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67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67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5章 回乡() 
齐老三是一个工匠,具有非常丰富的建筑经验,已经为皇家工作了很多年。

    到了接近五十的年纪还能活下来,他很庆幸,并且,他更加庆幸的是,自己竟然能等到脱离皇家工匠这个队伍的一天。

    就在半个多月前,自己被通知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离开工匠队伍,回到家乡。

    本来自己还有些害怕,不知道这又是什么情况,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答。看着陆陆续续每天都有身边的工匠离开,并且没有听说什么不好的消息,他终于下定决心,也要回家。

    在他作出决定之后,有人通知他回到家乡之后可以自行开垦土地耕种,并且,对他们这种立下过功劳的工匠所开垦的土地,前三年是免除赋税的。

    也就是说,他们只要自己开垦出来一块地,并且找些种子种上,收获多少粮食,都属于他们,没有一丝一毫会被朝廷征收。

    齐老三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当了这么多年的匠人,看着身边的老匠人死去,又有新的匠人补充,他已经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

    像他们这种手艺人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来得及组建家庭,就已经死去,齐老三还蛮幸运,娶过妻也有过儿子。

    而现在不但可以脱离这个工匠的队伍,竟然还可以回到家乡,享受非常好的待遇耕种土地。

    家里已经有土地的耕种前三年赋税减半,而家中没有土地自行开垦的更是前三年免税,他觉得这么多年的工作算是值了。

    他们很长时间才有一个假期,在进行,工匠工作的时候,甚至好几年才能回一次家。

    他已经有三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了,那个,当初还懵懵懂懂的小子现在长成了什么样,他也很是期待。

    近乡情更怯,越接近家里,他反而越有一种不敢马上回去的感觉。

    有着齐全的通关文书,齐老三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他家离咸阳城的距离不算特别远,但也并不近,大约有六七百里。

    赶回家中需要接近半个月的时间,一路之上齐老三一直在期待着回家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他家里其实是有地的,不过只有一小块,不到十亩地。

    因为家中已经没有男性的壮劳力,只有娘子一个人,所以他,也不敢留下太多的地,怕娘子忙不过来。

    娘子既要照顾家里的孩子,还要打点耕地,他现在想着都有些心疼。

    这回好了,他这次回来之后就不用再回去,可以一直陪在妻子和孩子的身边。

    自己那十亩地的周围,就是一片荒地,没有什么人种,自己可以适当的开垦出来一些,也许连同原来那不到十亩地,都可以享受三年免处赋税的待遇。

    回到家中,看到眼中有些惊疑之色的娘子,齐老三瞬间热泪盈眶,说:“秀君,我回来了,这次不走了。”

    女子似乎有些木然,双眼呆滞,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只是眼泪滴答滴答的掉。

    自从嫁给了这个丈夫之后,他们之间便是聚少离多,每一次这个丈夫离开,都没有固定的归期,以至于自己,在三十几岁才怀上孩子。

    三十几岁,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大龄产妇了。这个孩子,出生的很是困难,差一点大小两个人便都保不住了。

    幸亏找来了村里最有经验的稳婆,而且这个女子有着坚忍的意志。

    要知道在生孩子的时候,这个女子用手指甲把木头做的床板都划出了几道深深的抓痕。

    终于很久之后,这一个已经青春已去不再年轻的女子才回过神来,说:“齐郎,你说这一次回来,便不走了。”

    齐老三说:“对,这一次回来就不走了,朝廷已经允许我们回乡耕地,不必再回去。”

    “太好了,饿了吧,我去给你做几个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女子的心情显然十分高兴。

    “对了,小郎呢?”

    “夫君你是不知道,小郎如今长大了,变了很多呢。他应该又出去捉野兔了,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还是没有收获。”

    “这个小崽子才多大岁数,就出去打猎,遇到危险怎么办,算了,想吃肉了吧,等吃过饭了我出去打两只回来”,齐老三知道自己的娘子和儿子估计,一年都吃不到什么肉,既然他回来了,自然要为这个家庭改善一下生活。

    “秀君,家里的地还在吗,你处理起来有没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很累”,齐老三想要知道现在自己家中的情况,无论原来的地是否还有,他都并不在意。

    “夫君放心,我们家的地,别人抢不走,有我和小郎在看着呢。不过现在才到开始耕种的时候,我还没有决定好究竟要去买什么种子耕种。”

    “娘子以后就不必担心了,今后这三年,我们种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谁也无法再从我们的手中拿走东西。”

    秀君说:“夫君是想逃避赋税吗,这样不行的,我看到村里有人不交赋税,结果被人带走打了一顿,最后还反而多交了很多。”

    齐老三说:“放心吧,不是逃避赋税,很快就会有文书下达到这里。今年我们可能要辛苦一点啦,不过,以后会好的。”

    没有等待多久,齐老三这个村里的里长就得到了上面传下来的命令,对于齐老三这种返乡的,携带着身份文书的工匠,今后三年不得征税。

    尽管国家在大场面上看似风雨飘摇,但是在还没有被战争波及到的地方,严苛的秦法依旧深入人心,没有人敢阳奉阴违违背上面传下来的命令。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像他们这种村里的小官儿,上面的人随便勾动一根小手指,就能碾压死几百个他。

    而里长还亲自开拜访了这次在村里唯一返乡的工匠齐老三,当然,也仔细的看了一下齐老三携带的文书,和上面命令当中告知他的,没有任何差别,他才放下了心来。

    告知了娘子,自己今后三年耕种可以免税,并且可以自行开垦荒地的消息。两个人都很高兴,打算今年多种一些地,要多买一些种子了。

    他们想到了就去做,很快的就去购买了一些种子。

    而有一些返乡的工匠,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等到他们想起来想要多去购买种子的时候,发现种子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原来的三倍。

