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195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195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总是错过行动的最好时机,当他开始行动的时候,往往对方已经准备好了,这样又怎么可能成功?

    就像英布当初既然有反汉的念头,若是在刘邦立足未稳之际就进行行动,也未必就不能成功。

    可他偏偏等到刘邦已经平定了天下,站稳了脚跟之后,才想起来要反,那终归也只不过是送菜而已。

    王离手下的士兵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扫尾工作,从大部队到来到现在还不足半个时辰,现在在视线范围之内,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大规模活动的敌军,成建制的敌军都已经被解决掉。

    现在剩下的都只是茫然无措,四散奔逃的士兵,有些已经跪在地上投降,连英布都跑了,他们在这里死战又有什么意义?

    为了更快的解决掉对方,王离并没有不接受对方的投降,让自己的手下高喊:“扔下武器,跪地投降者可以免死。”

    这个命令一传达下去,敌军的反抗石头马上由弱了一些,那些知道自己已经无处可逃的士兵都扔下了武器。

    他们当然也知道自己有可能被骗,毕竟项羽曾经号称不杀俘虏,可是他却不止杀掉了俘虏,还屠杀了一个城池的男丁。

    但是他们现在继续抵抗是必死无疑,跪地投降倒还有一线生机,而且王离并没有杀俘的历史。

    随着一个个敌人的投降,王离已经开始派出一部分手下清理战场了,剩下的人则继续去追赶向外突围的那些人,并且,到处去喊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者免死这样的话,削弱对方的抵抗意志。

    现在战场上唯一还僵持着的就是王战和对方的骑兵队伍,对方的骑兵自然也发现了战局对自己不利,几次想要突围,都被王战带人堵了回来。

    想要成规模的逃跑肯定是不行了,这个骑兵统领干脆命令大家四散奔逃,这样还有可能逃出生天。

    可是骑兵的冲击力在成规模的行动的时候,自然是步兵无法阻拦,但是分散开来之后,这些骑兵马上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漫山遍野的步兵的包围之中。

    有些骑兵还想仗着胯下有马,强行冲过去,却被步兵的长矛刺穿了马头,连人带马摔到地上,又被长矛给捅成了筛子。

    有些骑兵发现自己已经逃不出去,干脆勒马投降,于是被带到了投降者集中的区域,让他们抱着头蹲在地上,保持这个动作不许动。

    蹲下来的这些人谈论着自己这一战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有些人说话声音大了一点,就会被王离手下负责看守的人用长矛扇上一个巴掌,一时间脸上会变得血淋淋的,翻出一块皮肉,被告诫让他们老实一点,不要瞎起哄。

    这些投降的士兵见自己一时间好像没有被杀的危险,又不敢大声说话,只能跟身边的人小声说悄悄话。

    有不少人开始埋怨起来,英布的错误指挥,认为早在前两天,自己这支部队就应该撤退,不应该一直跟对方耗在这里。

    但是这个时候终究也只是马后炮,也只能埋怨发发牢骚,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自己这边这支军队此战大败的命运。

    随着大军的追击以及扔掉武器跪地投降免死的口号,越来越多的敌人开始投降,他们很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跑到了哪儿,一旦被追上,也不敢反抗,只能投降。

    这个时候战场上负责统计伤亡数字的书记官因为已经得到了大致的数据,开始上报王离,那你接下来床上的捷豹就要以这份数据为根基,对于杀伤多少敌军虽然细致不到个位数的程度,但是最多也就相差几百人,误差绝不会达到一千。

    当然,对于自己这边的战损就要更加详细的统计,具体的数据还要等到所有士兵都撤回来之后,轻点名册。

    对于战死的士兵都要上报上去,由朝廷发放抚恤金,自从皇帝灭杀了赵高之后,对于战死战伤的士兵,待遇也越来越好。

    听说蒙智和李玄霸那边战死战伤士兵得到的补偿是从前的好几倍,所以如今那两个人手下的士兵确实是对大秦对皇帝有着感激之情。

    传言中的当今陛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这些距离他们这些士兵都太远,但是陛下带给他们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有了如此丰厚的抚恤金,自己在战场上,不再用担心如果自己战死,家人的退路。

