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丰碑杨门 >

第191部分

丰碑杨门-第191部分

小说: 丰碑杨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就是一个眼瞎。他门下的门生,上百人,可是真正算得上能用的,只有两个人。

    你师从沈伦,即便是不参与进去,别人也会认为你是沈伦的人。

    以目前的局势,你也只能勉强自保。

    若是你真的参与了进去,你会死的更快。

    到时候,老夫也保不了你。”

    赵普这一番话,无关于利益,只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提点和警示。

    杨延嗣心悦诚服的向赵普躬身施礼,“小子多谢赵爷爷提醒,今日下了朝,必定登门拜访。”

    赵普摆了摆手,道:“记得多备一些礼物,如果礼物带少了,小心老夫让人把你赶出门去。”

    “小子穷……”

    “哼哼……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小子在邕州,借着职权的便利,和你家那婆娘,两个人把邕州的各种名贵特产卖的满大宋都是。赚的是盆满钵满的,还好意思跟老夫哭穷。”

    “老夫才是真穷……”

    杨延嗣瘪了瘪嘴,心里埋怨赵老匹夫装穷。

    辞别了赵普,杨延嗣想去见曹彬,可惜时间不够了。

    宦官们已经打开了东华门大门。

    杨延嗣只能抱着笏板,跟随着百官,进入了东华门。

    一路到了垂拱殿。

    垂拱殿内,暖洋洋的。

    地下的火龙在熊熊燃烧。

    大殿内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春日的温度。

    进入大殿以后,群臣们就脱掉了身上披着的外衣,交给了此后在一旁的宫娥或者宦官。

    杨延嗣进入大殿内以后,一直在仔细四处打量。

    垂拱殿内的摆设和模样没有变一点儿。

    可是如今垂拱殿里的人,几乎可以说换了一茬。

    武将那边还好,基本上都是旧人。

    文官这边几乎可以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七成的人,杨延嗣都不认识。

    而杨延嗣认识的,或多或少都擢升了。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

    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没有变,依旧由赵普担任。

    两位副相,参知政事,也就是俗称的执政,已经变了。

    原来的两位副相,薛居正已经仙逝了,沈伦也已经被罢相了。

    现在副相的位置,仅有宋琪一人。

    六部的人选,也各有变动。

    杨延嗣熟悉的人中,李沆已经左迁为御史大夫,吕蒙正擢升为翰林学士,吕端升任为中书舍人。

    怪不得刚才在皇城外的时候,赵普会说那番话。

    的确,和这三个人比起来,杨延嗣的升迁速度,真的不算快。

    除了这三人以外,杨延嗣还发现了侯仁宝。

    侯仁宝已经官复原职了。

    这让杨延嗣很意外,侯仁宝复官的速度,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快。

    文武百官站定以后,王继恩站在龙椅前的御阶上,高呼了一声。

    “上朝!”

    赵光义一身明黄龙袍,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和两年前相比,赵光义身上的威严更胜了,一举一动之间,充满了威势。

    待到赵光义坐定,文武百官同时施礼。

    “臣等参见陛下。”

    赵光义抚手,“众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起身,站直。

    赵光义宣布给赵德芳和赵普赐坐。

    赵德芳今日显得特别精神,赵普却躲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光义特意瞧了赵德芳一眼,缓缓开口,“宋爱卿,今日早朝,所议何事?”

    宋琪出列,抱着笏板道:“启奏陛下,今日早朝,议事有三。第一件,参知政事之位,目前还空缺一人,今日庭推。第二件,乃是立储的事。第三件,有关西北旱灾,饥荒的事宜。”

    赵光义沉默了一会儿,淡然道:“逐件议吧……”

    宋琪点头,施礼道:“那就先庭推参知政事人选。目前,群臣所奏的参知政事人选有三人,分别是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翰林学士宋白,翰林学士吕蒙正。”

    赵光义沉吟道:“吕爱卿年纪尚轻,应当再磨练磨练,擢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的人选,就在李宋二位爱卿中间推举吧。”

