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王爷 >

第173部分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173部分

小说: 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吸一口气,绷紧的脸皮松缓了一下。唐人有句话,不是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金姑娘就想着,如果自己低声下地的询问,肯定也能得到答案的。

    金姑娘来到陈华身边,因为是熟识,谦虚客气早就免了,金姑娘低着声音问道,有点谦卑:“奴家就不明白了,炎炎夏日,郎君和众人,都在这田里面忙碌什么?这田里面,不过是普通水稻,难道对于郎君有何妙计,可施展?”

    既然都是不耻下问,金姑娘也没必要藏着什么。心中有何不解,就得每一句都出言请教。她蹲在陈华身边,一股幽香飘然入鼻,这女人,还真用上了前些天逛街买的那些香香的胭脂。

    陈华嘿嘿一笑,刚想张嘴回答,坐旁边的老苏嗓子不舒服地干咳几声,像是得了感冒,嗓子干痒发炎。

    在看到老苏那为了保密而要杀人的眼神,陈华一阵胆寒,意识到自己差点透露了一件兴国之利器啊。

    “没什么,就是闲着无趣,带着几个学生夫子,下山来劳作。金姑娘不会是专程来看我们们种田的吧,这有什么看头,等会儿,我送你去玉山看看,那儿才好看呢。”老苏和严宽杀人的眼光,又飞过来了,陈华怕被眼神“杀死”立刻成功转移话题。

    开玩笑要是杂交水稻,真的泄露出去了,他陈华还靠什么东西发财?不行不行,得保密,谁都不告诉。

    感觉自己的问题,好像被忽略,金姑娘皱了皱眉:“郎君不愿意说,那就是算了,奴家也没有强人所难的地方,只是好奇,郎君会如此做,依据是什么。”

    “没有依据,都是胡乱瞎搞的。”说道这儿,陈华没品没味地拍了拍屁股,大声吆喝:“时候不早了,今天就弄到这儿吧,明天继续。”

    “时候不早?”怕是才过响午吧,离天黑,还有那么早的时间,居然就要收工了。听到这句话,金姑娘脸上苦笑着,心里却难受的紧,很显然,对方是有意不想让自己知道什么。 

第三十九章君若娶,妾便嫁.()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长安城的人,津津乐道说过,没过去玉山书院,你就不知道什么叫鬼斧神工。

    长安城的人,太会拍马屁了,玉山书院,也不过是建筑偏向新颖了点,布局耗费奢侈了点,占着玉山的美景,借来瑰丽的景致唬人罢了。当真是天天住在玉山,对于这些看惯了的东西,已经早就形成免疫。

    坐上马车,离开玉山书院的时候,金贞姑娘忍不住打开车窗,回望了身后玉山书院那雄伟的院门。

    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金姑娘此刻的心情如何的沉重。她只知道,自己从来没有折服过任何人,今天也不得不喟叹,这世上,真的有聪明到让人嫉妒的人。

    说实话,她都开始嫉妒了,甚至心理还曾冒出一个不善的念头,动用些许武力,把这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侯爷,给抢着跑了。像他这种人,无论待在那儿,带来的只会是奇迹而非平庸。

    苦笑着摇着头,这个想法太不实际了。她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一朵漂亮的幽光,倒不是没有办法,旁门左道也许能够成事,就看自己的条件,能否打动对方了。

    与此同时,在玉山书院上,几位夫子坐在西苑的某座亭子中,避暑纳凉。苏勖老头就像审问犯人一样,叨叨絮絮地追问,那个女子是谁,怎么会突然想着到水稻试验田里,顺带还参观了玉山书院。很显然,作为老李的姐夫,苏勖可是忠君爱国的,玉山书院承载了太多国家机密,岂能随便一个人陌生人就敢闯进来?

