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臣-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忱向李茂拱拱手,也不理睬汪元复和曾孝序,转身扬长而去。
气得汪元复狠狠呸了一声,低声骂道:“以为自己是上舍生就了不起吗?什么东西?身为元祐党人之后,活该一辈子读书出不了头。”
十几名官员从外面走了进来,里面包括这次科举的正副考官,以及张叔业,提学林渊等官员。
杨时提前结束了京东西路的巡查,一早便赶去兴仁府,这让所有人都长长松了口气。
三位主考以及应天府府尹,提学坐了下来,众士子一起上前躬身行礼。
主考官候蒙上前高声道:“政和四年的解试已经结束,经过县试和解试的两轮选拔,最后三十名学子脱颖而出,按照朝廷规定三十名中榜者需进行唱名,同时报送礼部备案。”
“下面唱名仪式开始,第一个接受唱名者,东平府李茂。”
李茂上前躬身行礼,“学生在。”
候蒙看了他一眼,“李茂为东平府生员,县试第一名为案首,在解试考试中科科考评上上,在三十名中举士子名列第一,故取其为乡试解元。”
第一六六章赴京赶考()
候蒙停了下来等待反对意见,所有人一致通过,这就意味着李茂正式成为名至实归的政和四年乡试第一名解元。
忙忙碌碌过了三天,李茂觉得自己就像个木偶一样,吃饭、走路样样都要人安排,宴会就赴了三场,极尽荣耀也极尽疲惫,当这一切都结束,也终于到了返乡之时。
天还没有亮,李茂翻身上马抱拳道:“多谢掌柜这一个多月照顾,我们后会有期。”
樊家酒肆掌柜笑道:“应该是我感谢小官人,让我这次发了一笔小财,等小官人去京城赶考时再来啊!”
繁华落尽一路北上,早有人在清河县城外等待,众人一起向官道望去,只见远处官道上出现两个骑马的人,正一前一后向城门这边奔来。
奔至近前众人一起欢呼起来,前面之人正是他们等了近一个时辰的李茂。
邹润兴奋地大喊:“锣鼓敲起来,爆竹呢?放起来,放他个一天一夜”
李茂归心似箭一路北奔,眼看到了县城东门,前面忽然锣鼓声大作,人们敲锣打鼓迎了上来。
奔在前面的李茂不由勒住了马匹,他一眼看见武松三人,顿时心中大喜,连忙翻身下马迎上去。
邹渊一把将邹润推开,“现在谁听你啰嗦,又不是来迎接你。”
邹润被邹渊一句话噎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武松走上前拱手笑道:“恭喜哥哥考中解元。”
李茂哈哈大笑,“大家过誉了,这次只是侥幸而已。”
邹润终于又插上口连忙抢着道:“县试第一,解试也是第一,若是大郎去参加会试,一定也是第一。”
锣鼓声越来越响,掩盖了他们的说话声,城外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很多人听说是解元回来了,纷纷涌上前欢呼喝彩。
李茂双手高高抱拳道:“感谢乡亲们的厚爱,李凌云受之有愧。”
“大郎太谦虚了。”
邹润牵着一匹披红挂彩的马走上前笑眯眯道:“上次县试没有骑马游街,这次应该没问题了。”
文昌书院的学子们早已急不可耐,在一片笑着声中,众人簇拥着李茂上马,前面前面十几人敲锣打鼓开道,百余人簇拥着李茂向县城而去。
此时清河县城内已是一片沸腾,民众聚集在大街两边欢迎解元归来。
大宋王朝重视读书人并不仅仅体会在朝堂上,而是深入每一个大宋人的内心。
读书才有出路,读书才能当官发财,读书才能光宗耀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点已经深入骨髓。
李茂考上解元不仅是给自己挣了前途,也给东平府清河县带来了极大的惊喜,说明本地文风好,风水好,他们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一刻不仅是李茂的重要时刻,不仅是清河县的大事,更是整个东平府的荣耀。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李茂在家中只住了三天,便得到消息,朝廷加了一次恩科,会试提前了,他不得不准备进京赶考,忙的像是个陀螺,连和家人见面也匆匆了事。
一场会试,天下瞩目。
进士是天下读书人中精英,施展个人抱负的资格,不为进士翰林,难以宰执天下,这是大多数官员的仕途之路。
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心中,又岂会没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谁不想指点江山?