    吕蒙正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情况,听到了赵光义的话,神色上没有一点儿变化。

    他只是轻轻的施礼,“臣谢陛下隆恩。”

    左谏议大夫只是一个寄禄官,并没有实权。

    赵光义只是变相的给出了吕蒙正一个补偿而已。

    别瞧着赵光义取消了吕蒙正参加参知政事的推举,就觉得赵光义不喜欢吕蒙正。

    事实上,赵光义对吕蒙正非常欣赏。

    吕蒙正为官五载,距离参知政事也只有一步之遥了,由此可见赵光义对他绝对是寄予厚望,恩宠有加。

    今日剥夺了吕蒙正的庭推资格,还给个寄禄官安慰一下,若是换成了旁人,赵光义恐怕都懒得搭理。

    宋琪得到了赵光义的命令,就开始当朝举行庭推。

    杨延嗣也拥有庭推的资格。

    只不过,他和李宋二位都不是很熟悉。

    轮到杨延嗣投票的时候,杨延嗣思考了一下,最终把他的票投给了李昉。

    因为在杨延嗣的记忆中,李昉这个名字,他还是有些印象的。而宋白这个名字,他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由此可见,李昉以后的成就,肯定比宋白要大。

    如今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说不定以后也能从李昉身上讨一点好处也说不定。

    杨延嗣在考虑顺水人情的时候,他爹在考虑下朝回家后,该怎么去收拾他。

    瞧着自家儿子,身穿着绯色官袍,混迹在一群平日里可以对他们武将们吆五喝六的文臣中,杨业就感到心里极度的不平衡。

    杨延嗣丝毫也不知道,他老爹已经对他怨念深深了。

    庭推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李昉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宋白,坐上了参知政事的位置。

    赵光义当场就下达了任命,“擢升李昉文明殿大学士,加参知政事衔。”

    李昉当即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李昉任职参知政事的任命已下,朝堂上的气氛开始变得凝重了不少。

    今日朝会,李昉任职参知政事,只是一件小事。

    真正的重头戏马上要上演了。

    立储。

    杨延嗣老神在在的站在那儿,等待着出头的第一人。

    准确的说,朝中大部分人,都在等那一只出头的鸟儿。

    大殿内,足足持续了一刻钟的宁静。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宁静的大殿。

    “臣宋沆有本要奏。”

    宋沆是一个中年人,瞧他的官服,和所站的位置,应该是类似杨延嗣出京之前左补阙一类的言官官职。

    杨延嗣对此人很陌生。

    赵光义眯起眼,盯着出列的宋沆,沉声道:“左言正宋沆,你想说什么?”

    宋沆板着脸,义正言辞道:“臣奏请,立许王赵元僖为太子。自废太子赵元佐失德被罢黜后,太子之位空缺两年之久。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之位更是重中之重。储君不立,则动摇国本。

    国本动摇,则天下难安。

    废太子赵元佐乃是陛下的嫡长子,如今嫡长子被罢黜,嫡次子顺位继之。

    此乃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之举。”

    “宋沆!!!”

第0362章 试探帝心() 
赵光义饱含怒意的一声咆哮,把大殿上的群臣吓了一跳。

    俗话说,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赵光义如此暴露,难道是要杀人的征兆?

    文武百官们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等到赵光义下令杀了宋沆的旨意。

    赵光义咆哮过后,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宋沆,注意你的言词。”

    群臣闻言,一脸愕然。

    短暂的疑惑过后,群臣们明白了赵光义的心思。

    赵光义这是在变相的维护赵元佐的名声。

    由此可见,赵元佐太子之位即便已经被罢黜,他依然在赵光义心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太子帝心未失,也许再过些时日,又会被复立也说不定……

    太子复位,这可不是朝中群臣乐意看到的。

    毕竟,朝中的群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站队到其他皇子们身后了。

    宋沆就是其中之一。

    宋沆抱着笏板,不卑不亢的继续说道:“陛下,臣身为言官,有匡扶社稷之责。储君之位,乃是社稷之根本。劝诫陛下立储,是臣的本分。

    太子之位空缺已久,长此以往,难免人心浮动,朝野动荡。

    再过些年,陛下年迈了,要是没有储君镇国,诸皇子们难免生出异心。

    到时候,骨肉相残,兄弟相杀,烽火遍地。

    实非江山社稷之福……”

    “嘭~”

    赵光义一拍龙案,起身怒喝,“放肆!”

