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224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224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南阳郡,这里又不同,尤其是对于小偷来说,你要再敢犯事儿,等待你的就是死了,与死比起来,付出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

    再说大秦的开荒令已下,以前没有人愿意去开荒,虽然有一般的荒地土壤质量不好,种出粮食产量不高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开垦出荒地,却往往给他人做了嫁衣。

    说是一个百姓开垦出一片荒地,种出了粮食,必然会有县中或者郡里的大户会跟他说,那片地是自己的,自己早就买下来了。

    对于那些大户来说,只要往县里或者郡里送点贿赂,拿到买下一片荒地的文件,并不是什么难事。

    到时候开荒的人,反而成了为地主打工的佃农,这样一来,还有谁愿意去开垦荒地,宁可那里长满了杂草,也没人愿意去种上粮食。

    而开荒令一下,所有百姓开荒之前去跟县里报备看中的荒地,一经记录之后,只要在他成功开荒之后,和自己报备的范围基本一致,这片土地就可以归属于他。

    当然准确的说是这片土地的耕种权和收获权,但是百姓们并不知道所有权的概念,既然自己可以种,又可以收,那自然就是自己的土地了。

    在严令之下,虽然有一些大户之前得到消息,先行购买了一批荒地,但是开荒令中的一条,购买荒地三年内未成功开垦者,不但收回荒地所有权,并且没收其全家土地,举族流放。

    这就让那些本来想要囤积居奇的大户,自己辛苦买下的荒地,反而成为了累赘,他们手中的土地可比这些荒地好的也多了去了,若是自己付出努力开垦荒地,收成和付出根本不成正比。

    但如果是自己不去做这件事,等到三年之后,又是举族流放的下场,这就很悲剧了。

    还好开荒令当中没有禁止他们转卖荒地,但偏偏他们囤积的都是大片的荒地,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最后只能降价去卖,赔钱总比抄家流放强,即使如此,也往往是几户百姓合在一起,才能买下他们的一块荒地。

第401章 丐帮() 
这些大户们心里已经骂死了,制定开荒令的这个人,这是一举绝断了他们的后路。

    有些大户本来不打算卖出土地,想要低价雇佣农户们来开垦,但是没有人傻,有了自己的土地,谁还愿意为其他人去干活。

    在这个土地的概念大过天的环境之下,民以食为天,食物哪里来,不就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吗?

    中国人的小农思想,哪怕在几千年后,都没有断绝,只不过把自己的土地更多的由耕地转向了房地产。

    几千年前的农民,为了拥有自己的土地,愿意付出一辈子的时间,而几千年后的人民和公民则为了自己的一套房,愿意付出一辈子的时间。

    也不知道一个人的一辈子,真的可以这么廉价的被定义吗,如果让袁轩(新书主角)知道了,他可能不会苟同。

    已经走了那么多的地方,韩信自然生出来一套自己打探消息的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有些事确实是你做的多了,就能够成为专家。

    卖油翁不就是如此吗,神迹何为,唯手熟尔。

    从最开始的生疏,到了现在已经十分成熟的可以进入城中就找到最容易打听到消息的地方,找到消息最灵通的人,这就是成长。

    进城之后,韩信并没有第一时间凭借自己的手令和圣旨去调遣本地的衙役为自己所用,有了之前的经验之后,他决定,若是没有把握,就不要去找人帮忙,那样会平添麻烦。

    而且他心中也有想法,如果刘邦真的如同他所料,就在这南阳郡当中,在南阳郡中抓人,调集当地衙役,一套流程过去,可能刘邦已经跑了。

    他从来都不怀疑曾经自己效力的这位主公对危险的敏感程度,就从上一次大军全军覆没,他却能够逃出生天,就可见一斑。

    之前至少有过三五次,他察觉到危险,提前转移,可以说上一次,若不是,他没有预料到有人能够未卜先知,以他的敏感度,李玄霸想要那么轻松解决他和手下的大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即使发现了刘邦,如果真的想把他捉拿住,也必须要有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效率。

