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吧,坏女人-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上好肥料。因为兔子这个东西繁殖力十分恐怖,三个月时间便可生一窝,近三个月就能成熟,所吃的东西也就是普通的草料。成本除却人力外基本上为零。
因兔子价值极高,袁术便在扬州各郡大力推行养殖兔子。同样的使用石灰水每日消毒兔笼,然后利用青蒿治疗腹泻,寄生虫等疾病。随着袁术每一项政策的成功,兔子的养殖越来越广,不到两年时间便在豫州流行。又因为卫生情况得到改善,每当发现病兔便勒令要求焚烧填埋,瘟疫也只是小范围发生,每年兔肉产量非常可观。这也促成了扬州入冬时满街都是兔皮衣的风景。
其实扬州农民更喜养鸡。鸡这个东西只要关一段时间就会很安分,不会到处乱跑,不像兔子,要随时注意有没有咬坏兔笼逃跑。只是限制鸡的养殖规模的是其繁殖非常麻烦。好在袁术可是后来人,人工孵化这种事基本都是听说过的。
因此袁术刚到扬州查询完各郡情况,便要求袁涣组织人去进行实验。反复摸索后终于掌握了孵化温度的控制办法。孵化台也是极好搭建的,分成多台的木架,木架上垫上干草,木架下方就是大炕。大炕下生火增温,等炕面温度达到就用木炭保温,炕上的木架用皮子被层层包住,虽然麻烦一点,但孵化率也能达到5成左右,孵化时间上的节约就不是一般的。这给母鸡有了不断下蛋的时间,提高鸡崽产量同时,鸡蛋的产量也翻了不知道多少。养鸡用的饲料也使用了淤泥地养殖的蚯蚓,所以扬州鸡的产量可以说冠绝大汉各地。
第65章 扬州武备()
经过四年不断的发展,扬州军事实力也发展得极为强大。
军备方面已经比大汉司隶中央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汉中央军最为精锐的部队用的都是少府打造的制式装备。那些装备都是全精铁制造。
精铁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刚刚达到了钢的标准,是高碳钢。这些钢里有什么其余元素不得而知,但就其性能来讲,精铁的韧性不是很强。
大汉精锐都是装备精铁的长剑,长矛等等。个别部队还有最为强大的刀盾手。刀的铸造需要的钢材性能极高,一般的钢都造不成刀。大汉刀盾手都是整体刀身不长的厚背刀,为的就是防止刀身在劈砍时断裂。
大汉军队防御装备则一般都是犀牛皮和牛皮制成的镶嵌着铁片的裙甲。制作工艺繁琐不说,原材料来源限制也很大。
扬州军则不同。原先黄巾之乱时,袁术南征襄城,在襄城中找到了十来个会制作铁丝的工匠。这些工匠一直都被袁术严密保护者,并一直在改善铁丝的拉丝工艺。
经过近一年不计成本的投入,无论是模具制造,还是拉丝工艺力度控制,温度控制等方面都形成了初步的完整体系。借助修建磨坊的经验,袁术参与改良一部分传动结构后,拉铁丝已经成为了袁术的秘密武器。
铁丝有什么用?有了铁丝就有了细钉子,有了铁丝就可以制作人类历史上除却纸甲外最为犀利的防箭盔甲,有了铁丝,城池攻守营寨防守等方面的空隙就会减少很多。
袁术所使用的拉铁丝工艺是结合榨油机与磨坊,这才能大规模制造。首先将敲打成圆柱型的铁块加热到软化,放入底部持续加热的摸具,采用钢板推进挤压,铁柱便会因压力使劲往另一边的丝孔处挤。等丝孔外产生长约十厘米的铁丝后,将铁丝缠绕在一直转动的滚轮上,水车在水流作用下匀速带动滚轮转动,铁丝就因两方作用,源源不断的被拉出来。一般控制得好,铁丝都不会断掉。
能够上规模的制造铁丝,袁术便组织了一大帮人开始编织锁子甲,可惜这个想法胎死腹中。铁丝的连结焊接着实不易,退而求其次,袁术采取了胸背部以扎甲为主,其余的次要防御部分采取锁子连接的甲胄制作方法,生产扬州特有的甲胄。
编出来的混合甲经过上油,然后与兔皮缝制内层,增强甲胄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增强甲胄的舒适性。
