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聊天群 >

第421部分

崇祯聊天群-第421部分

小说: 崇祯聊天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文诏没想到的是,上报给崇祯皇帝有关这边的战况后,竟然就拨了这支骑军过来,而且来的不是成建制的骑军,是任由这边补充安排的骑军。这也就是说,这些骑军可以拆开,随意安排进任何队伍中。

    如果说马上的功夫谁最厉害,蒙古人称第二的话,就没人敢称第一。蒙古人的战力之所以不行,只是因为装备差,首领弱,内斗激烈而已。可这些蒙古人加入明军之后,以上制约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更让曹文诏高兴的是,这些骑军还带来了不少优良战马。这对于明军夜不收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曹文诏忍不住就在城头上感慨:“陛下收复河套,收编蒙古部族,真乃英明之举也!”

    从此以后,大明的军队中,将不缺优良的战马,也不会却弓马娴熟的骑士。大明的战力,必将再强大几分!

    为此,曹文诏甚至还特意把这些河套来的骑军召集起来,亲自向他们宣布了海州这边的奖惩,告诉他们,用真正的建虏鞑子首级,可以即刻换取良田。辽东或者河套地区任选。当然,也可以积战功升级。忠勇伯满桂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朝廷是绝对不会亏待的!

    于是,在明军夜不收接下来的出击中,每支队伍的人数一下增多,几乎是以前夜不收队伍的两倍。大部分的构成都是新军中的骑军为首,领关宁夜不收和蒙古精锐和建虏探马厮杀。

    原本的时候,明军夜不收和建虏探马相遇,多是要下马步战。可多了蒙古精锐后,这些蒙古精锐却不会下马,就是配合下马的夜不收夹攻建虏探马。加上人数又多于建虏探马,一时之间,在这种小规模的战事上,建虏明显吃亏,损失人数一下增多。

    这个军情,立刻汇总起来禀告到了沈阳。皇太极一见,就又愁了。

    军报上说,明军那边很是悍勇,而且常盯着真正的满洲族勇士下死手。一般的遭遇战,只要交上手了,往往那些汉军出身的探马可以逃得性命,但满洲族探马却会被明军夜不收咬死。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了!”皇太极愤怒咆哮。明军这是抓住了满洲族人少的弱点,如果这么耗下去的话,满洲族人的壮年男丁越来越少,大清还怎么统御各部?

    这个时候,皇太极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相比明国来说,这种先天不足的缺点,就算皇太极再英明神武,也没法去改变的。更让他无奈地是,那些蒙古部族全部倒向了明国。如今有大量的蒙古人加入明军夜不收中和大清探马作战,就是一个很显眼的例子。

    不可否认,蒙古人正面打仗不行,可让他们配合着打,却能发挥出他们全部的实力。如今看来,这种斥候战,根本就不是消耗明军,而是在消耗大清勇士了!

    无奈之下,皇太极终于向唯一的蒙古盟友,科尔沁族发出了旨意,要求科尔沁族派一千骑军过来协助大清打斥候战。

    这道旨意到科尔沁族时,把布和他们给愁了。于是,海兰珠一条私聊发给了崇祯皇帝,要他拿主意。

    崇祯皇帝此时还在回京的路上,看到海兰珠的留言,便知道皇太极有点耗不下去,可又不想丢失野外屏蔽军情的能力。想明白了这点,他便回复海兰珠道:“这个简单,你们科尔沁族探马出战的时候,就放水投降好了,顺带着坑掉建虏探马,就是功劳一件!”

    他的回复,海兰珠是能立刻收到的,因此马上就有回复道:“陛下,要是这样交代给他们的话,万一有人向皇太极通风报信的话,他立刻发兵攻打我科尔沁族怎么办?”

    “当然不能明着说了!”崇祯皇帝有点无语,只好指点道,“如今东部草原上还依附建虏的部族,也就你们科尔沁族了。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你们科尔沁族的士气还很高吧?”

