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223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223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当她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身边会出现一些人帮他解决掉,但是只要他没有性命之危,那些人就好像从来都不存在一样,根本不理会他究竟遇到了什么。

    但他却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件事必须做下去,如果他不做下去,恐怕后果会更惨。

    这个时候他早就没有了混日子的念头,想要早早找到刘邦,结束这个任务,这样自己也不用四处奔波,受尽惊吓。

    可是如今他已走遍了三郡,接近二十个县城,仍旧没有发现刘邦的蛛丝马迹。

    他心里甚至怀疑不会,刘邦其实已经死了,皇帝只是来消遣自己的吧,不过想来大秦的皇帝也没有那么无聊。

    不过他倒是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并且在被监视的情况下,双方也隐秘的进行了交流,韩信得知了对方,如今也不知道刘邦的踪迹。

    若是别人,韩信会怀疑他说谎,但是对于那个人韩信还是很相信的,他应该不屑于对自己说谎。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被大秦的皇帝派出来寻找刘邦,可是这个人却正在赶往咸阳,想要再观察一下大秦如今的皇帝。

    等等,再观察一下,难不成之前他们就见过面,那是什么时候,刘邦之所以全军覆没,不会就是因为这个人吧。

    应该不会,他对大秦应该恨之入骨,比自己对大秦的憎恨应该强烈百倍,怎么可能出卖刘邦,投靠大秦?

    至于为什么刘邦几乎全军覆没,而这个人却能过活着出来,韩信却丝毫不意外?

    他觉得刘邦死了,这个人估计都能好好的活着,不过两个人毕竟都不想被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双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交流,彼此要去做什么,也只是简单的交流了一下。

    想要躲过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的监视,确实不容易,两个人采用的其实是接触法,用的是暗语交流。

    表面上两个人说的话与韩信找其他人帮忙的时候说的话差不多少,所以即使有监视的人来监听,也听不出什么异常。

    但是两个人偏偏能够通过此交流,这曾经只是两个人玩的一个小游戏,在刘邦手下都不普及,所以更不会被外人所知。

    告别了这个人之后,韩信继续上路,并且终于有了点儿信心,能够遇到这个人,之后遇到刘邦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399章 特点() 
韩信不知道,他见到那个人感到意外,那个人见到他更感到意外,两个人曾经都以为对方应该已经随着刘邦的全军覆没而死掉,结果却都活着。

    韩信想不到这个人伪装的技术也那么高,若不是他主动说出了暗语,自己都确认不了他是谁。

    不过对于韩信来说,这暂时都只是小事儿,大事还是赶紧去先找到刘邦,抓到这个人之后,自己就不用四处奔波,还只有一个人了。

    这年代哪有什么人敢一个人上路,他又不是项羽,一个人便可驱虎过路,遇到几十个土匪,也不当一回事儿,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掉。

    他是心中有韬略的人,但是个人勇武却是差了点,这一点他很清楚,比之寻常的士兵,他可能强上一点儿,但也有限。

    虽说他是武将,但是真的打起来,他还不一定能够打得过之前的那个人,刺杀过始皇帝还能成功逃跑的人,身手自然要比他强。

    韩信自然也有几次想过逃跑,毕竟他认为来监视他的人应该并不多,如果能成功跑掉,估计对方也很难再找到他。

    之前是由于他一直在一个地方做事,自然容易被人找到,若是自己像现在这样云游四海,只要不是运气糟糕到极点,谁能找到自己?

    不过只是简单的几次试探,他就知道自己跑不掉,并且要不是躲闪及时,可能自己被削掉的就不是几根头发,而是整颗头颅了。

    胡亥自然不会不明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道理,韩信手下的人越多,他就越厉害。

    但是他现在并不需要一个特别厉害的韩信,如果韩信变得特别厉害,刘邦也不是一棵木头桩子,无论他在哪里,还都很有可能早早听到消息,避开韩信。

    身边没剩下几个人的刘邦,不必太过在意,但也不能低估,他起家的时候,身边不也没有多少人吗?

