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27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27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是没有过就在皇宫里找个藏身之地的想法,可是他对这里还没有赵高熟悉。

    也许,他的母妃还在的时候,能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密道,可是他尚未继位的时候母妃就死了。

    这也是赵高为什么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胡亥的原因,胡亥除了一个赵高,在后宫里没有心腹,没有人会帮助他。

    可以说,两个人在胡亥成为皇帝之前真的是天作之合,各取所需,完美的结合。

    两个人直到现在的冲突也不过是权力的分配不均,以及赵高越来越多的渴望权力,权力在人的手中是会上瘾的。

    即使是原来那个昏庸无能的胡亥就一点也不知道赵高的所作所为吗?

    他当然知道,否则也不会在最后死前问一问是否可以为自己封王,封侯,或者让自己带着妻儿子女过个普通人的生活。

    他认为赵高即使把持了所有权力,但其实他们之间是没有冲突的,因为他并不怎么重视手中的权力。

    他想的事,我只要享乐,其他的都交给你,难道这样你还不满意吗?

    胡亥不知道的是权力这个东西,当一个人掌握久了之后,总想获得更多的权力。

    他真的想控制赵高为自己所用,让自己可以省下力气,那也不应该一步到位,给予赵高那么大的权力。

    可是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这个世界的胡亥由于未知原因被楚狂人取代了他的思想或者说是灵魂。

    楚狂人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为什么不是在胡亥刚继位的那一年,而是在胡亥快要死了的这一年让他来到这里。

    他内心中的大敌不是赵高,而是刘邦和项羽,但是他其实知道他自己心中还是有点隐隐的乐观了,他的对手其实是整个天下。

    如今的天下,饿死的人何其之多,以他对农民起义的经验来讲,天下半数以上的人应该都会有揭竿而起来到咸阳干掉他。

    按照楚狂人在后世学到的知识,秦朝时的人口大约2000到3000万,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千万人想要干掉他。

    尽管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从哪一个角度都不算突出的人,但是一旦有了杰出的领袖,就会给他,给大秦带来极大的麻烦。

    想着想着就突然睡了过去,楚狂人,这一觉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睡的最深的一觉了。

    没有人和他同在一个房间,身体也确实很疲惫,以至于直到日上三竿他还是没有起来。

    其实日上三竿也不过是上午9点,对于后世很多晚上熬夜的人来说,即使12点多再醒也是经常的事。

    可是这个时代人们起得早啊,很早就会起来出去耕地等等等等,他们要珍惜出太阳的时间来干活,工作。

    一旦太阳落山,天黑了之后家里可以点上灯的人也并不多,贵族和比较有钱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家里点着灯或者不点灯去做一些造人的活动。

    可是已经劳累了一天的农民或者是民夫已经很累了,恐怕就没有心思去享受。

    不发展经济,就连封建帝国最重要的人口资源也无法增长,这个时候的地球可不存在资源不够的情况,都是地广人稀。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来禀报,丞相让陛下准备,今日上朝。

    楚狂人除了第一天来到这个世界正在朝会之上,之后几天都是能推则推,根本就没有想着召开朝会的事情。

    他不觉得在干掉赵高之前就开个朝会能有什么意义,除了让自己多损失几个忠心的大臣之外,恐怕也没有别的效果了。

    可是今天他倒有一点隐隐的期待,因为知道了自己手下也有一个实力远超赵高的人,这种兴奋的心情是无法与外人说的。

    真是没有想到赵高权倾天下,威震群臣,但是这咸阳城的军队却能牢牢的把控在王离的手中。

    楚狂人不认为王离的实力可以与当今天下那几员名将相比,尽管那几员名将有的人还未成名。

    可是王离有一个好爷爷,还有一个好父亲,这两个人每一个都足以和那些人媲美。

    王贲尽管由于王翦的名头太大,被历史稍微的隐藏,但是即使在始皇帝的心中,王贲也是和蒙恬同级别的名将。

    能与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蒙恬大将军并称的人,岂会是个庸才。

    有这样的家学渊源,王离就算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他可能还比不上当世名将,但是也是一流将领的级别。