    “这有什么关系?”海兰珠有点想不明白。

    崇祯皇帝一见,便继续解说道:“那你们就派那些意志消沉地去好了,临行之前,不妨让底下人私下透露,说其他部族在我大明这边的待遇如何。只要投降大明,就有优待,如果有立功的话,更是有赏赐。”

    海兰珠一见,还是皱着眉头,对这回答很不满意,不过她看出崇祯皇帝没说完,就忍着性子继续听着。

    “等到临走之时,你额祈葛不妨召集他们训话,严禁军中传播这种不利消息。同时,感慨下部族困难,前景渺茫。如此一来,朕就不信你们科尔沁族的那些人还会出死力!只要不出死力,他们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伤亡了。”

    海兰珠听到这里,终于心中一动,眼睛都亮了点。

    “而且朕这边也会交代下去,对于蒙古探马不得赶尽杀绝,只要投降,一律就接受。这样,在战场上发生的那些事情,难道还让皇太极怀疑你们?顶多是觉得你们科尔沁族没有战力而已!”

    对于这个解决方案,海兰珠终于接受了:“那我把这法子转达给我额祈葛。”

    等要下线时,她觉得心中还是有点没底,就又问道:“陛下,我们科尔沁族到底什么时候能名正言顺地脱离建虏?”

    “朕已在回京途中,等到了京师,朕和重臣商议后,会有个结果!”崇祯皇帝以此安抚了海兰珠。

    海兰珠听了,终于下线了。其实,她不知道,对于科尔沁族的安排,在崇祯皇帝出这个法子的时候,已经开始了。

894 因噎废食() 
?    只要按照崇祯皇帝这个法子,先一步投降大明的科尔沁族人,必然会早一步被安排,不可能再跟布和以后一起投降大明的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但能减轻以后安置的压力,也能顺带着多坑一些建虏探马。

    等崇祯皇帝回到京师时,已是五月中旬。御驾还未到京师,在城外十里就已经跪满了文官武将,皇亲勋贵。

    田贵妃见此,不由得欣喜,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京师臣子来迎接我们了!”

    “呵呵,爱妃可知他们准备干什么么?”崇祯皇帝听了,却是一声冷笑道。

    田贵妃一听,不由得一愣,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来,好像不是好事。她很是有点意外道:“干什么?”

    “要以朕在南浔镇遇险一事,全体劝谏朕不要再私自微服出京了!”崇祯皇帝看着远处密密麻麻地人头回答道。

    这个事情,他早从聊天群中得到禀告了,不止如何,他还知道,弹劾首辅温体仁等人的奏章都快堆满一个屋子了,说首辅不尽责,让崇祯皇帝私自微服出京,以至于圣驾遇险,这种事情,国朝未有。虽然圣驾得天之佑,最终安然无事,可这罪责,却一定要追究。

    崇祯皇帝甚至还知道,最初弹劾的奏章,是江南籍的科道言官先行发行,而后文官武将,甚至皇亲勋贵全都参与了进来。最终声势浩大,弹劾奏章也得到了国朝之最。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不能说这些臣子有问题,毕竟他们在话里话外,全是担心君父的安危。可他却知道,他们的这个行动,是对江南事情的反击。他们没法废掉有威望的皇帝,只能希望皇帝继续禁锢在皇宫大内。

    在这件事情上,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皇亲勋贵,全都是利益一致,谁都不希望皇帝再次外出。

    对此,崇祯皇帝心中早有腹案。

    离得近了,众臣接驾,在最初的见礼之后,早在预料之中的一幕便上演了。

    先是与国同休的世袭公侯伯等勋贵发言,一脸担忧地上奏说皇上在江南遇险,吓得他几天几夜没睡着,刚听闻时,恨不得立刻飞身到皇帝身边护驾。这样的事情,实在太过凶险,他恳请皇帝以后为江山计,为百姓所想,不要再涉险了!

    就像排练过一般,这些勋贵刚说完,就是科道言官,文武百官上前跪奏,说皇上是大明的皇上,一身安危关系重大,岂能轻易涉险。发生了危及皇上安危的事情,必须要追究相关人等。比如陪同皇帝身边的田贵妃,比如护驾不利的锦衣卫指挥使,比如一点不为皇上安危着想的首辅温体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等等。

    他们这些人的奏对,总结起来就是他们担心皇帝,这次险些出了开国未有之大事,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

