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91部分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91部分

小说: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见山,将来不论是松江、嘉善,还是其它任何一座城池,如果清军攻城,你可以协助当地乡兵守城,但不可死守。你的要务是监控、狙击运河水道的清军物资钱粮。另外,到时候我会调遣一营同盟舰队的水师在金山卫、宁波、杭州湾一线,声援你在浙北的行动……见山,阎典吏和何大哥在常州,我与徐大哥在苏州,你在松江,我们把江南最繁华的三府之地变成泥潭,焚成焦土,就算死,也要拉上十万鞑子为我们殉葬!” 

第118章 新李成栋() 
第118章 新李成栋

    天黑之前,马三炮的工匠支队也押着大批的辎重物资从浏河来到嘉定。高旭当即命他领着工匠连夜修缮嘉定损坏的城墙以及守城工事,至于辅助的人力,则由侯岐曾组织当地的乡民。嘉定城虽然几乎被屠杀一空,但城郊乡镇却人烟稠密。同盟军击溃清兵夺回了嘉定城的消息也是不翼而飞,闻声赶来的乡民络绎不绝。马三炮的工匠支队相当于半个移动的高氏工坊,其中不光有铁匠,还有石木匠,对于修缮工事,那是他们的专业所长。

    同样在天黑之前赶回嘉定的还有赵氏兄妹的海盗支队,以及张鹏翼的淮兵营。李成栋的人马在嘉定城内让徐鸿死磕了一天一夜,本已是疲惫不堪,出了城后,一遇到张鹏翼和赵氏兄妹的狙击,竟是斗志全失,只顾逃命。李成栋落水身亡之后,他撤出城的三千余人马顿时星散。张鹏翼和赵氏兄妹各领本部追杀了一阵,缴获了清军大量的器械物资,满载而归。说起来,真正苦战的是徐鸿,但轻易摘取了胜利果实的却是张鹏翼和赵氏兄妹。

    为了防止清军卷土重来,高旭连夜布置下嘉定四个城门的防务,徐鸿的三镇一营镇守北门振武门,赵氏兄妹的海盗支队守东门晏海门,老家伙的庄丁支队镇守南门宣文门,张鹏翼的淮兵营镇守西门济漕门。马三炮的工匠支队在民壮的协助下修缮四门破损的城墙,高旭则是坐镇城中央的县衙。嘉定城接近正圆形,直径约四公里,周长约八公里,面积约十三平方公里,县衙的位置恰好坐落在圆心上。

    嘉定境内的水网密集,水路四通八达。嘉定城除了四个城门之外,还有东、西、南、北四个水关,分别联结浏河和吴淞江,而东西向的练祁河则是直达沿海,与崇明岛隔江相望。那些满载着辎重的船队可以从水路直达嘉定城下的护城河,以水关入城。嘉定的外城河与浏河、吴淞江相通。

    一直以来,高旭以为嘉定是一座土城,那知到了嘉定才知道,这嘉定城不光有宽大的护城河,城墙竟然都是由砖石所砌,高有二丈六,城基宽有五丈,面宽有三丈,每个城门都筑有城楼,了望台有十六座,守铺三十四间。这嘉定的城墙规模宏大,城防坚固,至于这嘉定义民守城不过二三日即破,而不是像历史上江阴城那般屹立不倒近三个月,实在是众龙无首之故。像阎应元这样的守将,正印证了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老话。

    后来高旭翻阅了县衙里的嘉定县志才知道,首任知县高衍孙于嘉定十二年在县治周围筑土城。在元至正十八年,张士诚派遣部将吕珍把嘉定由土城改用砖石修筑城墙,设了四城门,并加宽了护城河。使得外城河宽有十三丈,底宽有八丈,深有一丈,与城墙相距约五丈。内城河面宽约二丈,深约半丈。后来又在嘉靖年间,历任知县为了防范倭寇沿江入侵,又不断地修缮城墙,增强城防工具,并疏浚城河,使得嘉定城越发巍然屹立。

    城内的民居虽然因为战火而毁损大半,只是得益于城内交错纵横的水渠与河道而得以幸存部分。作为李成栋的发令施号的据点,要不是他撤退匆忙而没有付之一炬的时间,县衙才得以保存。现在,县衙又成了新的指挥中心。民事由本地名士侯岐曾负责,职责与知县无异。军务与城防则是高旭负责。虽然嘉定那坚固的城墙出乎于高旭的意料之外,但高旭的目标仍然直指江南的漕运中心苏州城。对于嘉定,他不过是个过客而已。高旭决计在嘉定休整一夜,明早就领军直趋昆山,与徐玉扬的第一镇会师,然后拉开光复苏州的序幕。

