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赏啥好,奶奶的,您老爷子不是赏了吗,一板子打下来咱的差使就没了,扯。胤祚心中虽有气,可哪敢这会儿发啊,只好老老实实地回道:“全是皇阿玛英明指导,儿臣不过是跑跑腿而已,实不敢居功。”
“哈哈哈”康熙老爷子放声大笑起来,看样子将阿哥们的权柄全削了,心情不错,笑了好一阵子才道:“做错了得罚,做得好自然得赏,嗯”康熙老爷子似乎在考虑该赏胤祚些什么的样子。
胤祚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了一件事儿——原本胤祚手里头控制了海运,搞海外贸易的事儿早已开始着手,就等着漕船一完工就上商船,可这会儿差使没了,要想搞海外贸易怕就难了,此时老爷子说要赏,何不趁机要下个海外贸易的关封?胤祚计较一定,立刻开口道:“儿臣想向皇阿玛讨个赏。”
“哦?说来给朕听听。”胤祚主动讨赏还是头一回,康熙老爷子倒也来了兴致。
“皇阿玛,漕运所需的大海船现已竣工二十艘,预计到今年年底还能有两百艘漕船投入使用,已可转运近半漕粮,余下两百余艘最迟后年年中也可投入使用,至此海运已可完全代替内河漕运,若是儿臣再次扩大船厂规模的话,今年年底前就能将所需的四百余艘漕船全部建造完工,只是如此一来,儿臣手里头那家船厂便活计不多,若是就此关闭,一旦漕船有所破损,再要想整补怕就不易了。”胤祚扯了一大堆还是没说到他究竟要何赏赐,听得康熙老爷子一愣一愣地,闹不明白胤祚究竟想要干嘛,沉吟了好一阵子,定定地看着胤祚道:“小六儿,甭跟朕兜圈子,你想要何等赏赐就直说吧。”
“是,皇阿玛,儿臣想要一份海外贸易的关封。”胤祚直接将自己想要的东西说了出来。
“嗯?”康熙老爷子愣了一下,海运关封虽是难弄,可以这帮子阿哥的手段要从海关总署搞个关封也算不得难事,胤祚却如此郑重地提出此事,这里头可就有文章了。老爷子想了一下问道:“说说理由。”
胤祚自然不会将自个儿那些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略一停顿,开口道:“皇阿玛明鉴,国库如今仅有存银壹千五百余万两,较之康熙二十七年的五千余万两而言,实是少了许多,河工、漕运上还有不少开支未算,虽有皇商捐赠换盐引之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现如今准格尔战事虽平,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旦战事再起,国库无银总不是个办法,若是加派捐税又恐伤及民心,儿臣不才,手下几个厂子每年也能缴纳国税近两百万两,若是允许儿臣开海运,儿臣每年至少还可缴纳关税五百万两以上,虽不算多,于国却不无小补。”
胤祚一连报出的几个数字顿时惊得那帮子上书房大臣个个目瞪口呆,大家伙都知道胤祚有钱,却没想到胤祚竟然有钱到如此地步,光是每年的税款都已是两百万两,那胤祚自己又能赚多少钱?虽说这会儿商业税较高,可落到胤祚手里头的也不会少于两百万两,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
大家伙震惊于胤祚的有钱,不过康熙老爷子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胤祚这是要自污,是在告诉自己,他没有争储之心,心中虽有所不喜,可一来头前已算是答应了胤祚要赏他,二来嘛,康熙老爷子也想看看胤祚是不是真的能每年上缴五百万两白银的关税,那可不是小钱,若是真的能行的话,倒也不妨让胤祚去试试看。康熙老爷子沉吟了一下道:“既如此,朕就让你去试试。跪安吧。”
眼瞅着多年的筹划终于要到了实现的那一天了,胤祚心里头可是高兴坏了:海运一开,滚滚而来的不但是金钱,还有更为是重要的技术、思想之类的东西也有进来的时候,尽管到时候还会有众多的纷争、挫折,可只要海运的大门打开了,大势所趋之下,所有的抵抗将不值一提,而这正是当初胤祚设计破坏胤禛清亏空时埋下的伏笔——国库空虚,康熙老爷子又好面子,不但不愿加税,还喜欢不时地免去各地的捐税,清欠又没多大的成果,这国库自然丰盈不起来,没了钱老爷子也会急,胤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胤祚心里头高兴,一回到王府就将今日的事儿像竹筒倒豆子般全倒了出来,不过两个谋士却对海外贸易不怎么感兴趣,倒是琢磨起老爷子收权的举动来,毕竟一来二人都是儒家子弟,不怎么喜欢谈钱,二来两人受时代的局限,眼光看不到整个世界,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胤祚见二人对海外贸易不感兴趣也就不再多说,心想有些事情还是不能说破,总得给自己留一手底牌不是?
