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百六十六人便是仇天行抗鞑大业的基石了。在与张老商量后,仇天行准备实行民兵制度,每天早晚各一个时辰训练,其余时间则自己恢复生产。遇到紧急情况,民兵要带上武器上阵杀敌,保卫老虎沟。
因为世道的不太平,有兵保护自己大家都非常乐意,所以仇天行的这一个建议迅速的通过了。
仇天行准备在十六岁到三十岁这一年龄段里征取民兵。仔细考虑了一番后,仇天行将三十四名男子全部征用了,加上自己一方六人,那正好是四十人,分成了四个小队。
武器方面盾牌还是可以继续用的,但锄头与铁锹就不行了。仇天行准备打造一些长矛和弓箭。可惜听赵荣说,打造长矛最好是用白杨树,不过这个老虎沟里没有白杨树,所以只能用普通的枣树。因为枣木虽然很硬,但是又比较脆,必须埋在土里一年后取出阴干方可制成长矛。不过眼下顾不得这么多,仇天行让赵荣将一批伐下的枣木埋在地里,另外又现做一批枣木长矛杆,准备练兵用。
至于弓箭,那就更复杂了。赵荣也就听说过而已,弓和箭的制作流程很是复杂,其中还涉及到动物的筋腱羽毛等物品,还有铁质的箭头。
听赵荣这么一说,仇天行便暂时放弃了制作弓箭。可那长矛的矛头也没法解决啊!村里如今没有铁匠,就是有一些锄头铁锹,也没法融化了铸造矛头啊!
这让仇天行愁死了。如今,什么都缺,什么都没法造。真是万事开头难啊!
当然,如今仇天行手上还有一些从鞑子那里缴获的武器,但这也仅仅是有限的,而且用坏一个少一个。没有自造能力的话,仇天行只能向红色军队初期那样一切物资靠缴获了。
如今,仇天行觉得再苦再难,队伍还是要编练起来,否则就只能被人宰割。于是,他不先训练兵器,而是从纪律练起。纪律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训练纪律的最好方式就是站军姿,走正步以及整理内务。如今,整理内务不现实,还是先从站军姿和走正步练起。
于是,在进入老虎沟的半个月后,仇天行便整编好了队伍。这次他没有再通过速度与力量来区分小队了。而是将自己的队员、张家村的村民与钱家边的村民统统打乱了混编在一起。四十人,分为四个小队,仇天行在第一小队,他将活下来的五个队员分到了剩下的三个小队中。
在队伍整编好的当天,仇天行便找了一块空地,训练了起来了。
在讲解训练时,仇天行是教官,而在集体训练时,仇天行又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队员。和大家一起训练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作战实力,更能增加整支队伍的凝聚力。
为了保护家人而战是很能激发士气的,所以大家训练的都很认真。他们亲眼看到仇天行是怎么带上三十几个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战胜凶猛的鞑子的。于是,他们都努力做着那种很是别扭的动作。虽然他们那种怪异的动作让四周围观的小孩子们都纷纷哈哈大笑起来,但他们脸上那种严肃的表情却告诉那些小孩子们他们是多么的认真。
女人唯一做到的一件男人不能做的事情是生儿育女,而男人做到的女人却不能做到的则是保家卫国!保护妻儿的小家,保护民族的大家是男人的天职!
男人们认真的眼神感染了那些小孩子们,他们也纷纷扭扭咧咧的学了起来,因为学的不对,还纷纷在转弯时撞在了一起跌倒在地。
望着这些热闹的场面,女人们眼里发出炙热的光芒。她们知道,眼前这些男人们如此努力的训练都是为了保护她们与孩子。心里热乎乎的她们,手上的事情做得又快了几分。
在二月的老虎沟里,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努力着,只为了自己与家人能更好的,活下去!
