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115部分

国家意志-第115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几次短促开火,这部自行高射炮的精度非常之高,准确击落了其中2枚,但是仍然有一枚成功穿过了弹幕,在第一座浮桥上空爆炸,瞬间将斯潘加中将苦心经营的印度河运输线摧毁了二分之一;修好这座浮桥至少需要花费宝贵的2个小时,并且需要从已经完工一大半的三号浮桥上拆下一节浮箱式桥体。很快,第十一步兵师方向也被一枚类似的巡航导弹攻击,由于只击中了那座半吊子的浮桥,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179炮兵专家() 
一名军官报告了新一轮的损失后,斯潘加站在地图前不停地挠头,他知道这一系列的远程武器的出现只能说明了一件事:中国已经决心干预他的这场战争了。不过好在,巴基斯坦南部在地缘上处于全盘孤立当中,暂时不可能有重型武器出现在他眼前。

    “联络官。”他抬起头召唤道

    “是。”

    “通知空军,将打击范围扩大到印度河西岸150公里外。那些远程火箭炮必须优先消灭。一辆都不能留下。”

    “是。”

    联络军官转身走出指挥所后,21集团军军长阿比亚走了过来,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什么话直说吧,我的老朋友。”

    “司令官,我觉得如果中国人决意想增强了巴基斯坦的空军的话,我们对南部空军司令部也不能太过一厢情愿。”

    “你认为我们的空军不能胜任?”

    “坦率的说,是这样的,今天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哦?”斯潘加转过头来,但是神色并不太吃惊。

    “我是说,对南部制空权的真正争夺从今天才刚刚开始。之前所有有关实力对比的计算应该推翻。”

    “嗯,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那些火箭炮确实……”

    “我说的就是这些火箭炮,司令官。有些时候,我们不能太过依赖空军,空军参谋部考虑的更多的是保证飞行员与飞机的安全,比夫拉塔上将一贯只关心伤亡而不是我们在地面的进展。所以……恕我直言,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猎杀那些A100。”

    “你是说,用我们的远程武器?”斯潘加摇了摇头道,似乎对阿比亚还没说出口的那个计划不以为然。

    “是的,我正有此意。可以使用龙卷风。”

    “但是卫星定位好像有些问题,没有迹象表明会很快恢复。总不能让外交部去说服美国人。”

    “没有GPS的数据,可以依靠我们已经在西岸的侦察部队,还有就是我们的无人机也可以发现一些情况,他们总是在射程的尽头部署这些武器,不是吗?我们只要以苏库尔为起点画一个半径100公里的半圆,不间断地监视,一定能发现蛛丝马迹。然后由侦察单位得到炮目距离,以及其他的射击诸元。”

    “但是射击阵地的测量是个问题,还有快速计算射击诸元也是问题。”

    “可以用侧地车事先准备几个阵地。”阿比亚说道。他暗示可以在一处测量好的阵地开火伏击敌人的火箭炮阵地。当然他也知道,让这些宝贵的武器长时间停顿在一个对方打得到的地方一直是斯潘加的心头大忌。

    “不行,”斯潘加拼命地摇了摇头。“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的龙卷风可以在射程内伏击他们,他们一样可以打到我们。”

    “但是,我们仍然掌握着信息上的优势。我们可以每隔3小时发射一架无人机监视他们的车队,同时测量气象条件。从今天他们发射那些中国制火箭弹的准备时间看;比正常的准备时间长了2倍,失去卫星精确定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的火力指挥。而我们可以故意暴露一个阵地让他们的卫星看到,引诱他们上钩,然后抢在他们前面开伙。”阿比亚露骨地暗示道。

    “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们的射击速度会快过他们?”