    这老头认真起来,简直就是一老顽固。不过,爱国之心,是值得欣赏的。

    面对苏勖暴风雨一样的责问,陈华只能如实回答,他也不知道金贞为何要来书院,不过,也没损失什么,对方来看了一眼就走,话都没多说一句,想来也是如此,苏勖才没有当即就翻脸赶人。

    又聊了一些其他的琐事,大家都倦乏无力,就各自告辞回房午休。

    陈华也回了自己房间,推开门进去之后,谢韫正坐在他房间里,手拿着桌案上一些陈华手写的草稿看得正认真呢。那已经明显隆起的小腹,让这个原本就漂亮的女人,脸上洋溢着慈母的光环,陈华看得呆了呆,桌上有茶,他拿起茶杯倒了一杯,猛喝下肚,就坐在谢韫身边,双手情不禁地攀上谢韫那隆起的小腹,侧脸俯身下去,耳朵贴着,谢韫本来就薄的衣裳,不羞不躁地说着:“儿子啊,我是你爹爹,踢两脚,让我听听。”

    都说怀孕的女人最温柔,对陈华这个无赖大流氓,最近喜欢贴着耳朵听肚子里面孩子乱踢的行为,谢韫粉白的脸总是会刹那间红晕上浮。不过,她并没有阻止,反而放纵了陈华肆意妄为。

    “你怎么就知道是儿子,就不允许是女儿啊,你讨厌女儿?”谢韫以为陈华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颇有幽怨声道。

    陈华立刻摆明自己的态度,横着眉毛,道:“谁说我不喜欢女儿。”

    谢韫哼哼了两声,很显然把陈华的话,当成是违心的。

    天可怜见,陈华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自己说的都是真话。不过,陈华其实已经早就知道,谢韫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了,程丹阳那个老头儿,早就告诉陈华把脉后的结果,一男一女,龙凤胎,预产期估计在九、十月,也就意味着还有三个多月他又要当爹了。

    还别说,程丹阳这老头的医术,真是没的说,就一个字,牛。估计药王孙思邈的医术,也就是这种样子吧。而且,据说,这老头最近带着医学系的学生,天天上玉山捉猴子,好像是要用研究出来的麻沸散,给猴子做一个割除阑尾的内科手术。等技术成熟了,能够百分百割除阑尾,或许,这将是改变人类历史第一个有明确历史记录的内科手术。

    估计程丹阳老先生,也是想趁着蹬腿儿之前,好好的做一番事业,至少,在为他喜爱的医学上,留下一断光辉的篇章,老先生的这种舍身奉献的精神,太值得学习了,有些时候,陈华都以他为榜样。

    陈华的耳朵,还附在谢韫的肚子上,听肚子里面,胎儿踢腿的声音,是每一位父亲,都喜欢做的事情。

    谢韫的手,放在陈华的脸颊上,胡须有些刺手,但她的眼神,却是非常温柔,化成了春水一般绵绵:“孩子快要出世了。想给他们娶个名字,想了许多天,都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好。”

    “干脆就叫陈大,陈二吧,名字好记,我小时候,还被迫叫狗剩呢,陈大、陈二已经很好了。”陈华秉承着老一辈的传统,取个贱名容易养活。

    “胡闹,怎么能如此轻率,你要是不愿意取,那就算了。”谢韫做出要走的东西。奈何陈华贴着她肚子,她肯定走不掉。

    “嗯,我想想,取名,要求的就是好记。”陈华认真起来,思考了一会儿,道:“那就叫,陈平、陈安,吧。小名平平安安,图个吉祥。”

    这一次,谢韫没有说陈华胡闹了。

    “陈平,陈安!”谢韫,念了一会儿,不知怎么的,眼睛就雾蒙蒙的,就像里面被水洗过一样:“不错,平平安安最幸福。当年,爹也曾说过,如果有孩子,取名平安,平安一生。”

    一丝不擦的悲伤,从谢韫脸上一闪而过。接着她便淡淡笑了起来:“那便叫这个名字了。”

    陈华忽然伸手,抱着谢韫,略微发福的腰肢:“过去的,都已经是过去。人不能活在过去,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美好的。好了,给你看样东西。”

    谢韫努力地笑着:“嗯。”就看见,陈华屁颠屁颠,跑一旁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他说的东西。

    谢韫认真地看着,陈华将一份卷起的图纸撑开,然后仔细地听着陈华介绍。

    “这是我画出来的婴儿车,等我们们的儿子出生后,就可以让他躺在里面。材料我都让人去准备了,等收集完了材料,就可以拼凑出来。”

    陈华又从图纸旁边,拿出两本手写的小册子:“这是开启智力的,百家姓和三字经,你看看,是否可以当儿童的启蒙教育。教育的从娃娃抓起啊,不要让我们们的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说道这里,陈华又想到什么似地,继续跑一旁翻箱倒柜,终于拿出一个蓝色包裹包住的东西,打开包裹,里面全是一整套,一整套,叠得整齐漂亮的小孩子衣服。