这种甲胄防御力经过测试可以抵挡大部分一般弓箭手的近距离射击。抗冲击能力倒是没有东汉的牛皮铁甲强一点,但也不弱。对刀刃的防御力可就完爆牛皮铁甲了。经过细致的研究,甲胄经受利刃砍的时候首先是扎甲铁片先受到攻击,因铁片层层叠加比减小受力,一般情况下除非力量极大的人都砍不破,外部的铁片脱落,内层还有皮子防护,可以有效减少划伤。最为优秀的地方莫过于维修的方便,外面的铁片坏了只要重新绑上另一片就行,锁子坏了,解下来重接就可以,不需要焊接,维修十分方便,只是需要保养比较麻烦,因为铁丝铁片容易生锈。另一个优秀的地方便是整个盔甲重量很轻,全套也才近二十五斤左右,这就给军士减小了负担,增加了作战耐力。
袁术麾下所用的武器也不同于其他地方。因为前世是化学专业的人,袁术对各种金属矿的外形有多了解,所以袁术麾下的武器基本都是钢材质,刀盾手用的还是材质更好的合金钢。
袁术把袁涣弄到丹阳就是为了丹阳的马鞍山铁矿。马鞍山在后世都是全国出名的大钢铁基地,可见那里的铁矿之多。而一般有钢厂的地方,不远处定会有优质煤矿。
以前机缘巧合下恰巧知道了鞍山铁矿所在地形与煤矿所在地形。来到扬州后,袁术便派遣了忠实的手下前往几地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寻找,铁矿与煤矿都被找到。附带的还找到一个露天软锰矿。软锰矿很好辨认,四方晶体,晶体敲下来是针形的或是圆柱型,颜色与条痕都是黑色,有金属光泽。当时搜查的人拿着这东西回来,袁术想了半天才确定下来。
找到矿产后,袁术便把那年扬州剿贼所抓的俘虏一股气全丢到矿山,开矿的开矿,修路的修路。半年后等建好炼钢的高炉,煤矿的炼焦土炉子也建好了,最重要的就是三个矿区的路也相互连通,接下来便是高炉的建设。
炼铁炉子可不是那么好建的,一般的土还建不了。这建高炉的土还是虎林发现的,当时找土就用了三个多月。建高炉的砖土是菱镁矿烧结得来。为什么要用菱镁矿?因为这菱镁矿富含碳酸镁,经过高温烧结就能得到氧化镁这种材料。
把富含镁的白色玻璃晶体用砖窑密封烧结十余日,起出粉末,然后又粘合在烧成砖,先进的碱式耐火砖便做成了。把砖一一连续两层砌成高炉内墙,外面又用一般砖石砌成外墙,高炉才算完工。
炼焦方面同样如此,只不过炼焦的煤也是经过细细筛选清洗这才可以用来炼钢。
作完这些准备,袁术又派人去找那些火山喷发过的遗留地方。这种地方很好找,离矿场不远就有。
找这些地方是为了炼钢所用的添加材料——珍珠岩。因为21世纪所用的除渣剂就是珍珠岩。
一切准备就绪,炼钢就能开始。当时第一炉开炼的时候袁术也在场。首先是焦炭先入炉中,接着便是铁矿石,高炉外便是四个巨大的风箱,风箱依靠畜力往复不断的工作。经过一日的不断焚烧,炉中的原料这才开始溶化。
等铁矿溶化后,加入珍珠岩,石灰石等添加剂,又从侧门通过早已准备好的搅棍不断翻搅铁水,让铁水起渣。
不断的冶炼翻搅与投料,然后是时时刻刻的取样检验硬度韧性查看,第三天午时,终于第一炉铁炼成。当打开高炉出水测特制的塞子后,红彤彤的铁水立即流出来,流到预备好的模具中形成铁锭。等铁水流完之后,即刻有人穿上防护服上到高炉避口把炉渣一点点捞出来。
整个炼铁时间持续五日有余,得到的是一吨多一些的铁锭。这些铁锭中只有不足五分之一的满足钢的标准,其余都是铸铁。
为什么一炉出来的却是材质不一?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太过落后,搅拌极不均匀,导致炉内各部分之间的元素调配不一,按正常标准来说袁术所炼第一炉铁就是炼废了,可对于东汉,这可是了不得的成就。
炼出了铁,袁术麾下的工匠与将军们都很高兴。一部分人开始扩建高炉,一部分人则开始摸索炼钢的工艺。
至于袁术打造武器所用的合金钢则是计算好量后把软锰矿扔进高碳钢水中,使得锰溶入钢水,最后放出来的时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全程全靠运气,好的时候出一炉成分不明但性能不错的钢,坏的时候全部炼废,只能拿去当农具使用。
这种碰运气似的做法虽然太过奢侈,但好在经过十几炉的报废失败,陆续开始有不同种类的锰钢出现,大约产量就是炼五炉有一炉可用。袁术便挑选那些硬度和韧性都一流的锰钢用来铸造武器。