因为加了一场恩科,各地中举的举人到来的比较仓促,也无人去看一眼繁花似锦的京城,几乎踩着点来参加恩科会试。
四更的时分,状元楼客栈外就听到微微的响动,楼里清幽的院落厢房中,李茂还在平静的睡眠中。
隔壁房里萧让辗转反侧,他平日里是个很潇洒的人,萧让倒不是担心学问,他是想着科场里的事情。
五更时分状元楼的掌柜带着伙计前来提醒,拍着门道:“诸位举人老爷,该出发了。”
依次拍着萧让,金大坚的房间,状元楼距离贡院不远,李茂他们并不需要早起。
李茂醒后穿好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去状元楼的大厅中与萧让、金大坚一起吃过早饭。
另有十几个举人也是住在这间状元楼中,图的就是个喜庆,相互间简单的问候一声。
一名胖乎乎的举人打量了李茂几眼,微微一笑,“在下仙井士子何栗。”
李茂是不满十六岁的少年,萧让二十出头岁,面若冠玉,丰神俊朗,气度温润,这样的出色的男子,吸引别人的目光很正常。
李茂回了一礼,“东平府李茂。”
这是正常的交际,因为这一次会试进士及第的话,大家就是同年,是一场情份和日后交流或者抱团的基础。
吃过饭后状元楼外听着的马车已经等着,马儿在凌晨的微风中打着响鼻喷着寒气,众人顶着月色往贡院而去,距离贡院越近人潮便越拥挤。
贡院入场分不同的入口,举人分配在一处排队,李茂三人也因此遇到不少乡试同年,曾孝序,蔡蕴,安忱等人。
潘良贵一张国字脸,相貌英俊,消息灵通,感慨的对萧让道:“三位真是沉的住气,京城中文会满天飞,唯独你们还在读书,看到没有,那便是今科状元的大热门郭孝友。”
这边几人排队交谈时,侧面的一处人群涌动,引得众人纷纷眺望,火把下就看到一个神态谦和的二十多岁士子与好友们缓步而来。
萧让头赞道:“果然是人物出众。”
蔡蕴冷哼一声,“谁是状元,还说不定呢。”
很快就是搜检入场,李茂扛着行李与萧让金大坚道别,“我们就此别过,预祝你们进士及第。”
三人的考号不在一处。
金大坚背着行李,“凌云,我往这边去了。”
李茂抵达自己的考房,按照解试的经验检查考房的情况,打扫布置一番。
等忙完这些后天色已经大亮,李茂静坐在狭窄的考房中,等待考试开始。
想两个月前他和金大坚萧让一起府试时,何等紧张刺激,会试的压力更大。
李茂情绪飘飞时,考场正中的高楼处响起云板声,考试开始。
李茂拆开试卷,第一场四书五经题,他的呼吸骤然一紧,心跳不禁加速。
第一六七章仓促的恩科会试()
京城贡院最多可容纳万人考试,文教之盛可见一般,不过今科的礼部会试并没有每个考舍都坐满士子,约两千举人分布在四个考场。
贡院内的考舍都是砖瓦结构,构筑成一个个的巷子,巷子里是隔断间,比乡试时的条件好了许多。
李茂此刻就是位于地字号考舍区中,场中不时的有军兵来回巡弋,他的位置不如解试时候好。
考试开始不久,高楼中会试的正副主考官,宰执蔡京,礼部尚书金崇岳等考官都在楼中闲谈。
其他考官大部分是由士林华选的翰林充任,还有御史言官数人,六部官员数人。
居中而坐的主考官蔡京今年六十多岁,中等身材,圆脸白须,一双眼睛看似眯缝着,但小眼聚光让他增添了几分官威气势。
蔡京抿一口茶,“老夫奉官家旨意主持今科会试,听闻这次士子中不乏才俊,在京中有名中便有十几人,希望能有几份可堪入目的卷子。”
有人恭维道:“相爷何必担忧?稍晚必有好卷子令我等一睹为快。”
李邦彦道:“我在翰林院中对一些晚辈名字亦有所耳闻,比如何栗等人。”
有人附和的笑道:“正是。”
众多考官都是在清明前接到朝廷的任命就住到贡院中,这是为了避嫌。
高楼中气氛轻松,考试本来都是学生紧张,从来没有监考官和阅卷官紧张的道理,大家谈性正浓。
翰林院侍讲李纲道:“李茂此子亦是不错的。”