    “有些是婉儿做的,有些是,去长安城集市上逛的时候,看着好看,就买下来的。还有些小孩子玩的玩具,都放在侯府,没拿过来。”

    陈华忙碌着翻出这么多东西,并且一样样仔细地介绍了,他这个看似笨拙的动作,落谢韫眼里,居然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幸福。

    想不到,这个平日,只做大事的男人,居然也能够细心地准备这些东西。

    谢韫的眼睛,就像罩上一层薄雾。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忽然,非常兀秃地,谢韫猛地直扑陈华的怀里。

    “哎呀,这是要干嘛,小心,小心肚子里面的儿子,别碰着了。”陈华手忙脚乱,有美人主动投怀送抱,他虽然开心的要死,但理智上还是认为,谢韫不该太过ji烈的运动。

    肚子还大着呢,那能够做出饿狼扑食的动作,真是该打屁股。

    谢韫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双手抱着陈华的腰,脑袋贴在他胸膛上,竟然有些小女人的依赖。

    一股幽香钻进了陈华鼻子里,让他食色大动。

    “相公。”谢韫幽幽地唤了一声,娇滴滴的模样,真让人恨不得立刻吃了她。只是,现在是不许的,陈华清楚明白地知道。

    陈华抚摸着谢韫,细腻柔滑的肌肤,从他指尖滑过,他低声淡淡说着,竟然是那般让人觉得心疼:“不要笑我啊,我也是第一次当爹。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脑袋里想到什么,就通通都准备了。三字经和百家姓是我很久以前就写的,婴儿车也是为了方便照看儿子准备的,从小就没有人教过我怎样当一个好的父亲,我的童年是很失败的,长大了,也是四处漂泊,我知道,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安定的环境,能给孩子带来许多欢乐,嗯,有句话,一直想给你说,嗯,你若愿意,我们们成亲吧,就在玉山,不请他人,就老苏,严宽,程丹阳几个老头,摆上两桌,简简单单,老苏当证婚人,书院几百学生见证。在他们的祝福中,白头偕老。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兀秃了,都说,一个女人,一生最隆重的大事,就是她喜欢的一场盛大的婚礼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如今这般平淡,委屈了你,便宜了我,呵,我这算不算是强人所难啊?”

    慢悠悠,一字一句,像是在说着心里,早就打好的腹稿。太煽情的,陈华不太会,他心里想说什么,此刻全部说了出来,心里想着,这算不算表白,谢韫会不会答应,一时间,竟然有点忐忑不安了。

    陈华没有去看谢韫此刻是否还是雾蒙蒙的眼睛,但却听得一个很低沉的声音飘入他的耳朵:“君若娶,妾便嫁。” 

第四十章何处话凄凉?() 
每逢初一十五,房府的卢夫人,都会去寺庙进香,随行的奴仆丫鬟成群,几乎带走了相府大半的人。空荡荡的相府,此刻就只剩下房玄龄,还有几个看家护院的侍卫。

    房玄龄所在的书房中,香烟袅袅,颇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清静的环境,让房玄龄很快进入了阅读的状态,随手翻开面前桌案上摆放已久的一本书,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没多久,门外,一直服务房府的老管家,隔着门窗,禀告道。“老爷,你等的客人,已经到了。”

    房玄龄的声音,在屋内传出:“让她们进来吧。”

    老管家推开了书房的大门:“两位姑娘里面请,我家老爷在书房里面。”

    两位俏丽的女子点了点头,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借宿在蓝田侯府的金贞和她的婢女金影。为了避免府中人多眼杂,房玄龄在安排接见她们的时候,故意选在了初一这个日子,府中人都随着夫人前去寺庙上香,也算避人耳目。

    两女进了书房,老管家识趣地将房门关上,然后转身离开。

    房相的书房,算不得大,但胜在清幽,一看就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格调,一盆青色小竹摆在四角,墙上悬挂大多都是古物书画。房相坐在二女对面的桌案上,左右手两面,累叠很高的公文薄,足见房相就算回到家中,也不忘公事为重。

    见到房相,二女敛衽为礼,不敢在这位大唐朝官居高位的宰相面前摆出高傲,谦卑道:“拜见房相。”

    “两位姑娘,不必多礼,请坐。”房玄龄手指前方的凳子。合上书籍,看着面前两位女子:“二位姑娘的来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