    “宋沆,谁给你的胆量,胆敢在朕面前胡言妄语?”

    宋沆坦然拱手道:“臣所言,没有一句胡言妄语之处。句句属实,发自肺腑。一切都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

    “哼~”赵光义冷哼,“朕怎么瞧着,你说的话,没有一句实话。赵元僖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为他张目?”

    宋沆抱着笏板,依旧一脸坦然,“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陛下如此百般推诿,不肯顺应天意民心,立许王为储君。莫不是想,有朝一日复立废太子?”

    宋沆这句话,其实已经摸到了赵光义心脉了。

    赵光义就是有心想复立废太子赵元佐。

    只是,复立废太子这种事,即便是赵光义这个皇帝,也只能徐徐图之。

    废太子赵元佐此前做的事情,都有些过分了。

    冒然复立,群臣们不会信服。

    所以赵光义希望,可以润物细无声的,重新恢复群臣们心中,对废太子赵元佐的信心。

    待到时机成熟了,再复立赵元佐,水到渠成。

    说起来也可笑,赵光义一个心思阴沉的皇帝,偏偏就喜欢赵元佐这个心思耿直的儿子。

    如今,宋沆一句话,挑破了赵光义的心思。

    赵光义想要为赵元佐谋划,也曝光在了太阳下。

    一个喜欢玩阴谋的人,他的阴谋被人搬到了台面上以后,他就很容易恼羞成怒。

    就像是一个行走在黑暗中的盗贼,被在阳光下揭开了面纱一样。

    赵光义像是一个愤怒的狮子,双手不断的拍击着眼前的龙案,大声咆哮着。

    “放肆!”

    “放肆!”

    “放肆!”

    “宋沆,朕要诛你九族!”

    宋琪当即出列,沉声道:“陛下息怒,言官从不因言获罪。”

    宋琪开口以后,其余的文官们,也都纷纷出列,恳请赵光义息怒。

    杨延嗣为了不让自己变成一个异类,也随大流的出列了。

    文官们集体出列,并不是因为宋沆很有人缘,也不是因为大家都支持宋沆的奏请。

    只是因为,文官们在为自己谋求权力。

    倘若今日宋沆因言获罪,被诛灭了九族。

    这个杀言官的口子一开,以后赵光义可就真的百无禁忌的随便杀人了。

    皇权没有了制约,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即便是闭目养神的赵普,也悠悠开口了。

    “言官从不因言获罪。不过,宋沆言行跋扈,目无君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赵普不愧为朝堂上的老江湖,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

    不仅保全了文官们的权力,同样也给了赵光义一个台阶下。

    赵光义虽然很愤怒,但也清楚杀言官的后果。

    他只能顺着赵普为他搭建的台阶而下。

    “罢黜宋沆一切职务,发配沙门岛,终生不得还朝。其家眷,发配邕州。”

    对于赵光义的判决,宋沆似乎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任由殿前侍卫们摘去他的乌纱帽,除掉他的官服。

    “陛下,复立废太子,此举万万不可取。陛下乃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废太子已经被废除,在复立。如此反复,陛下以何取信天下人?”

    宋沆如同一个刚直不阿的忠臣,表现出了至死不渝为大宋的气节。

    即便是被殿前侍卫们驾出去了,他的声音,依然在大殿里回荡。

    有了宋沆这一只出头鸟过后,竟再无一人上书奏请册立太子的事情。

    杨延嗣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这宋沆,八成是一个试金石。

    是那些想争夺皇位的人,抛出来试探赵光义态度的试金石。

    通过,今日赵光义在殿上的表现,那些想试探他的人,也多多少少揣摩出了他一些心思。

    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