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咱们应该高兴!上官衡越是纨绔越是不成器,他上官家的架子倒得越快!”
看着霍去病听得连连点头,张辽也受了激励,说得愈发顺溜:“老三有句话说得好,三叔公都很是赞赏!”
“哦,什么话?你们的那位三爷爷可不怎么赞赏哪个人,更何况是你们这些后辈。在你们面前,他那张老脸就差比墨汁白上半分了!”霍去病听张辽如此说,倒真是好奇了。对于张道的那位三叔公,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二哥夸张了!三叔公就说了不错两字而已……”张道却有些无奈的解释道。
“哈哈,老三不要谦虚,三叔公的不错两字,分量多重!要不然那两天,三叔能红光满面呢!”张辽却是知道,张柏那两天很是为张道得到赞赏而高兴的。
说笑两句,张辽将那话说了出来:“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讲究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已经朽透了!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盛极一时。其实,不知哪天,就轰隆一声倒塌了!”
张道实在想不到,张辽居然将以前在学堂中的闲聊之语,记得这么清楚。虽说三叔公听了之后,说了句不错。可见,当时张辽的确是真正想过这句话的。张辽平时看似粗枝大叶,却往往在关键之处很是留心,也能下功夫深思,最后还能想透彻了。这才是真正的早慧啊!张道自己知道自己事,他这个早慧是假的,就连这句话,也是上一世那本煌煌巨著里边十分有名的一句话,他只是拿来借用罢了!而张辽能够在十四岁时想这些东西,说是早慧已经是绰绰有余!
霍去病就更加惊讶了!他可不知道张道身体里有这么一个后世的灵魂存在。在他看来,一名十二岁的少年,能想到这里,能说出这些话,已经不是聪慧机灵能够形容的了的。其实,两人在和他见面的这一会儿,已经让他很是惊奇了。张道明显和年龄不符的沉稳,太过显眼了,以至于霍去病都恍惚忘记了张道的年龄!还有张道今日在城门所行之事,也甚是出彩,令他赞赏不已。至于张辽,比之张道就像是个少年了。可是,从张辽说的话中,也能看出张辽心思堪称敏捷,远胜同龄之人。
不说别的,只说张辽能够看出并州和凉州的不同,能够看出很多自以为高明的人们看不出来的汉匈形势,就已经甚为难得。更何况方才的话,虽说是张道说的,但是张辽能够复述出来,全不似不知其意的样子。如此年纪,能够思虑这些事,就更加难得了!
至此,他心中才明白老友张无波,为何让眼前的两个少年如此早就见识天下了!天下形势紧迫,眼前的两人却是要在将来的乱世之中大放异彩的!对于张无波的眼光,霍去病和天下大多数人一样,深信不疑。或者说,他比其他人更加相信!
“霍爷爷,上官衡此次来并州,是朝廷的意思,还是他上官家揣测的朝廷的意思?”张道轻声问道这个令他好奇的事情。
“其实,无甚区别!唉……”霍去病却是长叹一声,接着说道:“咱们的天子啊……”
第92章 让他自己回去()
“其实,也无甚区别!唉……”霍去病却是长叹一声,接着说道:“咱们的天子啊……”
说起朝中局势,霍去病唏嘘不已!
“先帝驾崩之后,并无储君。朝中仍旧是武皇帝那时的几个辅政大臣主政,当今圣上自然就是他几人迎进皇城的。可是,唉……如此几人就能决定这等牵涉国本神器的大事,本就不能避免有人留着私心!车骑将军金日磾倒是刚直不阿,但此人却是匈奴出身,做起事来颇有些顾忌。更何况是迎立新帝这等本就犯着忌讳的事,金日磾对此事就更加不出一言了!至于上官桀和桑弘羊两人……不说也罢!两人身居高位,皇统堪忧啊!”
霍去病娓娓道来,却都是皇朝隐秘之中的隐秘,天下没几人能清楚其中关节。不过对于三朝元老封侯数十年的霍去病来说,却是看得一清二楚。前因后果,其中因由,皆在冠军侯心中!