第13章 沟内的日子()
三月,多铎奉多尔衮之命大军南征;同时左良玉也以“清君侧”为名顺江东下;为此弘光政权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结果,江淮防线空虚下,清军得以一路南下,入徐州,下毫州,克泗州,于四月十八日包围扬州。围城七日后破城,鞑子屠城十日,城中伏尸逾八十万。五月十五,鞑子陷南京,弘光政权灭。两日后,李自成于湖北九宫山身亡。六月中,应汉臣孙之獬之建议,多尔衮再次颁布剃发令与易服令。至此,宇内哗然,群情激奋,原本归顺的汉民纷纷再反,为保住祖宗衣冠不惜一死,于是抗鞑大业达到高潮。
在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仇天行依旧呆在老虎沟里老老实实埋头种地苦练民兵,一点点的夯实着自己的基础。
“抬头,挺胸,收腹!都给我站笔直了!”
仇天行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对着民兵们呵斥道。这时的他颇有前世军训时教官的感觉。一旦有人站的不直,便在他弯曲的部位轻轻地敲打一下。
过了一段时间后,仇天行又继续喊道。
“好,一刻钟到了,稍息!”
这时,出乱子了。有人伸出左脚,有人伸出右脚,现场一片混乱。
见到这一幕,仇天行感到头痛了,教了多少次了,可这帮民兵就是怎么也学不会。他只能再次重述道:“稍息时要伸左脚,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伸直,上身挺直,身体重量压在右脚。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还不懂啊?”
可见到民兵们依旧茫然的模样,仇天行简直觉得无奈了。练兵真不是件容易事啊!尤其是这些人中还百分之百的是文盲。
这时,仇天行突然脑海中一道灵光划过,他想到了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电影说的是民国时军队训练新兵,因为新兵大多数是文盲,分不清左右。军官便让新兵脱下左脚的鞋子,这样没穿鞋子光脚的就是左脚,穿鞋子的就是右脚。这样,很快的新兵便分清左右了。仇天行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所以,他决定尝试下。
于是,仇天行拿着树枝挨个的敲打在他们的左腿上,让他们将被自己敲打过的那条腿脱去鞋子。这样,光脚的便是左脚了,穿鞋的便是右脚。
果不其然,民兵们一下子进步很快,当日结束训练后又过了几天便能分清左右了。可民兵们的“神速”却让仇天行长吁短叹,练兵真是不容易啊!整整一星期,就光练左右了。没知识真可怕,连左右分不清。
上次剿灭了一小队鞑子后,仇天行除了收获了一些武器和七匹完好无损的马儿外,还收货了六十几两银子。虽然几十两看起来挺多的,但若是给民兵发饷的话,一人一两五就没了。所以,仇天行不准备给民兵发饷了。不仅仅不发饷,他准备连口粮也不发。因为此时的仇天行太穷了,如今他也仅仅只有一小间落脚之地,吃饭还靠去张老家蹭饭,哪来富裕的粮食?
所以,仇天行决定只是依靠民兵们保卫家园的决心来训练他们。日后若是想要出兵,那么战斗结束后就拿缴获给他们分成吧!
正因为没有给民兵们发口粮,所以对民兵们的训练也不能太重。毕竟他们每日里还得干农活,家里也没有太多粮食给他们补充营养。
于是,仇天行给民兵们订下了每日训练两个时辰的计划。早上是辰时(7点-9点)训练,初期以训练队列与正步走为主。下午是申时(15点-17点)训练,以教授文化课为主。仇天行很欣赏一句话,那就是一支有文化的队伍才是强大的队伍。
就这样一日一日的训练着,鞑子与土匪都没有来找仇天行他们的麻烦。一晃眼,三个月过去了。如今,时间已经是五月了。
日头高高升起,仇天行望了望太阳,然后又看了看放在台上的日晷,发现马上要到巳时了,便结束了今天早上的训练,他将民兵们解散回去后,自己也向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许多迎头碰到的人们纷纷向他打着招呼。仇天行也一一点头回应,或是说笑几句,或是一笑而过。走了几百米外,便到了仇天行的宅子。他的宅子是一个茅草屋,屋壁是泥巴垒砌成的,房顶则盖上了一垛垛的茅草。虽然简陋,但却能防风防雨防日晒。只是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防火。