    夏完淳以及他的姐妹因为侯府毁于战火,而暂居于县衙。对于如何筹建同盟会,夏完淳有很多的疑惑要请教高旭。幸好高旭有了被那就陆楷烦不胜烦的经历,找来随军幕师,记下他那些筹建同盟会的想法和思路,汇编成一册《同盟会筹建纲要》。纲要包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十六字宣言的解释,中华同盟旗、中华报、会徽这些相当于现代广告标识的设计寓意,以及大略的框架组织,一星至五星同盟会员的进阶。如果把同盟会看成一个公司,那么这份《同盟会筹建纲要》便是一份推广方案。

    高旭给了夏完淳一册筹建纲要的副本,夏完淳如获至宝地连夜研究去了。

    刚打发夏完淳,高旭正要去巡视嘉定四个城门时,却见老家伙走进县衙大堂,道:“少庄主,那个李成栋的养子李元胤擒住了。”

    高旭沉吟了一下,道:“押上堂来。”

    粗通南明史的高旭自然知道明末那些养子们的厉害。比如张忠献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个个声名显赫。至于李成栋的养子李元胤,声名虽然不及李定国,但他的忠义也不输后者。不论是张忠献,还是李成栋,他们动屠城,杀人盈野;也不论是李定国,还是李元胤,他们都随着他们嗜杀的养父们犯下重重杀戮,但生长在这样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都只是在时代的浪潮中挣扎浮沉而已。

    既然嘉定屠城元凶李成栋已落水身亡,那些这个尚存忠义之心的李元胤,或许该给他一个反正的机会。

    让高旭意外的是,老家伙领进堂内的不仅有那个李元胤,还有一个容色复杂的俏丽女子。

    高旭先是望了望神色寂然的李元胤一眼,然后看了看那女子,一旁的老家伙在高旭耳边轻声解释道:“李元胤是那个女子擒住的。”

    高旭顿时哑然,这样一个弱女子怎么能擒获战力值极高的李元胤?实在是大笑话,但老家伙再解释一下详情,高旭听罢,眼光在眼前的一男一女身上游离着,心中琢磨着他们的关系。

    李元胤只是打量着传说中的高旭,神情极是镇定自若,而那个女子却是向高旭行了一下礼,落落大方道:“民女张氏见过将军。”

    高旭注意到那女子被扎破的双掌。嘉定屠城中,这种为了保存贞节而反抗的女子,最终被清军钉在木板奸污的不幸者比比皆是。这个张氏有点与众不同,她的神色不像一般女子畏缩。只听她又道:“将军,民女有个请求。”

    高旭看着一旁的李元胤顿时皱着眉头瞪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张氏,你立下大功,有什么请求尽管讲来。”

    那张氏只是道:“将军,这人曾救了民女一命,又不忍伤害民女而自愿请降,他若诚心归正,望将军给他一个机会。”

    这个张氏出身嘉定城的商家,家里经营着一个纺织手工作坊,平时在商铺里帮衬着族人打点生意,所以不像闲等女子那般怯于场面。全家都被鞑子杀害之后,她自然仇恨之极。只是这个李元胤先是从一个清兵小头目救下自己,自己投井后,他又拉她上来,原来她以为李元胤欲行不轨,后来想想才觉得不是。最后她死命抱着李元胤,而他却没有下毒手,只是自投同盟军巡逻队的罗网,李元胤那句“可惜我不杀女子”,竟让这张氏起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心思。

    高旭听罢,却是沉着脸道:“如何处置,本帅自有定论。”

    那女子张张嘴,没有再说什么,又是神情复杂地望了李元胤一眼。

    高旭盯着李元胤道:“你当时为什么不砍下刀?”

    当时那个女子死命地抱着他的双脚,李元胤完全可以一刀杀了她,一走了之。

    李元胤道:“我不杀女子。”

    高旭冷哼一声,道:“本帅了解,凡事都要个理由,假设你这个理由很充分,只是作为屠城元凶之一,你如何洗涮去身上的累累血腥?”

    李元胤抬起头,虽然他昨天没有参加屠城,但他也不想解释,只是望着高旭,道:“我可以血债血还。”

    高旭盯着怀有死志的李元胤,看了他好一阵子,直到他惭惭失去了沉稳之色,才饶着他走了一圈,瞧着他金钱鼠尾式的满清秃头,问道:“每次早上醒来后,你有没有一种冲动?”

