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枭臣 >

第341部分

寒门枭臣-第341部分

小说: 寒门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了张瀚这个大蛀虫,随后的一天里,李茂等人重点清查军都虞候以上的禁军将领。

    果然如吴用所猜的那样,每一个都不干净,差别只是贪腐多少而已。

    对付这些人,李茂等人商议一番后采取了三种策略。

    第一种就是把切实的罪证呈报官家赵佶和枢密院,第二种则由信安军押着去剿匪,第三种直接在河间府开刀问斩。

    裁撤老弱后,纸面上十几万禁军,最后只有六万人不到,去了一半还多,看的李茂唏嘘不已。

    点将台下,那些老弱禁军已经被打发走了,每人拿着一个凭证,可以到北地五州换取良田十亩,薄田荒地五十亩,养家糊口足矣!

    那些超龄或者没有到年龄,但不显得那么老弱的,全部降为辅兵,基本上都去开矿。

    被当做工人来用,收入比做禁军强了不止一倍,而且足额发放,倒是没有引发营啸哗变,反而对李茂感恩戴德。

    如今在李茂面前的就是五万四千人的河北东西两路禁军,这些人马还有抢救的可能,李茂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军法。

    包括张瀚在内的两个军都指挥使,十三个营指挥使和三十几个都头,人头落地骨碌出丈远。

    看的禁军将士们大气都不敢喘,只觉得点将台上的李相公,活脱脱就是李阎王。

    在一旁看热闹的黄潜善等河间府官吏,也都觉得大脖子发凉,对李茂的雷霆手段有了充分认识。

    尤其是黄潜善,暗忖自己识时务,否则李茂即便不能像杀武将那样杀他,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大概的框架支撑起来,李茂将后续的整编事宜交给杜壆和朱武,李茂只交代了一句话,训练,训练,再训练。

    杜壆和朱武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当然不会惯着这些孱弱禁军,准备往死里操练。

    即便达不到信安军的战斗力,起码也得摸到西军门槛的程度,否则还不如不养着,直接遣散回家呢!

    处理好整编事宜,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李茂终于动身返回信安军经略府。

    如今李茂官职很多,但最看重的仍然是视作自家地盘的北地五州,陈文昭将河北东路的治所迁到雄州,李茂的治所便没有迁往沧州,依旧留在信安军州。

    进了北地五州地界,虽然还是大雪覆盖白茫茫一片,但明显可以看出地方与河间府的不同。

    兴修水利的痕迹一眼可见,田亩拾掇的极为平整,使积雪看起来都格外好看。

    吴用的病已经痊愈,指着前方说道:“相公,那是霸州大城县,去年曾逢原亲自带人修葺黄河北流跑水造成的洼地,如今看来成效显著,洼地都变成了良田,可活民数万。”

    李茂苦笑道:“曾逢原一门心思修河治河,这几年也算看到了成果,但投入可不少,治河就是无底洞,人力有时穷,万一遇到大灾年景,这些投入顷刻间都会打水漂啊!”

    李茂当然知道兴修水利的好处,但曾孝序就是个死要钱的。

    前两年信安军财政捉襟见肘,仍然要腾挪出一大笔银钱给曾孝序修河。

    如今信安军的财务状况日渐好转,可曾孝序把修河治河又拓展到北地五州,一想到需要花费的银钱,脑瓜子都疼。

    吴用没有反驳,黄河北流几年一泛滥,这两年冬天皆是大雪连绵,开春之后就是一大关口,但这是曾孝序职权范围内的事,他不好置评。

    临近大城县,人气儿逐渐增多。

    年关在即,散居在县城外的百姓都要进城采办年货,城门口人流络绎不绝,只此一点就看出李茂治下和别处的明显区别,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

    城门口因为人太多,已经形成了简易的外郭雏形。

    放在后世是违章建筑,现在却代表着兴旺,行商坐贾一家挨着一家,都想趁着这几天多赚些银钱。

第六八六章 问题() 
李茂特意停下观看了片刻,发现交易所用的货币基本上都是信安军铸造的铜币,偶尔能看到银元。

    交子,当十大钱非常罕见。

    这让他很高兴,经济,决定着战争潜力。

    随着北地五州越见繁华,相应的军事实力也水涨船高,而且不是朝廷禁军的那种虚胖,不会一戳就破。

    吴用很多年前来过大城县,和记忆中的县城相比,眼前的城池繁华何止十倍,“相公,大城县的人口现在得有四万多吧?一座小小的县城,能养活这么多人?”