科举考试有小三关,大三关的说法,小三关,便是秀才试的三次考试。
大三关指的是:乡试、会试、殿试,会试一般都在春季,又称春闱大比。
录取比率比乡试三十比一要高一些,约为十比一,举人们只有通过会试之后才有资格参与殿试。
殿试不再淘汰考生,因而成为排名考试,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就是在殿试上决定。
这样一来,会试实际上成为读书人在科举路上的最后一道淘汰的关卡,通关之后前途可以说一片光明,最不济的三甲末位,也可以出任一地教谕的职位,起码吃喝不愁了。
京城贡院中答题开始,士子们笔走龙蛇,满院中可以嗅到浓郁的墨香。
会试一共三场,每一场考三天,第一场和乡试一样考四书五经。
在看到第一道题目之后,李茂并没有立即作答,因为这道题出的非常偏僻冷门,他不知道该怎么答才好。
后面都是小题,李茂提笔就来,完全就是送分题。
李茂心中除了考试之外别无他物,在写下第一句之后,脑中的文字如同喷泉般涌出来,字字落在纸面。
寒窗苦读数载,所谓何事?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场考试就是改变命运的考试,能不能敲开仕途之门,就看这几天的发挥了。
看着稿纸上的文字,李茂逐字逐句的检查了一遍,拿出试卷认真的眷写。
李茂交卷出了考场,次日凌晨,再次与萧让、金大坚、曾孝序等人一起入场。
科举考试最重四书五经,会试的第一场,基本就定下来一个士子的前途。
这天今科会试的最后一场,李茂已经交卷了,感受大约与后世高考之后差不多,全身力气仿佛被抽空,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李茂因为来京城来得晚,见到今科状元的大热门郭孝友过来,十几名士子都围过去说话。
郭孝友见众人问他考的如何,谦虚的回道:“正常发挥,没有留下遗憾。”
有士子恭维道:“谦虚了,今科状元舍你其谁?”
郭孝友自信的笑了笑,再谦让的道:“状元要殿试才角逐出来,现在还只是会试,言之状元花落谁家过早,今科有不少实力很强的同年,潘良贵就很受赏识。”
一干士子谈笑风生时,李茂听的微微摇头,会试成绩出来后,还有殿试呢!
会试放榜,惯例是在第三场考完的十天后,半个月后举行殿试。
等待期间李茂或是与萧让、金大坚等人没有参加文会,只派了邹润送信给家里报了一声平安。
贡院之中阅卷也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已经将近尾声,众多阅卷官都在抓紧时间,而里面的小厅中传来争吵声。
李邦彦和金崇岳就一份卷子争执不下:是黜落还是录取。
同僚们都在看着,主考官蔡京并没有表态,慢慢的喝着茶,金崇岳看了看李邦彦,终究是忍下来。
“都别吵了,给我看看。”通义大夫王黼拿过卷子看了看,有点明白气氛诡异的原因。
王黼微微皱眉,沉吟了片刻对蔡京道:“相公,这份卷子写的好极,怎么能淘汰呢!”
蔡京笑着点点头对金崇岳道:“既然大家都觉得不错,便圈了吧!”
在文官体系当中,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属于极其牢固的关系,天地君亲师,蔡京圈了的卷子,必然是要进士及第的。
贡院里灯火通明,清晨或者上午放榜,头天晚上贡院里的考官们都通宵达旦的进行收尾工作。
会试结果出榜的流程是由贡院里送到礼部,加盖礼部大印然后张贴在礼部外。
贡院里已经开始填榜,惯例是从最后一名开始,然后陆续的张贴出去。
喜报的过程和乡试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