    而且听说皇帝严查克扣这种抚恤金的行为,之前有一个县令克扣了几户战死士兵家属的抚恤金,之后得知皇帝可能要派人来查,又趁着派来查这件事的人没来之前,把抚恤金给发了出去。

    他以为自己这样做已经足够,皇帝总不能因为这种小事而对他进行惩处,可是圣旨一到,便免除了他县令的职位,并且带来了新县令的委任状。

    虽然念在他后来把抚恤金发给了战死士兵的家属,没有处死他,却把他调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当小吏,并且三年之内不得提升。

    这放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县令在一个县中的地位可是很高的,举个例子,这个时候的心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一个县令,大致就相当于后世当中的地级市市高官。

    一个市高官因为对几个烈士家属的补偿有所克扣,但是后来又给补上了,恐怕根本不可能,因此被革职吧。

    王离心中也不禁对当今皇帝有了不同的感觉,看来皇帝确实之前是由于赵高的存在,在藏拙。

第344章 俘虏的妙用() 
陛下都能够从之前的一个纨绔子弟变成现在励精图治的皇帝,王离认为自己也必须做出点事情,证明自己不是空有三代名将之名,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战绩的王家领军人物。

    这一场战争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他还想要取得更大的胜利,对于他来说,一个英布和他手下的三万士兵,这样的胜利只有一个,还远远不够。

    一个英布的损失,对于项羽来说,甚至未必完全是坏事,毕竟,除了英布之外,其他人对于项羽的忠心都是可以肯定的。

    只有英布经常性的阳奉阴违,这一次要不是由于他擅自行动,脱离了四个分兵形成的整体,只要他及时派兵出去求援,根本不可能是眼前这个结果。

    王离算计的就是英布脱离了其他三只可以及时救援的分兵,所以才决定对他手下的这支部队行动。

    这次要不是因为英布擅自行动,能力就算能够取胜,恐怕也无法做到如此的一场大胜。

    这一战算上前两天损失的三千士兵,王离这边总计损失的士兵数也不过是五千七百六十三人,有一些重伤的士兵很可能无法救过来,但是加上这些人,损失的人数也不到六千。

    而歼灭敌人两万两千余,生擒敌军七千多,这些就是及时投降的人,那些负隅顽抗的都已经被干掉。

    最关键的是,王离这一战不但胜了英布,还让英布连他这里被干掉的消息都传不出去。

    也就是说,项羽其他三支分兵的部队,此时根本不清楚英布这支部队到底怎么样,这也就给了王离再次偷袭的机会。

    接下来就不需要辛苦寻找脱单的队伍了,只需要奔着离自己最近的项羽那支分兵打过去就行。

    反正项羽的哪一支分兵,肯定都无法阻挡自己的大军,这一次也根本无法像对付英布那样,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让英布把消息传出去。

    对付项羽的其他几支队伍,由于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保持的不错,即使自己真的想要复制到在英布这里做的一切,把对方围住。

    恐怕对方也会在自己的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就已经派人把消息传递给项羽。

    他们毕竟不是英布,没有急于想证明自己的心思,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寻找到王离之后,召集其他几支分部队一起过来,歼灭王离大军。

    所以他们若是遇到了王离大军,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报信,接着就是跑,根本就不会跟王离硬碰硬。

    所以王离也只能想办法对对方造成尽可能多的杀伤,同时找准时机,赶在对方另外两支分部队尚未到来之前,尽可能的把自己目标的这支部队给打残。

    现在就等自己派出去的斥候回来报告目前距离他的大部队最近的项羽的分兵的位置,确定了这个之后,就可以开始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了。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休整,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士兵们既兴奋又疲劳,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