    李茂倒是见多不怪,实际上整个北地五州都是投资拉动的增长,放在后世是浅显易懂的道理,一个初中生都能掰扯掰扯,但古人还没有总结出这种经济规律。

    北宋末年人口本就众多,这解决了劳动人口的基数,而信安军的发展虽然不均衡,李茂侧重的是军事实力和经商能力,这些年一直都在打基础。

    但随着开发硝石矿,银矿,以及水利冲压和风力磨盘的大规模应用,以点带面引爆了发展速度,和矿山开发,粮食加工等产业相关的人口,占北地五州一半以上,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属于典型的投资驱动类型。

    李茂不是不想全面开花,把他懂得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发展中,可惜一直没有时间来做这件事。

    因为北面那个处于上升期的势力根本不会给他多少时间,所以认真来判断,信安军整体的发展有些畸形,各方面的弊端还很多。

    李茂给吴用讲了讲经济原理,“说的直白些,信安军依赖的是大量贸易带来的好处,而且有自己产出的特色,比如白酒,面粉,铁制品等等,而且有销售渠道,同时把南方的物产倒腾到北方,赚的比花出去的多,人口自然会朝北地五州聚集,我半年前得到孙定的书信,北地五州不依赖种地就能养家糊口的人,已经达到了四万户,大概十二三万人,这些人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几乎相当于一个大名府”

    吴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愈发感兴趣。

    他听说过李茂的发家史,是和武大郎一起卖炊饼,小小的炊饼每年聚敛财富超过十万贯,想想都不可思议,如今信安军的行军军粮还是武大郎商号提供呢!

    孙定听到李茂提起自己,凑过来说道:“相公说的没错,但如今北地五州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和辽国契丹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丝绸和茶叶的销量降低了三成,明年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北地五州的发展可能会陷入停滞。”

    李茂有感而发道:“所以才需要倾销地啊!信安军已经放开了白酒的供应,可是契丹人的购买量没有增加多少,说明北面的局势愈发紧张,契丹人已经顾不得享受了。”

    吴用诧异道:“相公,为何不把信安军出产的东西往南销售呢?”

    李茂和孙定相视而笑,孙定伸手比量着眼前的大城县,“只有在武器射程之内,才能确保利益不会受损,江南虽好,却没有信安军的根基,一旦形势有变,多少银钱都会拱手让人啊!”

    “信安军的水师不是已经建立了通往江南的海上航道吗?闻人世崇和阮小二,危昭德等人的水师,难道也不能保证信安军的利益吗?”

    李茂叹了口气道:“你太小看地方势力了,当我们和他们贸易的时候,大家都有好处,自然相安无事,但如果信安军挤压了当地势力的生存发展空间,很快就会被排挤出来,所以我们的侧重点现在不能放在南方,再者还有契丹人,女直人的威胁,信安军水师未来十年内的主战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渤海湾。”