炼废的锰钢就打造成农具发放给州中的农民,用来增强农业发展。当然袁术可不怕这些废钢流出,因为炼废的合金是很难提高性能的,这在21世纪都是老大难问题别说生产能力落后的东汉了。
经过一年多的初期摸索。袁术的炼钢成果可以说是成绩斐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袁术的扬州年产钢铁就达到了1000多吨,合金钢则只有100来吨,其余的铸铁废钢等则有6000多吨,本来还可以再提高,可惜工人数量一直不够,加上原材料的开采也是问题,所以袁术也没有过多强求。
仅扬州一州的钢产量就比得上全大汉的总产,这种技术上的领先,使袁术的麾下军队成为了武器最精良的部队。同样,因为产出的铸铁外卖,扬州的财政年年攀高,整个扬州经济繁荣无比。
第66章 扬州军力()
扬州的武器装备发展布局完成,卸去了袁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但决定战斗力的最大因素还是人,所以袁术一直都很重视军队建设。
其实袁术很羡慕那些自小穿越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能够从小就开始准备,不论是结交同伴,还是暗中布局都早人一步。要是‘袁术’不是穿到袁术身上,也许这辈子‘袁术’早就饿死或是被乱匪杀了。因为来到大汉时,袁术已经二十好几了,过了最好的打熬身体的阶段,自身战斗力低下。所以每次上战场,袁术总是远离战圈,远处观看形势,随时调配人员,从来不牛叉哄哄的冲锋陷阵,因为他确实就没那个本事。
为了应付不久之后的与牛人们过招,军事方面水平低下的袁术想到的便是增强军队的执行力与个人战斗力。
由于扬州在袁术与麾下文官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可以少量保有职业军人。袁术自186年起便征召了30000的弱冠之龄的勇士,分门别类的挑选后划归到文聘、纪灵、梁纲、张勋四人手下,开始了日日操演。在充足的粮食肉类供应下,经过两年的训练,这3万人战斗力与执行力都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有了精锐的样子,加上袁术以前历经血战的老兵,袁术就有了5万人的职业军人。
除却4万精锐,袁术前后陆续征兆了近4万的屯田兵,这些屯田兵一边从事生产,一边则打熬身体训练战阵,说白了就是预备役,等前面的精锐人数少了或是以后扩军时,这部分人就是优秀兵员。
其余的各郡的守军也有个3万。这些兵员袁术就没怎么上心,给他们的要求便是粮饷充足提供,但是技艺与生产不能落下。反正这些士兵也没什么大用,也就是防守防守县城,剿灭境内的匪寇等等而已。
总的说起来,这扬州就有12万左右的军人,加上后勤人员也不超过20万。以扬州如今300万的人口,供养12万人不费吹灰之力,当然,其实这12万军队里头,真正靠州郡供养的不到一半,剩下一半都由各个地区的军垦农场负担。
有了兵员之后,袁术也详细的组建了军队的成分配比。总计9万的战斗人员里,袁术挑出了5000善于骑马的人组成了骑兵,骑兵校尉由文聘担任,军内设置司马4人,其中便有眭固、何仪二人。
剩下的8万5000人中,袁术分成了三种部队与其余的一部分特别部队。
第一种就是长枪兵。长枪兵极易训练,同时又便于组成军阵作战,而且战斗能力不俗,袁术总共组建了3万人。
长枪兵的长枪是经过改良的,换成了尾部带有翼片,中间开有血槽的枪头。这是为了战斗的时候长枪刺入敌人身体后不被卡住,开血槽当然是为了杀伤力。
第二种军队便是刀盾手。刀盾手所用的刀可不是其余部队的厚背大刀,而是弧形的长越1米的长刀,这就要感谢运气,因为锰钢的发现,才有了锻造这种刀的材料。他们用的盾也是盾面呈弧形的凌盾,盾底是扬州特产圆柏制造,盾面包钢,防御力与扛冲击力极为强悍。这种刀盾手袁术一共组建了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