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176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176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快速集结了骑兵部队,骑兵的行动虽然不易隐藏,但是对于骑兵周围的对敌人的清扫工作做得足够好,骑兵周围根本不允许有地方的斥候前来探查。

    而且李玄霸为了迷惑敌人,这几日一直在频繁的调动骑兵,却只是连日训练。

    对方第一次付出极大的代价,终于探查出结果回报李玄霸集结骑兵只是在训练,第二次得到的结果又是如此。

    每次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得到的结果都相同,刘季那边派来的斥侯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危险性大,又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结果,算不上立功,那谁还会努力去做,干脆对对方视而不见,回去上报就说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南阳郡毕竟是李玄霸的主场,他手下的斥候之所以能够在刘季眼皮底下探查到刘季大部队的消息,甚至还能给他回报消息,正是因为对于南阳郡的地形足够熟悉。

    就算以往不经常走的轩辕关,在多次探查之后,也选到了一个就在轩辕关入口对面二里之外的一个绝佳观察点,不知是什么动物挖出来的一个洞。

    外边有草挡着,连李玄霸手下的这些斥侯,不是机缘巧合之下,都发现不了这个洞。

    只要保持冷静,不弄出大的动静,即使刘季派来的人在这个洞跟前走来走去,都没法发现它的异样。

    唯一有一次让李玄霸这边的斥侯觉得有点尴尬的就是,有一个刘季这边的斥候竟然在他们面前的草帘子上撒起了尿。

    还好,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斥侯,即使这样也能保持安静,有一个贴近洞口时时观察动静的斥候,甚至被尿了一脸,仍旧忍住,连擦掉脸上的尿都没有去做。

    直到这个撒尿的斥侯走出很远之后,被尿淋了一脸的斥候才站起来,把脸擦干净,低声的说了一句真倒霉。

    这何尝不是地利的又一种体现,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要起到作用,你起码得提前预判到是什么样的天时。

    当然不排除气运逆天的情况下,敌军那边和己方这边尽管就在几米之外,可是对方那里又是冰雹,又是地震,又是刮风,又是暴雨,又是龙卷风,又是天上掉石头,又是泥石流,又是沙尘暴,又是被野兽攻击,又是…………

    而自己这边却晴空万里,没有被波及到任何一点,眼睁睁看着敌人,还不用交手就已经被全灭。

    但是这样的概率究竟有多低,用脚趾头想一想也能知道,与其期待这种情况发生,还不如期待对方突然想不开,集体抹脖子自杀。

    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还更高一些,毕竟自杀也是传染性的行为,一个群体当中,如果不断有人自杀,就会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自杀潮。

    可是那个经常从有跳楼事件发生的富士康就是由于这样的一个氛围,所以才会接二连三的发生这种事件。

    此时在洞里藏着的几个斥侯仔细的听着外边的情况,为了防止被敌人从外部发现,他们把门口的草帘子又重新的稍加布置了一番,使得外边看不见里边那里面自然也看不清外边。

    所以要想知道情况,就要先通过听来确定周边基本的概况,一旦发现四周有人,就绝对不能擅自行动。

    必须要确保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才可以出去查看一下,这里距离刘季的大军所在,毕竟还有一段距离。

    刘季手下的斥侯再怎么积极,也不可能一天每时每刻都在这里守着。

    况且李玄霸手下的时候又不是只有这一路,由于对地形的熟悉,至今还没被刘季手下的这些人发现。

    而且他们打扮得也并不像斥候的样子,反而像是个猎户,如果一旦发现事不可为,他们就会利用提前布置的现场,伪装自己意外死亡的事情。

    一个死了的猎户,很难让人联想到敌军斥侯的身上,所以说,军中斥候实在难当,死亡率太高,很多时候本身就要抱着必死的信念去行动。

    为了不暴露身份,他们甚至都没有带趁手的武器,带的都是类似于打猎的用具,有些人曾经本来就是猎户,后来才去参军,所以说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恢复了本职工作,根本不算什么有难度的挑战。