    李茂说曾孝序修河治河花了不少银钱,实际上他在水师上的投入一点都不比曾孝序少。

    而且随着对海船的改造,添加火炮等等,每一艘海船的造价高达十余万贯。

    很多人对李茂的选择不解,因为那么多银钱,如果全部花在信安军骑兵上,如今已经可以打造出过四万的重甲骑兵,会让信安军的实力翻倍。

    李茂对此没有过多解释,因为他着重发展水师为的是对付女直金国。

    女直金国作为崛起中的势力,单单凭借信安军骑兵,胜算并不大,要知道完颜阿骨打可是敢用两万人和契丹人二十万大军正面对撼,还把契丹人打败了。

    面对如此生猛的女直骑兵,多一手准备永远不嫌多,有了成规模成建制的强大水师,信安军就可以跨海作战,袭扰女直金国腹地。

    李茂就一直很欣赏明末毛文龙牵制金兵的策略,他相信只要做的更好,水师战斗力更强,一定会成为掣肘女直金国的重要抓手。

    两天后,李茂带着麾下数千信安军抵达了信安军州,一进入信安军州的辖境,气势又和北地其他四州不同。

    这是李茂最初掌控的经略之地,从南到北,独流北寨,雁头寨,当城寨,田家寨,狼城寨等等城堡把信安军治所保护的严严实实。

    寨子皆由水泥和混凝土修筑而成,城头架设着臼炮,相互间以水泥路面连通,整体仿佛一个铁桶,防御力堪称北地五州之最。

    田家寨如今是信安军大本营驻地,距离经略府不到十五里,对面则是信安军的兵工厂。

    离的很远就能看到冒着烟的烟囱,时不时的可以看到一辆辆运送各种矿石的马车驴车,偶尔还能听到爆炸声,不用猜也知道是凌振在试炮。

    李茂没有回经略府休息,而是停驻在田家寨。

    一水之隔的狼城寨如今暂时安置着从西北押送来的党项羌人,一路上的见闻让他不看一眼不放心。

    走过结冰的河流,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地窨子,数十万党项人俘虏就生活在其中。

    因为俘虏太多,根本没有办法提供住所,李茂只能让人挖掘建筑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住处。

    好在可以提供足够的柴禾,地窨子又暖和,否则不知道这个冬天会死掉多少党项俘虏。

第六八七章 熬鹰养犬() 
在成片的地窨子外围,则是唃厮啰人的一个聚居地,有常驻于此的三千唃厮啰人部落负责看守党项人俘虏。

    更远处则是几门没良心炮,可以确保弹压住这些手无寸铁的俘虏。

    得知李茂到来,唃厮啰人列队出迎,三千多匹战马上男女皆有,服饰也不一样。

    一样的是马刀和弓弩,唃厮啰人因为人口还不多,可谓全民皆兵,依稀能在队伍中看到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女,五六十岁的老汉和老妪。

    整个精神面貌和几年前在西北被全族俘虏时有天地之差,更别说旁边还有十几万几十万的党项俘虏做陪衬,愈发显得精气神十足。

    丹增等唃厮啰骑兵看着奔驰而来的族人,心情很激动,一眼就能看出来唃厮啰整个族群在缓慢恢复,再也不是那个随时都会灭族灭种的吐蕃小部落。

    “相公,梅朵卓玛族长带着一千新兵前往草原训练,大概年前可以返回。”留守的唃厮啰小校勒住马匹,翻身下马来到李茂面前双膝跪倒说道。

    随着小校下马,服饰各异的唃厮啰人也收拢住马匹,纷纷下马跪在地上,全然无视了地上冰冷的积雪。

    李茂对唃厮啰人的忠诚非常满意,这是他使用的最为得心应手的一支人马,完全可以当做自己人对待。

    “丹增,这次西北征战缴获甚多,明天去找孙定,经略府会拿出两万银元,三万妇孺奖赏给你们。”

    李茂对有功之人不吝赏赐,唃厮啰人不缺银钱,但三万党项妇孺对唃厮啰人来说远比银钱重要,可以迅速壮大唃厮啰人的族群。

    丹增大喜,郑重的给李茂磕头致谢,有了三万妇孺,两年之内最少也可以增加近万唃厮啰人的孩子,恢复唃厮啰人在西北鼎盛时期指日可待。

    唃厮啰人散开之后,李茂走进党项俘虏的居住地。

    党项人的安置问题迫在眉睫,按照路上的见闻,一路东进的党项人途中会死掉十之二三,活下来的也问题多多。

    毕竟是近百万人,一个水土不服就可能再死掉一半左右,那彻底成了赔本的买卖。

    地窨子高出地面的仅有不到三尺高,挖条地沟铺上木板盖上泥土就是炕。

    点燃柴禾烟从地沟通过便可以把泥土烧干,铺上柴草可以住十几个人。

    李茂伸手挑开一个草帘子挡着的地窨子,除了气闷,昏暗之外,并没有刺鼻的异样气味,说明这些人都按照信安军的督导,没有喝生水,没有随地便溺。

    草帘子揭开,凉气涌进地窨子形成白烟雾气,里面的党项人俘虏惊慌不已。

    因为李茂身后还跟着十几个身穿甲胄的宋军军汉,他们还以为要被抓走呢!

    李茂打量着党项俘虏的脸色,大多面黄肌瘦,而且看样子是按照家庭为单位居住,仅有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余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