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通史 >

第69部分

中国通史-第69部分

小说: 中国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回兵上船。因箭已用尽,又大风起,船多触礁,乃还。一二八一年,又命忻都、范文虎带着十五万兵东征。一偕高丽兵发合浦,一发江南,约会于壹歧、平户《元史》作平壶。等岛。忻都兵先到对马,进攻壹岐。到宗像洋,和文虎的兵会合。泊于能古、志贺二岛。元将多苦航海,心力不齐,不肯即行进攻,于是移泊鹰岛。就是《元史》的五龙山。忽然又见了飓风的兆头。文虎心怯,拣了坚固的船先走。诸将都弃军而归。十万多人,落在岛上,受日本人袭击,死得只剩两三万人。给日本人掳去。把南人留做奴隶,汉人、高丽人和蒙古人,全行杀掉。这一次,全军十五万人,回来的不到三万。范文虎所带江南兵十万,回来的只有三个人。世祖还要再举,以群臣多谏,又适用兵于安南,遂尔不果。

    skbshge

第122章 蒙古和南方诸国() 
蒙古对于西南的经略,从宪宗时候起。宪宗即位,命皇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忽必烈从临洮西南行。临洮,如今甘肃的岷县。经山谷中,二千余里。到金沙江,乘革囊以济。大破大理的兵,其王段兴智出降。唐朝的南诏国,昭宗时,为其臣郑买赐所篡,改号大长和。后唐明宗时,又为其臣赵善政所篡,改号大天。不多时,又为其臣杨义贞所篡,改号大义宁。晋高祖时,段思平代杨氏改号大理,一○七五年,为其臣杨义所篡。有一个人,唤做高升太,起兵讨灭杨氏,迎立段寿辉。传子正明,避位为僧。国人皆奉升太为王(一○八七年),改国号曰大中。一○九五年,高升太卒,遗属他的儿子,仍主段氏之后。他的儿子,听了他的话。于是段氏仍王云南,改号后理国。一二五三年,为蒙古所灭。以其地设都元帅府,仍派段兴智一同安辑。元末之乱,段氏复据有其地。明兴乃为蓝玉、沐英所灭。以上据《续文献通考》。忽必烈就进攻吐蕃,降其酋唆火脱。参看第四章第二节。于是班师。留兀良哈台经略其地。兀良哈台尽服大理的属地和倮。参看第四篇上第七章第一二节。就和后印度半岛诸国,发生关系。

    安南地方,本来是中国的郡县,五代时候,才自立为一国,前篇第四章第四节,已经说过了。却是其南部的象林县,当后汉末年,就独立为一国,是为林邑。如今安南的广和城。唐肃宗时候,改号澴王。南徙于占,因之亦称占城。如今安南的平顺城。暹罗之地,古号扶南。参看第二篇下第二章第五节。其东南的柬埔寨,谓之真腊。又因南北地势之不同,而有陆真腊、北。水真腊、南。之分。唐太宗时,扶南为真腊所并。缅甸,则汉时谓之掸,唐时谓之骠,到宋时才谓之缅。亦称蒲甘。

    兀良哈台既定云南,遣使招谕安南。安南太宗日煚。参看第三篇上第四章第四节。把他囚了起来。兀良哈台怒。一二五三年,发兵攻安南,破其都城。太宗逃入海岛。蒙古兵以热不能堪,班师。一二六一年,再差人去招谕。安南圣宗乞三年一贡,许之。圣宗名光昺,太宗的儿子。封为安南国王。置达花赤七十二人。安南人请取消,不许。一二七七年,圣宗的儿子仁宗日烜。立。元朝怪他不请命,征他入朝。仁宗不听。但遣叔父遗爱来朝。一二八一年,蒙古立遗爱为安南国王。想要用兵纳他。先是蒙古差人到占城去,使者回来,说占城国王名失黑咱牙信合八刺哈迭儿。有内附之意。封为占城郡王。一二八二年,元朝以占城国王孛由补刺省吾,前曾遣使来朝,称臣内属。叫唆都就其地设立行省。而王子补的,掌握国权,负固不服。一二八三年,蒙古发兵从广东航海伐之。打破他在港口所立的木城,入其大州。而占城仍不服。一二八四年,命阿里海牙奉皇子脱欢往讨。索性和安南挑衅,征他的兵粮。安南人答应输粮境上,而不肯助兵。蒙古人就向他假道。安南发兵来拒,蒙古兵击破之。一二八五年,转战到富良江。安南仁宗弃城而遁。蒙古兵入其都城,占城行省唆都亦来会。然而军疲粮尽,暑雨将作,疾疫发生,只得退还。为安南伏兵邀击,损失甚多。脱欢仅而得免。唆都战死。一二八六年,立征交阯行尚书省。用阿里海牙来阿八赤做左右丞。明年,再发大兵十万往伐。薄其都城。安南仁宗又走入海。蒙古兵据了他的都城,并无施展。而从海道所运的粮,却给安南人邀击,又遭飓风,损失甚多。只得退兵,又为安南人所邀击。来阿八赤战死。蒙古人到此,也无法可施,只得因安南人来谢罪,掩耳盗铃的罢兵。