“圣上之所以不提刑部一案,怕是心中早有定算,削阿哥们的权柄是要整顿朝纲了,现如今阿哥们都成了办差阿哥,而不是主事阿哥,依厉河看来,至少在三、五年之内,圣上是不会再次放权的,如此也好,王爷当趁此机会潜心布局,以免到时圣上放权时措手不及。”林轩毅想了一阵之后率先开了口。
“不错,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圣上没整顿好朝局之前是不会再次放权的,王爷提出海外贸易一事虽有自污的嫌疑,却也不失为一手妙招,至少在圣上看来,王爷不会对圣上的地位构成威胁,若是真能凭着海运增加国库收入,对王爷的圣眷确有不少帮助。”邬思道客观地分析了一下形势。
嘿嘿,办差阿哥就办差阿哥,交给咱办的事咱就办,没事咱就歇着,也不用整日泡工部衙门里当值,反正那儿有刘思远盯着,也出不了啥大乱子的,咱还是赶紧将海运搞起来再说,唔,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呢,船队、货源,人手,嗯,还有新型火炮的研制也得开始着手了,这事儿还是交给工部去搞,省得被人参上一本。胤祚心中思潮涌动,抬眼看着窗外那黑漆漆的夜空,仿然间似乎看见飘扬着龙旗的远洋舰队正滚滚而来,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61章 抓周()
七月正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烧烤着大地,树叶儿无力地挂在枝头,随着微风轻轻地颤抖,只有知了不知疲倦地在吟唱,宽阔的津京大道上仅有一队人马在赶路——数十名骑兵紧随在一员身着九蟒五爪袍服,头戴蓝宝石顶戴的青年将官身后,护送着数辆马车在烈日下狂奔着,不过除了为首的那员将官之外其他军士的骑术实在是有够糟糕的,仅仅是能骑马而已,压根儿就谈不上骑术。
青年将官伸手摸去脸上流淌的汗珠,摘下了顶戴,露出了一张刀疤脸,抬头看了下天色,有些不满地骂了一句:“娘的,都他妈的快点,要是误了时辰,老子扒了你们的皮。”此人正是胤祚的前任亲卫队长,现任福建水师参将的刘耀。
刘耀这会儿心里头急得很,眼瞅着天已正午,离京师却还有不少的路程,若是错过了自家主子大公子的抓周和嫡子的满月酒,就算主子不责怪他,他心里头也过意不去,可刘耀再急也没招,别说手下那帮子亲随都是南方人,马术差劲得很,就算亲随个个马术高明也没用,队伍中那几辆马车速度压根儿就提不起来。
自打康熙三十五年十月起,刘耀已经快两年没见着胤祚了,这一次趁着回京述职的时机,原打算早些动身,也好赶上自家主子嫡子的诞生,不过临行前接到胤祚来信,要他到上海接人,不得已只得乘水师战船到了上海,接了人,又换乘漕船,一路颠簸昨日夜里才赶到天津卫,今儿个一大早就从天津卫驿站调了些马匹、马车拼老命地向京城赶,可算算时辰怕是要耽搁了,心里头急得直冒火。
那几辆马车里除了一辆是刘耀和老子刘双成的礼物外,其他三辆都是些刘耀不认识的草民,个个土不拉叽地,没点儿正形,刘耀真恨不得将那些人都丢路上,自个儿快马加鞭直奔京师,不过他也只能想想而已,那群人可是胤祚交待要接的人,再给刘耀十个胆,他也不敢这么做,不得已,只能放声催促手下加快速度,大队人马卷起一路烟尘向京师方向狂奔而去。
忙、忙、忙!胤祚今儿个忙得团团转,长子弘历周岁了,得抓周,次子刚满月,得喝满月酒,一会儿是圣上来传旨,给嫡子起名为弘扬,得谢恩,一会儿又是朝臣们上门来道贺,得应酬一、二,一会儿又得安排晚上的家宴,虽有乔姐儿、刘全等管家帮着,可要胤祚点头拍板的事儿还是多得够呛,搅得胤祚头昏眼花,好容易到了末时才算能歇口气,用用午膳,顺便想想心思儿。
