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222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222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是只有文人之间才能进行的高雅游戏,另外一种却是连稚龄儿童只要简单的学习,都能够上手的游戏。

    所以说五子棋传播速度之快,胡亥并不对此感到惊讶,不过看到两个人竟然几乎下满了整个围棋的棋盘,还未分出胜负,胡亥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围观了。

    五子棋这个游戏大多数时候分出胜负来很容易,有些时候,在对方疏忽之下,你只要下出四颗棋子,甚至就能够让对方投子认负。

    一般来说,相对于围棋,往往要下山很长时间才能分出胜负,五子棋结束的会很快。

    所以超过一百个子都不能分出胜负的局面很少会出现,这必须得是两个棋力相当的人,并且两个人都不能失误。

    或者说两个人,即使是食物,也要是同时失误。

    当然能下到这样的局面,并不能代表这两个人就是高手,也许两个菜鸟的水平都烂的不行,同样可以下出这样的局面。

    但是围观的人这么多,就证明这两个人一定不是无名之辈,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来观看棋局,哪怕后来有些像他这样,看到这里有热闹,才挤进来查看的人,但是同样能够推测出来,最开始来观看他们这盘棋局的人就不少。

    果然,边上有人开始议论这局究竟能否分出胜负,究竟是张棋王能够取胜,还是黄棋圣棋高一着?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一局估计是分不出胜负了,这个时候胡亥才听到有人说这两个人之前下了三局,每一局都是下满整个棋盘,不分胜负。

    这一局原本张棋王是有机会取胜的,但是不知为何,几乎没有犯过什么错误的张棋王,偏偏在他拥有取胜机会的时候,却反而犯了错。

    虽然之后很快就弥补了过来,但是,胜机却是稍纵即逝,只能郁闷的接受一场平局。

    听到这里,胡亥也有些感兴趣了,五子棋偶尔下出来一局平局不算什么,但是连续下出来三把,甚至四把平局,这确实不容易。

    即使两个人棋力相当,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其中有一个人棋力远高于对手,都是用让着对方的方式在下棋。

    胡亥又仔细的看了一会儿,终于看出来了一点玄机,不过他也没打算揭破,看破不说破,观棋不语,他也不愿主动去做个恶人。

第397章 僵持() 
所以他转身打算离开,李元方本来对这个就不感兴趣,要不是为了保护胡亥,他连挤进人群都不会,他是个一心痴于武道的人。

    不去理会两个闲的蛋疼专门为了耍耍其他人才下棋的人,胡亥自然是看出来这两个人纯粹就是为了逗大家玩儿,真想分出胜负,早就分出胜负了。

    看了看两个人周边的情况,估计是开了一个小小的赌局,想要全些钱财。

    虽然这是骗人的行径,但是胡亥也并不打算去管,能骗到的也都是要去赌的赌徒,被骗了也是活该。

    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点小买卖,踏踏实实的做事,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贪些小便宜,自然就不会被骗。

    说实话,从古至今被骗了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活该,甚至有的时候一个人明知道自己可能被骗,还是要加入局中,他觉得只要之后能骗到更多的人,他就可以及时获利脱身。

    离开的时候还有人怂恿他也赌一下,他没有去理会,倒也没人来纠缠,否则的话,他真的可能叫人来把这里处理一下。

    不过既然没有强买强卖,没有强行让每个看热闹的人都参与,那被骗的人就不算冤。

    这种当街做这种事情估计也确实不敢强买强卖,不然随便一个人叫来了巡城的士兵,这些人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看到这样的情景,胡亥心中终究是不会太高兴,继续逛下去的兴致也不太高,便干脆回宫了。

    看了一下是否有积压的奏折,又问了一下是否有人求见,得知了之前胡永念来过一次,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急事,得知皇帝不在,便告退了。

    既然如此,胡亥也没有勤政到还要把胡永念招入宫来询问情况的程度,如果真的有急事,胡永念恐怕会一直等在这里。

    主要还是他出去逛了一天,感觉有点疲惫,现在找人来议事也是事倍功半,那就不必浪费时间了。

    他这一次谁那里都没有去,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不知何故躺在床上,感觉到自己的脖子有些疼痛。

    无论调整成什么姿势,躺在枕头上,都会感觉到不舒服。

    估计是自己经常低头批阅奏章,颈椎出了毛病,要是有医院,自己去拍个片看看怎么治疗也就是了,可是这时候哪有什么医院?

