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

第108部分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108部分

小说: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郑大人没有料到,自己有那么丰富的经验,偏偏碰上了一个楞头青的对手。

    到了之后,知道了情况之后,他越来越发现,自己想的所有事情和自己心中的设想都完全不一样。

    “郑大人随我来”,蒙智让郑安邦跟紧他,郑安邦随着他走入拐角,就看到了铁床上手脚被束缚,一看就被拷打过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郡守大人。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贺怀仁,只是看贺怀仁的样子,好像受了重伤,得了暴病,

    他脸色乌黑发青,身上还青筋暴起,倒真的像是刚犯了羊癫疯的样子。

    关键的是,他的嘴角还吐着白沫,这就让事情看起来更加逼真,连这位之前心中一直有怀疑的郑大人都觉得这件事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做戏做全套,蒙智自然不会让自己的把戏轻易被拆穿,在前几天他就找来了一些农妇们洗衣服的时候常用的皂角,泡上水之后,便会出现很多白色泡沫,看起来,真的很像是发完羊角风之后吐出的那种白沫。

    把它在涂抹在郡守大人的嘴角两侧和锁骨上,这其实很简单就做到了,但是看起来确实和自然形成的一样,很难区分。

    当然说起来容易想到这个方法却并不那么容易,当然也不会是蒙智的手下急中生智,临时想到的。

    早在几天前,蒙智就做着这种准备了,派出使者之后,他就得考虑怎么样让这位郡守大人暴病而亡,看起来像一点。

    最终经过几番考虑之下,他觉得发羊角风死掉,应该是最容易糊弄过去的方法。

    所以他每天都会派人给这位郡守大人嘴角两侧涂上白沫,并且吩咐手下,只要看到这位郡守大人嘴上变干净,就重新给他涂抹上。

    到了这个时候,这种手段就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好在自己的两个手下尽管着急,但还是没有忘记这一步。

    蒙智见到这个样子,对郑安邦说:“郡守大人又晕了过去,我马上找军医过来,为郡守大人治病。郑大人现在是要在这里等着,还是等郡守大人醒过之后,再来看望?”

    郑安邦看这位郡守大人昏迷不醒的样子,当然不会自讨没趣,对蒙智说:“赶快把军医找过来,把他弄醒,我要尽快和贺怀仁大人说话。”

    蒙智说“大人放心,不会让你等太久,一有消息马上就会派人通知大人。现在大人先随我找个休息的地方,大人奔波了这么久,应该也累了吧。今晚我设宴,好好款待一下大人,还望大人不要拒绝。”

    蒙智心中还有一句话没对郑安邦说,那句话是“不会让你等太久,那是因为,你就算等太久,也等不到和这位郡守大人贺怀仁说话的机会了。

    郑安邦说:“晚宴就不必准备了,随便为我准备几样清淡些的菜也就可以,一定要尽快救醒贺大人。”

    蒙智说:“贺大人一直这样,我手下的军医们都有了经验,想来不会出什么意外。郑大人请放心,只要一有消息,他们就会来通知我,我马上就来找郑大人,和郑大人一起去见一下郡守大人。”

    郑安邦说:“这样也好,估计就在今天下午,我的卫队就能赶到,我心急这里的情况,提前赶到,把他们甩在了后面。小将军,跟你手下这些人说一声,不要发生误会,引起冲突。”

    蒙智:“原来如此,大人你不知道,正是因为之前你没有带卫队前来,我才怀疑你用的是假的手令。”

    “要是知道大人其实是带了卫队前来的,我又何必验证呢,直接带大人前往去看贺大人就好了。那样也能让郑大人亲眼看一下贺大人发羊角风的情况,说不定郑大人见多识广能够治好贺大人也不一定。”

    郑安邦说:“既然是误会,小将军就不必再提,只不过我不是方士,恐怕是治不了病。”

    蒙智说:“郑大人放心,我会让手下好好迎接你的卫队,绝对不会让他们起了冲突。”

