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214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214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书痴冒着极大的风险,深入草原,但是他回来之后,胡亥也并未给他升官,反而把他扔到了蒙智那里。

    他到了蒙智那里,又为蒙智出谋划策,为蒙智征召到了自己想要的士兵。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帮忙,蒙智可能很久之后都未必能够凑齐五万士兵,尽管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新兵。

    现在看来胡亥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书痴,这个人果然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能够真正的把自己读到的书转化成自己的本事。

    他知道有些人,几乎可以把天下绝大多数的书都给通读一遍,倒背如流,但是他们的本事也仅限于此。

    书中的内容让他们应用起来,他们却一个也用不好,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的道理。

    但是书痴显然不同,他读书读得多,读书读得痴,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个书呆子,但是他偏偏能够学以致用,这才是大智若愚。

    书痴如今还在蒙智那里,现在看来可能有点浪费人才,所以他决定派人到长沙郡去把书痴叫回来,让书痴再负责一下对草原上的事情。

    既然当初是由他开头,现在也应该由他来收尾,他当初没有,快速的提拔书痴,也是因为书痴毕竟之前是胡永念的幕僚。

    胡永念如今贵为大秦丞相,书痴如果要火速升级,大家看到丞相曾经的幕僚提拔的这么快,不会去向书痴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而是会觉得是否是胡永念在以权谋私。

    他的这个功劳也确实无法太过明说,毕竟大秦可以往草原安插探子,草原难道就不能往大秦安插内奸。

    谁也不是傻子,草原上的人生活方式可能野蛮了一些,但是人家的智商还是在线的,并不会傻到只会直来直往没有一点阴谋算计。

    如果草原上都是一些莽夫,当初早就被打光了,怎么可能无论被打成什么样子,总还能再次卷土重来。

    不过现在看来,对于书痴这样有能力的人,如果不去重用,胡亥觉得自己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他可以因为前世的经历特别重视前世中名声显赫的韩信等人,但是对于实际表现出来卓绝能力的书痴,这是否有些不公平?

    书痴现在虽然还未表现出来任何不满,但是日后呢,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误,把一个人才推向了敌对自己的阵营,那胡亥觉得这一定不会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当初胡永念,能够举贤不避亲,推荐自己的侄子去做事,现在自己提拔胡永念的一个幕僚又有什么问题?

第381章 相谈甚欢() 
曾经历史上的韩信为什么屡次改换阵营,不就是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吗?

    有了这样一个例子,那自己现在对于书痴又怎么能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之前书痴表现出来的能力,就已经让人感到惊艳,毕竟只是几个人深入草原,面对的危险如此之大能够不辱使命,成功完成任务,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纵观历史,那些出使到其他势力的使者,声名赫赫者几何,张骞出使西域,陈汤灭郅支单于,并且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旷世名句,更不用说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唐雎,退秦师的烛之武,献和氏璧的蔺相如。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人,书痴完成的事情,比起他们完成的事情可能差了点,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书痴的这次行动可能还更加危险。

    毕竟,书痴出使草原,这个时候的草原和大秦可是敌对的状态,哪怕是草原被大秦打得不敢露头,也不代表他对于你派来的使者就不敢杀掉。

    就算其中有一些,草原上的四王子,落入大秦手里的缘故,但是如果书痴自己无法应对草原上的局面,他也绝对难以活着归来。

    胡亥也因此而想到历史上应该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机缘,所以能力被埋没,不为后世所知。

    他想把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些人给收入手下,这个念头是对的,因为那些人曾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能够千古留名的人,总不会是徒有虚名。

    但是同样的,他自己也要发掘那些可能被埋没的人才,被埋没的人才永远比出人头地的人才更多。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他如果能做一个伯乐,发掘出一些没被其他人发掘出来的千里马,这岂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草原上的那位大王子究竟想要做些什么,终究他只是会搅乱草原,而让草原陷入混乱,对大秦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胡亥很快就派人同意了,草原上这位大王子用最好的战马,来换一些武器的请求。

    并且大秦其实是一种略微有些吃亏的比例与对方进行了交换,这其实也是一个甜蜜的诱惑。

    一时半会儿这位大王子不会上钩,因为他也清楚,大秦之所以没有来吞了草原,只不过是由于现在大秦内部陷入了混乱,并且草原上现在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实力。

    一旦草原衰弱到大秦可以轻松吞没的地步,焉知大秦不会派人来收割?

    但是对于草原王这个位置的渴求,终究还是让他无法最理智的分析问题,看不到大秦最终的目的,其实并不是把草原消灭。

    大秦统一开始想要的就是把草原变成自己的一个战马生产基地,草原上培养出来的战马才是最优秀的战马,如果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让草原上的人帮助大秦培养战马,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想让草原乖乖的为自己培养战马,自然要最大程度的削弱草原的战斗力。

    并且肯定要打上一仗来告诉草原上的这些人,大秦只要想消灭你,随时都能消灭你,你们最好不要生出什么其他的想法,否则灭顶之灾不旋踵即来。

    只有一方面让草原上的人过上比以前更好的能吃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让他们知道自己听话才能继续这种生活,不听话的话就会死的很惨,这样恩威并施之下才能够让草原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初书痴提出的这个想法,就甚合胡亥的心意,只不过后来一直忙于其他的事情,无暇顾及草原的方面。

