湾和澳门两处。

    得到消息的郑芝龙欣喜不已,本来他以为就算江南军会把巴达维亚交给自己,也必然会在那拖上很长一段时候,等把荷兰人的财富搜刮得差不多了才会离开,他绝对没有想到江南军会是如此的讲信用。

    可是对于郑芝龙来说,得到巴达维亚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

    江南军之伐罪军连战连捷,大破巴达维亚荷兰红夷,纵横大海,扬威海外的赫赫战功,传到江南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十五年的新年了。

    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快乐的新年。

    松山决战的失败,已经直接危及大明江山之安危。大明在关外连战连败,已使稳固的宁锦防线处于瓦解之中。朝廷得此消息,京师大震。

    按例,朝廷要追究丧地之责。吴三桂同其他各镇将不能逃脱责任。但出乎意料的是,崇祯不但没有追究吴三桂的责任,反而给他加升提督职衔。指示他收残转败,把各镇残兵败卒总归吴三桂收拾集中,上紧整顿,徐图再举。

    受到惩处地是王朴,以临阵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这种不公平的处置引起朝廷舆论哗然。御史郝晋上书:“六镇罪同。皆宜死。”

    他认为,六镇总兵都应按逃罪处死,而朝廷只问罪王朴,却不追论其余五人之罪是不公平的。晋对此大为不满,特别提到,“吴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

    兵部尚书陈新甲复议。向崇祯提出处理意见:只斩王朴,勒令总兵马科立军令状,再有失误必处死。吴三桂失地,也应斩首,但姑念其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

    崇祯帝批准,立将王朴处决。吴三桂仅受到降级处分,仍守宁远。职方郎中张若麒受到朝野谴责,要求重处死。旋即逮捕处以死刑,而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

    朝廷不追究吴三桂的死罪,予以宽大,绝不是随意作出的,这有多方面地因素。吴家在辽东已占据要津,是地方的一大实力派。继松山之败后。在这里除了吴氏父子已无更合适的人选为朝廷固守这块残土。

    显然,朝廷不敢得罪吴氏,因吴氏父子尚有可利用的价值,朝廷中有吴氏的靠山,为其开脱,也不无作用。对比之下,王朴的地位,没有吴三桂那么重要。他所得军功不显,名曰总兵,但在朝廷中并无实际影响。他在关系明朝危亡的松山决战中,带头逃跑。搅乱军心,以致各镇将纷纷效尤。王朴的行径恶劣,罪在不赦。按律处斩,人们无足惜。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败将都处死。问题是,独斩王朴,而其他各帅只给以降级地象征性处分,这就看出吴三桂等人与王朴在朝廷心目中的悬差的地位了。

    吴三桂自知犯有逃罪,也许出于赎罪之念,他在松山战后的第二年,即崇祯十五年三月,松山刚破,便与另一逃将白广恩等率兵四千,试图组织一次进攻。他们进至塔山扎营。塔山已处在清军的围困之中,吴三桂下令以一半兵力至高桥,与清兵遭遇,但不战而退。

    吴三桂此次军事行动,大抵是试探清军虚实,并非是寻找清兵展开战斗。

    整整过了四天,崇祯十五年三月八日,祖大寿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下,愿献城投降。他向围锦的清将诸王许下诺言:“我若归顺,宁远亦可得也。”诸王准降。

    祖大寿,这位大明的战将,终于走出了这可耻的一步……

    于是,锦州经一年的围困,终于不战而克。锦州一破,满清诸王议取宁远之策,当乘总兵吴三桂尚未交替之时,立即发起攻击!

    在这些满清诸王看来,吴三桂犯有逃罪,肯定要被朝廷撤换,当乘其尚未撤换之时,利用祖大寿在宁远地家属与他的亲属关系,一举夺取宁远。

    但是,吴三桂并不想降。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罗睿郡王多尔衮奏报:他们曾派人到宁远,想与祖大寿的儿子取得联络。守城官员知祖大寿已降,不许入城。派去的人被拒之城外,对城上喊话,城上守官没听几句,就不予理睬。

    松山、锦州相继攻取,杏山、塔山日夕可破,清太宗和他的诸王、大臣便把注意力转向宁远。此城距锦州仅两百里,骑兵瞬间可至。宁远原先有锦州及松山诸城作屏障,明兵进退自如。而此时,宁远已直接暴露在强大的清兵面前,驻守此城地明朝官兵已失去安全感。明朝谋臣、统帅最担心的是,清兵随时可以直驱城下,以围锦的战术来围宁远。

    满清内部确有人主张乘清兵大胜,迅速取宁远。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马国柱、雷兴等汉官向清太宗建议说:“今锦州既下,宁远惊骇,山海溃乱,燕京震动,明总兵吴三桂以松、锦失守之故,既踏可杀之罪,今祖氏全归,吴镇自不能安,又必有脱死之术。祖氏之子妇在宁远者,已心切来归矣。况其为祖镇之遗类,与其在门墙者,岂不畏死而求生乎!”

    尽管满清中有此主张。但明朝朝廷所担心地事并没有发生。因为皇太极还不打算乘胜加兵于宁远,他以为处于惊慌失措中的宁远明官兵无力抗拒清兵

    ,可以传檄而定。

    他在处理锦州明官兵及家属时,特别强调,凡在锦州的原属宁远等处的官员,一律留养保全。不得伤害。他要用招抚地政策,不动干戈地得到宁远。

    同时,皇太极又派遣八旗兵屯驻于宁远以西地大路,保持对吴三桂的军事压力。他指示在前线的诸王贝勒,宁远之人,若欲归顺,令我军入城,必索城中大员为质。命我兵严守城门,然后可入,不然,恐怕中了吴三桂地计谋……

    时间一天天过去,已经到了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