    郑大人说:“这样就好,麻烦小将军,找人带我去休息吧,奔波这么久,确实感觉有些累了。”

第182章 处理意见() 
看着手下的人送走了这位郑大人之后,蒙智心中总算松下了一口气。

    表面上看起来他举重若轻,完全控制了局面的样子,其实他的心里也很紧张。

    任谁做好了计划,认为某件事情最早也要在半天之后才会发生,结果这件事情突然提前半天就发生了,他也绝对会手忙脚乱。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蒙智可什么都没有解决好,一旦这位郑大人从其中发现什么破绽,他根本就说不清。

    尤其是如果被这位郑大人误打误撞,把这位贺大人救了回来,那局面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所以蒙智现在还可以若无其事的在这里,但是他的心跳确实才刚刚平息下来,之前一直跳的很快。

    这位郑大人如果真的以为自己还能见到这位贺大人的面,那就让他这么以为吧,你以为的你以为又怎么会是你以为呢。

    平复了心情之后,蒙智开始招集手下的亲卫队和各支小队的统领。对他们说,不久之后会有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过来,应该是跟随咸阳使者来的卫队,让他们小心迎接。

    相比起这位郑安邦大人,那支卫队可能更值得关注,因为这个郑安邦明显是这位贺大人的后台之一。

    但是这支卫队却是陛下为他指派,说不定里面就有陛下的人,让蒙智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所以蒙智下的命令就是小心迎接,什么叫小心迎接?顾名思义就是,在迎接他们的时候要谨慎小心,不要说漏了嘴!

    即使是在蒙智军中,知道他之前所做的事情的人也不多,只有每天负责这件事的几个人,和一些亲卫队中的老人。

    可靠性应该是靠得住,就怕他们一时不察之下,说漏了嘴,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会变得麻烦。

    无论如何,自己都没有权力决定一位郡守大人的死活,让他活蹦乱跳了的和朝廷派来的使者与卫队对接,这才是最理想的情况。

    但是蒙智又怎么会给这位贺怀仁大人这种机会,让他死掉才是最理想的结果。

    再说。蒙智已经答应了少女小草的请求。既然答应了,他就不会失言,所以这位郡守大人必须死。

    交代了手下的这些人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以及对那支卫队和郑大人要做出什么样的监视,所有情况都要找到自己,到自己这里来汇报。

    他当然不会明目张胆的去监视那支卫队和郑大人,那是陛下派来的使者,就是皇家使者,他不想作死。

    但是,在暗中监视,却是必须要有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抱有什么目的,最好把他们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时刻掌握他们的行动。

    所以蒙智吩咐手下那些士兵们分组对接,每一个小队负责一片区域,这样就不用让一支小队一直跟下去,暴露目标而让对方有所察觉。

    这个范围基本上笼罩了郡守府以及周边方圆五里的范围,想来这支卫队和郑使者怎么也不会走出那么远。

    如果他们真的走出了那么远,那自己就不必再去做什么监视了,应该也无妨。

    五里之外,想要找到证据可没那么容易,那都已经远离了周围的这一片民居了。

    做完了这些之后,蒙智终于感到了一些平静,可以把生活重新规划到正常的轨道当中。

    这个要到下个月才年满十六岁的少年,在之前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做这种事情的时候。

    他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能够识时务,懂进退,但骨子里其实就是一个见不得别人作恶,有仇必报的人。

    尽管他当时可能不会表现出来,但是日后必定会有所反应,就像那位郡守大人,当初如此的羞辱于他,他都无动于衷,只是告辞离去。

    但是到了现在,他直接让这位郡守大人死在了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的手里。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初郡守大人对他的羞辱,直接成了今天郡守大人死在一个小人物手中这种悲惨的结局最大的诱因。