    他叫人去传召御医,让这些人给自己看一看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如果做个推拿,会不会好一点?

    皇帝身上无小事,得知皇帝传召御医进宫之后,马上就有无数的传言开始往外界流传。

    御医们自然不敢怠慢,仔细诊治,胡亥脖子不能受力,所以只能趴在床上,让人为他诊病。

    经过了一番折腾之后,总算让胡亥感觉到舒服了一点,看来自己以后要注意了,不能经常低头做事。

    颈椎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弄不好是要命的,他可不想现在就一命呜呼。

    得知皇帝有病,宫中的嫔妃们也一个一个前来探视,一个两个倒还好,要是都来了,胡亥感觉自己的病没怎么样,可能就要累死了。

    所以他干脆下令,不许探视,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休息个三五天,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最让胡亥感到难受的是脖子疼也就疼了,自己忍忍就是了,偏偏自己出去逛了一天很疲惫,想要通过睡觉休息一会,但是明明很困,就是头晕睡不着。

    要是个暴怒的皇帝遇到这种情况,少说也要让御医们掉几个脑袋,身边的人也必然要死了好几个。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不是瞎说的,号外皇帝心情不好或者身上难受的时候,你没有犯错,都可能有性命之危。

    胡亥这边正为自己的脖子疼痛而烦恼,兰妃那里同样由于自己腹中的小人儿不老实而感到难受,不过听到身边的这些人说,这么能闹腾,一定是个小皇子,倒是感觉自己的痛楚减了三分。

    小蔷薇也老来自己的肚子跟前听声音,想要听一听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会不会跟她说话。

    整个宫中就她一个小孩子,实在是太无聊了,连个玩伴都没有。

    胡永念之前来找胡亥,确实没有什么急事,只不过是书痴那边已经传过来信,和草原上大王子的交易目前进行的很顺利。

    但是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若是双方进展的不顺利,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草原上的事情如今交给书痴去做,无论是陛下还是他,都很放心。

    胡永念自然也不会不去关注王离那边的情况,这应该是本朝最重要的一场战争,战胜则天下一切反对大秦的力量都将被摧毁,而如果战败,则可能会横生枝节。

    所以王离自然不敢放松,哪怕是他已经取得了对巨兽军团的胜利,全歼了一个如此恐怖的军团。

    但是,那毕竟有取巧的成分,对手只不过是一个蛮族的人,做事终究不如中原人那么精细。

    所以哪怕他掌握了恐怖的力量,但是他本人仍旧不会让人觉得恐怖,反而会让人觉得有机可乘。

    项羽是在巨兽军团被全歼的五天后才得到的消息,对于这个一直放养的军团,项羽虽然看重,但是也并不像对待自己手下的其他士兵那样重视。

    毕竟那个军队只是野兽而不是人,他们可以在某些时候破坏局面,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作用会显得很鸡肋。

    但无论如何,那个军团的实力是绝对不能小视的,即使是对于项羽来说,想要解决那只巨兽军团,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可是他没有想到,只是区区几天的时间,王离竟然就把整只巨兽军团给解决了,他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若是无法弄清楚这一点,谁知道王离会不会把这个手段同样用到他手下的大军之中?