    “因为,在没有卫星的时代,炮兵总是需要一些专家来解决诸如炮目距离测量和弹道修正精度的问题,而他们显然没有这样的专家。”阿比亚自信地回答道。他是炮兵出生,早年毕业于英国皇家炮兵学校,21集团军的炮兵旅这些年在他的训练下,已然成为全印度专业水平最精良的炮兵,实际上他有时候认为,卫星定位技术或者利用火控计算机解算射表确实会让一支平庸的炮兵变得出色些,但是一旦失去这些现成技术的时候,才是炮兵业务水平见真章的时机。

    “这个……你让我再想想。”斯潘加继续摇着头,但是这个计划对他颇有吸引力,龙卷风的巨大威力和惊人射程确实是对抗对方火箭炮阵地的最直接的选择,他所忌惮的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这会让他的炮兵团在从机动到停车后的火力控制上处于劣势,而且在精度上,对方可能得到基于卫星定于技术的某种中段或者末断的弹道修正;不过话说会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迹象表明留在南部的这些很多年前进口的A100系统的指挥车和弹药可以利用北斗导航卫星,这从刚才敌人的射击准备时间和精度上已经可以看出苗头了。

    “我建议你仔细考虑我的建议。”阿比亚仍然固执坚持他的看法。

    “我会考虑的,不过容我再想想。”斯潘加挥手让阿比亚必要再说了。

    下午5点(北京时间)。林淮生再次走进地下20米的地下会议室,准备回答一些问题。

    会场的人数没有变化,气氛仍然紧张,也许这里所有的人也和他一样,一直在揪心几千公里外正在进行的战争。

    仍然坐在后排的上将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夺取贾布瓦机场的问题。这是这个计划最为重要的前提,按照林淮生之前粗略的简介,至少需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才可能控制跑道,因为附近的城镇里驻扎了一个营的印度正规军;但是如此需要从墨脱或者林芝县出发跨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这会给直升机的降落制造难题。并且印度部署在这一带的雷达也是一个麻烦,如果敌人提前发现大量的直升机接近,一定会有所防范。

    “各位首长。我在陆航团干过,深知在那一带飞行的不易。”林淮生缓缓说道。“这样的突击需要深入敌人防御大约120公里,而且这还是直线距离。在他们守备完整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在守备松懈的情况下,也是十分困难。”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他说下去。

    “所以首先必须先潜入几支侦察部队,对敌人在藏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关键位置的小股部队进行歼灭,对雷达以及通设备予以破坏。”

    “潜入几个班是一回事,我们的战役侦察小队也许可以做到,但是潜入一整支部队秘密跨越如此大的纵深夺取机场恐怕……”前排中将终于按捺不住问道。

    “是这样的。夺取机场的作战必须在夜间进行,我和雪狼大队的这次行动可以发现,由于装备的问题,敌人在夜间的行动能力将下降一大半。”

    “夜视能力是一回事,但是小分队不可能把整个藏南的雷达都破坏。我们已经察明他们在这一地区有机动雷达存在,而雪狼的侦察也不可能全盘察明他们的机动路线,所以……”

    “所以完全破坏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有的放矢。”林淮生打断了中将的话,“而在这一地区,不可能有机动雷达部队。”说着他在计算机上打开一张图片,图片立即投影到了墙上。

    这是一幅巨大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图,可以看见这条大河在万仞高山蜿蜒曲折流向南方,在地图的左下角,这条大河变得更加宽阔,并且已经改变了名字,被称作“布拉马普特拉河。

    “各位首长,进入阿萨姆邦腹地的捷径,我认为,就是这条河。”林淮生平静地说道。

    会场陷入了大约20秒钟的沉寂,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

    “几年前,我对这条河的这一段地区进行了一次测绘,”他自己打破了沉默,然后用手在地图上圈画了一些。“直升机用尽量低的高度沿河而下,到达平原地带就可以看到贾布瓦的跑道,几乎不需要导航。而此时,敌人当然会发现我们的意图,但是,为时已晚。”他绝决地说道,口气不像一个参谋而象一名大军区司令员。

    “这条河西侧的绝壁,平均海拔在1500致1000米,而河面的水平高度,由北至南大约从450米变化到230米。这样大的落差导致了她在下游的狂暴,但是这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嗯,很好的地理屏蔽。”中将说道,但是没有点头,这是闻所未闻大胆计划,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轻易表态显然是不智之举。