    对于缅国,也曾用过好两次兵。这时候的缅国,都城在忙乃甸。就是如今的蛮得勒。《明一统志》谓之马来,《圣武记》谓之蛮得。一二七一年,元朝遣使招谕,缅国才内附。一二七七年,因缅国和金齿在如今云南的保山县。构衅,云南行省,遣兵往伐。到江头,大约是如今的八莫。以天热还师。一二八三年,宗王相答吾儿等再率兵往征,攻破江头。明年,缅人遣使请和。一二八七年,缅王为其庶子所囚,并害其嫡子,云南王率诸军往征,到蒲甘。缅王奔白古,泛海到锡兰。元兵以粮尽而还。缅王还都,也遣使请降。一三○○年,成宗大德四年。又因缅王的立普哇拿阿迭提牙。为其弟阿散哥也。所弑,其子窟麻剌哥撒八。逃奔京师。诏立为王,遣兵往问罪,亦不克而还。

    蒙古的用兵,对于后印度牛岛,要算最为不利。对于日本的用兵,失败的原因,不在陆上,又当别论。这全是天时地利上的关系。大抵蒙古人的用兵,利于平原,而不利于山险;而南方的暑湿,尤非北人所堪;所以屡次失败。

    至其对于海上,则宋朝时候,要算三佛齐和中国往来得最密。如今的苏门答剌。三佛齐之南,有阇婆。如今的爪哇。阇婆的西北,海行十五日而至渤泥。如今的婆罗洲。这都是如今的南洋群岛。又有南毗,在大海西南,从三佛齐风飘月余可至,则似乎在印度沿岸。又有注辇,《宋史》说他到广州有四十一万一千四百里路,未免说得太远了。又说注辇的东南,二千五百里,有悉兰地。悉兰地,就是如今的锡兰岛,则注辇一定在印度半岛的西岸。《元史》说:海外诸国,以俱蓝马八儿为最大。马八儿,就是如今的麻打拉萨;俱蓝是马八儿的后障,怕就是《宋史》所谓注辇了。

    元朝对于海外,世祖时,也曾几次遣使招谕。其来朝的,共有十国,就是:

    马八儿须门那僧急里南无力马兰丹那旺丁呵儿来来急兰亦解苏木都刺

    这许多国,因为《元史》并不载其道里,位置,风俗,物产,和事迹;除马八儿和马兰丹、麻六甲。苏木都刺,苏门答腊。可以译音推求外,其余都无从强释为何地。至于用兵,则只有对瓜哇,曾有过一次。更请参看第四篇上第一章第一节。

    skbshge

第123章 汗位继承的纷争() 
从成吉思称汗起,到世祖灭宋,不过八十年。蒙古几于统一亚洲大陆,只除前后两印度和阿剌伯三个半岛。而且包括欧洲的一部分。其中固然有许多原因,而(一)这时候,中国的衰弱;包括已入中国的金言之。和(二)西方大食的不振;称雄于西域的回族,又附从蒙古;实在是两个最大的原因。

    蒙古是行封建制度的,而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分地尤大。就是:

    术赤分得咸海、里海以北之地。

    窝阔台太宗分得叶密立河名见《定宗纪》,如今新疆的额米尔河。一带的地方。

    察合台分得昔浑河锡尔河。一带。

    拖雷分得和林旧地。

    这是成吉思汗打定西域以后分的。原来蒙古风俗,称幼子为“斡赤斤”。义谓“守灶”,就是承袭家产的意思。所以成吉思汗,把和林旧业,传与拖雷。至于术赤所得的,是康里以西北诸部的旧地。太宗所得的,是乃蛮旧地,察合台所得的,是西辽旧地。这是那珂通世说的。后来定宗宪宗两朝,两次戡定西域。其戡定西北一带,功在术赤的长子拔都;戡定西南一带,则功在拖雷的儿子旭烈兀。所以术赤的分地,是拔都之后为共主。西史称Km.ofKiptchak,亦称GoldenHorde。参看《元史译文证补·拔都补传》。花剌子模以南的地方,却归旭烈兀后人统辖。西史称Km.oflran,窝阔台之后称Km.ofOghotai,亦称Naiman(乃蛮)。察合台之后,称Km.ofTeHaghatai。宋、金、夏、吐蕃、大理诸国的地方,和和林旧业,是归世祖直辖。