自打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初老爷子回京将阿哥们手中的差使全收了之后,所有的成年阿哥轮着到外地办差,就连一向受冷落的老大胤禔也捞了几次办差的机会,唯独胤祚被晾在了一边,啥差事都没派过。二月以来,朝中人事更迭,康熙老爷子新启用了几个新锐,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前工部尚书张瑛之子张廷玉,以一个新进的二甲进士,仅当了年余的吏部员外郎,因一言合了圣意立刻被提升为庶吉士,而后又升为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仅差一步就是披麻拜相之位,恩遇之隆为熙朝所独有,比之当初的高士奇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康熙三十七年六月,胤祚的正福晋兰月儿怀胎十一个月才产下了麟儿,今儿个正是满月的日子,圣上赐名为弘扬,诏书中虽未提及让此子为王世子的话,不过其词语间却隐约有这么个意思在。按常理来说,嫡长子自然应为王世子,不过有清一代对嫡长子继位一事向来不感冒,历任清帝大多非嫡长子,而是取贤者为帝,不过轮到胤祚头上却有些麻烦——长子弘历之母是汉人,而嫡子的娘兰月儿却是正儿八经的满上三旗出生,这里头可就有得计较了,老爷子虽口口声声满汉一家,可到了底儿还是重视血统的。
满汉分际之类的玩意儿胤祚一向是不在意的,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自然是清楚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原本就是因地缘、生活习性不同而分成各个民族,究根结底并未有太大的不同,况且他自个儿前世也是汉人,心里头压根儿就没有啥民族偏见,原本就打定了主意,谁能干谁就是王世子,可老爷子这么一道诏书下来还真是让胤祚伤脑筋,这不,边用着午膳,边跟邬、林两大谋士议着这事儿,不料一向意见一致的两大谋士在这事情上的看法却截然相反。
林轩毅向来是儒家子弟,率先开口道:“王爷,嫡子为世子乃是礼教,况且圣上也有意立此子为世子,若是不遵,怕是有伤物议。”
“厉河兄此言谬矣,我朝大位向来是有德者居之,从太宗起便是如此,世子之位事关重大,不可轻立,今诸子未长,王爷不若虚悬世子之位以待将来。”邬思道手摇着羽扇慢慢地说道。
“话虽如此,可圣意难违,若是因此而影响到王爷大计却也不好。”林轩毅的话虽委婉,可还是坚持立弘扬为世子。
“世子贤明犹可,若是稍有闪失,这便如何是好?”邬思道不以为然地说道。
“好啦,好啦。”胤祚眼瞅着邬、林二人意见不统一,生怕两人起了冲突,忙挥手制止了邬、林二人的争辩,笑呵呵地道:“这事儿以后再议,等两小家伙都大了些再定也不迟,呵呵,将来指不定本王还有多少个儿子,若是世子之位定早了,小家伙们都没了奔头也不妥,就按邬先生的意思办吧。”
胤祚跟朝臣们都没有什么深交,可上门送礼的却着实不少,不过胤祚的规矩向来是收礼单不收礼,送来的礼单留下,东西还请搬回去,大家伙一视同仁,即便是自家门下奴才也是一般办理,虽说有些不近人情,可也落下个清白的名声,所不同的是自家的奴才可以参加家宴,那些朝臣们赏杯茶就打发出去。不过对于阿哥们送来的礼,胤祚却是笑纳得很,对那帮子富得流油的兄弟们胤祚可是毫不客气的,送来的礼物全部收下,按胤祚的话说就是:那些都是民脂民膏收了也白收,御史台那儿也没得话说。
酉时整,在京的阿哥们都来了,除了太子、出京办差的老大、老四外其他的可都到齐了,满满当当地摆了两大桌,一屋子阿哥大呼小叫地闹得欢快,浑然一派兄弟无间的气氛,到了酉时三刻,酒饱饭足才各自散去。胤祚送走了阿哥们,回过头来吩咐家宴开始。
胤祚门下奴才在几个阿哥里算是少得了,可也有三、四十人之多,远在外地的像刘双城、海达、郭璞、刘长宁等未能前来之外,近的可来了不少——文的有新任山西大同知府的程天鸣、山西太原知府林承斌、山东济宁道台何麟、工部郎中陈琪等一大溜,武将里头有李柯、梁思泽、邓明等,京官、外官都有,不过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都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