    为了埋伏到猎物,有的时候他们也需要潜藏起来,连各项感官特别灵敏的野兽都能够瞒过,那么瞒过人也就不算太难的事情。

    发现到刘季大军已经开始行动,各路斥候都在用自己各自的方法开始躲避敌军斥侯,开始回报消息。

    李玄霸也不可能只根据一路斥候传回来的消息,便贸然行动,那样的话,风险性太大,一旦斥候回报的消息是错的,或者是被对方擒获后反水,又或者是被对方误导,贸然行动都会对自己这边造成极大的损失。

    不过李玄霸派出十几路斥侯也着实罕见,若是像王离和项羽那种战争,派出几十路斥候也实属平常。

    但是李玄霸已经确定了对方所在的方位,再派出那么多斥候作为探子,足见李玄霸对此事的重视了。

    王离那边究竟能否取胜还不可知,只要他这边能够成功获胜,单凭这一桩功劳,他就能保证那些文官不敢再闲的没事儿来弹劾他一下。

    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此战就算是取胜,说实话,他的功劳也绝对算不上最大的。

    但是所有人都会把这份功劳归于他,但是他心中知道,没有胡亥来派人送上密信,他现在可能还被对方耍得团团转,不要说取胜,不因此而被砍掉脑袋就算是好的了。

    不过胡亥是皇帝,自然不可能来和他抢功,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功劳属于谁对他来说都一样,只要这个人能够保证忠心。

    尽管知道了刘季已经开始行动的消息,李玄霸也没有马上出动,对方刚刚开始行动,如果发现事情有变,还可以迅速回返。

    等到对方大部分的人马都已经走在关上的时候,他在利用骑兵快马赶到,依旧来得及,能够给对方来一个致命的打击。

    说实话,在理想的情况下,他的布置如果能成功,他甚至连这千人的骑兵都用不上,有个几百人便能够取胜。

    不过狮子搏兔尚需全力,他之所以骑兵先行不过是因为要速度快一些,让对方来不及反应。

    在骑兵行动的时候,其实步兵也跟随而来,保证让对方只能前进,不敢后退。

第307章 对于火的理解() 
大军的出动从来不是一件可以轻易决定的事情,脑袋一热,一拍脑门儿就决定下来的行动方向,往往被证明是错误的。

    固然有少数因为这种行动而获利的事情一直在传扬,但更多的还是因此而失败。

    尽管刘季已经要求手下加快速度,但是大军依旧足足的行动了两个多时辰,才都纷纷的踏上了轩辕关这条险道。

    可是这个时候,正当刘季也要跟随大军一同出发之际,他的心中却出现了强烈的危机感,这是一种直觉。

    他感觉如果自己踏上这条路,可能就再也无法回来了,他心中冷汗直流,知道自己今天可能要倒霉了。

    不过他还是得依旧表现出淡定的样子,找来几个手下的骑兵,要了一匹马,跟他们说自己要做一遍最后的巡查。

    让这些人通知前面行进的大军尽快过关,不需要等自己,自己单人单马行动速度会很快。

    之后,他只带了几个负责护卫他的骑兵,便朝一边去巡查,走过一段距离,则完全放开马速,向着远离轩辕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有预感到自己如果踏上轩辕关,必然会大祸临头,但是他也不能临阵脱逃,这样会扰乱军心,让已经开拔的大军返回来,更加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他找个由头,自己先躲到一边避开,观察一下轩辕关那里的情况,如果情况没有什么变化,他在加急追上去,一旦情况有变,他最起码保存了自己。

    如果说曹操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那么刘邦显然更是,连自己的爹都可以不管,更不用说别人。

    他终究深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在这个乱世只要他能够保存自己,随时可以拉出一支叛军。

    当然,他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手下有太大的损失,最好是能够平安渡关。但是如果已经注定不可避免,那当然还是让他们去死,留下自己比较好。