    毕竟只要草原不主动攻击大秦边境,侵扰边民,其实草原上的威胁对于大秦来说并没有多大。

    草原上那些狂热的好战分子,无论自己吃不吃得饱肚子,都想要去劫掠为乐的那些人,在大秦边军的几次围剿之下,都已经死的差不多。

    几天之后,书痴骑快马赶回了咸阳,他并没有先去拜访胡永念,而是直接前往咸阳宫,去求见胡亥。

    胡亥立马就召见了他,两个人又谈了一些关于草原的建议,书痴这些日子虽然在蒙智手下效力,为蒙智出谋划策,但他也从未放松对草原那边的关注。

    所以他现在对草原上的了解要比胡亥了解的多得多,当然,这也有胡亥没有真的用心去了解草原上情况的原因。

    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王离和项羽的那场战争当中,对其他的地方就不免有所忽视。

    在书痴的提醒之下,他才发觉原来草原曾经真的动了想要大军前来进攻大秦的念头,而且他们选的时机其实很好。

    只不过最后未能成行,这其实还是大秦与草原的交换策略起了作用,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终究是不想要随便打仗的。

    战争就意味着要死人,当一个人可以好好活着的时候,他就不会愿意去作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道理是通用的,草原上哪怕好战分子比其他的地方多了一些,但终究还只是少数派。

    一场战争因此而消弭于无形,所以说有的时候硬碰硬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哪怕你能取胜,也会损失自己。

    而使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子可能十分有效,不需要一兵一卒就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

    书痴和胡亥着重讨论的还是怎么继续推行一些策略的,让草原上如果有个人兴起想要攻打大秦的念头,谁提出这个想法,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如果这一点做成了,一个潜在的威胁就解决了,其实功劳比起来王离战胜项羽也不遑多让,更别提现在王离还没有战胜项羽。

    虽然说在短期来看,项羽等人的威胁要远远胜过草原,因为这是可能颠覆大秦的力量。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草原上对中原的威胁,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只不过是有时大一些,有时小一些。

    未来的蒙古,不就是从草原开始兴起的吗,所以说如果能够行之有效的不断削弱草原上的力量,对于大秦日后能够延续多久,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和书痴越聊越投机,胡亥干脆留书痴一起吃了一顿午饭,满朝当中,在之前,也只有胡永念有这个待遇。

第382章 王离到位() 
尽管说,口头上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一事无成的那些人很多,但是书痴显然不在此列。

    两个人聊的也不是假大空的事情,而是一些细节,别的不说,只要书痴能按照两个人谈论的内容,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这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那就会取得很大的成果。

    其实书痴明显能感觉到,胡亥对草原并不了解,但是在和胡亥的谈论当中,他却提出了很多创见性的建议,让书痴不由得感叹当今陛下真是深不可测。

    书痴自然有感慨的理由,可以说他从很久之前就在关注着草原上的局势了,他能够想到如此有效的方法,是因为他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汇聚而成。

    但是胡亥不一样,胡亥如今的年龄才多大,更别提他之前并未去了解过草原,就是这样才更让人感到惊讶。

    他不知道的是,胡亥虽然没有十几二十几年的积累,但他有的是几千年后的见识。

    其实每一个和胡亥进行过详谈的大臣,都或多或少的能感觉到,这位陛下的不同,并且因此而生出了一些想法。

    胡亥把子婴找来了,告诉子婴今后将由书痴负责草原上的事情,子婴手下的情报网络,除了海外没有涉及,其他的地方都有布置。

    草原上自然也不例外,书痴在草原上留下了后手,但是他的后手毕竟十分薄弱,可能只有几个人,甚至就一个人。

    但是子婴就不同了,他拥有当今大秦涉及最广泛的一套情报网络,可以说当今天下消息最精通的人就是子婴了。

    这一点哪怕是胡亥让贾青去组织的探听消息的组织都比不上,有胡亥的全力支持,或许几年之后能够赶得上,但是现在比起子婴手下的那套情报网络,贾青手下的情报组织还是弱了许多。

    更不用说,现在的贾青在能力上和子婴比起来也有很大差距,虽然他成长的已经很快,但是时间毕竟还尚短,可以说这种情报网络的负责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上限。

    先在哪里铺设,后在哪里铺设,哪里要重点派人盯着,哪里可以用少量的人就能完成任务,这些事情都需要有负责人来确定,贾青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都是胡亥手把手教他的。

    但是之后终究还得靠贾青自己去成长,他能够靠别人帮助一时,终究不能靠别人帮助一世。

    之后书痴去了子婴那里,子婴会给他草原上的那些人员的联络方式,到时候草原上的消息,子婴和他都能够收到。

    有了强有力的情报的支持,再加上书痴的能力,以及胡亥为书痴准备的精锐手下,胡亥觉得也许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在不久之后收到好消息。

    草原上的事暂且告一段落,胡亥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来放松一下,他让手下那些人经过了很多次的尝试,才终于炒出来了可以用开水泡着喝的茶。

    当然,毕竟没有很多年的尝试,所以说其实这个时候做出来的茶的口感,比起后世来说还要差了点儿,但是有的喝胡亥就已经满足了。

    说实话来到这里之后,他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派谁出去,战胜了谁,毕竟他最多也只是出谋划策,没有御驾亲征过。

    那种胜利的感觉,经过重重的传递,总会削弱很多。

    他最大的成就感反而是做出了一些美食,这些在后世可能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在这个时候做出来,就像是人间美味一样。

    所以很多人都羡慕胡永念,经常能够在中午和皇帝一起进餐,吃到一些新奇的食物。

    胡亥不是吃独食的人,所以偶尔也会把自己做出来的美食赏赐出去,但是他终究不会经常的赏赐。

    到了大的节日他可能会亲自给文武百官准备一些美食,当然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吃到的东西,有的是皇帝亲自下厨做的,不然他们还敢不敢吃也是个问题。

    至于喝茶,对于他用开水冲泡的茶来说,暂时还没有普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