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聂隐娘道:
“隐娘懒散惯了,见皇帝要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去见了。皇帝的赏赐我也还是不要了,我若要他的江山,他也肯给么?有几桩事情还要请大人转告皇上,皇上如果答应,自然好说,若是不答应,隐娘断不会从命。第一桩,太子离京时,隐娘夫妇自然暗中跟随保护,但是要驱使约束隐娘,则万万不能。第二桩,就是隐娘夫妇对太子的保护到太子返京时便止,以后隐娘夫妇何去何从,概不得过问。刘大人,您看成么?”
刘昌裔道:
“如此已是为难隐娘了。陛下是个宽厚君主,我想他一定会答应的。”
聂隐娘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行了一礼退下去了。
如果是别的君王,听聂隐娘这么说一定会暴跳如雷,但是李诵却只是笑笑,对刘昌裔道:
“那就听她的吧。”
不过心里也对未能亲眼目睹这位传奇女刺客的芳容而隐隐有些遗憾。
根据安排,李纯将在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离开长安出发。这些日子李纯在东宫将自己的妃嫔温存了个遍,连上朝议事都有些精神不足,让李诵颇为不满。聂隐娘有一次乘夜潜入东宫,回来对磨镜郎君说了印象深刻的两点,一个是东宫的侍卫武艺不凡,高手很多,一个是太子很好色。
为着旱灾的持续不去,以及太子即将东巡,今年的上元灯会过得很低调,皇帝只是草草在丹凤门上待了一会儿,以示与民同乐。太子也没有待多久。不过紧张的是皇帝和大臣,老百姓依然很快乐地过自己的日子。
正月十七日一大早,太子李诵在斋戒三天之后,前往大明宫拜别李诵,然后出大明宫,在郯王,均王,简王等亲王以及李吉甫、裴垍等宰相大臣前往春明门送行。李纯带着崔群、白居易、李听、李德裕、于季友等一干随员浩浩荡荡往东而行(王涯被临时留下),王大海、高骈率领三千近卫军随行护驾。在李纯出发之前,聂隐娘和磨镜郎君夫妇也骑上黑驴出发,站在道边,聂隐娘啐了一口道:
“好大的排场!”
大概是自己的父亲出身于魏博的缘故,再加上小人头子德宗那二十几年皇帝当的确实不咋地,聂隐娘对朝廷皇室的观感似乎不是不好,而是很不好。不过像她这样的人信守诺言,不会因为对李纯印象不好就消极怠工。但是聂隐娘也知道出关中甚至洛阳之前,不会有不开眼的打太子的主意,于是一边暗地里打前站,一边游山玩水,虽然是大寒正月,但是天地间也别有一番苍茫的气势。这五六年甚至近十年,聂隐娘和磨镜郎君都为藩镇所囿,不得片刻自由,现在出来才觉得轻松自在了许多,觉得自己才真正是自己的,小两口的由刺客到侠客的生活竟然渐渐多了许多寻常男女的情趣。
太子东巡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淮西,就已经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自从新年过后,吴少阳的精神就越来越不好了,气色也差了许多,经常莫名其妙地动肝火,动不动就打骂下人,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吴少阳的公正无私在淮西是有目共睹,淮西军上下都心甘情愿听他驱使,但是吴少阳的脾气突然变得暴躁,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重重责罚部下,这让所有人心里都感到抑郁,就连吴少阳的儿子吴元庆现在都不敢轻易接近他。能够和他说上话的,一个是义弟吴少诚,一个是家奴鲜于熊儿。
第160章()
大家都说,吴少阳是在年前出蔡州去打猎时被猛虎袭击受伤儿导致心性大变。就有关心他的手下请了和尚道士来驱邪,被吴少阳大骂撵走,请和尚道士来的人也被吴少阳惩罚。淮西上下都知道,吴少阳不相信鬼神,不然也就不会和朝廷对着干这么久了。不过对部下的责罚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毕竟这些手下跟着他吴少阳一二十年,个个都是有头有脸了,有些委屈是不能受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冯蒋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盛怒之下打了韩复榘一个耳光,又羞又气的韩复榘当时就带着手下兵马投了蒋介石。这个时候的淮西虽然没有大兵压境的压力,但是确实有一部分人开始盘算自己的将来了,何况现在粮秣统计司的活动很活跃呢?