    在刘季策马走后不久,李玄霸的骑兵就赶到了轩辕关前,痛快利落的把负责殿后的刘季部队留下的几百人给解决掉。

    此时已经不太能看得清刘季部队的尾端,只能隐隐的看到小黑影,刘季的大军走了一段时间,已经走出了一定的距离。

    如果李玄霸派人前去追击,还真未必能讨得什么便宜,可是他原本就没打算派人上去追击。

    尽管觉得这种方法可能有伤天和,但是既然是战争,那么为了取胜,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任何战争,想要减少牺牲,考虑的从来不是更人道的打击对方,而是尽快的消灭对方,这样才能尽早的消弭战争。

    李玄霸看了看周围的情况,最终下定决心,说:“准备,点火吧。”

    不错,李玄霸制定的正是火攻的策略,轩辕关一条险道上,可供燃烧的燃料并没有多少,所以刘季大军根本没防备,有人会用火攻这招。

    毕竟在这条道上想要点火,你还要率先铺上燃料,不然的话你点上火也顶多燃烧一小段儿,都是石头,也不可能被你烧着。

    可是偏偏李玄霸有足够的时间布置,在整条道路上都铺上了火油,要说刘季如果仔细派人探查,未必发现不了这个情况。

    尽管李玄霸在整条道路上倾注了火油之后,也稍稍的隐藏了一下,但如果有人仔细探查,也一定能发现。

    但是李玄霸偏偏摸清了刘季行动的紧急性,并逼的刘季不得不抓紧时间行动,让他根本没有时间派人去仔细查探。

    水火无情,为了防止波及到轩辕关这边,李玄霸也是派人在到进入轩辕关一里之后才埋下的火油。

    这也给刘季的查探带来了麻烦,他本来就着急,把入口的情况调查清楚,就已经很不容易,要让他在深入一里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敌人的布置,实在是太强人所难。

    还有敌人已经踏上这条道路,再想回头,那就不容易了,几个骑兵下了马,小心的拿着火把,踏上轩辕关。

    前行到之前,埋下火油的地方,把用于遮挡的干草等东西划拉开,一把点着了火。

    火油便开始熊熊燃烧起来,之前用来遮挡火油的干草同样成为了助燃的利器,帮助火势迅速的传播。

    由于火是由火油来传递,基本不用考虑方向的问题,即使风向不理想,也不可能把火刮出一里的距离,大火终究还是要向着火油铺设的方向燃烧。

    而且这用火油点着的火,不同于寻常的着火,用水不但扑不灭,反而会助长火势。

    想要快速灭火,只能选择用沙土掩埋,可是在这条险道之上要上哪儿去寻找沙土呢?

    点着了火的两个士兵赶紧回返,他们刚刚把火点着,便感觉一股热浪逼来,险些把自己的眼睛给刺瞎。

    如此之大的火势,传播速度必然也很快,即使是这些士兵想象着对方即将要出现的情况,都感觉有些残忍。

    不过他们只负责执行命令,去火烧敌人总比烧自己要好。

    而且使用这个方法,自己这边几乎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减少了牺牲,至于对方有多么惨,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关键的是,对方在最前头的部队,虽然说有可能加紧行军,逃脱火势笼罩的范围。

    毕竟轩辕关这边有一里没有埋下火油,在那一边同样有一里没有埋下火油,也是怕大火波及到那边,若是让整片大地燃起大火,可不是一件小事,很有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

    所以说,尽管大家都知道,火攻是一种对敌的利器,但是两军交战却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在森林草原这种易燃物比较多的地方。

    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火,贸然用火攻,也许刚刚烧伤敌人,便又回返把你自己给毁灭。

    像李玄霸遇到这种情况,毕竟太少,可以控制大火燃烧的范围,更多的情况下,一旦大火烧起,范围根本无法控制,想要凭借人力阻止一场大火,还没有让它自己停下更现实。

    这个时候人们还不明白停止大火想要单纯的用水是很困难的,需要挖隔离带这种方法,甚至需要自己主动再点燃另外一堆火,从而阻止火势蔓延。

    这毕竟不是拥有消防员的时代,人们对于火的理解还是没有那么的深刻。

第308章 残酷的战争() 
若不是在这条轩辕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