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3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3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峥知道啮桑会盟发生于前323年,正是今年,也就是眼前的这位师兄张仪会代表秦国参加啮桑会盟一事,马上就要开始了。

    “秦王太急迫了,东出函谷而天下恐于强秦,又于龙门称王,尽出风头于天下。”只见收起心思的卫峥慵懒的坐卧着对张仪说道,顿了顿,带着一副惬意的神情又补充道:“如今战国七雄格局平衡,秦国虽强,即便举倾国之力却仍旧没有灭一国之能力。话虽如此,然强秦者天下皆惧,更惧今后之秦国有灭国之力而打破天下平衡,这次秦王不远万里伐齐,这不明摆着让天下人一起揍你,群起而攻之的嘛。”

    不过也不无道理,两世为人的卫峥很清楚,秦惠文王这个人,即君主位以来,这辈子做梦都想要东出函谷,有了他老爹秦孝公一辈子苦心经营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便自认为可以涿鹿中原,倒也不足为奇了。

    张仪自饮一杯,并不介意卫峥的慵懒惬意的坐姿,说道:“小川你能看出来张仪不意外。实不相瞒,东出函谷,龙门称王都是张仪极力主张又恰好正合我王之意图,现在看来的确时机未到,伐齐之事不但大败反而惹来天下可能联合攻秦的祸事,我这是绑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祸是师兄你惹出来的,所以现在也要擦屁股了。哈——!”卫峥笑道。

    “休得取笑——!”张仪无奈的道:“实不相瞒,此次我随陈轸出使齐国,便是为了秦、齐、楚三国会盟啮桑之事,以便化解此次秦之危局,亦是化解张仪危局。”

    这一次秦国碰壁,与张仪撇不开关系,若是不能化解危局,张仪本人就有丧失秦国相位的危机,卫峥见他还能如此泰然自若,心中也不由得佩服。

    “若是会盟失败了呢?”卫峥看向张仪,忽然反问道。

    “这……”张仪有些迟疑了,失败,自然考虑在内,但却竭力避免失败,如果真的失败了,恐怕秦王即便有恻隐之心,也会罢了张仪的相位以安抚朝臣。

    “川有一计,可并解危机,师兄愿听否?”卫峥忽然笑道。

    张仪听之眼睛顿时一亮,卫峥的才华他很清楚,虽然十多年未见,但在云梦山之时,他也知道老师鬼谷子对这个弟子最为满意,评价之高视为历代鬼门弟子之最,尤为惊讶。卫峥自幼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也是亲眼所见,惊叹不已,被老师破格收入座下关门弟子。

    时隔十多年,卫峥出山了,或许已经尽得鬼谷绝学。

    说有一计,张仪不得不重视,观察了下四周,小声道:“师弟请说。”

    “此计是建立在会盟失败的基础上。”卫峥说道。

    “会盟失败?”张仪狐疑。

    “若会盟功成,秦之危局自然可破,师兄相位亦可保,川之计谋自然无用,师兄可斟酌。”卫峥说道,忽然若有深意的看向张仪,补充道:“师兄,以我一家之言,卫峥猜测秦国应该不怕三晋联盟,三晋之盟成不了气候,对秦无威胁可言。秦,怕的是东齐和南楚两大强国也来搅混水,秦王最怕齐楚两国联合攻齐,直至演变天下合纵攻秦,故有啮桑会盟。”

    卫峥顿了顿,再道:“卫峥猜测秦王其真意并不在三晋。而啮桑会盟,秦王真意乃防止齐楚两国联合是也,以便或盟楚拒齐,或盟齐拒楚。致使山东诸国混战、不和,秦可得益。如此,秦国东出函谷方才无虑,涿鹿天下亦可无忧,师兄是也不是?”

    “小川还请直言,是何计策?”张仪内心微微一惊,这位师弟对天下大势果然看的透彻,不但如此竟然还洞悉了他和秦王共同商议的图谋策略,实在太吃惊了。

    “鬼门有云,天下时势,因时而用势。”卫峥起身正坐,道:“若会盟失败,那就将计就计,再生一计,来个连环之计。”

    “哦?”张仪好奇不已,静听下文。

    只见卫峥侃侃而道:“魏楚两国今年必有一战,便是时。”

    张仪闻言亦是皱眉沉思,并问道:“何以见得?”