    在南阳郡当中,能够有这种能力的可能只有一个,自然便是李玄霸。

    去找了一个卖水酒的小亭子,要了一大碗凉水,韩信坐下喝水,听着身边其他人的谈论。

    “听说了吗?城北的庄大财主买了一片荒地,现在卖出去,赔了好多,似这等为富不仁的主,就应该让他赔死。”

    “我告诉你,不只是庄大财主,城中的这些大户,除了张家和贺家,每一家都赔了。”

    “这帮狗东西赔了才好,老子攒了三年的钱,才攒够了去见明燕姑娘一次的机会,结果这帮狗大户一个比一个有钱,现在赔死他们才好。”

    “你们听说了吗,城东的一帮乞丐们好像组建了一个帮会,叫什么丐帮,一帮叫花子也能做出这种事,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竟有此事,我之前听闻郑家公子前几天把一个叫花子打到半死,结果第二天就被人脑袋上套了麻袋,乱棍打折了一条胳膊一条腿,不会就是这群叫花子们干的吧?”

    “郑家公子一向横行霸道,若真是被这些叫花子们给教训了,那这帮人倒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

    这些人说的天南海北,你一脚我一脚,韩信却听得津津有味,在繁琐的信息当中提炼可能对自己有用的消息,这对于韩信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他的目标一直都是想要带兵打仗,但是带兵打仗也肯定会遇到四面八方很多消息汇集到他这里,等他决断的情况。

    他若是分不清轻重缓急,就可能会误事,而现在这看起来和打仗没有丝毫关系,但是锻炼的却同样是一种能力,必须要在浩瀚如烟海的信息当中找到最主要的。

    虽然这帮人聊起来丐帮,感觉像是在谈一个笑话,但是韩信却觉得这件事好像没那么简单。

    这天下有多少乞丐,韩信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全天下的乞丐加起来应该要比全天下的士兵人数还要多。

    如果真的有人组建了丐帮,能够汇集天下乞丐为己用,这看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当他对这个丐帮的信息比较重视的时候,他就能够察觉到越来越多的蛛丝马迹。

    一路走来总有人会说,最近路上的叫花子好像变得有些奇怪,之前这些人基本上是各干各的,从来也没有说一帮人聚集在一起的情况。

    现在有的时候却是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到某家店里要东西,之前一个两个的人来,老板叫伙计也就给打发了。

    现在一下来了十几个,很多店里的伙计,也就三五个人,想要把这些人赶出去,恐怕很困难。

    没人愿意大费周章的和这些叫花子们较劲,也只能给钱把他们打发走,要不然起了冲突之后,无论是谁吃亏,对于一个店的老板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要是这些叫花子们天天来,老板再怎么不愿意惹事儿,恐怕也要把他们给整治一下,但是这些叫花子们,往往一个月才会来一次,并且如果有一批人来过,另一批人好像是与之有了默契似的,一个月内都不会再来。

    听了这些人的谈话,韩信就知道这所谓的丐帮真的形成了一个组织的雏形,虽然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是一个城中最多千八百个乞丐,对付这些人可能几十个衙役就能够解决掉。

    但是这只是一个地方,并且这些乞丐们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形成特别严格的组织架构,如果一旦让一个城里的乞丐真的完全团结了起来,这种模式如果扩散开来,扩散到整个大秦。

    韩信敢打赌,这些乞丐对于大秦的威胁,可能不会比项羽对大秦的威胁小,好在现在也只是形成了一个雏形,羽翼远未丰满。

    但是乞丐平常就不容易为人注意,没看这城中的百姓都只是把他当做笑谈吗,更不用提郡县里的官员,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些乞丐们团结起来能够形成多么强大的力量。

第402章 努力() 
这种事情究竟要不要上报,韩信心中也有些矛盾,他现在虽然是在为大秦效力,但却感觉自己并不是和大秦一条心,他毕竟是因为有人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才屈服的。