    蒙古本来没有什么“汗”;忽图剌哈不勒两世,才有汗号;后来又经中断;可见得就是“本部族的汗”,也是“无其人则阙”的。成吉思从和札木合分牧之后,才有汗号。这个大约是本部族的汗。平定乃蛮之后,诸部公推为成吉思汗。拉施特说:“成”是坚强的意思,“吉思”是多数的意思,犹之契丹的称“古儿汗”。“众汗之汗”的意思。我疑心中国历史上所谓“大汗”,就是“古儿”“吉思”……的意译。“古儿”“吉思”……字样,是随各部族的语言而异的。至于其意义,则总是所谓“众汗之汗”。其但为本部族之共主的,则但称为汗。我又疑心《后汉书》以前所称北族的“大人”,就是“汗”宇的意译。参看第四篇上第三章第一节。看忽图剌汗之立,就可知道蒙古本部族的汗,是由本部族公推。看太祖的做成吉思汗,就可知道所谓“大汗”,须由各部族公推。所以成吉思汗死后,大汗的继承,也还得经这公推的手续。不过以当时的人的心思,所推举的,自然总是成吉思汗的儿子罢了。

    这种公举的手续,是由宗王,驸马,诸大将等,公开一大会决定的,看下文唆鲁禾帖尼主议的事情,则后妃亦得与议。大约这种会议,是并没有一定的规则的。谓之“忽烈而台”。什么人有被选举权?自然并没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在事实上,一定要限于成吉思汗的子孙,这种观念,为人人所共认,也是可以推想而得的。

    再者,从事实上看起来,前任大汗的遗命,对于后任大汗的被举,却极有效力。蒙古太宗之立,是由成吉思汗的遗命,但这种遗命,并不是有权指定某人为继承的大汗;不过前任的大汗。有这一句话,后来的忽烈而台,在事实上,自然遵奉他的言语罢了。从法理上说,却像前任的大汗,推荐一个人给忽烈而台。蒙古既本无所谓汗,自然没有所谓汗的继承法。前此家族中的继承,只有所谓“斡赤斤”,但这是承袭产业的意思,全是私权的关系,和汗位继承,毫不相干。对于汗位继承等,却仍是长子易于被选。这个大约因为对内的统率,对外的攻战,长子都较为有力之故。观征讨西北的疆部,便要用“长子出征”的法子可知。所以成吉思汗的儿子,除去长子术赤,有不是自己生的嫌疑外(术赤是孛儿帖给蔑儿乞掳去之后。抢回来生的。大约实在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所以当时弟兄辈里,都有些外视他,察合台和他,尤为不对。曾经把这话,当面抢白过成吉思汗。)就轮到太宗。所以当时的忽烈而台,并无异议。太宗以后,忽烈而台,推戴了定宗。定宗体弱多病,三年而殂。这时候,大汗的选举,自然不比部落寡弱的时候:(一)既无权利之可争;(二)而又有对外的关系,大家都肯顾全大局,举个众望允孚的人;自不免各自运动暗斗。却是太宗在日,既说失烈门可以君天下,又说宪宗可以君天下(当时大汗的话,对于后任大汗的被举,既然很有效力),自然就做了两方面的借口。于是定宗死后,太宗和拖雷的后人,就都希冀本房的人,当选为大汗。太宗后人一方面的候选人,自然是失烈门。但是定宗的长子忽察,也有希冀当选的意思。但是(一)太宗后人,多不惬众望。(二)而成吉思汗的把部兵分配给诸子时,拖雷以系“斡赤斤”故,所得独多。当时的观念,把部兵(人民)也当做产业。功臣宿将,大半是他的旧部。(三)拖雷死后,宪宗和他的兄弟都年幼,一切事情,都是宪宗的母亲唆鲁禾帖尼主持。唆鲁禾帖尼,颇有才智,为部下所归向。(四)宗王之中,最有威望的是拔都,也和唆鲁禾帖尼联络。所以拖雷后人的势力,远比太宗后人为大。定宗死的明年,一二四九年。拔都召集忽烈而台于阿勒台忽剌兀。在如今新疆省精河县之南。被召的人,说“会议非地”,大半不到。于是约明年春,再开会于客鲁涟。这才是合法的地点。由唆鲁禾帖尼主议。太宗定宗和察合台的后人都不到。联结以抵抗拖雷后人。拔都到后,就创议推立宪宗。置阙席抵制于不顾。又明年,一二五一年。宪宗即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