    他今天是想看一看,子婴是否和王离商议过,而王离又能否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第40章 皇帝不懒,赵高后路() 
也难为赵高了,还能忍得住不去叫醒自己,等到自己自然醒之后再通知自己今天要开朝会。

    他之前可没有这么客气,看来是在自己经历了两次刺杀之后,他自觉有愧,收敛了一点。

    无论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自己也算因祸得福了,楚狂人不无自嘲的想到。什么时候,皇帝竟然会因为一个臣子没有强行叫自己起床就感到极大的幸福。

    为什么很多皇帝都倦政不愿理会朝政,难道真的是他们懒吗?

    可能有一部分是,但大多数未必是。想当皇帝的皇子除了那些机缘巧合方才继位的,大多数都是有着好好治理国家的想法的,这一点人所共知。

    早上的朝会一般卯时后半个时辰就召开了,大臣们一般寅时就得准备,皇帝也是刚到了卯时就得开始准备。

    从皇帝的寝宫走到上朝的宫殿,也是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以秦朝为例,皇帝基本上早上6点就要来到麒麟殿,起码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大抵是这个时间。

    虽然有睡觉早的原因,但是假如你可以享受晚起,谁愿起这么早遭罪?

    除了那种有大毅力大抱负的皇帝,大多数的皇帝对于这早朝的态度都是最好没有。

    真的有事隔上几天上道奏折也就是了,何必这么又折磨皇帝又折磨大臣。除了那种每天都想显示出自己威严的皇帝,谁会想要每天都去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这个时候可没有日后的什么内阁军机处,有一大票臣子来帮助皇帝工作,所有的奏折全都是皇帝一个人处理。有了内阁的大明皇帝都操碎了心,别说还没有帮皇帝处理问题机构的大秦。

    这种一个国家的工作量压得一个人的身上,谁受得了?所以说勤政的皇帝不是有大毅力大抱负就是有强迫症,看起来都不太正常。

    尤其是那些继位以前争得比较狠的皇子们,他们当了皇帝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变得更糟心。以前以为当了皇帝就解放了,天下没人能拿我怎么样。是的,没有人能那你怎么样,只是能用无数的事情堆积到一起让你处理把你累死。

    这个时候本来心中的一堆抱负也就化为了云烟,反正自己是这个天下最有权力的一个人,谁也无法管得了自己,那么何必要遭这份罪?

    古代社会好像人人都想当皇帝,即使到了现代的社会,也有不少人会有穿越回去当个皇帝的想法。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皇帝容易,但当一个好皇帝难,当一个可以过着轻松愉快生活的好皇帝更是难上加难。

    现实总是要比想象残酷的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但很骨感,如果真的发生了,还很有可能让你骨折。

    毕竟是去朝会,即使是沉迷享乐的胡亥去上朝,也要换上一身皇帝的正装。楚狂人暗暗猜测,胡亥之前不爱上朝可能和他的身体比较虚也有关系。穿着这些走一趟,得把这个小身板累个够呛。

    光是让宫女和小太监为她换上这套衣服就用了得有半个小时,也就差不多是四分之一个时辰的时间。

    他觉得这套衣服倒是蛮好看的,比起那些古装片里看到的还要更加大气一些,就有一个缺点,就是沉,整套衣服加上头饰估计得有十几斤重。

    他估计的也不一定多准,也许有几十斤重,反正让他坐着还好,一旦走起来就感觉很累。估计这相当于穿着一套轻型铠甲了,对于天天锻炼的士兵自然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身体被掏空的胡亥就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了。

    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大臣们不能不来,来了就会问是否早朝,而今早那些来问的人就被通知皇帝一定会上朝,但是什么时辰不一定。

    于是来这的大臣就只能苦逼的等着,没有座位,幸好大太监刘永还记得让小太监给这些人准备一些热水。不然这些人估计有可能累出个好歹,现在的天气可不暖和。

    这些寅时就来到这里的大臣等了快要两个时辰才得到通知,皇帝即将上朝,请诸位准备好。

    这些人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明白了,等待上朝的过程确实很煎熬。尤其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等待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好像时间已经遥遥无期,这时候这个小太监传来的声音简直就如同甘霖一般滋润了这些大臣的心灵。