推开一扇木板门后,仇天行便来到了屋内。房屋没有安装窗户,所以黑洞洞的,唯一的光亮来源只能靠门洞透光。所以,进了屋子后,仇天行便将一张简单的桌子搬到了门口。然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支自制的鹅毛笔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了起来。
纸张墨水都是张老提供的,因为他家有个进学的孙子,所以储备了一些笔墨纸砚。当他听说仇天行是秀才时,便拿出一份给仇天行使用,对此仇天行很是欣喜万分的接受了。只是,仇天行并没有使用毛笔,虽然他前世时小学课堂里练过毛笔字,而且写出来的字也蛮好的。仇天行而是制作了许多鹅毛笔,用鹅毛笔写字。
对此,仇天行是这么想的。因为此时民兵们都是文盲,若教他们如何使用毛笔太耗时间了,而且毛笔在军事中使用也太不方便。而鹅毛笔就不同了,它不仅仅上手快,在战地里也使用简单,若是斥候遇到敌情时书写情报也来的快些。
用上了鹅毛笔后,仇天行觉得应该配套推广简体字了。推广简体字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入手快,另外它还书写简单。自己手下这帮文盲若是学习简体字,那么不到一年就会学会上千字的。那么他们基本的看作战计划与写作战总结就没什么问题了。
所以这三个月来,仇天行一有空便编写简繁体字典,他的桌上的左边便堆了一套四书五经。此时,仇天行便埋头开始“翻译”起来。除了计划编写完这本简繁体字典外,仇天行还想要编写数学课本,物理课本和化学课本。当然,这其中的绝大数内容仇天行都已经还给老师了,他所记的的仅仅只是最初级的,而且还不能保证其中是否有错。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很快的就到午时了,是吃午饭的时间了。于是,他收拾好桌上的纸张后,开始去张老家。这段时间,他可都是寄食在张老家的。好在张老家也不远,走几十步就到了。
第14章 扩军计划()
到了张老家后,就见到张老的小孙子张应正在抱着一本论语摇头晃脑的看一段背一段的。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这种场景,仇天行已经习惯了,因为经常见到,所以再没有第一次见到时的那种好笑感。
“张应,还在背书啊!你爷爷在吗?”仇天行经常来,所以和张老的孙子早就熟了。
“哦,是天行兄啊!来来,先别吃饭了,帮下忙,看我背的对不对。”
见到仇天行,张应放下了手中的论语,走了过来。他又要仇天行帮他背书了。
见到张应这情形,仇天行很是头痛。前世的小时候这种互相背书做多了,所以他最讨厌这种事情了。可他也没办法,只好接过了论语,准备帮张应看着。
正好这时,张老出现了。看见了张老,仇天行找到了借口,赶忙将论语书还给了张应。
“哦,张应,你先背吧。我找你爷爷有事!”说完便直接走了。
见到这熟悉的一幕,张应嘀咕了一下。无奈之下,他只能走到一旁准备一个人背了,他今天准备要把泰伯篇给背下来。
就在张应准备去背书时,仇天行却停了下来,他转头对着张应道。
“张应啊!现在朝廷都亡了。你还背论语,考八股干嘛?难道你想去考鞑子的科举吗?这样为了功名就出卖祖宗的事情可不能做啊!不如下午来我这里上课吧!我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
听到仇天行这么一说,张应顿时不满了。
“谁说八股没用的?朝廷可没灭亡,在南京已经再建大明了!等我学有所成就去南京应考的!反而是你,天天教授那些泥腿子错别字,这样有违圣人教训,篡改圣人传下的文字!”
听到张应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仇天行也没生气,只是笑了笑。这张应也只是村里的富裕之家,他爷爷张和生也就是张老其实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地主而已。可他就这么瞧不起世世代代和他们共居一村的乡民,可见此时的阶级差别多么的大了。不过,仇天行也不想刻意的去改变什么,毕竟当前民族矛盾可是大于阶级矛盾的。
仇天行没有继续说话了,而是转头向张老走去。
“天行啊,你来啦!”张老向仇天行打招呼道。
仇天行点了点头,道:“张老,昨天一批进来的乡民都安排好了吗?”
最近,因为老虎沟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