    他没有具体去看这个郡守大人贺怀仁临死之前被这位少女小草折磨成什么样子,但他也听过了郡守大人明显很痛苦才会发出来的哀嚎,甚至被折磨的一心求死的声音。

    当时他的心里终究觉得这还真是恐怖,不能轻易得罪一个女人,她们报复起来并不会比男人有丝毫差劲。

    那种声音让他听着身体都隐隐作痛,没想到少女小草看起来柔弱,下起手来真的是丝毫没有手软。

    而且她最后明显也是加快了速度,要不然恐怕就会被那个郑大人抓个现行,到时候自己想保她也保不了,现在找个时间刚刚好。

    而在这件事发生之前的几天,就在咸阳宫内,胡亥和胡永念还有几位其他的重要大臣,每人手中都被送上了一份长沙郡守通敌谋逆的证据。

    胡亥让大家发表一下看法,这里边比较细致的记录了在长沙郡发生的一切,甚至包括了之前蒙智与长沙郡守的冲突。

    除了不知道这份证据是蒙智提前知道,还是后来得到,或者是伪造的,其他的所有情节和内容,几乎都让人如临现场。

    有一位大人看着如此详细的记载,甚至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得是多么恐怖的情报系统,才能把如此细致的事情,调查得一清二楚。

    不知道这种系统掌握在谁的手中,千万不要用来去查我,他心中暗暗的祈祷。

    胡永念看完之后直接就说:“这位长沙郡守还真是该死,即使不去计较他的通敌谋逆之罪,以他犯下的累累罪行,也是死路一条,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他真的以为离的远了,就可以自由了吗?知道敌情不报,上下欺瞒,与敌私通,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旁边的一位大臣直接打断了胡永念的话,对他说:“丞相大人此言差矣,现在还不能够确认情况,也许只是那位小将军报复心切,伪造出来证据陷害长沙郡守。”

    另外一位大臣则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想法,说:“以臣看来,这份证据不是伪造,如果是伪造,里面的内容不可能说得如此详细。蒙智一个年轻武将,手下也没有这种能人可以伪造出来这种东西。不过对于陛下启用蒙家罪人的行为,臣一直就持有不同的意见。”

    “既然他这次刚好犯了错,建议陛下就此收了他的兵权,不要让这种罪人掌握兵权。陛下如果还念着曾经蒙家的功劳,那就封他个侯也就好了,给他个虚职,多给点俸禄足以让他感恩戴德。但是不可以让他手中带兵,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直接就心生反心。”

    “现在,他就敢带病攻打我大秦的郡守府,谁知道以后他敢不敢带兵包围咸阳宫。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逆反之心,实在是虎狼之患,不容小觑,请陛下明察。”

第183章 胡亥的想法() 
胡亥看了这位大臣一眼,没有做出什么评价,继续看向另外一位大臣,让他也来回答。

    这位大臣则是有点像和事佬的意思,说:“胡大人和韩张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让老夫取舍也是很难,这种大事还必须得由陛下定夺。老臣也只是给个意见,最终还是要让陛下决定。”

    他说出了这番话,但是,他说老臣们给出意见,最终由陛下挑选决定,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给出任何有创见性的意见。

    他明显是两边都不想得罪,一边是丞相胡永念这种炙手可热的新贵,另一边又是朝中的老牌贵族代表。

    虽然现在看起来陛下更加相信丞相胡永念,并且委以重任,倚为国家栋梁。

    但是那些老牌贵族家族,手中的底蕴究竟有多强,他作为一个老臣是知道的。

    即使陛下想要把他们连根拔起,也要费些功夫,自己又何必得罪他们,能坐到这个位置不容易,就是因为自己秉承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方法,谁也不得罪。

    一旦两边意见有所争端之后。谁也无法占到优势,就会想起来他这种不会偏帮任何一边的中立派,对于大局来说没有任何影响的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他竟然在众多有能力的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在胡亥组建的这个小内阁的雏形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这还真的不好说,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了,当你到了一个位置,却没有相应的能力把事情做好之后,犯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他即使两边都不想帮,但是也不能简单的把这个问题推给陛下。

    你把问题都推给了陛下,那陛下要你何用?

    也正是因此,胡亥决定要为自己的小内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