    而他在粮草上的危机也暂时的解除,英布虽然见势不妙,及时派人去毁坏粮草辎重,烧掉了一部分。

    但由于,英布大军败的实在是太快,所以在火势尚未蔓延之前,就已经被扑灭,在英布这里补充的粮草辎重虽然也不算太多,但也勉强够大军行动五天的了。

    这些粮食也解了王离的燃眉之急,要知道,他本来粮草就有些不足,这些天为了让士兵保持战斗力,伙食都是无限量供应,其实军中的粮食在这一天之后,最多也只能再支撑三天。

    这回有了英布这里获得的粮食,起码让王离在这近十天之内,不用再为粮草的事情过多担心。

    如果他这次要攻击的那支队伍,也能给他这支大军提供一些粮食,那就更好了。

    可是这个可能性太小,那些人都不是英布,他们带兵打仗的实力可能不如英布,但是他们的谨慎程度可会远超英布。

    现在想这些无益,先上报一个大捷的文书,并不是因此而志得意满,而是告诉陛下,不需要担心自己这边,想要给自己这边派援兵。

    蒙智之前的胜利不算什么,虽然对手是龙且,但是毕竟对方人数不多,那也只是一场惨胜。

    李玄霸的胜利,更多的可能是依靠计谋,王离事后也得到了王家的传信,知道了,李玄霸是利用地利解决了刘季大军。

    但是自己这边可是实打实的交手,固然有以多欺少之嫌,但是战场上谁管你是不是以多欺少,你能取胜就行,更何况还是一场大胜。

    现在唯一有些难办的就是怎么处理这7000多个俘虏,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他们都给杀掉,但是王离自然不愿让自己传出杀俘的名声,而且他也想利用这些俘虏做一些事情。

    所以最终决定把这些俘虏分开,不让他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负责搬运军中的物品,这样可以减轻后勤部队的压力。

    至于这些俘虏会不会中途反水,王离倒是并不担心。

    一是他已经派出人看管,尽管只是自己这边的几个人,看着对方的一个十几人的小队,但是对方想要闹事,自己这边的人只要振臂一呼,马上就有人来把这十几个人给解决。

    二是他给这些俘虏都服用了王家秘药,让他们知道自己如果三天内得不到解药,就会肠穿肚烂,痛苦万分的死去。

    当然,其实所谓的王家秘药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它能起到效果全都源于人们心中的恐惧。

    对方吃的是不是毒药并没有关系,只要让对方相信他吃的是毒药,那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这些俘虏不太承认累赘,还需要更多的人看管。

    其实这些俘虏反而知道,若是自己真的成为累赘,恐怕对方也不会再留下自己,拖慢大军行进的脚步。

    所以,当有任务交给他们之后,他们反而知道自己应该是有了活路,干起来倒是格外的卖力,就怕被王离的大军发现了自己在偷懒,俘虏没人权,对方想要找什么借口,干掉他们都是轻而易举。

    看到这些俘虏这么听话,有这七千多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帮忙搬东西,队伍的行进速度可以不减反增。

    这一点就连王离都没有想到,她只是想要解决这些俘虏拖慢大军脚步的问题。

    没想到现在用起来还有了意外之喜,不过还是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警惕,尤其是接近对方另一支队伍的时候。

第345章 这一次的敌人() 
对方目前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退路,要么听话,要么就是死,所以才表现的这么乖巧。

    一旦对方发现了自己还有别的路可走,是否会做出另外的选择,这都很难说,所以王离交待手下的人,不要放松警惕。

    一旦遇到对方有异常的举动,宁肯错杀也不要放过,这固然有些残忍,却是在大军当中必行的。

    王离可没有时间分辨你的某些异常举动是为了什么,所以这些俘虏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做到完全的听话,服从命令,否则就会死。

    这些俘虏都被分开了,最多也就是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即使是有谁想要挑事儿,造成骚乱,也会马上就被镇压下去。

    既然是选择了投降,这些人想的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让自己活下去。

    除了少数几个是因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