    李元胤没有回答,只是望了望高旭头上那养了不足一个月的短发。

    高旭伸出两指,作出剪刀型,剪向自己的脑后,道:“二十天前,我这里也有根鼠尾辫子。当时,我每次早上睁开眼后,总有剪去这只辫子的冲动?难道你没有?”

    李元胤依旧沉默,但他的目光在闪动。

    高旭摸摸自己的脑后,满足地喟叹了一声,道:“无辫一身轻啊。”

    李元胤听罢不由自主地露出深思之色。那个女子张氏也是满眼希翼之色地望着李元胤。

    高旭发了一通感慨之后,坐回了县衙大堂上的主席台上,老家伙仍然像影子一般立在他身后,高旭又说道:“你的养父李成栋在吴淞江溺水身亡,身首异处,遗体已挂在北门示众。”

    李元胤的脸色顿时白了一下,呼吸不由有点急促起来。

    高旭盯着李元胤失去镇定的面孔,道:“如果你肯像我一般剪去辫子,我可以让你养父入土为安……此外,还有刚才那个张氏女子,她既然肯为你求情,想必对你有意,而你又舍不得杀她,你们俩人可谓郎情妾意,我可以做你们的红娘。”

    高旭记得历史上李成栋的反清归明,他那个死节相劝的小妾功不可没。不知这个女子对于李元胤的影响力如何?

    对于李元胤来说,他本就有反正之心,要不也不会如此轻易落网。更不要说反正之后能够让养父入土为安。至于那张氏女子,他只是敬佩她的贞烈,要说郎情妾意,那倒只是高旭的戏言罢了。

    那女子听了高旭的戏言,苍白的脸颊竟是泛上几丝红晕。

    李元胤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抬起头,望着高旭,苦涩地道:“好,我剪辫子。”

    在李元胤内心挣扎地时候,高旭也在心中漫无心绪地盘计着,听了李元胤的话,顿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转头与一旁的老家伙对视了一眼。老家伙不知道高旭为什么要对这个李元胤刮目相待,以他看来,这个李元胤并没有如何出奇。无论如何,对于高旭的劝降水平,老家伙还是大为叹服的,这种以身作则的劝降方式,实在别具一格。

    “好!”

    高旭大声叫了一声好,拍案而起,目光如炬地盯着李元胤道:“——不过,我只要你剪心中的那根辫子!”

    就在高旭大声叫好的刹那,突然想着,这个李元胤如果现在降了,同盟军不过是多了一名反正的清将而已。他的地位和作用不会高于在江阴反正的罗子牛。如果让这个李元胤在清军之中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为内应,到时不是可以洞悉清军的虚实了么?

    高旭记得那李成栋凭着战功曾任江南巡抚,两广提督,最后他随着左良玉的部将金声桓、王得仁反清归明让清廷方寸大乱。如果在高旭的协助下,李元胤能够像他的养父李成栋那样在清军中上位,到时再对满清反戈时的致命一击,想想都让人期待。

    既然李成栋死了,为何不重铸一个可以掌控的新“李成栋”呢?

    至少,历史告诉高旭,这个李元胤身怀忠义之心,能力也不俗,有着可观的期待值。当然,完全凭李元胤的忠义之心并不可靠,除了晓之大义之外,或者要他写下宣誓同盟会的亲笔墨迹,以便将来要挟?又或者凭着这个张姓女子来影响他?——无论如何,总有法子的。

    高旭走到李元胤的身前,先是指指他脑后的辫子,摇摇手指,然后指着他的胸口,又重复了一句道:“我只要你剪心中的辫子,头上的这根,先要留着。”

    李元胤不是个笨人,他立即明白了高旭的意图。他又是沉默了一下后,苦笑了一下:“我有得选择么?”

    高旭只是摇摇头。 

第119章 军纪整顿() 
第119章 军纪整顿

    整座嘉定城灯火通明,侯岐曾领着大量的乡民在各个角落收集遇难城民的遗身,寻找那些惊弓之鸟一般幸存者。

    高旭一个人坐在三百年前嘉定城的县衙大堂上,望着门外那面在火光的映照下,迎着晚风猎猎作响的中华同盟旗,默然沉思着什么。过了一会儿,老家伙进入大堂,道:“少庄主,都安排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