    有些人天生就能掌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能力,想要让他们这些能力发挥不出来,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这一路上,除了遇见张良,被张良看出他的窘态,想办法送给他了一匹马,韩信感觉自己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好事。

    虽然说他去每个县衙调集衙役都是可以的,但是这一套流程非常的繁琐,尤其是对方看他就一个人来,对他的信任降到最低。

    胡亥也没有对天下发公文,说有这么一个人行动,如果发下了公文,那能看到的可不止每个县令,刘邦当然也看得到。

    最关键的当然是他也没有发现刘邦活动的蛛丝马迹,他从咸阳开始找起,在咸阳的行动自然只是个过场,如果刘邦在咸阳,用不着他找,子婴手下和贾青手下的人,早就把他给找到了。

    而且咸阳现今实行了一人一证的政策,每一个人的身份来历都要经过确认,是咸阳本地的人家住哪里,是外地的人,需要去领暂住证,并且要在一年内提交当地县令证明他身份的文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想要伪造身份,根本行不通。

    哪怕他装成乞丐都不行,咸阳城自然不是人间乐土,做不到,没有一个乞丐存在,但是即使是乞丐也要领证,并且随时会被抽查,有人想要杀掉乞丐顶替也行不通,因为发下的证件上是要印上手印儿的。

    每一个人的手印都不会一样,当然胡亥知道是有特例的,如果是孪生兄弟,同卵双生是有可能出现一样的手印了,但是刘邦自然是没有孪生兄弟的。

    韩信从咸阳开始,先向南行动,如今已经快到了李玄霸驻军所在的南阳郡。

    韩信心中却隐隐的有种感觉,如果说在咸阳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一点对刘邦来说行不通,那么对于南阳郡来说,可就未必了。

    大秦可不像后世,会出现同一个地方的文臣比武将地位高的情况,这个时候还是谁手里有兵,谁掌握军权,谁的话语权就大。

    所以在南阳郡当中,大家可以不知道南阳郡守是谁,但是不能不知道南阳郡尉是谁,李将军的大名在南阳郡如雷贯耳,不过真的说起来,他这个郡尉掌握的实权,比其他郡的郡尉要强太多了,可能是因为他身兼多职的结果。

    不过是由于他的驻军在南阳郡,所以感觉南阳郡单独再设一个郡尉也没什么必要,即使是像长沙郡那种物产丰富的地方,一郡的郡尉,能调集的士兵也不过两万人,有些条件并不太好的郡,能够调集的士兵可能只有三五千人,李玄霸手下的士兵最少的时候都有五万人。

    要是再给南阳郡安排一个郡尉,为他再弄个一两万人士兵,且不说他能不能弄得到,好兵员估计都已经被李玄霸收入麾下,即使他弄到了又有什么意义。

    所有郡尉能做的事,李玄霸同样能做,而郡尉不能做的事,李玄霸同样可以去做。

    由于李玄霸这个善守不善攻的特点,他历来为人所信任,一个不擅长攻坚战的人,他即使想要谋反,他也成功不了。

    除非是他直接占领了南阳郡,自立为王,然后就守住这一个地方,那这样的造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再怎么擅长防守,以一个郡的实力对付整个天下,也只不过是痴人说梦。

    李玄霸被信任到什么程度,看一看当今天下那些可以掌兵五万以上的人,蒙智是自己组建的新兵,这个不算。

    王离之前镇守咸阳,掌握的兵自然超过五万,章邯手下的兵也是他当初自己组建的,不是大秦给他的标配,说实话,若是章邯真的战胜了项羽,恐怕皇帝也不会让他继续掌握那么多人。

    剩下的那些人无一不是镇守着重要的关隘,向函谷关的守将那一类的人,这些人要么是领兵出外打仗,要么是扼守住敌军攻往咸阳的门户,要么干脆就负责守卫咸阳。

    李玄霸所在的南阳郡,一无重要关隘,二不能拱卫咸阳,虽然说有节制南方的意思,除了南阳郡尉之外,镇南将军也是他的一个封号,但是他手中的兵终究还是多了点儿。

    如果把他换成其他人,恐怕也没有人会放心,也就是这个人的特点,天生便能让人安心。

第400章 开荒令() 
进了南阳郡之后,韩信也感到有些意外,一路走来,他经过的郡县不可谓少了,但是除了咸阳城之外,他没在其他的郡县,看到像南阳郡中这种热闹的情况。