新年之后不久,蔡州城外就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一个从山南东道跑江湖卖艺的戏班子,在蔡州演出张巡大战令狐潮。因为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离蔡州并不远,因此虽然蔡州这几年日子过得紧巴,这出戏还是一下子轰动了蔡州,连演了五六天,依然场场爆满,把戏班老板喜得眉开眼笑。张巡事一下子风靡蔡州,甚至陈州都有人听说,跑来看。张巡的忠义事迹重新又被蔡州百姓给翻了出来,虽然是很小心的,但是蔡州的百姓还是依稀想起了遥远的长安有个玩意叫朝廷,有个家伙叫皇上。而且从戏班子那里听说皇上这些年喜欢免税。
吴少阳本来是不关心这些事情的,但是吴元庆却被勾起了兴趣,去看了一常千不该万不该,那演张巡的人来疯,兴奋起来鼓吹忠君,贬斥藩镇,老百姓看到精彩的地方想的就浅一些,但是吴公子听起来就分外刺耳,大怒之下就动手砸场子,砸着砸着吴公子就想起了自己的陈州刺史身份,把戏班子带看戏的锁了数十人关进了大牢。
还好当时的藩镇也不是完全不讲理,没有糟糕到五代时那样审案的嫌烦连原告被告一块砍了的恐怖地步。舆论哗然之下,这些人没多久也就被放了,当然罚款是少不了的。但是吴少阳以及淮西高层也开始认识到戏班子的威力巨大,于是这个戏班子就在年三十晚上被勒令离开蔡州,滚出淮西。
当着和尚骂贼秃,这个处罚应当是很宽大的了,因此戏班子慌忙逃出了蔡州,生怕吴公子改变了主意。然而不幸的是,大年初二,人们在距离淮西境不远的偏僻河边发现了戏班子上下十几人的尸体,死法极其恐怖,尤其是演张巡的那位。
消息一传出来,许多曾经去听过戏的蔡州市民都觉得头皮凉飕飕的。当然,如果人们有心的话也会发现吴大帅也是从那前后开始变性的。办事高效的淮西地方迅速对这一起谋杀案进行了侦破,得出的结论戏班子是死于已经在淮西消失多年的马匪之手。既然不是淮西的马匪,那结果就很显然了,马匪来自淮西境外。
在淮西官方看来,淮西境内的马匪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对淮西周边的各镇而言,淮西就是最大的马匪,几乎没有一道不被淮西劫掠过的。不过这也怪不得淮西,李吉甫《永贞国计簿》里说,永贞之初大率两户资一兵,淮西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申、光、蔡三州四战之地对抗朝廷,吴少诚不得不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兵,这也是为什么吴少诚曾经屡次动邻镇脑筋的原因。淮西的常备兵在五万以上,而经过李希烈,吴少诚多年战事,民户远远不足十万,而且和朝廷常年不对付,淮西对境外的来往客商也是严密控制,所以淮西民生日蹙。民生日蹙而军队不减,老天爷降灾的时候也不会绕过淮西,所以淮西的日子是一天一天不好过,而朝廷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吴少诚心性大变的原因也在于此。
自从李诵接连取得对西川和镇海的胜利后,淮西就成了朝廷的主攻方向。一两年内,淮西周围各道的大员纷纷换人,陆贽和郑余庆两大宰相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整军完成以后各镇军队的战力明显增强,刘昌裔一入朝,淮西就成了真正的死地。虽然李师道依然暗中支持淮西,但是毕竟偷偷摸摸,杯水车薪。淮西对各镇的劫掠也陆续遭到各镇的打击,虽然规模不大,各方也没有太过声张,皇帝睁一眼闭一眼,但是淮西的势力范围还是被严重蚕食了。吴少诚不知道,这是李诵的“冷战”思维的古代应用,但是强烈的危机感还是充满了这位一代枭雄的内心。
苏联是怎么垮的?一个国家,军队再强悍,供给能力跟不上,最终还是死路一条。淮西军不是强悍能战吗?我让你连饭也吃不上,让你内部充满矛盾,看你还强悍个屁。李诵登基头一年江淮水灾还赈济了淮西几万斛陈米,但是以后李巽就开始对淮西的请求叫苦了,于是赈灾的计划里就消失了淮西的身影。淮西派使者诘问,李巽端着茶盅皮里阳秋地说道:
“来,把报表拿来,让本相看看淮西今年上缴赋税多少,回拨一部分,也省得你们老往本相这儿跑。”
淮西的赋税自己都不够用,还上缴赋税!处于半独立状态的淮西上缴赋税!你不是开玩笑吧!李巽几句话噎得淮西使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淮西使者满腔悲愤,转身走出了万恶的度支衙门,决心回去奏请吴大帅出兵扯旗造反。好在皇帝懂事,把李巽训了一顿,派于宰相对淮西使者好言安抚,说:
“你先回去吧。皇上对淮西的德音随后就到。”
到了京城嫌官小,淮西使者在高官如林的长安算个个毛埃想疏通疏通关系,可是所有衙门的官员都说好了似的,一改原来客客气气的态度,都推说有事,年关要报表,赈灾要忙,整军要忙,安排工程给裁汰的军队做也要忙,淮西使者在长安呆了十几天,重要的官员一个没见到,只好悻悻回去。
不过皇帝很守信用,德音很快就下来了,不过下得蔡州上下都气炸了肺。皇帝对淮西的德音是这样的:
将淮西送给皇上的年礼折价算还了淮西,让吴少诚拿着钱去买米。
免除淮西的上供赋税,并且下令将留州钱按省估收龋
将淮西军裁减为两军两万五千人,其中一军如果愿意调往凤翔效力。准许淮西军用裁汰是士兵在境内屯田。
说得好听,买米,周围的各镇都被淮西得罪光了,有米也不愿卖给淮西。免税,淮西的赋税本来就不上交。至于裁军军屯倒是好办法,淮西敢吗?只能逼迫百姓开田,可是淮西的赋税那么高,老百姓开了也没有心思重。如果不是淮西刑法严峻,控制严密,许多百姓只怕早已经抛田逃荒了。
淮西上下都明白,皇帝的三条里最要紧的是最后一条,这是在变相逼迫淮西裁减军队,放弃割据,向朝廷输诚。其实朝廷很有道理,你不向我输税,凭什么要我赈济你?桀骜的淮西被激怒了,淮西方面因此对朝廷的怨恨情绪更加高涨了。虽然其他的强藩比如淄青、魏博都在替淮西叫屈,上书大骂执政不是东西,另外对淮西的支持也很实际,比如李师道偷偷摸摸地送了几千斛米到淮西,但是淮西还是决定自己干,曾经打退十六道围攻的淮西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第161章()
淮西之所以这么光棍,还因为最能接济淮西李师道对淮西的支持实际上已经停掉了,因为大旱朝廷禁止贩卖粮食,所以没有任何手续的淄青的粮食就在路上被蓄谋已久的各镇给瓜分了。而送到的那几千斛,是经过宣武的时候韩弘睁一眼闭一眼放过去的。损失太大,得不偿失。而且太子东巡,韩弘也不可能放水太多。其他各镇远水不解近渴,淮西上下也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四战之地,就是大家把你围在中心,四面八方七手八脚地剋你。
淮西要生存,就要有粮食,粮食最多的地方就是淮西的主攻方向。全大唐哪里粮食财赋最多?淮南和两浙。所以来自山南东道的戏班子离奇地死在了寿州的方向,而不是回山南东道襄州的道上。事情虽然匪夷所思,但是淮西地方本着迅速破案告慰死者安抚人心的宗旨,把马匪的去向定在了寿州。虽然寿州素来繁华,境内没有马匪,距离淮西还隔着不远的距离,不过淮西上下有越境作战擒获马匪的决心。
淮西的问题是,要想兵进寿州,就要向东进兵,越过安黄。而安黄的节度使是韩皋,由朝廷下放到地方的前尚书右丞。而安黄的兵马自伊慎开始就没有怕过淮西兵马,野战可能不是淮西对手,但是守城很在行。安黄后面,又有宣歙、淮南作为后盾,必要时武宁军宣武军也不是没有参战可能。所以当淮西的使者趾高气昂地来到黄州要求借道的时候,韩皋毫不客气地将淮西使者打了出去,接着安州、黄州的一个半军近两万人全被动员了起来,安黄的报告也迅速发向长安,告急的使者先后来到洛阳、陈许、宣武、宣歙、淮南、鄂岳、山南东道各道。
太子足迹未出潼关,东面已经不太平了。
为了防止有些官员借迎驾为名侵扰百姓,李纯未到潼关就下发了一道道命令,比如不得发动百姓迎驾,不得动用民力修复行宫、不必用黄土铺路等等,甚至对菜肴数量都作了严格限制。李纯斥责了某县县令的奢侈之后,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崔群,白居易说:
“皇上体恤百姓,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