    从前一直价格很稳定的种子,竟然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涨了三岁,也让一些经营种子的商人真正的赚到了一些钱,那种即使抽走十之八九仍旧有利润空间的赚钱。

    过了没有多久,现在只有七八岁的小郎也回来了,看他的样子并没有捕猎到野兔。

    齐老三略微的吃了一点饭,带着这个和自己还有点生疏的儿子一起出去,让秀君在家里等待好消息。

    没过多久,他就和小郎一起回来,手里提了两只野兔。

    他工匠工作的伙伴中其实有一个原来是做过猎人的,总给他们讲授捕猎的技巧,以至于尽管不愿听他都学会了几种简单的陷阱。

    这一次带着儿子出去打猎,设下了陷阱,没过多久就捕捉到了猎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看着小郎望着他羡慕的眼光,他感觉到自己有些对不起那个做过猎人的工匠伙伴,自己当初说他只会吹嘘可是说的最热闹的。

第106章 两件事(第三更)() 
像齐老三这样返家的工匠还有很多,有一些工匠由于自己的家乡正处于战争地带,他们想要回家的申请被拒绝。

    相对来说,齐老三应该算是幸运的,他的家乡目前看起来并没有兴起战端的迹象。

    但是战争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突发性和偶然性,谁也不知道原本看起来平静的地方,会不会就突然爆发一场战争。

    冬天已过,初春到来,冰冷的环境中都弥漫出了一丝温暖的气息,一切都渐渐的开始恢复了生机。

    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在人们的上空,可是人们该怎么样生活还是要怎么生活,到了春天就开始播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曾经有无数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奇迹,当然在这个时候人们把主宰大自然的力量称之为上天。

    打了败仗的军队还在继续的逃跑途中,龙将军和中年文士这一行人,也渐渐的甩开了追兵,开始向着之前约定的地点进发。

    没有了马匹这种行动痕迹太明显,容易暴露的目标,只是由几个人经过,就很容易隐藏后面的痕迹。

    即使是专业的追踪专家也无法根据他们故意做出来的痕迹,追踪他们的行进路线。

    他这三千人都是精锐,每一个人其实都具备最基本的反侦察能力,所以他也不用太过担心被追上。

    只是,自己这三千人还能剩下多少人?

    在之前的战争中,他预计自己这边战死的人数可能达到了一千。

    他不知道在后世有人统计过,在冷兵器时代,五分之一的伤亡就可能造成一支军队的全线溃败。

    可是他这支军队已经死伤超过了三分之一,却依旧有战斗力,也的确不负他的精锐之名。

    但是自始至终这位龙将军确实都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打败,要知道自己是率先行动,主动出击的一方。

    而对方看起来就是一些老弱病残,其中明显有一些新兵,他几乎可以一刀一个的砍翻。

    那些老兵们实力倒是强劲,但是,感觉他们的体力明显不足。

    虽然说自己这边比对方少了两千人,但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没有人会跟他解释,这个时候的蒙智的军队之中,已经有长沙郡派来的军医到来。

    北地边关,一行只有十几个人的队伍一路跋山涉水,总算来到了北地,这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边缘。

    这一行人中,有一个身上挂着十几卷竹简的怪人,如果有胡永念手下的幕僚在这里看到了,就会惊讶的发现,这个人竟然就是书痴。

    而这十几个人的行动明显以书痴为首,被认为是一个书呆子。没有任何作用的书痴,竟然做了一个小队伍的统帅前往了北地边关,明显是带着重要的任务而来。

    “顾先生,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已经来到了北地边关的边缘地带边上有人问道。

    而这个时候的书痴已经不见了,之前的痴呆模样,他明显是自信十足的说道:“我们先在这里等待消息,注意不要暴露了行踪,找到之前联系的那户人家,还有先派五祖和六组探查一下,那一家的情况是否有问题。”

    “如果我们的外务人员被对方策反,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们这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必须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与大意。”

    书痴说话有条有理,一点也不像是一个第一次指挥队伍的人。

    手下有四个人领命而去,剩下的人开始跟着顾先生,化整为零的四处勘察。

    书痴只在自己的身边留了两个身手比较好的可以保护自己的人,从来没有过长途跋涉经历的书痴,竟然能够对北地边关所有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有的时候,如果真的读透了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中原地区的气候已经到达初春,寒冷基本消散,但是到了北地之后,依旧偶尔还会下起小雪,并没有看到春天的痕迹,只是有很多植被确实已经开始生长。

    天气变暖之后,冻死的人会越来越少,但是其实如果按照一年四季划分,这个春天死去的人数也并不比冬天少。

    很多人认为战争是人受损耗最快的方式,但其实在一个冷兵器时代,双方规模达到百万人的战争都很少,死伤基本不会超过一百万。

    当然是,如果统计下来,每个季节非自然死亡的人数都不会低于百万。

    这个时候的贫富两极分化,可要比后世的还要严峻很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不是一句空话。

    但是每个时代,也都有一些处于云端之上的人物,可以俯瞰众生。

    而此时,在一个深深的山谷当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物,明明已经身处云端之上,可是脸上的愁容却已经挂满。

    “天机有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上次寻找道种已经失败,好在我手里总算有了一条大成金龙。可是,没有踏过那一步,想要压制住这条金龙,实在是太难。如今我寿数已至,甚至连借寿的次数都已经用尽,难道我真的无法越过那一关?”

    一个满头银发,胡须也洁白如雪的老头拄着一根拐杖对着一面墙喃喃自语。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胡亥的身边,贾青突然跑了过来。

    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