    温体仁没来,在崇祯皇帝到达通州的时候,才上了告罪奏章,在家听参。按他自个表现的意思,就是他知道错了,让皇帝至于危险之中,他这个首辅确实有责任……

    崇祯皇帝也不打断他们,反正自己是坐在车里,太阳晒不到。这些来劝谏的臣子不等到去了紫禁城,开朝会的时候再说,反而要在自己回京的第一时间搞这事,既然喜欢被太阳晒着,就让他们多晒会好了。

    等到他们一个个晒得头晕眼花,自觉结束了劝谏大戏,等着皇帝表态时,崇祯皇帝才从车上站起来,居高临下地俯视他们,大声说道:“卿等心意,朕心领了。”

    一听这个开口,有些臣子就感觉出不对,貌似这么多人的劝谏,似乎皇帝没听进去,就有人又想说话。

    可他们都没来及说话,崇祯皇帝就又继续说道:“如果朕不出去走这一趟,朕焉能知道江南的土豪劣绅竟然能横行乡里,甚至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视官府如无物,这样的事情,非朕亲身经历不敢相信。我大明繁华之所在,读书人盛行之地,竟然能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

    听到皇帝说这些话,这些人无从辩驳,也是因为如此,他们就从皇帝的安危着手劝谏。

    “朕如果一直在京师,一直坐在紫禁城内,能知道大明繁华的背后,竟然还有如此丑陋不堪的事情么?你们身为朕之臣子,为朕之耳目,是朕之臂膀,可有替朕管好这个天下,让朕的子民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呼?“

    “臣等有罪!”有气无力地回应,却因人多,倒也显得响亮。

    “俗语有云,因噎废食,朕做不到!”崇祯皇帝的脸色严肃了起来,大声说道,“如果朕真有危险,哪怕是在紫禁城内,也是一样。先皇之事,就是一例。朕现在就告诉卿等,朕是一定还会出巡地方,要亲眼看看朕的大明到底如何?如若卿等担心朕之安危,就替朕治理好地方,不要再出现南浔镇之刁民逆贼。御史言官,替朕监察好地方官员之言行,揪出包藏祸心之官贼!”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扫视底下一个个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的臣子(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流汗),又斩钉截铁地大声说道:“虽然朕知道外出的风险肯定比在紫禁城要大一些,可为天下万民计,朕明确告诉卿等,朕还会出巡地方,亲眼见见地方百姓之安康。卿等要有心,就恪尽职守,替朕治理好地方!”

    跪着的臣子感觉白来了一趟,不过有人不甘心,就又奏对说,皇帝出行,地方不安,也额外耗费钱粮。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一声冷笑了,当即喝令方正化报出此次出巡费用,而后大声喝道:“朕出门一趟花费,还不及江南豪商办一次宴席所花。且这些费用,皆出自内库。不说这个还好,朕此次出去,倒是真瞧到了江南风气之奢华,有些排场,连朕这个大明皇帝都自愧不如啊!”

895 服舍违式() 
?    皇帝回京当日,便直接传旨驳回温体仁的请罪奏疏,还请辞,依旧不准,按着惯例来回演了几次后,温体仁照样是内阁首辅,该干啥还干啥!

    只是第二日,皇帝就下了圣旨,正式向天下宣告,重点强调了《大明律》卷十二,《明会典》卷一百二十九“服舍违式”条,即:凡官民房舍车服器物之类各有等第,若违式僭用,有官者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笞五十,罪坐家长、工匠,并笞五十。若僭用违禁龙凤文者,官民各杖一百,徒三年;工匠杖一百,连当房家小起发赴京籍充局匠。

    不过考虑当前民情,允许官民有半年的时间进行整改。半年后,严格执行,并把这服舍违式的执行情况列入官员的重要考核指标。

    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圣旨,朝廷鼓励为善,因此对品德兼有,由官府认可的,可以在房舍车服器物之类给予优待,以资鼓励。接下来便是详细地条款,如捐学助资,铺路修桥等。

    这个旨意一下,顿时京师内外,议论纷纷,街头巷尾,全部都是这个话题。没办法,因为这个圣旨几乎和大明所有人都有关系。

    这不,在京师有名的“醉仙楼”,一二楼的食客,都在讨论这事。

    “呀,刘兄,最新的朝廷公告没看到么,竟然敢穿如此亮丽之服?”一名先到的胖子食客,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