    而此时,赵高才刚刚过来,他和这些人不一样,这些人只能等通知,而他却能知道皇帝上不上朝,什么时候上朝。对皇宫里的了解,他的确比胡亥这个皇帝还要更清楚,咸阳宫经过多次扩建,占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个以宫敌城的水平。

    胡亥除了继位的前三个月,还有的时候自己主动上朝,之后就再没有一次是自己主动上过的朝,都是由赵高通知他有些事让他准备一下。

    当然赵高也知道这位的脾气,基本上不会安排的太频繁,一个月基本上也就有那么一次。真的安排多了,他自己都会觉得有些麻烦,毕竟每一次上朝,都会有几个大臣指着他就骂,杀人杀多了也累呀。

    尽管他只是下个命令,下面自然有人动手,但是他也不想每一次都这样,他说感觉自己在过着无限循环的生活。

    胡亥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自己也不能永远不上朝,这样一个月一次也挺好。那些烦人的奏折反正都是交给丞相赵高来批复,和自己没有关系。

    所以两个人都默许了这种相处方式,赵高有事叫胡亥上朝,胡亥不会拒绝。但胡亥也不会主动上朝,所有的奏折都会转到御书房,赵高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批复一下。

    所以赵高其实还真没有截留什么军情的事情来欺瞒胡亥,而是因为胡亥自己不看。

    他只不过是把他看到的内容美化个几百倍之后在来禀告胡亥,项羽手下几万人,他干脆就说成个几十人。

    按照这样的说法,一个强大的起义军就变成了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强盗匪徒。

    这样说,胡亥听了高兴,以为他的天下还是稳稳的,自己还可以继续坚持享乐。

    可是赵高是个聪明人,知道给自己留条退路,所以一方面准备谋朝篡位,取代胡亥成为皇帝。

    一方面又去联系了看起来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大的刘邦和项羽,分别约定无论是谁打到了咸阳,他都会里应外合,帮助破城。

    他会奉这两个人为皇帝或是霸王,但是咸阳就作为他的封地,他要一个咸阳王的封号。

    赵高做着两手准备,如果能够成功谋朝篡位,掌控了大秦,并且打退刘邦和项羽的起义军自然很好,那自己也可以成为这个天下唯一的主人。

    即使失败了,至少自己也有一个咸阳城可以掌握,还有一个咸阳王的封号,不会比如今的丞相差上多少。

    要知道像是大秦唯一没有去攻打的那个小国,商鞅或者说是卫鞅的故国卫国,可是有国君的。

    所以说大秦虽然是统一了天下的大帝国,但其实它的境内还有一个小国并未征服,因为这个小小的卫国出了几个帮助大秦盛大的人才。

    而且它对大秦也没有任何威胁,无论从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还是其他的方方面面,所以说为示宽仁,以及嘉奖功臣,也就没有去攻打这一片地方。

    可是卫国的面积还没有咸阳和他周边这一片区域的面积大,秦始皇扩建之后,咸阳的占地面积已经不比战国七雄里面积最小的韩国小了。

    而人口数量还要远远超过当时的韩国,而这个时候远在海外的棒子国还不叫这个名字。(觉得我在黑的人就不要在意这句话,当我没写)

    赵高给自己找好了后路,已经没什么后顾之忧,唯一担心的也就是王离脑袋一热就带兵把自己给干掉。

    可是只要皇帝还在自己的手中控制,那王离就等于失去了爪牙的老虎,对自己只能叫唤两声,吓唬吓唬人,无法造成实际的伤害。

    而今天,他再次让皇帝上朝,和上次仅仅隔了几天,本以为皇帝可能会有什么不满,没想到还挺顺利,看来自己没有打扰他睡觉的方法是对的。

    睡到自然醒的人,心情就是比被叫醒的人心情好,起码没有起床气。

    子婴做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