“近年来,除却凉州仍旧如同世外桃源般安安稳稳,其他各地已经是人心浮动了!并州看似平静,其实我是愈发吃力。幽州,却已经有不稳的迹象,而且匈奴在其中煽风点火。韩家那不足两州之地,本是富足之乡,却因为韩家的私心,民众不堪其苦。冀州,唉……”说到冀州,霍去病却停顿了一下。
张道只是隐约知道其中内情,还是偶尔从父亲那里听到的。冀州刺史曹云锦,却是长安曹家的人物。曹家是汉朝开国世家了,根深蒂固,而且与张家有姻亲,张道的大哥张进,娶得就是曹家女。可是曹云锦或说是曹家,近年在冀州颇有些不当之举。说白了,无非就是想将冀州揽入曹家。其实,天底下人心浮动,如此行事的也不止曹家。可是曹家在冀州本无甚根基,当家之人却又看清天下即将进入乱世,时日无多,故此曹家在冀州的吃相就有些难看。霍去病是耿直之人,很有些不屑曹家所为,但是顾忌曹家和张家的姻亲关系,在张道两人面前却不好多说什么。
“唉……”霍去病又是一声长叹,接着说道:“司隶部看似是升平盛世,可是刘起去职以后,上官安以高位,却低就司隶校尉,岂是无因!无非想把持长安门户,将来不论天下形势如何变幻,他上官家都可静观其变,以图其私!”
霍去病只是如此片刻,就将汉室境内形势剖析清楚,不愧是三朝元勋,看得清楚,说得明白!
“此次上官衡来并州……名义上是因为我反对与匈奴和亲,他是替皇上来劝慰老臣的。其实,哼!谁都明白,是希望我看清局势的,警告我不要有什么不当的举动!他占着朝廷的名义,不好应对啊!一旦落了什么口实,朝中那些有心之人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乱世之前,人们的顾忌都少了。多一分实力,在乱世之中就多一分生存下去,进而有所发展的可能!可是,这些人却不明白,匈奴狼子野心,只能全力出击,歼灭或者远逐……朝廷居然相信匈奴的和亲!一旦朝中向韩家动手……唉……”只这么片刻间,霍去病已经长叹数次,可见老将军对朝中形势的不满和无奈!
“霍爷爷,如若朝廷向韩家动手,边兵……”张辽却是想起了这一个关键来。三年前的伐楚之战,边兵是主力,也是折损最多的。若是再抽调,恐怕……
“休想!”霍去病的话斩钉截铁,不过说了两字之后却又无奈的说道:“凉州自然不会,朝中想必也不会自讨没趣。并州,上次抽调的就是并州之兵,此次扯下老脸也不让再抽调一兵半卒!可是,幽州……无能之人把守紧要位置,贻害无穷啊!凉州并州幽州本是一线,哪里被攻破,都能直抵长安!到那时,天下大乱已是必然,却苦了百姓……”
话说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无甚顾忌了,形势也逐渐明了起来。汉朝边境,抗匈前线,凉州稳固,并州暂时无忧,幽州却是已经四面漏风。张道从张家搜集的情报得知,匈奴小王,曾经游历汉境,对汉朝很是了解的赵信的谍探最为深入的就是幽州。到现在不明不白的卫长卿之事就是那些谍探的手笔!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苦的仍旧是百姓啊!宁做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张道思及这三年来,每当匈奴来袭凉州,百姓向远离边境的州郡转移时的苦楚,就有感而发说了两句。其实,这种转移,在真正的战火之中,并不是最残酷的。当战端一开,匈奴军队散乱深入边境之内,四处劫掠,百姓之命不见得比草芥金贵多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不就是如此吗!道儿看得透彻啊……”霍去病感叹一声,一时无言!
张道收拢心思,却想起另外一桩事来!
“霍爷爷,上官衡此次来并州,既然不好应付……趁着今日之事,能否把他撵回长安城去?”