    项羽现在知道自己已经输不起了,说下剩下的军队人数本来就已经不多,若是再不明不白的损失个几万人,那他也不用想着灭秦复楚的事情了,要不然赶紧逃跑,要不然干脆投降。

    不过以他之前做出来的事情,即使投降了,估计也不会被接受,而向他这种人,怎么可能接受自己要逃跑,所以对于他来说,对待这场战争,同样十分谨慎。

    当交战的双方都十分谨慎小心的时候,战争往往一时半会儿就打不起来,于是双方就陷入了僵持。

第398章 故友() 
但是此时已经接近入秋,天气渐渐转冷,其实双方都耽误不起太多时间,一旦入冬,这场仗就是想打,也很难打得起来了。

    就连希特勒的军团都无法攻破莫斯科,就是因为天寒地冻,双方如果想在冬天开战,可能遭遇冻伤死掉的人,要比战死的人还要多,没有哪支军队能够承担这样的损失。

    所以双方都知道,虽然僵持在这里,但是也不会僵持太久,至多进入深秋,双方就必然会开战。

    这一次王离准备的东西充足,无论是钱粮,还是战马武器,一应俱全,几乎掏空了大秦的老本。

    而项羽虽然据城而守,但是城中产粮并不多么充足,平时供给手下士兵吃饱就已经很不容易,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士兵食量更大,必然很难坚持下去。

    也就是项羽之前劫掠的地方够多,不必靠着现产的粮食来供给大军,但是抢来的东西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几经消耗之下,如今剩的也不太多。

    所以对于项羽来说,他等不到深秋,入秋之时,他就必须开始准备主动出击了。

    若是耽误的久了,他这边士兵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这可不是破釜沉舟就能解决的事情,再说这里是陆地,也没有河。

    王离并不着急,不只是因为他这边储备的物资丰富,还因为他这边现在也处于练兵阶段,上一次的战损虽然不大,但终究也造成了不少士兵减员。

    这一次他出征,胡亥自然不会让它却兵少将的前来,给他补充了兵员,但是新加入队伍中的那些人,和老兵们肯定不会马上调整到一个频率上。

    所以就要通过训练,让双方尽快的磨合,每过一天,双方的默契就会提升一些,也就代表着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增加了一些。

    所以哪怕只是干等着,对于王离来说,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手下士兵的操练,他也能感觉到这些新兵的到来果真是有好处的,他们能给这些老兵们带来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气,而老兵们同样也能让新兵们学到经验。

    双方互相促进,互相进步,整个军队都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其实对于项羽来说,他自然是想越早开战越好,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主动出击,胜算并不算大。

    如果能够吸引王离来攻城,那自己这边的胜算可以成倍的增加,是否有城墙的阻挡,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很重要。

    项羽觉得王离既然是出征远跋,就必然没有耐心等太久,只要他能够等的下去,王离一定会率先沉不住气,想要主动攻城。

    他没有想到的是,王离早就做好了跟他做持久战的准备,根本就没有想过主动出击这件事情。

    如果还是像上次那样,项羽大军都不在城中,而是在旷野之中,王离倒还有可能选择主动出击。

    但是在不急于马上取得战果的情况下,一方在城里,一方在城外,王离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去主动攻城。

    当然了,若是项羽所在的城中有王离的内应,那就另当别论,能够通过偷袭的手段取胜,王离自然不会选择堂堂正正。

    王离这边虽然要集中精力关注项羽那边的动向,但至少目的明确,知道自己的敌人在哪里?

    而对于韩信来说,这一段时间实在是一言难尽,在大秦之内寻找一个有意隐藏的人,谈何容易?

    关键是这是皇帝的命令,他还不得不去做,最坑爹的是,他一路上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就多了去了,野兽,土匪,流民,有些有危险,有些没危险,都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应对。

    这个时候韩信就觉得有些坑了,最起码得给我手底下派些人呀,虽然圣旨和手令有用,他进入每个县城,确实能够得到帮助。

    但关键的是他出城赶路的时候,这两样玩意儿没有用,面对一头野猪,他拿出来的圣旨,对方也不认识呀。

    好在当她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身边会出现一些人帮他解决掉,但是只要他没有性命之危,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