    算了,既然已经开始去做,那便放手去做,反正他觉得自己即使上报上去,估计也不会引起上面的重视,那干脆就报上去吧。

    韩信可能永远也想不到,没有给他派出一兵一卒,看似对他一点都不重视的胡亥对于他发回的每一份上报的文件,重视程度都很高。

    只有王离那边传递回和项羽那边双方交战情况的军情优先级比他汇报的内容级别要高。

    要知道就算派出去调查鬼谷那些人,传递回的消息,胡亥都没有那么重视。

    当然对于这一份情报,其实胡亥早就从子婴那里收到,只不过子婴也并没有多么重视这件事。

    毕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叫花子能干成什么大事,给他们个包子,他们都能够高兴半天,想把叫花子们组织起来又有什么用?

    可是有种东西叫做人口基数,子婴等人并不懂,量变引起质变,当人数足够多的时候,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人,联合起来之后,也会变成一股恐怖的力量。

    既然想要去查一查丐帮的事情,韩信自然也要跟这些乞丐们接触,他自然不会把自己装扮成乞丐,那就太无聊,也太无趣了。

    他只不过像平常人那样走动,去往城东看了看,据说乞丐们最早拉帮结派的地方。

    他只需要看一看,究竟是谁起了这个头,是谁把这些乞丐们团结了起来,如果那个人和他想象的一致,他的任务就已经接近完成。

    如果不是的话,虽然他心中觉得这种事情需要解决,但是他却不会去理会这种事情了,解决与否还是看上头的决策。

    他最早的时候本身就想出工不出力,之后也只是由于感觉到自己一路奔波太过辛苦,才想早早完成任务,可以说他对于很多事情的主观能动性很低,不会像大秦的其他人那样,看到某些事情就想主动去做。

    让韩信感到奇怪的是,据说城东是乞丐们最早组织起来的地方,可是他越往城东走,在街道上见到的乞丐反而越少。

    这至少说明了一点,这些乞丐们如果不是转移了,就是他们一定有一个据点,当乞丐们都有了据点之后,他们能干的事情就多了。

    他不想当一个孤胆英雄,但他确实只有一个人,所以他也只能一个人去根据蛛丝马迹来调查。

    固然他可以调动本地衙役帮忙查询,但是大批人马出动定会打草惊蛇,就算真的是那个人,估计他也早早脱身掉了。

    如果那个人知道这一次是他坏了他的好事,之后可能会找准机会报复他,韩信当然也知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

    纵使是对付个没本事的普通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很可能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

    更何况要对付的是这样的一个人,韩信现在只想去确认对方的身份,当然一定不能让对方发现自己,韩信并不怀疑,只要对方看见了,自己很有可能就会进行转移。

    只不过有些让人为难的事情,现在是他寻找对方,可谓是敌暗我明,想要隐瞒自己,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所以在做这种事情之前,他自然要给自己的脸上加点料,在自己的靴子中加上了三片软木片,让整个人看起来高了不少。

    脸上沾上了一些近似肤色的东西,整个人的脸看起来胖了一圈儿,身上所有他曾经用过的物品,都没有摆在外面,而是放入了外衣的内兜之中,整个人好像完全换了个身份。

    除了特别熟识他的人,可能还可以根据他的走路习惯和一些小动作推测出来他的身份,其他的人,哪怕是到了他的面前,恐怕也认不出他。

    就像之前他根本认不出来张良一样,若不是两个人对上了暗语,他根本确认不了对方的身份。

    张良给了自己一匹马的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些韩信并不知道用途的东西,只不过稍加研究之后,韩信就知道了,那些东西是易容用的。

    对方的神机妙算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这不,自己到了这里,就用上了这些东西。

    无论对方是有意为之,还是只是凑巧,对于韩信来说,这些东西对他有用,所以他还是得记住对方又帮了自己一次。

    只不过韩信也想不到,自己日后是否有机会帮到他,他感觉那个人好像无所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