“嗯……”霍去病略一沉吟,“此人太过自大了,简直狂妄!早几日他来晋阳城时,在城门居然当众诘问丁丰南,为何老夫没有亲自到城门迎迓!猖狂至极……这几日我还没见他!不过,想打发他,却也不易啊!扯着朝廷的大旗,老夫真有些投鼠忌器。”
“呵呵呵,霍爷爷,老三既然如此说,肯定是又有主意了!”张辽却知道张道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是已经有办法了。
“哦,呵呵呵,道儿,说来听听!”霍去病也饶有兴致的看向张道。
“二哥又说笑了……其实,也只是个想法而已!”张道接过话来:“今日之事,不论是何因,丁成这个贼曹的栽赃陷害是民众皆知的。想必不论是丁丰南还是丁成,此时心中是有些忐忑的!那个上官衡在晋阳,可称无知无畏。可是,丁丰南是清楚霍爷爷一贯行事作风的!”
说道这里,张道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说道:“既然不能明着撵上官衡离开并州滚回长安,那就让他自己回去,而且,跑的比谁都快!”
张辽恍惚有些明白,霍去病却是已经清楚张道的想法了。
霍去病略一思索,觉得大为可行:“道儿心思不少,七窍玲珑心也不过如此嘛!丁丰南应该会帮忙的,不然丁成休想过了这一关。上官衡此人心胸极为狭隘,此时肯定记恨动手的百姓,是要赶紧把他赶回长安,免得再生枝节!”
第93章 晋阳东城()
晋阳城,是和凉州的银川城,幽州的蓟县涿郡同样重要的边郡重镇。不仅人口众多,甚至超出了张家经营数世的银川城。在商贸往来上,也颇为繁忙!并州民众的各种吃食,以及日常所用器物,除了小部分自给的,其他大多是由行商带至晋阳,而后再散往并州全境。人口和商业对于边郡之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而带来的晋阳城战略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才使得晋阳的城防愈发坚固,晋阳的民心却更加稳定。
晋阳城的城墙在霍去病任期之内经过数次加固加高,已经达到四丈有余,均是采用纯净的黄土夯筑而成。而且夯层很薄,只有大约三寸而已。须知城墙的夯层越薄,夯土就越坚硬,但是需要的劳动量也就越大,成本愈高。
晋阳平日的城防有常驻晋阳的军队负责,巡城兵士就是晋阳平日主要的防卫力量。但是,晋阳城防力量却远不止于此。驻守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等接近汉匈边境之地的兵士,是轮换休整的。而从这几地退下来休整的兵士,就散落于并州其他州郡,其中大多数集中在晋阳城外的军营之中。一旦有变,或是其他必要的时刻,这些兵士就会成为守卫晋阳城的至关重要的力量!
城墙的增高,士兵的增多,城防的加固,再加上二十余年来霍去病在并州防守得当,使得晋阳城长时间内并没有直面匈奴兵锋的危急时刻。这么长时间的和平,除了带来了人口的增多和商业的发达之外,也使得晋阳城中置产之人增多了起来。
中国的人们自古以来讲究恒产,再直接一些就是人们最喜爱的是房产和地产!一旦稍有余资,不是搭屋造房,就是买田置地。仿佛只有房产和地产才是最为保值也最为实在的财富。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世,人们好似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改变。不论是富有之人,还是小康之家,亦或是贫苦人家,全都是如此观念。富有之人想要广厦千万间,想要良田万顷。贫苦之人却只想要寒冷之时能遮风,雨雪之时不漏雨的两间茅草屋。亦或是想要风调雨顺之年能够全家温饱,灾荒减产之年保住全家性命的两垄田地!
晋阳经过二十余年的和平时期,人口增多,商业发达,自然就会带来很多财富。这些财富大多集中在少数权贵之人手里,也有一部分散落于民间。如此一来,晋阳城之中必然就会有很多需要置产之人。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给,晋阳城外再也看不到荒芜的土地,晋阳城内也看不到空置的空场!城外的土地全部得到耕种,城内的空地也都建造起了房屋。
这些是霍去病乐见的,也是目光长远之人乐见的。人口和物资,永远都是战争的基础!
不过,虽说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有此购置恒产观念。但是,在置产之时,就会出现自然的分野,十分明了。城外连片的肥沃之地,大多是富人田产;而小块的贫瘠之地,亦或是开荒之地,却绝多都是贫苦之人的希望。
在房产上,表现的就更加明显。富有之人,或是官职显要之人,自然不想和贫苦百姓居于一个里坊之中。他们不愿将自己或华丽或豪气或雅致的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