    卫峥前倾身子,靠近了些,才说道:“秦魏是世仇,楚魏亦是世仇。先说楚国,自楚肃王伊始,楚国休养生息近六十余年,直至当朝楚王(楚怀王),国力之强盛楚国空前。成为并列秦与齐为天下三大强国之其一。楚国幅员辽阔,方圆数千里,物产之丰富及其人口皆为天下之最,如此强楚,当今楚王必定以伐弱魏而一血径山之耻辱,若伐魏,今之魏国又何以拒敌楚军于魏境之外?师兄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张仪的眉目皱的更紧了,看向卫峥问道:“小川当真以为魏楚两国必有一战?”

    “今年必有一战。”卫峥无比肯定的说道。

    连时间都这么肯定?

    张仪也非常人,卫峥的分析不无道理,便顺着思路自言自语道:“楚一旦伐魏,秦国必然与楚交好一并弱魏,如此担心的便是齐国了,三国会盟啮桑即便失败,秦之危局自然也能化解。”

    想到这里,张仪心中大喜,顿时看向卫峥连忙问道:“小川,何为将计就计再生一计之连环计?如何走这一步棋?”

    “稍安勿躁,师兄。”卫峥也四处瞟了瞟,回身朝张仪招了招手,耳语道:“啮桑会盟若失败,师兄回秦之后可与秦王演一出苦肉计:张子本就在秦廷不受诸臣待见,桑丘大败,致使秦国陷于山东诸国合纵攻秦之危局,来日朝堂必遭朝臣群起而攻之,师兄可顺势而为,言张子再无策可献,于是交出相印请辞秦国而离秦国。”

    “其次,张子被逐出秦国,天下皆怜张子,而张子又为魏人,此番强楚大败魏国,张子若此刻事魏,魏恐于秦国之威势,师兄则可借势入魏事魏,暗中为秦国牟利,秦王必然赞成。如此,张子在魏廷,极力促成魏国与秦国交好,以绝秦国再受山东诸国群起而攻之后患、或可说服魏王亲秦疏齐、楚。”

    “此连环之计,致使秦国涿鹿中原可进退自如,张子相位可保,不但符合秦王东出大策,亦可巩固师兄主张的连横之策……师兄以为如何——?”

    ……

第4章 初临秦境() 
——

    张仪错愕许久,回过神来便直直的看着卫峥,对其连连指手摇摆,大笑而连声道:“妙!妙!妙!”

    卫峥这一套连环计可谓是说到心坎上去了,既符合秦王的东出大策又能保住相位以堵群臣之口,简直妙不可言。

    不愧是深得老师青睐的弟子,张仪心中感慨叹服不已,卫峥说的不错,秦从来不惧怕三晋,真正惧怕的是东边的齐国和南边的楚国联合,楚国数十年休养生息,地大物博,国力不弱于秦,有一统天下的资本,是秦的一大对手。

    而东边齐国,齐威王不失为一代雄主,自从孙膑事齐以来,齐威王一番励精图治下为今天的齐国奠定了霸业基础,亦是秦的一大对手。

    所以才有了秦王担忧齐楚两国可能联盟的意图。

    卫峥这整套连环计,简直就是为秦国东出函谷,图谋中原而连身制定的长策啊。

    “来,小川,你我再痛饮一杯。”张仪举杯示意,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扫之前心中残存的忧虑,恨不得现在就回秦国与秦王商讨制定策略。

    “小川啊。”张仪美滋滋的放下酒杯,长长的感慨了一番,心中的纠结不在了,看的事情反而也更清楚了,便是效仿卫峥之前那般模样,一脸我看透你的样子看着对方说道:“好一个因时而用势,此计策也有你欲借秦国之势以复国?是也不是?依我看,此番你入秦国,求惑商君之法或许不假,但借秦国以复卫国亦是谋在其中,是也不是?”

    “师兄洞若观火,不过却也皆大欢喜,对吧?。”卫峥笑眯眯的说道,等于承认了张仪的话,不愧是鬼谷门徒,张仪看的透彻。

    卫峥又说道:“师兄以为如何?”