    当然了,这里和咸阳暂时还无法相比,但是和其他的郡县也确实拉开了一个档次。

    韩信稍加打听之下,就知道和李玄霸脱不了干系,李玄霸在南阳郡,可谓是超然的存在。

    固然南阳郡守,才是南阳郡的行政最高长官,但是南阳郡包括他在内的各大官员,却都要听李玄霸的命令。

    还好,李玄霸本身不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平常的精力更多集中在练兵上,但是李玄霸这个人偏偏又十分关心民生。

    所以南阳郡的百姓们如果遇到困难,不会去郡府或者县衙求助,反而会来李玄霸军中的办事处。

    李玄霸在自己的军中单独的设了一个让百姓们可以反映自己想法的部门,谁家被谁欺压了,谁抢了谁的地,哪个县的县令收了谁的贿赂,判了一场冤案。

    李玄霸手下专门有一个只对他负责的团队,负责核实各种事情,一经查实,无论是谁犯了事儿,对于李玄霸来说都无所谓,南阳郡中还没有他不敢管的事儿,没有他不敢杀的人。

    所以久而久之之下,南阳郡还真的没有太多人敢欺压百姓,一旦下手不够利索,只要有一个人能跑到李玄霸军中告状,那无论你是什么官,李玄霸都能打上你家去。

    要不是南阳郡守一直很识时务,或者说他不得不很识时务,可能第一个干掉郡守的大秦将军就不是蒙智了,不过纵使是南阳郡的大小官员,心里对李玄霸恨透了,恨不得天上突然掉下个大石头,把他给砸死。

    但是南阳郡的百姓对李玄霸倒是颇为感激,还给他立了个生祠。

    李玄霸虽然嘴上说没有必要,但是同他有事没事的时候经常去百姓们给他立的生祠那里溜达,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还是很重视的。

    要知道,武将当中能被人立生祠的,纵观历史又有几人呢?

    甚至古往今来那些圣人,恐怕也没有几个能够在活着的时候,看到百姓们为自己立生祠,也不过是在死之后,后世建祠堂。

    当然了,李玄霸并不知道在后世当中像是严嵩,严世蕃那样的人,在自己的家乡,也有人给他们立生祠。

    是百姓们不辨忠奸吗,当然不是,严嵩严世蕃可能对于大明朝堂上来说是奸臣,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乡来说,这两个人就是圣人。

    家乡受灾,两个人可以自掏腰包赈灾,这两个人对天下别处怎么样,他家乡的百姓自然不会去理会,但对自己家乡的百姓,确实是没的说。

    韩信也感觉到了南阳郡的治安确实是不错,一路上穿行那么多地方,想要偷走他身上钱袋的小偷,每个地方都得有个十几波。

    可是进入南阳郡之后,竟然没有人来偷他的东西,反倒让他觉得有些惊讶。

    他不知道的是之前有人偷东西,偷到了军中的人身上,让李玄霸很是愤怒,直接派人捣毁了南阳郡十几个小偷团伙的老巢,把所有匪首倒吊在城门上三天三夜,所有小偷都斩去了一只手。

    之后南阳郡的百姓看到一只手的人,心中就会警惕,他们自然也就偷不到东西,看到之前老大的下场那么惨,也没几个人敢继续做这个行当。

    所以说南阳郡其他的方面不敢说,在小偷方面确实是很少,偷到了东西,如果比较贵重,一旦被报到李玄霸那里,躲在南阳郡中,不可能躲得住,李玄霸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而想要逃跑的话,你两条腿跑得过人家四条腿吗,军中擅长辨别足迹的斥候可以把你追击到死。

    小偷们可没有反跟踪的技术,所以干脆收手,在如今的南阳郡郡里肯出力气,也不至于饿死。

    凡是小偷妓女之类的一本万利的勾当,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大多其实并不是因为不得已才要去做,更多的还是觉得,干别的事情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却不如自己简简单单得到的收获,对比之下,心理落差太大,所以说了从此收手,以后却又从操旧业的人特别多。

    但是在南阳郡,这里又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