    “林淮生同志,你想过这样的计划的可行性吗?另外河流上方峡谷的平均宽度是多少?”后排上将也开了金口问道,听不出语气是褒是贬。

    “说实话,我对陆航团还是没有信心。这一带峡谷的平均宽度是400至500米米,但是会有一些狭窄地带。从气候上说,每年的9月份以后会有大量的不可预测的低空云雾天气,我去过那里,一旦整个流域有云雾生成,就会弥漫在整个河道上,而我们手头的气象资料和观测条件都十分有限,很难精确预测。”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林淮生描绘的好像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空中的楼阁而已。

    “这些你不用管,我现在只问一件事。”上将紧紧盯着林淮生,却久久没有提问,等得林淮生有些发毛。

    “小股的渗透部队能不能控制全流域的印度观察哨和雷达系统?”

    “如果准备充分,还是有把握的。仅仅利用雪狼这样的部队事先潜入藏南腹地还不够;还需要一支可以低空深入敌后的动力伞部队。”

    下面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看不到有人点头,但是也没有人摇头。林淮生觉得有门儿,也许这就是他得以意实践人生最大抱负的关键时刻。

    “突击部队的可行性和细节问题交给别人判断,暂时先不管。”上将说道,他的话比几个钟头前明显的多了起来。“我问你,一旦控制了机场。陆航部队的运输能力不足以扩大这样的优势,你想过没有?”

    “我想过,控制机场的下一步,就是实行强硬的机降,需要事先完整的运筹。必须动用我军现有所有的运力。我计算了这条跑道可能的吞吐能力,以一小时起降大型运输机10次,一天就是240次,可以运送半个轻装师的兵力和部分终装备。同时利用重型飞机进行不占用跑道的空投,可以投放各项物资和一个旅一级的伞兵部队。我计算了提斯普尔敌人的反扑,大约会在72小时后。这是他们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岸集结一个师最小时间。”

    ……元旦外出几天;抱歉。

180炮王() 
“不对,”上将很粗暴地打断了林淮生。昏暗的灯光下,可以看到他的面色很苍白,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气。

    “你只计算了跑道的中转吞吐能力,但是这条跨越青藏高原的航线不可能有这样高的效率。而这必然是你的整个假设中最大的短板。”

    会场再次死寂下来。首长说的毫不含糊,他指出了这样的计划只是昙花一现的想当然。不管是空军也;好陆航也好,都无法跨越这样大的地理障碍,按照林淮生一厢情愿的想象;组织一条繁忙的运输线;这条航线甚至会比当年的驼峰航线更靠北,也就是说会面临更架难跨越的地理障碍。实际上就算那里没有一个印度兵,这样强度的运输也超过了中国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但是那不是中国。

    “或许我们可以先把人员物资秘密地运输到西藏的前线机场?这样可以缩短航线,也可以避开飞跃高山的航线?”前排中将回过头谨慎地请示上级,显然中将对林淮生的计划还存有幻想。但是上将没有理会这个提议,也许在他看来这只是回避矛盾的折中办法。

    “我认为这样行不通,即使事先移动到西藏机场也有很大的缺陷,高原机场的转运效率以及保密问题。”林淮生平静地说道。这让中将很奇怪,倒不是林淮生驳了他的面子,只是好像林淮生自己否定了他自己的计划。小小会场内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被林淮生吸引。

    “各位首长,在这里我必须承认,航线问题,是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但是……”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看的话,”他低头在计算机上按下了几个按钮,投影地图再次变化,变成了一幅南亚次大陆连接中国西南的地图。他用手大致在上面划了一条线。这条线从云南起横跨怒江,穿越横断山南翼切入缅甸克钦邦,最后进入藏南,这条线路比跨越喜马拉雅山东麓的线路短了近一倍。

    “整条航线只有500公里,而且……而且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