    张仪闻言自饮一杯,沉思片刻而道:“秦之大敌乃远在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一个混乱的山东诸国有利于秦,小川欲借秦国之势掌卫国,可行。此番回秦,待我将你引荐我王,能不能说服我王,就看小川你的了,哈哈。”

    “多谢师兄!”卫峥心中一喜,起身拱手拜礼。巧遇张仪真是个意外的惊喜,此次入秦若是能够成功借来了秦国之势,帮助自己登上卫国国君之位就要容易太多了,虽然现在的卫国是一弹丸之地,更是在实际上沦为魏国的附庸。

    倘若与秦国交好,借助秦国之虎威震慑魏国,他魏惠王把吃掉卫国的好歹也要吐出个三成,加上到时候张仪以苦肉计出秦国而入魏事相,以当今秦王的雄略,有卫国这样与秦国利益暂时在同一战车上,让弱小的卫国携以秦国虎威,在山东列国之中各种添乱,山东列国越乱,对秦国有利。

    卫峥自己的谋国思路很清楚,先站住了跟脚再图其他,首先有一块底盘才是一切的根本。他有八成的把握可以靠着一张嘴巴说服秦王帮助自己复国,无他,因为共同利益。

    ……

    卫峥与张仪在朝歌城相遇,彼时,数日的行程终于抵达了秦国地界。

    “小川,你且看秦关函谷如何?”马车上的张仪遥指前方的关口,笑道。

    前方赫然便是函谷关,一席袍泽的卫峥策马而行,听张仪说,便遥看前方,此时一队身披戎装的人马正从关内走出。

    卫峥遥望函谷惊叹道:“函谷关险。西举高原,东临绝涧,南接峻岭,北塞河水(黄河),深险如函。”便看向张仪,笑着补充道:“若再有猛将镇守此地,诸军至函,皆败走,天下雄关也!”

    “相国!”

    两人侃笑畅谈之时,关内出来之人已经临近,卫峥这才把注意力放到了这批人身上,为首的赫然便是一位将领,气宇轩昂,一看便是一位骁将。

    “司马错将军。”张仪走下马车,拱手礼道。

    这就是先秦名将司马错?卫峥闻张仪之言心中微愣,难怪气度不凡,有大将之风范,想想也是,这个时候镇守函谷关的秦国大将不正是司马错么?

    都是牛人啊!

    张仪和司马错寒碜了几句,这位函谷守将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年轻的卫峥身上,仔细一看心中也惊讶不已,行冠之年,刚刚那番言语让他惊讶不已,便问向张仪道:“相国,这位先生是……?”

    卫峥的着扮,一席白袍,气质不凡,虽年轻,但一看就是佐士大才之流,刚刚那番话虽是简略,却也深得兵家之道,如此年纪,委实惊人。

    “哦,将军。”张仪一听微微一笑,指向卫峥介绍道:“这位是我同门师弟,姬川,卫国人。小川,这位是司马错将军,秦国骁将也。”

    “卫峥见过司马将军。”卫峥拱手礼道。

    “先生多礼了。”司马错连忙回礼又说道:“先生竟是师承鬼谷与相国同门,司马错眼拙了。”

    司马错很是吃惊,没有想到这个俊朗的年轻人竟然是师承鬼谷,还是相国大人的师弟,鬼谷门徒,名动天下。昔日魏国名将庞涓,事齐的孙膑,现在相秦的张仪,皆为鬼谷门徒,哪一个不是在天下大才?

    “不敢不敢!”卫峥谦虚道,心中有些无奈,战国时代礼节繁琐,还不能失礼,好在这么多年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

    卫峥也不由得感慨,名分在这个时代实在太重要了,很多时候外人看人首先便是看其师门,师承何处,哪家哪派。

    这师承鬼谷的名头,放在后世那就是相当于顶尖的一流大学的毕业证一样,自己就是毕业的高材生啊。

    这司马错一听自己是师承鬼谷,顿时礼上有加,是鬼谷门徒又深得张仪相国的推崇,这样的大才在司马错看来就是王上见了也要以礼对待。加上如今入秦,又随相国张仪同行,乍一看都是要入秦事秦,很快就会被张仪引荐秦王,今后说不定见面就要先行礼了呢。

    “将军,张仪这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还是先进城吧。”张仪笑道:“我这师弟通晓兵略,你俩可进城再畅谈的嘛。”

    “相国恕罪,哈哈,相国先生二位请,今天司马错备好酒好菜给两位接风洗尘。”

    ……

    数日之后,卫峥和张仪几番辗转终于来到了秦国新都咸阳。

    咸阳宫廷之内,当朝秦王在府邸王座之上席地而坐,览阅群书,就在这时,秦王的近侍俯礼道:“禀王上,相国张仪已到。”

    “相国回来了?”秦王一听当下放下竹简并起身离开王座,“速传相国——!”

    “臣拜见我王!”张仪进来便叩首,秦王见状连忙前来阻止,“相国不必多礼,来与我说说齐国的事情办的如何。”

    “来人,上酒!”张仪被秦王亲手牵着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